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

2020-11-07 来源:易榕旅网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案

要怎样培养人才呢?对于人才培养的建设要落实好哪些方案呢?下面就随爱汇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为响应《健康杭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培养一支社会化、社区化、专业化的健康教育队伍”的号召,进一步配合杭州市健康城市建设,浙江《青年时报》社大学生健康联盟拟与在杭高校合作,按照《杭州市大学生见习训练实施办法》的规定共建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以整合健康人才协调推进大学生就业。同时,该基地的建设也体现了《杭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指出,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人才”的要求。大学生作为全人群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是国家、民族未来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关系着国家兴旺与民族复兴。为国家培养合格、健康的大学生是所有高等院校和浙江《青年时报》社大学生健康联盟的重要职能。培养基地按照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要求,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开展“健康管理”方向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为大学生搭建实训实习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为在杭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新渠道。

一、 与在杭高校共建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的意义

基地的建立,将有助于改善在校大学生实习条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为合作双方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师资培训以及学生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全面落实《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

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精神。同时响应杭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的号召。同时对于《杭州市“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发展目标——“全市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素质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才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重要意义。

2、根据健康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拓宽相关专业领域,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定位并制订培养方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改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创新与健康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目前与实际需要脱节的现状。

3、以基地作为平台集中高校的优秀人才,改变目前健康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实际状况,提高本行业在健康产业全面蓬勃发展时期的竞争力。

4、合作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在共同规划的基础上,合作双方共同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双方节约资本,提高效率。基地的管理与运行也由合作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基地的发展与运行。

5、资源共享、提高效益,共享建设成果。合作培训基地的各种设施,既可用于高校教师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也可为基地实训生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合作双方共享基地的建设成果和人才的培养、输出成果。

6、切实贯彻《健康杭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就业培训,创新就业

模式,拓宽灵活就业渠道”。为健康相关专业大学生提供见习实践和就业创业平台,培养健康产业专业人才。同时为健康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提供人力支持,推荐和输送人才。

二、 与在杭高校共建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

一年之内,与在杭高校中设有健康相关专业的学校以及与医学相关的专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建成8-10个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

两年之内,把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师资一流、硬件领先的基地。同时,通过专业知识“培训—实训—见习/实习”的培养模式向健康产业输送一批优秀的人才。

三年之内,通过各方面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将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为本行业的领先者,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培养的人才也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五年之内,达到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覆盖在杭46所高校,切实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三、 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的基本内容

1.功能设计:

2、基地建设模式

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包括三部分:

首先,《青年时报》社大学生健康联盟将有选择地与设有健康相关专业或学院的在杭高校以及与医学相关的专科院校合作,建立健康相关人才培养和授课基地。联盟与高校通过协商签订合伙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基地建成后正式授牌给各合作高校,为健康相关专业和有意从事健康行业的在校大学生提供岗位职能或职业资格培训,培训形式以讲师授课为主。

第二,联盟联合杭州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浙江《青年时报》社,已经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立了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学员可以在该基地初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实习/见习做好准备工作。

第三,联盟与杭州市多个健康社区、健康小屋以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完成了培训和实训的大学生可以直接输送到社区参加实习或见习工作,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因此,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是集“培训—实训—见习/实习”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基地,杭州市政府的支持以及与社区和企业的合作是基地建设的重要保证。

3、服务模式

健康相关专业或有意从事健康行业的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

趣选择培训课程向基地报名,报名结束后开展授课培训。学员在培训期结束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可以在实训基地参加实训,通过实训模拟后择优输送学员参加岗位实习或见习,实习期满有机会与实习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四、 保障措施

1、设有与健康相关专业或学院的高校和与医学相关的专科院校 各高校是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的重点合作对象,为基地提供必要的授课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同时针对在校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宣传

2、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部

浙江《青年时报》社大学生健康联盟将成立项目部专门统筹该基地建设工作,定期汇报工作进度和成果,接受上级的考核和验收;沟通和协调各合作单位,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运营方案,并根据各方反馈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负责基地学员的招募、培训、见习和实习各项工作的管理,为项目提供人力支持;整合师资和见习单位、实习单位等资源,为学员提供全套的服务。

3、实训基地

杭州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青年时报》社以及浙江《青年时报》社大学生健康联盟共同承担起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为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的学员提供实训场地、教师指导等软硬件设备,认真负责的对学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4、各社区和合作企业

为完成培训和实训任务的学员提供实习或见习机会,实习或见习期满后选择优秀的实习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在实习期间安排实习导师指导学员的实习工作,帮助学员解决实习中的问题。

五、 进度安排

2012年,联盟初步计划建立8个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作为试点,这个八个基地的建立和完善是开端,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

2015年,基地的发展重点是不断地改进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力争达到行业一流水平,在使基地的发展走向成熟基础上程中再扩大规模。增加10个基地。

2015年,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基地已经有两年的发展经验,各方面走向成熟,发展重点是树立品牌,成为行业领先者。按照已经建立的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增加10个基地。

2015年,基地已经向社区和各企业输送了大批人才,并且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发展重点是保证服务质量,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在稳步前进中新增10个基地。

2016年,基地的辐射范围覆盖在杭46所高校,进一步走向成熟。

山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南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南山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基础条件

南山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强的城区,被誉为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城区。南山的创新发展,是深圳乃至全国创新发展的精彩缩影。

(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20XX年,南山区实现GDP3715亿元,居广东省各区(县)第一、全国第三。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41家、海内外上市公司115家,在全国各区(县)中排名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5.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5221件,占全国2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80件,居全国各区(县)首位。新登记企业68355户,占全市新登记企业22.8%,新登记企业户数全市最多,增速全市最快。

(二)自主创新体系完善

南山区形成了市场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即:以政府为塔尖、综合型科技服务机构为塔身、专业化科技服务企业为塔底的“金字塔式”科技服务体系,以财政资金牵引、社会资本跟进的“小马拉大车式”科技投融资体制,以新型研发机构为主的多元化科技研发机制。目前,南山90%的研发人员、研发投入、专利产生及重大科技项目均在企业,充分体现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20XX年南山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劲

南山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明显。20XX年,南山区拥有国家、省、市创新载体750个,占全市总量一半以上;集聚全市“4个70%”的创新人才,即:全职院士8位,①专家169个,省、市级创新科研团队62个,深圳“孔雀计划”②专家1025个。目前,南山区在超材料、柔性显示、无人机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24个优势细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经广东省社科院评定,南山的区域科技孵化能力排名全国第一。

(四)产业配套全链条覆盖

南山产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两大创新型产业集群:以中兴通讯为龙头的电子信息技术与通信产业集群、以腾讯为龙头的互联网产业集群。依托坚实的产业基础,南山区构建了从创意创新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在南山周边不超过1小时车程的范围内,创新创业者不仅可以采购到市面上所有电子元器件,还可以快捷完成“产品原型——产品——小批量生产”的全过程。

(五)走出去、引进来深度融合

南山区形成了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全球创新资源为我所用。天珑移动、创维数字、迈瑞医疗等区内龙头企业,均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并购产业链中的创新企业。南山企业在国际市场表现抢眼,大疆创新占据全球消费类无人机市场70%以上。IBM、甲骨文等世界500强企业,都在南山设立了国际(区域)研发中心。百度、阿里巴巴、华润集团、中海油等国内大企业也在南山设立了全球(区域)总部。

(六)三区一基地政策优势叠加

南山拥有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及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区一基地”的叠加优势。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深港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金融等方面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前海蛇口片区以国际化金融开放和创新为特色,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专业服务业,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则通过对政策、平台的完善,实现发展动能转换,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七)双创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南山区形成了“创客培养、创业起步、创新加速、创产联盟”的双创生态体系。创客空间超过80家,入驻超过7000人,企业近20XX家;双创品牌活动上百种,举办了深圳首届国际创客周,深圳湾创业广场成为全国“双创”标杆,“创业之星”大赛③累计吸引14个国家和地区20XX多个项目参赛。深圳创投机构、创投资本占全国1/3,绝大部分在南山区,形成了全链条的双创投融资服务体系。众创、众包、众筹等一批集众人之智、汇众人之财、齐众人之力的创意、创业、创造的平台应运而生,让每个有创新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用其智、得其利、创其富”的空间,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狠抓双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加快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市场环境和平台支撑体系。加强双创深港合作和国际交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引导双创主体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开展双创活动,打造更多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战略定位

紧紧围绕“一个平台、一个城区、一个中心”定位,努力把南山区打造成国际双创人才离岸创业的最佳平台、环境最佳的创新创业城区、全球著名的国际创客中心,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傲立潮头,大力引领国家双创发展,同时,深入探索、总结双创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全国各区(县)的双创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的发展模式和实践样本。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策协同。强化上下级双创政策联动,确保国家、省、市各项双创政策在南山区能落地、可操作、具体化,同时,制定出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政策和措施。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南山市场经济发育早、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尊重创新创业规律,让市场配置资源,充分释放市场与创业主体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南山区面临土地资源少、产业发展空间有限、住房等要素成本上升较快等制约双创发展的问题,要从问题入手,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点完善双创人才住房保障、拓展双创空间,不断降低双创成本,进一步破除制约双创发展的瓶颈。

——坚持开放创新。南山毗邻香港,要充分发挥南山作为“深港创新圈”先锋城区的优势,大力实施深港两地创新创业协同发展战略,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实现深港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增强对全球创新创业资源的吸纳能力,实现创新创业要素跨境双向流动。

(四)发展目标

到20XX年底,实现“6个一批”发展目标:出台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双创政策(10条),涌现一批重点双创企业(100家),构筑一批优秀双创空间载体(10个),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双创服务模式(10个),打造一批大型双创技术平台(10个),形成一批投融资总规模达500亿元的项目。同时在“6个一批”基础上,实现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形成创新成本低、创新风险小、创新效率高、创新氛围浓的双创生态体系,成为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争相涌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创示范基地。

(五)空间布局

遵循“一谷引领、三区叠加、六片拓展、多园支撑”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1+3+6+N”的双创空间布局。以深圳大学城为起点,连接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深圳高新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金融商务总部经济区、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打造一个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活力迸发的“中国硅谷”;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含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政策叠加优势,探索“三区叠加”的双创国际化发展道路;在前海、蛇口、深圳湾、后海、留仙洞和高新北等6个重点片区,打造6个创新创业集聚区;依托全区现有的创业苗圃、创客空间、孵化器、产业园等资源,打造N个创新创业示范园区。

三、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

(一)打造服务型政府

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双创的能力和效率。积极通过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加强财政资金扶持双创的力度,借力政策手段降低双创成本。

举措1: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在区政府“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大厅中,高标准建设一个创客服务窗口,强化政务服务部门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协同联动,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一中心两平台”(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在线、科技金融在线),形成双创信息资源的集中发布模式。

举措2:深化行政审批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创业创新活动的干预,营造有利于双创发展的市场环境。

(1)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收费,降低双创企业经营成本。

(2)积极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打造“互联网+商事登记”新模式,进一步实施“五证合一”管理办法,提升创新创业便捷程度;探索简易注销登记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

举措3:多措并举降低双创主体空间成本

以政策为抓手,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协同的方式,满足双创主体对低成本空间的需求。

(1)通过政府出资建设产业园区,为双创主体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载体空间。

(2)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双创主体提供低成本的载体空间。

(3)通过政府回购产业用房的方式,提供低成本双创空间。

(4)实施青年房卡住房保障计划,加快推进“一街道一人才公寓计划”,通过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置相结合的方式,优先解决海归创业人才安居问题。

(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

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联动,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结合深圳市、南山区的发展特点,形成创业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和经验,探索突破一批制约创业创新的制度瓶颈。

举措4:贯彻落实国家双创政策

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双创主体发展的优惠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大数据监测机制,促进知识产权交易与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优势,支持深大、南科大等高校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促进人才流动,建立以企业、市场认定为主的人才评价标准和以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举措5: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贯彻落实国家支持双创主体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提高财税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软件行业、孵化器、产业园区等主体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双创企业及时享受税收优惠。

举措6:探索先行先试改革举措

发挥南山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和中国最具有“改革基因”城区的优势,积极探索便利化、低成本的众创空间发展政策。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支持创客发展。在创客国际交流方面提供便利政策或绿色通道。

(三)鼓励双创投融资发展

发挥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创投机构密集、创投资本雄厚的优势,完善双创投融资服务链条,打造适合于双创发展的科技金融示范区。支持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发新产品、

探索新模式,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供给能力,支持双创企业发展。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双创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拓宽双创主体直接融资渠道。规范设立和壮大政府引导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双创企业,助推双创主体全面对接资本。构建政府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共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支持双创发展的风险,提升科技金融的放大作用。

举措7:增强科技金融产品放大效应

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在完善已有金融产品基础上,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拓宽双创主体的融资渠道。

(1)大力发展“小微促进贷”“上市促进贷”“研发贷”“孵化贷”“成长贷”“科技保理贷”“集合担保信贷”“投融贷”等成熟的金融产品,不断丰富企业融资方式。

(2)建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补贴与补偿机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和科技租赁等科技信贷专营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合、知识产权质押贷、股权质押贷等新型金融品种,丰富企业融资渠道。

举措8:提升创投基金支持能力

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双创,提升各类创投基金支持双创发展的能力,形成以市场资本为主导的双创投融资体系。

(1)依托深圳市汇通金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做大做强南山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发挥资金杠杆效应,争取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落户南山。

(2)鼓励以松禾资本、厚德资本为代表的民间创投基金建设双创投资平台,活跃南山区的“金融+双创”氛围,促进社会资本、优质创业项目、技术和人才向南山区集聚。

举措9:完善双创投融资服务体系

构建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以金融软性服务和硬件载体空间共同支撑双创主体发展。

(1)围绕双创主体生命周期,构建从天使投资到VC、PE,从新三板到IPO的全方位双创金融链条,助推双创主体全面对接资本。

(2)鼓励区内银行和证券金融机构为双创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提供承销服务。鼓励企业探索发行“双创债”,完善债券市场支持创新创业型企业的融资机制。

(3)依托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推动金融机构研究开发跨境人民币金融创新产品,为双创企业提供便利融资服务。

(4)依托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园、互联网金融集聚园、现代金融商务集聚园等现有金融集聚园区资源,加快推动双创金融集聚区建设。以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园区为载体,对标美国硅谷沙丘路,打造科园路国际科技金融街,加强资本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四)优化双创生态环境

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的双创服务生态体系。

举措10:推动众创主体发展模式多样化

鼓励各行业龙头领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等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多样化的众创发展模式。

(1)鼓励以德赛科技、TCL为代表的“制造业+双创”发展新模式,助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借助腾讯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在云服务方面的优势,打造“信息服务业+双创”发展新模式。

(3)依托辖区高校、科研机构在源头创新领域的优势,积极探索“高校科研机构+双创”融合新模式。

(4)鼓励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等综合型科技服务机构,探索“科技服务业+双创”融合发展模式。

(5)鼓励以研祥、欣纵横、邦彦等为代表的军工企业发展“军民融合+双创”的新模式,从政策、载体、行业组织等方面推动军转民、民参军。

(6)鼓励市投资控股公司等国有企业代表,发展“国企+双创”的新模式,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