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泛资管"背景下信托公司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分析

2023-09-05 来源:易榕旅网
金融营销 中国市场2013年第33期(总第748期) “泛 资管"背景下信托公司的挑战和 应对措施分析 刘香玉 (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北京 100025) [摘要]自2012年第3季度以来,中国证监会、保监会密集出台多项“新政”,给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 司等其他金融同业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松绑”,“藩篱”拆除之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一个全面混战的时 代。“泛资产管理”的首要特征是更多金融机构可以更多地向信托业务靠齐,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 信托业的原有发展轨迹,正面ll当严峻的挑战,信托公司在传统业务领域面临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竞争。但是,但短期 内其他金融同业机构开展资管业务可能仅为简单模仿,所以信托公司应该利用其“先发优势”,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基础 上,探索新的投资领域,寻求新的投资模式,挖掘信托制度优势,抓住金融同业合作机会,提高资产管理能力。 [关键词]“泛资管”;信托;银信合作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02—03 制度定位,即以信托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结构,以信托报酬 为赢利模式的信托制度。这种制度安排赋予了信托公司管 理信托财产时极灵活的经营方式。因此,信托业在中国资 产管理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确实享受了其他金融机构 无法比拟的制度红利。 1 “泛资管”格局逐步形成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长达3O多年的经济高增长使得国 民财富迅速积累,有高端理财需求的高净值客户迅速增 加,据{201l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披露,中国高净值人 群在6O万人左右,而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8万亿元左右, 年均增长分别为16%和18%。因此,中国资产管理的潜 而“泛资管时代”的到来,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藩 篱被推倒,各金融机构也不被局限在各自的领域里,债 在规模巨大,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个事实,各 类可开展资管业务的机构均期望在这块前景良好的蛋糕上 分一杯羹。2012年5月证监会召开的创新大会开启了 “泛资产管理”时代,此后,保监会先后出台了13个新 规,推动和规范保险资金的运用以及保险公司资产管理业 务,证监会则发布了18个与资产管理相关的规定,推动 和指导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 务,预计后续还会有相关的制度出台。“藩篱”拆除之 后,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一个全面混战的时代。“泛资 产管理”的首要特征是更多金融机构可以更多地向信托 业务靠齐,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信托 业的原有发展轨迹,正面I临严峻的挑战,信托公司在传统 业务领域面临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竞争。 权、股权、财产权等各种投资范围均可参与,信托业曾经 “一枝独秀”的局面将难以为继。信托公司的经营模式会 遭到来自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效仿,传统信托 业务将面临这些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客户也会被分流。 信托公司享有的制度红利在未来必然会逐步减弱,甚至 消失。 2.2业务竞争加剧 虽然当前仅有银信合作业务受到实质性影响,但是相 信券商、基金、保险在新政推动下,将快速发展类信托业 务,并最终由“通道”、“效仿”转为“自主”,这无疑会 对传统信托业形成长期的竞争挑战,受影响的业务范围也 会逐步扩大。 (1)收益财产权类信托业务。券商开展资产支持证 券业务,与信托公司通过受益权分拆转让方式开展的财产 权类信托业务基本相同。 (2)银信合作通道业务。由于信托公司对融资类银 信合作业务有较低的规模比例、较高的净资本比例和信托 报酬率等方面的限制,银信合作将面临被银证合作、银基 合作挤出和取代的风险。 (3)融资类信托业务。由于“新政”向一些机构不 同程度开放了非标准化债权的运用方式,随着时问的推 2信托公司面临的挑战 通过金融机构各项新规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监管部 门拆除资产管理市场的“藩篱”,推动“泛资产管理”时 代的思路非常清晰。从信托业的角度来看, “泛资产管 理”的首要特征是更多金融机构可以更多地向信托业务 靠齐,开展与信托公司同质化的资产管理业务。因此,不 得不承认,信托业的原有发展轨迹,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2.1制度红利将消失殆尽逐步消失 2001年《信托法》颁布,给予信托一个比较清晰的 2013.9 移,信托公司擅长的非标准化融资模式可以被简单复制。 (4)冲击证券投资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正 刘香玉:“泛资管”背景下信托公司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分析 案)》获得通过后,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将不必借道信托公 司即能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信托公司传统的私募基金 “阳光化”业务势必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金融营销 来,房地产并购业务是我们尝试的首选;新三板带来的机 会、类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信托如何开展PE业务等新领 域带来的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2.3人员流失不容忽视 毫无疑问,当前信托公司对项目资源的积累和资产管 3.3突破传统观念,尝试瓶投资模式 正如周小明所言,目前信托公司一直是以非标准化债 理经验是我们信托公司的“先发优势”,因此,信托公司 最宝贵的财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核心人员。而其他金融 机构人员的过往经验基本局限在证券、债券等市场的投资 上,资产管理人员极其匮乏,将成为券商、基金、保险、 期货等金融机构要想加人资产管理市场的第一个瓶颈,可 券投资为驱动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信托产品基本为融 资型,真正的投资型较少。虽然信托公司较少开展投资信 托业务,是市场、政策多方面原因促成的。在未来的资产 管理市场争夺中,投资能力将是各大机构成败的关键,信 托公司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尝试真正主动管理的投资模 以想象,来信托公司“挖墙脚”将无法阻挡成为其进行 团队建设、加强资产管理能力的首选。 随着近期多家信托公司的高层人事出现变动,信托与 其他金融机构的“人才大战”已经悄然上演了,而且这 种趋势还将越来越明显。当前各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 机构获得资管业务资格的大概有100家,假设每家需要从 信托业挖走有经验的人才l0人,则保守估计将有1000名 信托的核心人才会流失,这对于仅有15000名从业人员 (真正有经验的人才不足三分之一)的信托业而言还是压 力不小。由于“泛资管”时代刚刚开启,信托公司最容 易流失的是有业务资源和业务能力的前台人员。而随着业 务的开展,项目后续管理和风险控制队伍建设意识将增 强,中后台人员也将面临流失。如何在“泛资管”时代 留住核心人员,防止大规模的人才流失也会给信托公司造 成很大的挑战。 3信托公司应对措施 3.1提高忧患意识,备战传统业务 在“泛资产管理时代”,信托业所拥有的制度红利将 被日益削弱,信托公司拥有的以“多样化运用方式”和 “跨市场配置”为特点的传统经营方式,也必将遭到其他 资产管理机构的简单模仿,争抢成为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 资信贷类资产的“主通道”是当前最激烈的竞争。在传 统业务的竞争中,其他资产管理机构比信托公司具有明显 的监管优势,主要体现在:监管的支持、投资者条件、受 益权流动化、净资本管理、分支机构等方面。所以,公司 应该提高忧患意识,清醒地认识到依靠制度红利谋发展的 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要守住传统业务这块阵地,需要我们 更积极地做好市场开拓以及客户维护工作、适当降低通道 费用、提高业务能力等。 3.2探索新领域,做好战略布局 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争抢传统业务的已经不再 是65家信托公司,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一个全面混战 的时代,这迫使我们必须开阔视野。一方面,不断加强对 新的投资领域探索,另一方面要具备市场敏锐度,对有发 展前景的行业做好前瞻性研究和战略布局。比如,节能环 保将是未来几十年不变的主题,这其中涉及的新能源、节 能减排等投资机会需不断关注;加强城镇化建设是保持经 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带来的投资机会不容忽视;Reits 渐行渐近,商业地产将迎来新的投资机会;并购浪潮到 式。尤其在一些新的投资领域,传统的业务开展模式和评 判标准并不适应,应建立专业的投资队伍,锻造公司真正 的投资管理能力。例如,商业地产投资可以吸纳保险资 金,采取“长期低固定收益+浮动收益”模式;其他投 资型产品可吸纳一些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资金。投资类项 目可以帮助公司获取部分浮动收益,这样部分资金规模小 的项目通过浮动收益最终获得的收入与传统项目固定的信 托报酬可能相同,信托公司可投资范围和信托产品也将进 一步丰富。 3.4追本溯源,深度挖掘信托制度市场空间 信托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特殊的资产管理制度,其 功能绝对不仅限于单纯的代人理财。追其根本,信托是一 种当事人之间合意的安排,可以借助信托制度的特殊法律 功能,实现委托人的各种各样的设立目的。这正是实践中 信托业务极具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原因,是信托业务创新力 的根源。 国外信托制度的运用机制似乎也离我们很遥远,参考 借鉴价值逐渐被我们淡化。但未来,寻找其他资产管理机 构不具有的新制度优势,将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蓝 海”。比如,我们可以依托信托的目的功能,加强对“服 务类”产品的开拓,将信托制度渗入到私人财富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员工利益保障和社会公益等领域,寻求更 广阔的业务空间领域。 3.5加强同业合作,抓住时代机遇 本轮新政在给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及期货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投资范围“松绑”的同时,也将信托 产品不同程度地纳入到他们的投资范围中。如新政允许证 券公司“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投资于信托公司的集 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基金管理公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也可以投资于包括信托产品受益权在内的“其他财产权 利”;保险资金可投资于净资产在25亿元以上信托公司的 集合信托计划产品。这必将使“泛资管”时代成为一个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时代。 因此,“泛资管”时代的来临,并不仅仅意味着惨烈 的竞争和业务可能的萎缩,还必然带来金融同业之间的广 泛合作,可能意味着一个新历史机遇的到来。我们必须抓 住这个时代机遇,积极“走出去”,跟踪各机构的资管业 务开展模式,分析各自优劣势,挖掘同业合作机会,在合 作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2013.9 金融营销 3.6丰富金融牌照和业务牌照,探索创新业务 除上述应对措施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公司已经取得的 新业务牌照资源,在业务方向上进行创新,在股指期货、 QDII、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战线。另外,我们 还可以根据信托、券商、基金等不同牌照间的差异化,整 合已有资源,设立或参股券商、基金公司,实行自己的全 牌照策略,以构建出可以符合不同投资者需求的产品线。 同时,在资产证券化业务领域,我们也可以将交易商协会 允许我们发行资产支持票据作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此类业 务成行,为我们未来的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占有一席之地 积累经验。 中国市场2013年第33期(总第748期) 报,2010(1). [8]龙超.我国信托业监督制度的优化:基于金融危机启示的 制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9). [9]翟立宏.对中国信托业市场定位的理论反思[J].经济问 题,2007(2). [10]文杰.日本《信托法》的修改及其借鉴意义[J].河北 法学,201l(12). [11]解玉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夹缝中的信托金融制度安 排暨信托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地位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 2012(1). [12]王博.券商资产管理业务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3(3). 参考文献: [1]唐谷军.中国信托投资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 究,2012(3). [2]王淑彩.中国城市土地储备融资模式探讨——基于信托投 资基金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12(6). [3]沈春女.信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以信托受益人的权利 性质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2(7). [4]刘正峰.保险业对信托的兼营与保险监管改革——万能寿 险个人投资账户财产管理关系信托性质[J].现代经济探讨,2013 (7). [5]王天恩.中国信托业的困境与战略选择[J].当代经济科 学,2007(2). [6]张强.中国信托业效率测度及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2010(8). [7]汪戎.中国信托业发展3O年评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 陋2013.9 [13]申景奇.信托资产管理前景与风险控制[J].新金融, 2012(1O). [14]潘耀明.信托之困境抑或信托业之困境——论我国《信 托法》下的资产管理[J].市场,2007(2). [15]周小明.“泛资产管理时代”的挑战与应对[EB/OL]. [2012—12一l8].东方财富网,http://www.xtxh.net/xtfh2012/ 13685.htm1. [16]邹靓.信托行业迈人6万亿时代“资管新政”带来新机 遇[EB/OL]. [2012—11—07].上海证券报.http://finance. eastmonoy.com/news/1355,21 121 1 12258659498.htm1. [17]李高阳.逐鹿泛资管时代,金融机构谋竞合[N].第一 财经日报,2012—11—07. [作者简介]刘香玉(1975一),女,山东烟台人,毕业于北京 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目前就职于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