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曲妇女的悲歌——
《诗经•卫风•氓》
2《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摹写山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诗的意境空灵,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文笔清丽畅美,韵律扬抑回旋,格调哀而不伤,毫无脂粉气和没落颓唐之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朝气。诗中的伤感与叹息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它不同于魏晋伤时叹世的哀歌,也有别于中唐忧患重重的悲叹,是诗人对生命、青春的珍惜与醒觉,是把握、享受人生的渴望和追求。所以,前辈学人称之为“少年的烦恼”。
概要地说,此诗有三绝。
一、清丽的画意。
二、浓郁的诗情
1
三、深邃的哲理
一、清丽的画意。
张若虚称得上是丹青妙手。作者以“月光”统摄群像,将江流、波光、沙滩、花林、白云、闺阁、镜台等一系列景物全部置于月光的沐浴之下,如同铺展开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水墨长卷。画面清丽,意趣恬静。
整个画面澄澈如水晶,雅淡如梨花,清丽而静谧。
朦胧美。
二、浓郁的诗情
离别相思是文学作品永恒主题之一。《春江花月夜》就是抒写这一主题。这是一坛令人不禁久久品味和陶醉的醇酒。全诗三十六句,一到十六句侧重写游子,十七到三十二句侧重写思妇,最后四句双结游子思妇。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用虚指概述这种离思对象的不定性。“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反映望月兴叹现象在时间上的无限性。诗从“连海平”的长江下游入海口处起兴,以后又有“青枫浦”、“碣石”、“潇湘”等地名,显示了空间上的广阔性。综上可见诗歌所咏并非一时、一事,一己之情,而赋予它以永恒的普遍性,无怪乎人人读来都有搔着痒处之感,引起广泛的共鸣。诗中虽贯串一条“月生——月高——月落”的时间线索,但如同“花如霰”到“梦落花”一样,这条时间线索实际上也象征着人生由少年到白头的轨迹。就抒情内涵来说,此诗是非常深广而有普遍意义的,从抒情方式看,它避免了愤激怨悱,而是把浓浓的情思,化为淡淡的哀愁。在夜月的纯净光色中,这种离思透出一种空蒙、迷惘、惆怅、柔和的情调,它像轻
2
梦,像丝雨,轻轻地飘过,却又久久地笼罩在人们的心头。这种把痛苦的离别相思诗化、景化、哲理化的艺术处理,使读者讽咏时因其美而忘其苦,堪称美学领域中的典范之作。
作者往往借景色引发、渲染、暗示、寓托思妇的离怀别绪,融入诗人自己对美景常在而人生不再(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明月常圆而人情难圆(游子思妇)的感怀,使画意、诗情、哲理交相融汇,构成了空灵蕴藉、使人心醉神往的意境 。
三、深邃的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些诗句集中表现了诗人对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相互关系的探索和思考,感情是那样痴迷和纯真,其中饱含着隽永的哲理。闻一多先生说它表现了“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寂的境界”。
3《长恨歌》
文本详析
《长恨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与《琵琶行》共同构成白居易感伤诗中的叙事长诗双璧。
诗的第一层:开卷第一句到“不重生男重生女” 。劈头就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喝起,这七个字容量极大,不可等闲视之,它统摄全篇,又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重色思倾国”,是个体生命的感情欲求,属人情之常,本无可厚非。“天生丽质难自弃”,横空一笔,看似平淡却笔力千钧,一语隐去了杨玉环可羞可痛的再嫁经历(杨本是玄宗的儿子寿
3
王李瑁的妃子),也写出了她后来横遭劫难的深刻的悲剧根源──美丽。“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云鬓花颜金步摇”,诗人怀着惊羡之情,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描写了杨贵妃的美丽。但可悲之处在于重色爱美者是位至九五之尊的皇帝,人物的身份地位与好色的欲求形成尖锐的对峙,群体社会的秩序规范与生命个体的秀美艳丽发生激烈的冲突,这种对峙与冲突就奠定了李杨爱情的悲剧基础。因此,当李杨陶醉于爱情的甜蜜快乐之中,“芙蓉帐暖度春宵”,“君王不早朝”,则直接导致了李作为皇帝的失职;杨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而享有“姊妹兄弟皆列土”的殊荣,也就引起了世人的反感与社会心态的变异──“不重生男重生女”。诗的第一层,在对杨氏得宠与兄弟姐妹高官厚禄不无贬刺的描写中,已隐约揭示了李杨爱情的悲剧根源。
第二层:从“骊宫高处入青云”到“不见玉颜空死处”, 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君臣逃奔西蜀,杨贵妃被绞死的经过。“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李杨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留下不可挽回的终身恨事。
第三层:从“君臣相顾尽沾衣”到“魂魄不曾来入梦”, 以酸楚凄恻的语调宛转形容与描述了玄宗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这是写白日里因环境的触发而睹物思人。从太液池的灼灼芙蓉与未央宫的依依垂柳,仿佛看到杨贵妃的艳容修眉,旧景长在,而不知人在何处,这出神入化的描写充分展示了玄宗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抒写玄宗在夜间万籁俱寂之中难以成眠的相思情怀。面对飞萤,独挑孤灯,听到的声声钟鼓是“迟迟”──显得特别地悠长,看到的点点繁星与迢迢银汉是“耿耿”──显得格外的明亮,用心理时间与心理色彩来写悄然思恋的漫漫长夜,真切感人。这刻骨镂心的苦苦思念,日夜
4
不息,“春风桃李花开夜”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何尝不是如此!看到“梨园弟子”头发斑白,“椒房阿监”容颜衰老,更唤起对往昔欢娱的追忆,黯然神伤,乃至红叶满阶都懒得去扫。日思夜念,在现实中无法找到美丽的杨贵妃,那么,总可以在梦中与她共拥衾枕吧!可是,“魂魄不曾来入梦”。在这一层里,诗人自白天到黑夜,自春天到秋日,自现实到魂梦,以丰富的想象与虚构,从各个不同侧面传神地描写了玄宗相思的苦痛。
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到“梨花一枝春带雨”,写道士到海上仙山找到杨贵妃,美在已经幻化仙化的彼岸世界得到复现与升华。诗人展开浪漫想象的翅膀,忽而上穷碧落,忽而下尽黄泉,皆茫茫不见。最后发现了虚无缥渺的海上仙山,楼阁玲珑,仙女如云,金阙玉扃流光溢彩,珠箔银屏逦迤而开,五色祥云缭绕其间。在这超尘脱俗的仙境里,杨贵妃的形象是那么圣洁那么飘逸,雪肤花貌,云鬟雾鬓,风姿绰约,“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她“花冠不整下堂来”,迎接“汉家天子使”,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哀艳形象出现,其艳丽在于离开现实的此岸世界进入仙化的彼岸世界后美得到了复现与升华,其哀惋在于失去了真挚情爱之后的孤寂落寞。作者没有让李杨二人在仙国来一个庸俗的大团圆结局,而是将美与爱情不能并存的矛盾问题留给读者去咀嚼,去思索。
第五层 从“含情凝睇谢君王”到最后,写杨贵妃托物寄情,点明“长恨”。她含情脉脉地托道士转告玄宗,昭阳殿里是人间尘雾,不仅美遭毁灭,而且恩爱已绝;蓬莱宫中是天上仙国,美虽长存,却是情思无寄。“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让旧日的金钗钿合与七夕的夜半私语来慰藉玄宗痛苦的灵魂,也安抚她自己抑郁的心灵,在绵绵不尽的相思中来实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美好愿望。然而,这美好愿望的实现毕竟是虚幻的想象,诗人不想自欺,也不欲欺人,借杨贵妃之口,一语道破天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
白居易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态度:渐次升华的特点
白的倾向从开头婉而多讽发展到了讴歌。
1.开头对面对李、杨两人的生活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
全诗前一部分写致“恨”之因——“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长恨\"本身
诗的前半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劈头 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喝起,接着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姊妹兄弟皆裂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讽意是极明显的。“长恨歌” 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
2、《长恨歌》的主导方面在后半篇,而另一方面白居易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作者把失掉政权后的李隆基写得那么感伤凄苦、一心思念妃子;把幻境中的杨贵妃对明皇的感情写得那么纯洁专一、坚贞不渝;而那些情景交融、音韵悠扬的诗句又那么缠绵悱恻,富于艺术感染力;就客观效果说,自然引起读者对李、杨生死相思的同情。
6
为使前后有机结合,前半的讽刺保持着一定限度,而且多有讳饰。
《长恨歌》不仅是成功地写了爱情,首先是成功地写了帝、妃之间的爱情。 白在创作《长恨歌》时既满足了他个人心理需要,又抓住了具有集体原型意义的李、杨,写出了触及他人灵魂更是满足了全民族心灵需要的诗篇。
4《浪淘沙》
1、词的上片
用倒叙的方法,描写了诗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景物描写。这一句词,景中蕴情,悲愁之情十分深刻。
绫罗的被子,也抵不住五更的寒冷。
这里的“寒”,与其说是身体上的寒冷,不如说是精神上的寒冷,或说悲哀。
一个“寒”字,形象地传达出李煜内心深重的压抑、苦闷之情。
末句:历来被评为“独绝”之句,因为它写出了李煜那种最幽深曲折的悲哀。
“客”:客人,外来的人。但他这个“外来人”,从南唐来的人是被俘虏来的,被宋朝的皇帝胁迫来的。而且,他这个“客”,受到的是屈辱,是怀疑。
7
这种为“客”的愁苦、悲哀、无奈,只有在梦里才会被忘掉,只要是在清醒时,这种悲苦就会深深的缠绕着他。既然为客如此之苦,那么对在梦里的欢乐,自然要多贪恋一会。
何种“欢”?
A、这是他在作南唐国主时天天享受的声色之乐,那种“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的欢乐。
B、更深的意义:李煜作为一个自由自主的皇帝,在自己的国家里享受到的自在的欢乐。这个欢乐,也就象征了他的故国,他的故国生活。反衬 他对现实的悲叹与怨恨,对故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了。
做梦——梦醒(雨潺潺、阵阵春寒)
上片 倒叙 梦里——梦外 (昔——今)
对比
一国之君——阶下之囚
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2. 词的下片
由长夜转到白天,表现出作者随时随地存在着的“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的心情。词的境界则由幽深转为阔大。
8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花本是落了,繁华不在;
又随着流水,更是难以追回。
想到故国的失去,内心之悲哀,又加深了。在这样的心境下,李煜所见的景物,所具有的情感,更悲哀:“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的人生,从至高无上的帝王沦落到倍受凌辱的囚徒,从富贵奢侈的糜烂生活迭变到“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境地,这真是“天上人间”的巨大惊变。一在天,一在地,天地之别何其大哉!!
李煜从帝王而变为降臣,处境的巨大变迁不得不使他产生这样发自肺腑的痛呼!!其情之真实,溢于言表!
这句景物描写,进一步把词人的把悲凉、痛苦、伤心、绝望,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情感,进一步推向了高潮,全词就在词人悲叹流水落花般的逝去好景中戛然作结了。
5《听蜀僧濬弹琴》
重点:
A语言特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自己对诗歌的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
9
B从不同角度描写琴音的美妙。
内容分析:
1. 开头两句,写这位琴师来自故乡四川(是自己的同乡 ),表达对他的倾慕。
2.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
“挥”:情势在焉,迅疾而随意。 “一挥手” ,此一挥非比寻常,下句以万对一,表现尤富,虽只一挥,而听者如闻万壑松鸣,则蜀僧琴艺超妙,可见一斑。
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3. 五六句
“客心洗流水” 字面: 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 第一次用典:暗含“高山流水”的典故 —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
评价: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余响入霜钟” : 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10
第二次用典:
4. 七八句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而李白的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
无论立意、构思、起 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的艺术美,比一切雕饰更能打动人的心灵。
6《 登 楼》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
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句析(略)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
11
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
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
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 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
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
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桑,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
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
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讽刺。
尤注意: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
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
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12
7《西湖七月半》
张岱游山玩水,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美景,还不忘观察游山玩水之人。《西湖七月半》主要描写的,不是自然风光的美丽,反而侧重刻画赏景之人。文章专注于游人,把他们的情态刻画得生动逼真。这里表现的已经不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
七月半看月之人有五类:一是“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的达官贵人;二是“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名娃闺秀;三是“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的名妓闲僧;四是“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的市井之徒;五是“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的文人雅士。这五类人都成了作者眼中的风景。
艺术特色
《西湖七月半》以一种诙谐的手法,写出了游湖的五种人,他们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作者开篇就点明了人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就以三言两语的笔画勾勒出五种形态各异的人,写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形象地将市井闲徒的特征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层层的白描文字中,夹杂着作者醉心于昔日繁华生活的怀旧情绪。
这些游玩之作,富有作者的生活化、个人化情调,显得清新自然。《西湖七月半》属于追忆之作,描摹西湖游人的情态,烘托出繁华热闹的生活气息。五种人,基本上涵盖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别,从达官贵人到市井无赖,游湖的繁华,其实也是社会的繁华。湖上是“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拥挤不堪;耳畔则“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喧闹难耐。俗人看月只是“好名”,其实全然不解其中雅趣的旨意。接着,作者由动入静,描写了文人雅士,趁俗人散去后,才邀约三五好友名妓,在月下同坐。此
13
刻轻歌曼舞,美酒千杯,佐以如镜明月、清秀山水、幽香荷花。环境的优雅,映衬出作者等诸人情怀的高雅。一俗一雅,两相对比,褒贬不言自明,将作者的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岱的语言雅俗结合,颇见功底。这篇小品,寓谐于庄,富有调侃意味。诸如“明为看月而实不看月者”、“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等语,饶舌一般,富有韵味。“轿夫擎燎,列俟岸上”、“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盛会”等语句,含带调侃嘲讽口气。前者以轿夫之克尽职守,认真其事,反讽其侍奉的主人实乃“好名”而已;后者则可以从“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的描述中,见出“速舟子急放断桥”,不过是赶凑热闹,对于“看月”并不真正在意。三言两语中,便点画出了这些人的庸俗。
8《钱神论》
《钱神论》虽然以论名篇,却是一篇赋作。作品通过虚构的情节,推出司空公子和綦母先生两个假设的人物,以二人在京城邂逅为纽带,以其问答诘难的框架结构成篇。 赋文主体全是两个被赋予具体身份的人物的言辞而非作者的现身立言,行文追求骈对合韵,其体制明显属于赋作。 它的主旨不在以逻辑论证析明义理,诉诸理性思辨,而着力于描摹人情世态,抒发感慨,诉诸于审美激情;立意也是文学家作赋,而非思想家立学术之论。这是《钱神论》突出的特点,也是理解作品应首先把握的问题。
在艺术表现上独到之处
1. 在风格上能代表西晋后期的文风。它采用的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赋体形式,讲究铺陈,一气流贯,文笔酣畅饱满,尽情挥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主题。
赋中熟练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加强了揭露和讽刺的力量。文意极辛辣,而艺术上举
14
重若轻,又极见其圆熟精练。这种含蓄蕴藉的反讽手法,是此赋艺术上的重要特色。
2. 《钱神论》的语言丰富精妙、通俗明快、幽默诙谐。
“无翼而飞,无足而走”,将货币流通迅速的抽象道理,以借喻写成鲜明的视觉形象,精警动人。
“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
写“京邑衣冠”,见钱眼开,吕公、汉祖喜“空版”念“赢二”,就形貌行事揭其内心意念,可谓入骨三分。
至于论事断理的简短精悍,更随处可见。
“孔方兄”的称呼
3. 引据儒家经典,摭拾俗谚口碑,写成通篇骈对、排比合韵,间以散句的赋体文字,这也是它超越前贤、独创一家的语言上的特有风格。
全篇文句以四言为主,又有五六言、八九言骈偶排比句式穿插连缀其间,力求参差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使人于顿挫跌宕中沉思凝想。
平易自然,随文意转换自如;
15
无生僻难字,有些文句显似当时口语;不追求词采富丽丰赡,音韵铿锵。
这些都体现着作者不图当途权贵赏识,不与显达文士争雄,力求于更多寒素读书人中流布传播,讽世谏人的创作用心。
9《王子猷居山阴》
重点:1.把握遗貌取神的人物塑造手法。
2.分析王徽之人格魅力产生的原因。
以兴为美:名流王子猷(徽之),因夜静大雪,位于江南的山阴之地很少下雪,雪夜皎美的景色使富于生活情趣的王子猷油然兴感,想起左思的《招隐诗》;想去剡溪造访一位叫戴逵的高士,这种兴致在于本身的偶发性,并不以功利目的,即见不见戴逵为目标,故而兴发而行,兴尽而归。由情而思人,又激发他决意雪夜访隐士戴逵(安道)之兴。
经过一夜的舟行,似乎莹莹白雪,深夜的静谧,大自然的美妙,与他的情思达到了契合,产生了共鸣,于是他要与戴安道交流的兴致得到了契合与满足,产生了共鸣。因此,访戴的初衷也就消失了,因而又做出了“乘兴而行”,“造门不前”,“兴尽而返”的行动。他的奇特举动,无疑体现了一个任情率意、卓荦不羁的知识分子的独特性格。像王子猷这样率意行、返,无拘无束,就是当时士大夫所崇尚的任其“自然”,以寄胸怀。
这则轶事中蕴含了魏晋人唯美生活的意义,这也是魏晋风度的表现。
也反映魏晋士人通过登山涉水,咏风弄月,以寄胸怀。
16
魏晋之际,是一个美的自觉的时代。无论是文人之间的清谈,还是对人物的品评,乃至生活的状态,都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意味。王徽之具有自由无拘、率真自然的生命本色。在他的雪夜访戴行为中,体现出兴之所至,不计得失的超然旷达,透露着强烈的主体意识。世俗的地位、得失,对王徽之来说毫无意义,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自在!与任性率真的生活态度相表里的,是王徽之超尘脱俗的人生情趣。
10《聂小倩》
重点:聂小倩、宁采臣人物形象分析 虚实相间的故事情节
1.主题
歌颂了不为色利所诱,勇于救人于危困之中的美好品德。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人物形象分析
2.聂小倩——
美丽、娇弱又不失智慧、狡黠,最终摆脱凶恶势力的要挟和控制,悔过自新。
反映了古代社会被侮辱被摧残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顽强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1).人物心理刻画细腻:
17
“孤魂” 聂小倩原本是一个良家女子,不幸被恶魔老媪无情地掠去,被逼无奈充当了老媪的爪牙,专门做起了“为非作歹”的害人的职业。
“孤魂” 聂小倩原本是一个良家女子,不幸被恶魔老媪无情地掠去,被逼无奈充当了老媪的爪牙,专门做起了“为非作歹”的害人的职业。
a.由不怀好意的笑-----喜形于色 得意的媚笑
• 由决意害人----“逡巡”犹豫
• 由先前的“女惧”(宁采臣的义正词严唤起她内心良知,暂时的矛盾——回去怕无法向老媪交待,不回去又一时达不到诱惑宁采臣的目的,于是女主人公尴尬、难堪、进退两难的心理活动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活化出一个女性因为要求遭到拒绝而变得面红耳赤的丰富而多变的特定心态。 )-
• -----后来的“女惭”
• 由想伤害宁采臣------崇敬宁采臣
• 表现了聂小倩内心深处既喜且惧又委屈加羞惭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了宁采臣不为美色金钱所迷惑的洁身自爱的正人君子形象 。
b.她的渴望做人、悔过自新的言行表白:
(兰溪生及其仆人接连被害后,老妖就准备对宁生下手了)
18
——采臣高尚品德、学识打动了聂小倩的心(敏锐),在某一天晚上,告知自己的身世,并帮住眼前这个男人躲过一劫,而自己也因此获得解脱。
b.她的渴望做人、悔过自新的言行表白:
——兰溪生及其仆人接连被害后,老妖就准备对宁生下手了。
——采臣高尚品德、学识打动了聂小倩的心(敏锐),在某一天晚上,告知自己的身世,并帮住眼前这个男人躲过一劫,而自己也因此获得解脱。
c.到宁采臣家后,她对一切都深有远虑:
鬼女聂小倩初入宁采臣家对婆母之戒心能理解承受,尽心侍奉,对宁采臣有依恋之心,却不强求,终于使婆母释疑,变防范为喜爱,富有浓郁的生活内蕴,展示出女子的一种谦卑自安的性情。
逢迎:她知道怎么讨自己未来婆婆的欢心,于是她照做了,也最终赢得了采臣母亲得欢心。
聂小倩无疑是成功的女人。一个敢于追求自己所爱的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又能够隐忍敢于做自己所不愿做的事,聂小倩有太多我国古代女性所不具有的品质。
(2).聂小倩外貌形象:
a、小说开头写聂小倩美:“仿佛艳 绝”-----虚笔暗示女鬼之美 。
19
b、 暂脱险后:肌映流霞,足翘细 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 。个性解放(光彩照人、焕发青春)
c、 结尾:“女慨然华妆出,一堂尽眙,反不疑其鬼,疑为仙。”喜出望外
聂小倩仍然美(为“新人”时的美丽外表的“疑为仙” )。
对女主人公外貌形象的描写,同样做到了有分寸、合乎情理地表现,衬托出女主人公的精神及其性格的发展。
11 《最后一片叶子》
艺术特色
(一)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主人公——贝尔曼
作者对老贝尔曼的刻画分了前后两次:
第一次是苏要求贝尔曼给自己作矿工隐士的模特,这是贝尔门第一次正面描写,也是唯一地一次正面刻画。
第二次是最后的结尾处的侧面介绍。
贝尔曼
20
第一次:虽然长相丑陋,脾气火爆,贪酒啰唆,神经质、好吹牛,但他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就为他晚上画叶拯救琼珊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对贝尔曼的介绍却是通过医生和苏的间接介绍和侧面描写来深入刻画贝尔曼的心灵的。如果说贝尔曼的第一次出现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丑陋的形象的话,那么,第二次的侧面描写却马上使人感到了贝尔曼的光彩照人的心灵美。 (最后一段)
小说写到这里,便嘎然而止了。通过简单的再现贝尔门画画时的场景,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空间,一个具有高度自无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富有爱心的善良的老贝尔曼的形象马上会呈现在人们的脑海里。空白艺术
贝尔曼的形象经过前后两次的创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得到了丰满和充实。
(二)欧·亨利式的结局
欧•亨利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们常常称这样的结尾是“欧•亨利式结尾”
小说的结尾突如其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谜底一揭开,小说达到了高潮,但高潮即结尾,小说至此戛然而止。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缓缓进行,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结尾时却重笔一戳,露出机关,使人恍然大悟,叹为观止。
突然把故事的谜底提示出来,故事有了新的意义,对人物的评价发生倒转。贝尔曼从一个穷愁潦倒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英雄,这不但非常具有戏剧性,而且非常深邃。
21
(老贝尔曼才是小说的主角,全篇的精神。)这样的结尾,话说得这么少,却有巨大的潜在含量,这样的叙述就不是一般的故事情节的交代,而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促使人掩卷沉思。
(三)欧·亨利式的语言:
含泪的微笑:
幽默、俏皮、夸张、讽刺、比喻,渲染了悲剧的喜剧色彩 。(表面轻松而内里沉重的格调)在俏皮的描写中传达一种内在的庄严,给人以启迪。
12《汉宫秋》(第三折):
重点:主题与艺术特色
(1)主题:略
(2)艺术特色
1. 此折是全剧的高潮,主要写的是汉元帝屈服于重兵压境的压力,含悲忍辱为昭君送别的场景和昭君在灞桥留汉衣、于边境投黑江的悲剧性情节,从而细致、准确地展现了本剧主人公――汉元帝的凄怆悲凉之情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流程:既有“妻嫁人,夫主婚” 的荏弱屈辱,也有对群臣不能安定社稷之怨恨;既有与美人不忍别离的依依不舍,又有不能不别的无可奈何;既通过描绘眼前实景来抒写生离死别之痛,也通过想象自己独居皇宫的寂寞来表现缠绵相思之苦。
22
2. 此折的艺术特点:
(1)本折戏不以紧张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以浓厚的抒情意味见长,具有强烈的情感美。作者以无限同情的笔墨,绵密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的悲伤情怀,一唱三叹,感人至深。
(2)作者善于因景生情,以情化景,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凄清苍凉的外在景物与哀怨悲切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创造出诗一样的境界。
(3)本折的曲词文思精妙,文采斐然,具有音律美。尤其是[梅花酒]、[收江南]两曲采用首尾相接,回环重叠的顶真句式,节促音哀,百转千回,令人荡气回肠。王国维评论这两曲是:“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其中,〔梅花酒〕、[收江南]曲牌,作者巧妙地使用变格的手法,首末都是增句,末尾六字句,都顿成两个三字短句,前后重复,形成重叠回环的句式,增强了唱词的表现力与音乐感,使人读后回肠荡气,余味无穷。真是字字含情,苍凉激楚。
13《再别康桥》(略)
14《秋夜》(略)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