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内外产业转移与武汉城市圈产业对接

2021-02-26 来源:易榕旅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国内外产业转移与武汉城市圈产业对接 赵 霞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摘要:国内外产业转移为武汉城市圈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应通过重构新形势下 政府职能;编制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强园区建设;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通道;圈内城市实施差另q化策略等措 施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转移;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F127(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oo8)05-0078—03 一、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历史沿革 转移,并呈现加速之势。 二、我国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 至60年代的战后恢复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的快速发展 后,为了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巩固并维持 过去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上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 代价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每万元GDP所需的物质消耗是发 达国家的4倍 ̄6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 我国的产业升级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而在产业升级中产 业转移则是一种重要的方式。 1.产业转移呈梯度推进态势。 从我国各地区产业转移的情况看,最突出的特点是产业 转移呈梯度推进的态势,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海经济 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转移的局面。 2.“溢出效应”逐步扩大。 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开始将国内已经或即将陷入比较劣 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向其他次发达国家或地区,尤其是向发 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由此可以看到一幅清晰的世界产业转 移“路线图”。[11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把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转移到日 本、加拿大、西德等国家,自身则重点发展计算机、医药、通讯 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西德等国家和地区有效承接了产 业转移,迅速从二战伤痛中恢复经济实力。 到了上世纪6o年代至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也加快 珠三角地区今后产业调整的重点是重化取向,重工业将 主要分布在东西两翼的沿海带,而山区已成为当前珠三角产 业梯次转移、低成本扩张的主战场;长三角地区的主要着眼 点是苏北和安徽。同时,逐渐向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进行产 业转移;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中,京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就是河北,并辐射带动内蒙古、山西、辽宁等周边省份的快速 发展。另外,跳跃式点对点的产业转移的情况也比较多,如浙 江纺织业西进新疆,同时带动了当地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发 展。 了产业结构调整,把国内产业定位于电子集成电路、机械制 造、精细加工、家电、汽车等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少而附加值高 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这次产业转移,“亚洲四小龙”随之腾飞,一度 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迎来了又一次世界产业转移浪潮。 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技术型产业开始转移到东部沿海地 区。为了发展地区经济,东部沿海积极采取措施,主动迎合国 际产业转移流向,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区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正在逐步弱 3.加工贸易是转移的重点。 国家推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政策 化,资源、环境、市场的约束,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腾笼换 鸟”已势在必行。东部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 后,加工贸易在今后将成为产业转移的一个重点,具体可以 分为三类:一是“两头在外”的纯加工贸易企业,由于它们的 作者简介:赵霞(197 ),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7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原材料和产成品都依赖国际市场和便捷的海运物流,它们转 移到内地的可能性很小;二是市场主要依赖国际市场,但原 移入产业与当地原有产业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市 场、营销手段等方面往往占据着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使当地 产业卷入竞争之中,有可能使移入产业打破武汉城市圈原有 材料和配套已演化为依赖国内市场的企业,这类企业有可能 转移到内地原材料、资源所在地或者配套能力强的地区;三 是转型为开拓国内市场,或拟在国内扩大生产能力的企业, 这类企业是拥有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和营运成本优势的内地 城市可以争取的。 4.产业转移园区成为新亮点。 对于承接地而言,承接产业转移需要有一个承接的载 产业的低效垄断局面,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 在竞争压力下,当地产业要生存发展,将不得不采用先进技 术,或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2.产业转移对武汉城市圈的挑战。 我们在看到产业转移给武汉城市圈带来的机遇时,不能 忽视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客观上会给产业承接地 体。开发区以其信息共享、资源利用效率较高、服务功能齐全 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等特点,具备了充当承接产业转移载体的条件,使得产业转 移园区成为新亮点。如深圳响应国家关于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的要求,目前已启动重庆(深圳)工业园、湖南衡阳(深圳)工 业园、江西吉安(深圳)工业园、云南昆明(深圳)工业园,还在 与其他地方洽谈建设深圳工业园。深圳等地的经验表明,相 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在同一园区,既有利于园区内企业分工协 作,增强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对同类企业的吸引力,增 强园区竞争力。 三、产业转移对武汉城市圈的影响 1.产业转移对武汉城市圈的机遇。 如今,率先发展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开始了一轮规 模宏大的“腾笼换鸟”,这股产业转移的浪潮由东向西、朝内 陆地区梯级推进,地处要冲的武汉城市圈迎来难得的发展机 遇。 (1)产业转移带来了资本要素转移与资本积累。 产业转移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有形生产要素诸如进口零 部件、机械设备等资本品、大量的资本的转移,也伴随着其它 无形要素诸如生产工艺、管理经验等的进入,具有综合性。因 而接受产业转移能够使武汉城市圈迅速积累起相对稀缺的 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条件。 (2)产业转移可以优化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 武汉城市圈尤其是武汉外的8个城市的产业结构的特 征是资源、劳动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统产业比重大,先进 产业比重小,而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武汉城市圈经济的技术 结构,促进新兴产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和传统产业部门的技 术改造,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化与高度化,推动产业升级的步伐。 (3)产业转移导致武汉城市圈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产业转移可以为武汉城市圈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 工人的工资和生活水平。新型产业的转移,自然会吸引一些 劳动力。同时,产业转移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具 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增加劳动力就业是可能的。如果 转移进入的产业比原有的产业水平和产业等级更高,通常也 会促进就业结构的变化。 (4)产业转移有利于提高武汉城市圈企业的竞争力。 (1)容易造成武汉城市圈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近年来,能源危机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整个国际 社会的关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控制污染费用的比重, 将国内的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一 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主追求利润的本性促使他们把污染产 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为了加速自身 经济发展,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采取急功近利的行为,也乐 于引进一些高污染产业。这样,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往往导致 移入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2)容易使武汉城市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转移地企业掌握核心高增值业务,而把非核心低增 值的生产、营销、物流和非主要框架的设计、研发活动,都转 移到产业承接地。由此,产业转移地居于价值链的高端,承接 地居于价值链的低端;转移地保有高增值业务,承接地从事 低增值业务。这将造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低附加值化, 限制承接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容易导致自主创新能力的缺 乏。 (3)产业转移对圈内部分企业的冲击较大。 随着外来资本的进入,武汉城市圈内市场的出让也同时 增加,不少产品市场已经为外来企业所控制,对圈内企业造 成较大的冲击,可能使部分圈内企业难以为继,从而产生一 些社会问题。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的重要因素,对于承接地来说,则是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 重要途径。以武汉市为中心,在周边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 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八个城市构 成的武汉城市圈,刚刚被批准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不仅 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中西 部地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在承接国际资本和沿海 产业向内陆地区梯度转移的发展进程中,武汉城市圈要抓住 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加快经济 发展步伐,实现湖北在中部崛起。 四、武汉城市圈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 1.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 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改革,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利用国 ・7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际及我国沿海发达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兼并、重组与合作的机 会,大力开发以企业引企业、以商机引企业的新路子,在全国 垂直和水平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以提升武汉城市圈的产业 发展水平与地位。在以企业为主体参与承接国际、国内经济 转移的同时,重构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加强政府在提供信息 服务与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投资环境仍 是我省开放和发展的瓶颈。需要我省各级政府扎扎实实地抓 好投资环境建设。在上一轮简政放权的基础上。我省需要新 一建设和完善武汉轻轨交通网,包括延伸武汉至孝感轻轨等; 打造以武汉为航运中心的内河航运港口体系等。 二是优化承接东部产业的商务环境。武汉城市圈不能简 单地从单一资源、劳动力、市场等方面设想吸纳何种外部产 业,而是要把富集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通信、雄厚的科教 实力、良好的产业基础、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居于中部地区 领先地位这些单项的有利因素综合起来,避免和其他沿海欠 发达地区和更临近沿海的地区在承接“两头在外”的劳动密 集型、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业上展开恶性竞争,而把重点放 在吸引那些有意拓展国内市场的产业和那些依赖国内配套, 而武汉城市圈又能提供或发展相应的配套的产业转移上。对 轮更大力度的简政放权。同时结合电子政务工作的推行, 将行政审批、年审、报表报送等业务转移到电子政务平台上, 把我省各级政府建设成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方便企业和群 众、在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的服务型政府。近期,省政府应认真 研究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掌握其创新、发展、成熟、转 移规律,尽快制定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总体规划,出台针 圈内的首位城市武汉而言,通过和深圳等地的比较分析发 现,武汉在高科技产业上的优势比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 势更明显。武汉应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高校密集、科研院所 密集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吸引这类产业里的高科技企业、先 进制造业企业和跨国公司落户武汉。充分利用服务业外包不 对性、操作性强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财政、税收、土地等一系列 优惠政策,使我省成为最具投资吸引力的“洼地”。 2.编制武汉城市圈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加强园区建设。 首先,应当明确各地开放区和工业园是武汉城市圈招商 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避免遍地开花的开发模式。其 次,明确各地的开放区和工业园都应围绕一个或几个产业集 群作为自己的特色开展主题招商。可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 以现有园区为基础,结合产业转移的实际需要,编制产业发 受地域限制、不受海运成本约束的特点,将武汉发展为国际 服务外包承接基地。 4.以实施差别化策略接受产业转移,拓展武汉城市圈经 济发展空间。 要注意采取分层次、有重点地接受产业转移策略。武汉 城市圈要明确城市的职能分工,其中武汉作为城市圈唯一的 综合性枢纽城市,为长江中游最大先进制造业基地、金融商 贸中心、交通物流和通讯中心、科教文化中心及区域性的旅 游目的地。黄石为城市圈的副中心,仙桃为城市圈西翼的副 中心城市。其他6市均为三级节点城市。武汉城市圈内各地 区之问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等差异比较大,因此,必 须在搞清楚各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和比较优势或潜力 的基础上,每个地区按照自己的产业的层次和发展条件的优 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吸引 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加强和沿海省市区域合作和国内 外知名企业的信息联络工作。随着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加 速,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合作进程也在加速。我省应积极 展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各类园区产业 定位和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这既是发挥武汉 城市圈整体优势、避免招商过程中的恶性竞争的需要,也是 建立圈内城市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增强圈内城市产业配套 能力的需要。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应和全省及各地的产业结构 调整和产业升级规划相协调,严格控制引入高污染、高耗能 的产业和企业,促进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的和谐进 行,并形成产业合力。加强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 设施,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 设,重点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进一步建立和完 善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 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加快构建 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机制。要积极借鉴和探 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 园区建设,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3.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通道,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 一加强和临近的长三角区域和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合作和联 络。同时,加大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信息联络和 信息收集力度,为吸引这些企业到湖北投资兴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是要加强线路建设。产业转移通常是沿着由交通线路 【1】胡思勇,吴华清,等.大潮涌中部【N】.湖北日报, 2007—12—11(1). 责任编辑郁之行 和信息传递线路组成的通道进行的,因此要加快武汉城市圈 通往东部发达地区的交通建设,同时,加快以宽带网、移动通 信、光纤通信为主体的现代信息网络建设。规范交通和信息 服务管理,减少收费路卡,构建武汉城市圈联系东部发达区 域的快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和信息网络。武汉城市圈 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将武汉建成全国四大铁路网中心之一; .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