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新创业文化导向下创业型商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22-06-16 来源:易榕旅网
创新创业文化导向下创业型商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夏黎

【摘 要】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goal to advocate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 buil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implemen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ffectively in the business major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current problems a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pplied business students;emphas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entrepreneurship oriented cultu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nd explored an optimized path to cultivate entrepreneurial business talents.%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中倡导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文化氛围、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目前创业教育在应用型商科学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解析了创业文化导向对培养商科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对创业型商科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期刊名称】《科技创业月刊》 【年(卷),期】2014(000)004 【总页数】3页(P27-29)

【关键词】创业文化;创业型商科人才;创新 【作 者】夏黎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2.3

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商科院校的培养目标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科类学生是最接近创业教育的群体,不仅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而且比较容易接受创业思想和管理知识。应用型商科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市场理论知识,而且更应该以提高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创新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以焕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和敢于创业的良好文化氛围为主导,最终提高应用型商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创业实践的成功率。 1 创业教育在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中的反思

(1)商科生的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融合不够。由于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够深入,许多高校重就业指导而轻创业教育。因而创业教育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开展。有的高校虽然开展一些工作,但对创业教育存在认知的误区,把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培训,甚至简单的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这些认识造成了创业教育的片面性、单一性。因此,许多学校的所谓创业教育只能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而对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缺失,从而使得创业教育在商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中难以展开或效果出现偏差。

另外,目前我国商科院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常见形式通常是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创业类或创新类课程,这些课程往往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也同商科专业背景没有太大关联。实际上,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新目标,如果两者严重脱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就无从谈起,更容易致使创新创业教育沦为一种形式,很

难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2)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在商科专业的创业教育中,还没有系统开发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仅仅开设了几门创业课程、举办了几场创业讲座、参与了几项创业大赛,就算是经过了创业教育,这显然不利于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生所学的专业,使学生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力支撑。

(3)商科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创业文化的导向和制度化的保障。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对创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够,缺乏创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在就业中也仍然循规蹈矩,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创业的实践,从而未能有效形成创业文化与创业实践互为促进、互为推动的良性格局。构建创业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了环境、理论支撑以及智力支持。同时,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又为创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事实依据,两者若能相互促进,必将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缺乏健全的创业教育机制去保障创业教育的有效性。首先,没有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鼓励机制,激发教师辅导学生创业的热情,促使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其次也缺少相应的奖励政策去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创业,建立;再者经费保障机制也极其稀少,无法为学生的创业提供资金、场所、人脉等方面的支持。 2 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在培养商科创业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充分挖掘创业潜能。创业文化导向下通过创业文化活动可以熏陶、教育、塑造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的创新、冒险和开拓精神,创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和条件。

(2)能提升学生的创业品质,践行创业行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是适应创业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以创业为目标形成一种文化导向、价值目标体系和文化精神,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是一种正向功能,会引导学生形成先进的创业文化理念和正确的创业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尝试的胆识、敢于挑战的气魄,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为提高创业能力打下基础。同时,创业文化导向要求学校必须创办各种创业技能大赛、提供创业实践平台、搭建学生创业与企业项目相结合的桥梁,这将刺激和激励商科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提高他们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使其将创业行动付诸于实践。

(3)可为学生提供创业保障,促进创业竞争力的提升。创业文化的构建会促使学校优化 “多方联动”的保障机制来展开创业教育。只有依靠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多方合作,才能实现企业与学校的良性互动,才能帮助建立更多的创业基地、签订更广泛的科研项目合作,以及获得更多方的创业资金支持等。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机遇,充分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有机结合。合作企业既可以提供实践场所,赞助活动经费,还可以给予学生和创业型社团实的际创业体验和技术指导。这最终将有利于学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将自身内化的创新理念、创新思想和创新精髓充分的激发出来,增强创业实践中的竞争力。 3 创业型商科人才培养路径优化

(1)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奠基创业理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计创业课程时要结合商科专业课程背景,要有步骤地、分层化的、有针对性的构建。对低年级的学生主要设置 《创新与创业》、《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等公共必修课,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学》、《创业文化》、《创业伦理学》和《创业哲学》等课程安排为公共选修课。课程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一些,例如将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

讲座(论坛)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体验创业、倡导创业精神为核心目的。对于2~3年级的已经开始接触专业课的商科学生来说,设置《创业通论》、《创业实务》、《创业法律》、《创业管理学》、《创业案例分析》和《创意理论与实践》等丰富的创业选修课程,以传播创业基础理论和创业技能。大四的学生以参与创业实践为主,可以利用商科院校的实训平台开设《创业计划比赛》《创业领域专题学习和研究》《新企业孵化》等实践指导课程。

(2)构建可持续的创业“第二课堂”,增强创业技能。除课堂教学之外,应用型商科院校更应该注重开展多姿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之成为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以专业社团协会为平台,开展各项与创业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定期举办与创业知识讲座、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项目研讨和创业专题培训等活动。这些活动往往在广大学生中间更容易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有效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同时,“第二课堂”也是积极组织同学参与各级各类创业大赛的窗口。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模拟实践的机会,而且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创业教育学习成果的舞台,在模拟的实践中将创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业技能锻炼。

(3)扩大创业实践平台,历练创业经验。应用型本科院校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而且和本地的行业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不仅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利于促成校企之间的合作,从而为大学生将自身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转化提供了平台。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将产、学、研、创有机的结合起来,联合校办产业、科研研究所、隶属于学校的公司等部门建立创业基金会、成立创业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的资金和保障条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创立自己的公司。将利用团队优势将自身的核心技术、产品或服务引入市场,学校可以进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和跟踪扶持。这个过程和政府、社会扶持练成一体,形成一条龙服务,必能解决学生创业过程中的

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4)优化创业绩效评价,促进创业实效。创业教育的效果应该有多方参与评价,优化评价指标。首先,要发挥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以组建专家小组的方式,对各地方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进行定期的调研与评估,构建对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情况的长效的评价机制。其次,高校自身也应该优化创业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学生评教系统,专业教师应重视创业教育对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效果评价,对创业课程和实践反馈情况加强把控、及时调整,增加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分鼓励。最后,在创业评价体系中引入社会舆论的监督,利用各种媒介,对社会上参与创业的商科类大学生的创业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并将其反馈给政府和学校,作为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有力补充。 参考资料

1 李光辉,苏荣萍,王文韬.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8)

2 赵海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4) 3 翟艳.地方高校实践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1(10) 4 杨益彬.基于多层次创业教育目标的高校多维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0(6)

5 罗堰.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探究[J].时代金融,2013(12)

6 金来香.商科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

7 陈丽.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培育机制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