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准确地把握了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2.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3.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
准确地把握了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2.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清华大学人文学教授秦晖说:“在中国,农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问题。”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农民进步,中国就进步。农民的命运始终被作家所关注,鲁迅用他的笔描绘了众多的旧时代的农民形象:如《故乡》中成年闰土,他在封建制度和生活的重压下变得憨实而木讷、拘谨而自卑。
播放《阿Q正传》的片段。(2分)
《阿Q正传》中的阿Q,他在封建制度和生活的重压下,勤劳但又落后、愚昧而麻木、依靠“精神胜利法”而生存。
今天,新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他们在物质生活改善之后,便对精神生活也有了追求。于是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便“悠悠上城”来了。二、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一)进取的一面(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1.小说的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他担心他老婆要跟他算账。那么回到家,他肯定要交给老婆一本帐。这本账他应该怎么交待呢?他交他老婆多少钱呢?
(学生饶有兴趣地翻看课文,组合零星的账目数字,并加以计算)收入——卖油绳7.70元。支出——付房钱5.00元;买帽子2.50元。剩余——0.20元。
2.这一系列经济活动,分别是在什么活动场所发生的?
1 / 5
火车站、招待所、百货公司。
3.其中正常的买卖行为是在火车站和百货公司发生的。卖油绳、买帽子是陈奂生事先计划好的事情。可是现在情况有了大的变化,在招待所他多化了5元钱。在向老婆交帐的时候,他会如何解释呢?
如果他老婆说“你疯了,竟然花5元钱住进这么高级的招待所!你可知道困这一夜需要做七天工还要倒贴一角呢?我看咱这日子也别过了!”,他老婆说着就开始呜呜地哭起来。他此时此刻会怎么说呢?现在请一位同学模拟陈奂生的口吻,向他老婆进行解释。
例:老婆,你听我说,不是我要住的,我不得已啊!原先只想先买帽子,谁知忘了带钱,只好卖了油绳赚了钱再买帽子,没想到油绳未卖之前商店就打烊了。帽子没有及时买,光着头感冒了——最近老是伤风打喷嚏,后来模模糊糊地躺在火车站的椅子上睡着了,等我醒来一看,我住进了招待所。你问我为什么要住进招待所,那要问县里的吴书记哩——就是那个秋天在我们生产队蹲了两个月、在我们家吃过一顿饭、还带来一斤块块糖的吴书记!是他用吉普车把我送进去的。吴书记要去省里开会,无意中认出了我,然后帮我看病,最后把我送进他们的招待所。
评:刚才的发言太精彩了!你看书非常仔细,复述得很好,特别是抓住了“偶染感冒”、“巧遇书记”两个关键性的情节。本来卖油绳、买帽子,一卖一买,没有什么神奇的。但有了“偶染感冒”、“巧遇书记”两个重要的情节,陈奂生就被安排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招待所。
4.文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主要反映了陈奂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总结:陈奂生是善良、勤劳、检朴、自卑、有追求,老实单纯,讲求实际,典型的善良、正直、无锋芒、无所专长、平平淡淡、默默无闻的中国农民形象。(美德)
(二)落后的一面(第三部分)
1.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扮演陈奂生,如果他老婆说“你真倒霉啊,住一宿就花了这么多钱!5元一夜的高级房间都享受到什么啦?”他又会如何解释呢?
例:本来我以为有吴书记的安排,不会叫我付多少钱的,甚至不要钱也有可能。可是哪里想到,那个柜台上的大姑娘给我开了“5元”的发票,使我浑身燥热起来。这叫我内心感到很不平衡!我本来生怕弄脏了白底稠面的新被子;走那暗红闪光能照出人影的地板时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摸着那里有弹簧外面包皮的大皮椅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可给了钱之后,我什么也不怕了,怕他个屁!反正我出了大价钱,我再也不怕弄脏地板;我在大皮椅上“扑通”坐下去,把它坐得瘪下去;脸脏时我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睡觉时我衣服也不脱。本来我准备早点回家,后来我决定困到足十二点走,心想能捞多少算多少。老婆,你说我倒霉吗?我不是捞回来了吗!5元一夜的高级房间谁住过!
评:同学们的掌声说明了你的成功!你抓住了付钱前后的“怕”和“不怕”,咱们看下面
2 / 5
的表格,研究一下陈奂生在招待所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板书:陈奂生在招待所
态度被子枕巾地板大皮椅心理
光着脚不敢坐十分爱惜前生怕弄脏
后衣服也不脱擦脏脸不怕弄脏“扑通”坐下去任意作践
播放“陈奂生在招待所”电影片段。(5分)
问:通过对比,反映了陈奂生的特殊心理。“怕”说明了陈奂生什么性格?“不怕”又反映了陈奂生什么心理?
“怕”说明陈奂生爱惜公物,生活节俭,有农民本色,老实、质朴、节俭。
“不怕”说明陈奂生迁怒于物,任意作践,有本能的破坏心理,自欺欺人、自满自足,自私、狭隘。(由于出了高价,对招待所的物品从十分爱惜变为任意作践,用提花枕巾擦脸,不脱衣服钻进被窝,表现农民的自私狭隘。)
花了五元高价,等于“做了七天还要倒贴一角”,“睡一夜要出两顶帽钱”,陈奂生“想想又肉痛起来”,说明他勤俭的农民本质。
总结:作为农民,陈奂生勤劳、俭朴,但在他的身上也有落后的小生产者思想或小农意识,那就是自私、狭隘、满足。
2.但我想陈奂生的老婆一定还要追问下去,比如她说“奂生啊,这次上城花的钱值吗?”让你们扮演陈奂生,他又将怎样回答呢?大家请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例:怎么不值?我不但把那房间作践得一塌糊涂,什么都捞回来了,而且还可以对村里的大伙儿吹哩:我坐过县里吴书记的汽车了,我住过5元一夜的高级房间了!(倒数第3节。)
第一部分7—9节写他有一个短处,就是不善言辞。他感到自卑,他羡慕能“说东道西,扯三拉四”的人,总是想“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有了这样的伏笔,后文就写了陈奂生“总算有点自豪的东西可以讲讲了”,“仅仅花了5块钱就买到了精神的满足”。陈奂生追求的精神生活,不外乎是说东道西、妙语惊人,以求提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地位。这显然带有浓厚的小农色彩。)
总结:由于坐了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县委书记介绍的五元一夜的高级招待所,就感到精神的满足,得意非凡。这表现农民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这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
(三)总结陈奂生的形象:
3 / 5
他既勤劳、质朴、节俭,又自私、狭隘、满足,甚至愚昧、落后。进取的一面和落后的一面在陈奂生这个农民身上是真实的、辩证的。三、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陈奂生身上的进取心和落后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关系?)
提示要点:
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社会环境是陈奂生性格的生存土壤。
陈奂生的进取心是跟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崭新的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农村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陈奂生这个昔日的“漏斗户主”翻身了,物质生活改善了,他充满喜悦心情,也萌生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也开始有了追求。(第一部分)
进取心——物质生活的改善使他萌生了精神追求
另一方面,陈奂生身上的封建等级观念和落后愚昧心理,在他周围的农村干部和农民身上同样存在。因为陈奂生坐过县委书记的汽车,住过五元一夜的房间,人们马上对他友好、羡慕、尊重。可见这样的社会环境是陈奂生的落后面的生存土壤。(第三部分倒数第一节第二节)
落后面——他未能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物质重负—年年缺粮,年年借粮,生活艰难,经济落后。精神重负—国民的劣根性:等级观念、愚昧落后心理。四、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陈奂生这一人物形象?提示要点:
看到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面貌。(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有所好转)
了解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民。(终于前进了但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感受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注情感。(高兴新时期农民终于前进了,慨叹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作者对这个人物采取了什么态度呢?
“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堵轻快而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是陈奂生们或我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这篇小说,解剖了陈奂生也解剖了我自己,希望借此来提高陈奂生和我的认识水平,觉悟程度,求得长进。”
关注农民,解剖自己,求得长进。
总结:我们认识了陈奂生,从而认识了一个时代,认识了一个时代的农民,从而关注农民,解剖自己,求得长进。
4 / 5
主题:这篇小说描写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时期的农民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追求过程中的喜悦、苦恼和尴尬,表现了作者对新时期农民终于进步的高兴,对还没有从因袭的旧负中解脱出来的慨叹。五、小结
结语:“面对经济的日益发展,面对生活的日益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准、精神境界同样需要快速提升。所以我们需要反思,我们需要自省、自疗,只有根除思想中的糟粕,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文明人。”
【作业布置】
从《陈奂生上城》这篇小说实际出发,联系这段结语,写出你的感想,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勤劳 质朴 陈进取心:生活改善节俭善良 关注农民奂解剖自己自私狭隘 求得长进
愚昧、落后生落后面:因袭重负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