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整体认知的结构化教学策略

2024-01-15 来源:易榕旅网
教学jiɑoxue专辑

基于整体认知的结构化教学策略

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庄声财

数学是一门研究“关系”的学科。布鲁纳指出: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对认知结构不断完善、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点状的课时内容时,应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将教学内容置于数学整体认知体系中去设计,采取多元策略,使教学活动具有统一性、整体性、普适性与生长性,体验知识发生、联结与重构的过程。一、加强数与数的关联,在链接中内化整体

数学知识之间互相关联,新知识生长于有关联的旧知中。因此,教师要从数学整体结构上审视各个知识点,洞察每个知识点的源与流,把握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形成整体认知,达成结构化。建立数学认知的结构体系,应着眼于关联结构,着力于联系链接上。教师要善于把握知识源头,找准与上位概念本质相通的链接点,通过纵向拉伸,夯实新旧知识联结的纽带,促进学生串点成线,形成数学的整体结构。如小数与整数的本质都是十进制数。它们的计数单位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看成是计数单位1向两端延伸演变而成的。所以,“小数的意义”的教学要纳入十进制的结构中,加强小数与整数计数单位的关联教学,建立数的整体认识。教学时,教师可借助1元、10元、100元的人民币进行换算,回顾1、10、100之间的进率,板书:……100←10←1。教师可用一张涂满颜色的正方形纸表示1元,依次拿出涂满颜色的正方形纸,让学生快速回答是多少元。接着,教师可出示一张未涂满的正方形纸(如图1),引导学生思考:不满1怎么办?学生充分讨论,感悟到要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才能知道涂6

色部分代表几元。然后,教师出示图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表示多少元,并说出其中的道理。当出示图3,说说它又代表多少元时,由于有先前的活动经验,学生提出要把0.1元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有几份就是几分,它与0.7元合起来就是0.77元。最后,教师结合图4让学生明白:0.77元相当于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涂色部分占了77份。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当不足1元时如何表示部分数,让学生借助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链接已有的整数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类推出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当不足0.1时,又把0.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01,体验到小数是在整数计数单位的基础上引进的,沟通了整数与小数之间的关联,实现对计数单位的整体建构与“再创造”。图1图2图3图4二、加强数与事的关联,在感悟中融通整体

2011年版课标提出: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不断增强好奇心、求知欲,使之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把数学知识置身于学生熟悉的“事件”情境中,使之化身为学习数学的经验素材和内动力,有益于学生通俗理解新知的内涵。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将“4与“数”相关联的“事”串联、感悟,将相似的问题及概念归类到相同结构的事件中,再作一般化研究,能更好地体现相关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学习与融通数学知识,实现认知的整体建构。如“速度、时间与路程”,它本质上反映了三个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虽然对速度、时间、路程并不陌生,但对于速度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快慢的层面。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比快慢的“事件”为主线索展开结构化教学。“事件”一:比快慢。明明从家到学校240米,用了4分钟;静静从家到学校250米,用了5分钟,谁走得快?两人在比快慢的情境中,产生了认知冲突,“路程”“时间”都不同,“谁更快”呢?这时就需要统一比较标准,即用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来比较“谁更快”。如此,“速度”的产生便水到渠成。“事件”二:求速度。“神舟十号”飞船在太空中5秒钟飞行了约40千米;张华骑自行车外出游玩,2小时行驶了16千米。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数值都是8千米。教师追问:它们的速度一样吗?怎样才能更为准确地表述两者的速度?学生经过讨论,恍然大悟:8千米是在不同单位时间里行驶的路程,表示的速度不一样,从而充分认识到速度的内涵———单位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缺一不可,进而真正理解了速度是复合单位的“理”之所在。“事件”三:寻找“速度”。学生列举出写字、跑步、口算、粉刷墙壁等事件中的速度信息。教师结合上述事件的题组信息,启发学生思考:虽然情境“变了”,数量关系却“不变”,提炼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数量关系与购物问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联,进而提炼出更为一般性的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让本课的数学知识得以生长与扩容,更趋系统与结构化。这里的数学活动以具体事件为依托,让学生经历“引出模型—抽象模型—丰富模型”的思维历程,充分感悟“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概念本质,形成更为一般的整体认知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事件组织不是单纯的增加数量,而应注意素材的选择与呈现,体现结构性,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jiɑoxue专辑

三、加强数与形的关联,在转换中重构整体

华罗庚先生认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是数学的两翼,同一事物的数与形的属性往往相互联系、相互映衬,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变换观察的视角,思考、讨论、转换数学问题,从“变”中探寻“不变”的本质,“不变”中挖掘“变”的规律,有利于学生打通数学知识的结构脉络,从整体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达到认知的扩容与重构。以一个钟面碎片(如图5)为例,如何计算出完整钟面的周长?学生提出了许多方案,如“还原钟面”“找到半径”等。当学生发现这些方案难以达成时,教师可提出:这里可以收集几大格边线长度?能类推、计算出钟面的周长吗?学生顿时豁然开朗,不再一味驻足于圆的周长公式,明白了只要量出一大格或两大格的长度后,就能求出整图5

个钟面的周长。学生在看“形”思“数”、以数助形中转换思考,重新构建了圆的周长与一个钟面有12大格、分数、份数等多种知识之间的关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数”与“形”相互转换的视角去探寻解决问题,看“形”思“数”,见“数”想“形”,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显然拥有了更多的问题视角,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式,有益于学生透彻地理解数学关系的本质,数学知识得以融会贯通与重新建构。四、加强数与法的关联,在迁移中建构整体

学生在学习某一类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思维及学习方式,将一些具有相同或相似学法特征的知识进行块状组合,并有机呈现,彰显隐藏在知识背后的相同属性、思维结构及思想方法等,既可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认知,又可提升他们比较、迁移、类比、推理的水平。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领域教学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内容,它上承面积概念、长(正)方形面积,下接三角形、梯形、圆面积教学。这是运用“转化”学习图形面积的种子课,对后面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有正向迁移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实现“数”与“法”的关联呢?47

“教学jiɑoxue专辑

1.积累“转化”经验在用数方格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仅关注一3.运用“转化”策略练习中,教师可呈现图7,个一个地数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思考:能否通过移拼,很快地数出方格?在数方格中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然后,学生迁移转化经验进行尝试操作,探究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长方形。这里,学生经历了“数一数”“剪一剪”的数学活动,积累了转化的数学经验,明晰了化新为旧的思维方法,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等与之相似问题提供了思维方向,让学生的数学活动有“法”可循。2.提炼“转化”思想通过“剪拼”推导出面积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不知道,怎样求它的面积?倒逼学生运用“转化”解决问题:①通过平移,转化成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②转化成长10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学生充分感受到“转化”的力量,感受到转化思想方法的实用性,可以帮助解决问题。4.迁移“转化”策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先前的学习,哪些也用到了图7

522展开思考,提炼数学思想和方法。①数方格时,大,你喜欢哪种,为什家展示了两种方法(如图6)么?(第一种方法比较麻烦,第二种方法将左边的)②为什么要沿着三角形整体移到右边比较好数。“转化”的方法?如学生提出学习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时,应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来思考;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把它转化为规则的图形来计算等。学生大胆猜想,遇到求新的图形面积时,如三角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怎么办,从而将转化思想方法延伸辐射,主动纳入认知经验中,实现数学的整体建构。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把数与“法”关联起来,让学生学一种懂一类,感受到“转化”的力量及实用性,从学法维度上关联建构数学认知整体。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结构化的整体教学观,从数与数、数与事、数与形、数与法等维度入手,纵横拓展,网状关联,发展学生的结构化思高剪开?(只有沿着高剪开,才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③总结提炼:我们学习数学要善于把新知转化为旧知、复杂转化为简单,这样学习数学就能事半功倍。图6维,形成整体的数学认知体系。(上接第42页)其三,知识抽象化。知识是经讲授、操作交流、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的结构化。课时教学结构化要做到四“定”,即定点、定位、定法、定构。定点即在长段教学结构中找到其前、后的知识,找到本课知识、技能、思想、经验的生长点,分析其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手段;定位即在课程目标、学段目标的框架下定位本课具体的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定法即根据教学重难点及目标选择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定构即按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过程进行层次化、结构化的设计。综上所述,结构化教学整体上推进了“四基”目标的落实,实质上助推了数学学科价值的实现。结构化教学对学生而言营养丰富,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树立整体观、全局观,具有结构化思维、系统化思维,对小学的教学内容要了然于胸,乃至对中学的教学内容要有所了解。验的高度抽象和深化。学生形成了分析图形特征的经验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此经验进行纵向拓展,如图形的面积、周长以及立体图形的体积,又该如何分析;还要进行横向拓展,如何探究数、运算、解决问题、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分析法进行抽象概括,即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2.整体性推进课时教学“四基”的长段设计是结构化教学备课的“指导纲要”,但“四基”是一个整体,要通过课时教学整体推进才能实现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价值。课时教学结构化按教学要素可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结构化;教学过程的结构化再按流程可细分为教学呈现、新知探究、意义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