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
从文献统计探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规律
何嘉莉1 肖 莹2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5104052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广州510405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文献统计 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病率有较为明显的上升,引起医家的关注与研究。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统计分析,力求探寻中医药治疗用药中的共性,以提高临床辨证效率及疗效。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2007年12月以前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文献。112 研究方法:分述如下。
11211 文献来源: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11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¹文献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文献(辨证、用药、例数>9,三者同时具备,并有显著疗效的一次文献);º患者类型: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或1985年Holmes标准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者,当前病症仅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排除风湿热、丹毒、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等疾病;»干预措施:中医药辨证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排除标准:¹综述文献;º动物实验及病理等基础研究;»采用中成药治疗而无方药或无病例者;¼以中医外治法或针灸治疗为主者;½文献重复或与本题无关者。11213 分析方法:在检出的248篇文献中,经排除后纳入中医治疗文献62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文献59篇,总计病例数5894个,并使用SPSS111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中医药治法用药的统计分析。2 结果分析
211 治法频数统计分析:同一方中不同药物按其治疗本病的功效进行分类,每一类按一种治法计算。在中医药治疗的62篇文献中,治法涵盖7种,分别为通络止痛法、清热法、利湿泻浊法、健脾法、化痰法、养阴润燥法及补肾法,其中通络止痛法可细分为祛风湿通络止痛、活血通络止痛、温经通络止痛三法。在7种治法中,采用通络止痛法所占比重最大,
占总数的2617%,且以祛风湿通络止痛和活血通络止痛法为主;其次为清热法,以清热燥湿和清热解毒法为主,占总数的2218%;利湿泻浊法占总数的2211%,健脾法占总数的1815%,以健脾渗湿法多见;化痰法和养阴润燥法各占总数的314%,补肾法占总数的311%。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9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似的结论:采用通络止痛法所占总数的2513%,清热燥湿和清热解毒法占总数的2419%,利湿泻浊法占总数的2316%,健脾渗湿法占总数的2012%,化痰法、养阴润燥法、补肾法等其他方法占619%。
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法主要有4种,分别是通络止痛法、清热燥湿解毒法、利湿泻浊法、健脾渗湿法,比重上差别不大。
212 中药使用频数统计分析:121篇文献中,共使用中药169味,其中祛风湿通络药40味,以防己、威灵仙、秦艽、木瓜、羌活、海桐皮、防风、忍冬藤、络石藤、桑枝、蚕砂、川乌为主;活血通络药31味,以牛膝、赤芍、当归、红花、丹参、丹皮、川芎、延胡索、桃仁、鸡血藤、益母草为主;虫类药均归入活血通络止痛药中,多用地龙、地鳖虫、穿山甲、蜈蚣等;温经通络药5味,以桂枝、细辛为主;清热药38味,以黄柏、土茯苓、山慈姑、知母、大黄、生石膏、玄参、蒲公英、黄芩为主;利湿泻浊药22味,以苍术、萆薢、车前子、泽泻、猪苓、滑石、茵陈、虎杖、木通、赤小豆、金钱草为主;健脾药11味,以薏苡仁、茯苓、白术等健脾渗湿药为主;化痰药6味,以半夏、制南星为主;养阴润燥药7味,以白芍为主;补肾药8味,以续断为主;调和药性1味,甘草。
统计频数在900次以上的中药有18味(如表1所示),它们是:薏苡仁、黄柏、牛膝、苍术、土茯苓、萆薢、防己、车前子、泽泻、忍冬藤、赤芍、威灵仙、当归、秦艽、茯苓、地龙、木瓜、甘草,可分别浙江中医杂志2009年3月第44卷第3期#225#
归入通络止痛、利湿泻浊、清热燥湿解毒、健脾渗湿等治法中,且四种治法常兼容,偏重何法则须随证加减。具体见表1。
表1 频数统计的前18味中药
名称薏苡仁黄柏牛膝苍术土茯苓萆薢防己车前子泽泻忍冬藤赤芍威灵仙当归秦艽茯苓地龙木瓜甘草
频数325632323184279525462241171316071497145712971132111911089269169051822
K
K
K
K
KK
K
K
KKK
K
K
KK
KKKK
K
K
K
祛风湿通络活血通络
清热KK
利湿燥湿
KKKKKKKKK
可治疗痛风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5]。¼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可抗炎、抗变态反应,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从上述药物中不难发现,使用频度最高的18味药物多兼有抗炎、镇痛、改善循环、排尿酸、抑制尿酸合成等作用。可见,医家对药物的选用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结果。3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多归于中医/热痹0范畴,病性以邪实为主,疼痛表现明显,故临床上应突出攻邪止痛,采取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之法,常用清热力较强的中药,配合祛风湿及活血之品,取通则不痛之效;西药主要使用秋水仙碱,配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以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控制关节肿痛。可见,中西药在使用上均十分重视消炎镇痛。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病理基础,降低血尿酸是治疗痛风的关键。西医使用别嘌呤醇、促尿酸排泄药、碳酸氢钠等,既减少尿酸合成,又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出。而中医理论认为,此乃浊邪积于体内,法当利湿泻浊,通利二便,使邪有出路。故利湿泻浊法在本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在统计得出的高频用药里,有多味具有促进尿酸排泄或抑制尿酸合成的作用,可见医家在治疗用药时是辨证与辨病相兼顾的。
本病是机体嘌呤代谢紊乱所致,这种特殊的病理基础决定其中医病因病机不同于一般/痹证0之风寒湿邪入侵人体。此实为饮食不节所致生活方式病,其膏粱厚味、醇酒肥甘,碍脾之运化,以至水湿痰瘀内蕴,凝滞关节。故本病病位主要在脾,治疗上须重视健运脾胃。若适当配伍理气消滞药,并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将更能提高疗效。4 参考文献
[1]尹莲,史欣德.四妙丸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概述[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1):64.
[2]杨龙.痛风1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0例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0):424.
[3]郭峰,钱先,苏建明,等.痛风舒颗粒治疗原发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5,37(9):20-22.
[4]肖昌庆,吕仁和.用/六对论治0诊治痛风肾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8):74.
[5]张昱.痛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225,231,250,266.
由表1可见,使用频数最多的四味药恰是5成方便读6中四妙丸的组方,其中薏苡仁利湿除痹,黄柏清热燥湿,牛膝活血强筋利关节,苍术燥湿运脾。另外,5金匮要略6之白虎加桂枝汤、5兰室秘藏6之当
归拈痛汤、5温病条辨6之宣痹汤、5丹溪心法6之上中下痛风方等亦为医家喜用的方剂。
参照现代药理学研究,比较分析可得:¹黄柏、土茯苓、薏苡仁、车前子、泽泻、萆薢等清热泻浊、健脾利湿药,多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还能增强肾血流量或增加尿量而促进尿酸排泄,其中薏苡仁与黄柏配合时,效用有增强趋势,生品的急性抗炎作用最强[1],还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病灶局部酸性环境,利于痛风石溶解[2];威灵仙、秦艽亦能溶解尿酸结晶,解除尿酸疼痛;苍术、木瓜能消关节肿胀。º牛膝、赤芍、当归、地龙等活血化瘀药,不仅可缓解血管痉挛,且能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
[3]
。当归、地龙尚可抑制尿酸合成,
[4]
地龙还能促进尿酸排泄。»苍术、萆薢、忍冬藤等
有降低血脂作用,黄柏、薏苡仁、地龙有降压作用,
收稿日期 2008-1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