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取向和课程空间

2024-06-23 来源:易榕旅网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取向和课程空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取向,应该采取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主导、其它取向辅之的综合模式。与此相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发展空间,在专业学位、社会培训和农村职教等方面具有潜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取向;

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效果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文主要探讨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空间。

一、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的课程目标

对职业院校而言,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等概念是一系列相关联的工作环节。对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而言,具有操作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目标取向,它是一个连接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是选择和设置课程内容的方向。历史上,存在不同的课程目标取向,比如以学科与知识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目标取向等。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程目标取向?我们认为只能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主导、其它取向辅之的综合模式。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以社会需要为主导?这是因为:① 现实的人都是社会的人。②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定势影响着社会面貌。③就业仍然是普遍的谋生手段,不论是学术、能力、意识还是人的兴趣都体现着社会分工和需要。其二,为什么是综合取向?以社会为中心的综合取向,实际上在实践中具有“兼顾”模式,可以趋利避害、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下面分别论述。

就“社会人”而言,人们只是在文学作品中读过《鲁滨逊漂流记》和《桃花园记》。是人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创造了社会,实践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发

源地。离开了人所创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人只能是动物性的,失去了实现其价值的物质载体。

就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定势对社会面貌的影响来说,众所周知,自然科学的基本框架是在近代建立起来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牛顿的经典力学。有了蒸汽机,才有了以它为代表的工业社会。从经典力学到蒸汽机、再到工业社会的过程,就是学科定势影响社会面貌的过程。甚至以蒸汽机为雏形的内燃机直到今天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完全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蒸汽机和内燃机,煤炭和石油扮演的角色就是另外一副面孔了,也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由于能源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在今天大大小小的各类学校中,不知有多少人在学习有关内燃机的相关知识或技能,从一个渐开线齿轮的铸造到含碳量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再到普通工场的一个技工对气门间隙的调整。

即使是非常学术的课程,只要稍做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社会因素,表达着就业仍然作为普遍的谋生手段的社会分工和需要。现在国内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职业指导》系列课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但同样也是满足社会的需要。有些课程涉及的知识似乎是针对个人的,但我们要用社会的眼光来看。比如传染病的预防问题、可以具体到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餐饮的公筷公勺意识。只要关注一下一些国家的现状或历史,是疾病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增长,更阻碍着社会的发展。

在就业压力趋大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本来就存在选择不对称,这种状况又使信息不对称加剧。这种情形同时叠加着人口老龄化等等,都客观要求我们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看待课程目标。

以社会为中心的综合取向,为什么在实践中具有“兼顾”模式,可以趋利避害、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这是因为单纯任何一种取向都是有缺陷的,同时考虑到与我国社会的现实(比如集体主义传统等)相适应。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发展空间

从不同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空间,在这里我们探讨几个具有方向性的课程空间。

一是专业学位空间。在这样一个技术与工具的时代,一些新的概念在不断产生,一些旧的概念在发生变化。形式的东西从来都不会长久地束缚其内容气势蓬勃的生命力,恰恰相反,形式在适应并表现内容的进程中也给自己以新生。随着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界定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学位授予预留了空间。这既是学位制度的完善,也是人民群众的期待。若干年后,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进步,我们也可以培养一定数量的高职教育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授予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学位。

二是社会培训空间。职业教育的社会培训空间巨大,这是因为,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就业、再就业是一个常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就业准入机制的健全,政府主导的就业培训也是常态,并由政府埋单也符合国际惯例。从国外的情况看,高职教育应该是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重。例如,在澳大利亚,有资料表明,每年约占该国15至64岁人口数量的12%的人们在受政府资助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而且1/4以上的成人为40岁以上。

三是农村职教空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村职教潜在市场巨大。中国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是初期和中期),“三农”问题已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国家选择力度更大的政策扶持“三农”成为必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看,人均GDP达到数值时,农村职教招生数将趋于稳定。虽然农村职教潜在市场巨大,但目前可操作市场还比较小。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作出战略性、方向性的准备和选择,并在恰当的时机介入。

[作者简介]李彬(1964-), 男, 淄博职业学院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的研究。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