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料仓的校核计算按以下步骤进行:
a) 根据地震或风载的需要,选定若干计算截面(包括所有危险截面)。
b) 根据JB/T 4735的相应章节,按设计压力及物料的特性初定仓壳圆筒及仓壳锥体各
计算截面的有效厚度δe。
c) 按6.1~6.18条的规定依次进行校核计算,计算结果应满足各相应要求,否则需要
重新设定有效厚度,直至满足全部校核条件为止。 固体料仓的外压校核计算按GB 150的相应章节进行。 6.1 符号说明
A —— 特性纵坐标值,mm; B —— 系数,按GB 150确定,MPa; C —— 壁厚附加量,C=C1+C2,mm;
C1 —— 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相应材料标准选取,mm;
C2 —— 腐蚀裕量和磨蚀裕量,mm;
腐蚀裕量对于碳钢和低合金钢,取不小于1 mm;对于不锈钢,当介质的腐蚀性极微时,取为0;对于铝及铝合金,取不小于1 mm;对于裙座壳取不小于2 mm;对于地脚螺栓取不小于3 mm;
磨蚀裕量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一般取不小于1mm,对于高合金钢一般取不小于0.5mm。 Di —— 仓壳圆筒内直径,mm; Do —— 仓壳圆筒外直径,mm;
Et —— 材料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MPa; Ff ——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的摩擦力,N;
Fk1 —— 集中质量mk 引起的基本震型水平地震力,N; FV —— 集中质量mk引起的垂直地震力,N; FVi —— 集中质量i 引起的垂直地震力,N;
FV00—— 料仓底截面处垂直地震力,N;
FVII——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N;
g —— 重力加速度,取g =9.81m/s2; H —— 料仓总高度,mm; Ho —— 仓壳圆筒高度,mm; Hc —— 仓壳锥体高度,mm;
Hi —— 料仓顶部至第i段底截面的距离,mm; h —— 计算截面距地面高度(见图3),mm; hc —— 物料自然堆积上锥角高度(见图7),mm; hi —— 料仓第i段集中质量距地面的高度(见图3),mm;
hk —— 任意计算截面I-I以上集中质量mk距地面的高度(见图3),mm; hW —— 料仓计算截面以上的储料高度(见图7),mm;
.................
.................
IIMEmm; —— 任意计算截面I-I处的基本振型地震弯矩,N·
00mm; ME—— 底部截面0-0处的地震弯矩,N·
Me—— 由偏心质量引起的弯矩,N·mm;
IIMw—— 任意计算截面I-I处的风力弯矩,N·mm; 00Mw—— 底部截面0-0处的风力弯矩,N·mm; IIMmmm; ax—— 任意计算截面I-I处的最大弯矩,N·00Mmmm; ax—— 底部截面0-0处的最大弯矩,N·
mc —— 仓壳锥体质量与仓壳锥体部分所储物料质量之和,kg; mmin —— 料仓最小质量,kg;
mt —— 单位面积的仓壳顶质量与附加质量之和,kg; mo —— 料仓操作质量,kg; m05 —— 料仓储料质量,kg; p —— 设计压力,MPa; po —— 设计外压力,MPa;
IIph—— 物料在仓壳圆筒计算截面I-I处产生的水平压力,MPa;
pvII—— 物料在仓壳圆筒计算截面I-I处产生的垂直压力,MPa;
aaph—— 物料对仓壳锥体计算截面a-a处产生的水平压力,MPa; aapn—— 物料对仓壳锥体计算截面a-a处产生的法向压力,MPa;
pvaa—— 物料对仓壳锥体计算截面a-a处产生的垂直压力,MPa;
IIIIpn—— 物料对仓壳锥体大端II-II处产生的法向压力,MPa;
pvIIII—— 物料在仓壳锥体大端II-II处产生的垂直压力,MPa;
qo —— 基本风压值,见GB 50009,或按当地气象部门资料,但均不应小于300 N/m2; qw ——
基本雪压值,N/m2。对我国主要地区,qw可从GB 50009中选取。当表中查不到时,可
向当地气象部门咨询或取 qw =300 N/m2 。当料仓露天建在山区时,应将上述雪压值乘
以系数1.2。 ReL—— 常温下材料屈服点,MPa;
Rt——
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
.................
T1 —— 料仓基本自振周期,s; We —— 地震载荷,N; Ws —— 雪载荷,N;
—— 物料堆积密度,kg/m3;
e—— 仓壳圆筒或仓壳锥体的有效壁厚,mm;
ei—— 各计算截面设定的仓壳圆筒或仓壳锥体的有效壁厚,mm; t—— 仓壳顶的有效壁厚,mm;
(°); —— 仓壳锥体的半顶角,
—— 焊接接头系数;
—— 物料与料仓壳体间的摩擦系数;
f—— 物料与料仓壳体间摩擦产生的应力,MPa; z—— 组合轴向应力,MPa; —— 周向应力,MPa;
—— 组合应力,MPa;
—— 松散物料内摩擦角的最小值,(°);
’—— 松散物料与壳体壁面的摩擦角,(°)。
6.2 料仓的结构类型 料仓壳体结构主要有拱顶式和锥顶式。 料仓支承结构主要有裙座式、带整体加强环耳式支座及耳式支座,见图1所示。 a) 裙座式支座 b) 带整体加强环耳式支座 c) 耳式支座式 ................. .................
图1 料仓的支承结构类型
6.3 料仓质量计算
料仓的操作质量按式(7)计算:
momo1mo2mo3mo4mo5mame ………………………(7)
式中:mo —— 料仓的操作质量,kg;
mo1 —— 仓壳(包括支座)质量,kg; mo2 —— 内件质量,kg;
mo3 —— 保温、防护材料质量,kg; mo4 —— 平台、扶梯质量,kg; mo5 —— 操作时料仓内物料质量,kg;
ma —— 人孔、接管、法兰及仓壳顶安装的附件质量,kg; me —— 偏心质量,kg。
料仓的最小质量按式(8)计算:
mminmo1mo2mo3mo4mame …..……………………(8)
6.4 自振周期
6.4.1 直径、厚度相等的料仓的基本自振周期
直径、厚度相等的料仓其基本自振周期应按式(9)计算:
T190.33HmoH310 ……………………………(9) t3EeDi
6.4.2 直径、厚度(或材料)沿高度变化的料仓的基本自振周期 直径、厚度(或材料)沿高度变化的料仓可视为一个多质点的体系,如图2所示。其基本自振周期按式(10)计算。其中直径和厚度不变的每段料仓质量,可处理为作用在该段高度1/2处的集中质量。 mnInHnHiH3Hhnm3I3m2I2h1him1I1 ................. h2H2miIi.................
图2 多质点的体系示意图
nhi3nHi3Hi3T1114.8mi()(tt)103 …..………………(10)
Hi1EiIii2Ei1Ii1i1n式中:Ei、Ei1—— 第i段、第i-1段仓壳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性模量,MPa;
mi —— 第i段的操作质量,kg ;
Ii、Ii-1 —— 第i段、第i-1段仓壳截面惯性矩,mm4。
仓壳圆筒段: Iitt(Diei)3ei822DieDifei ............................................................
(11)
仓壳锥体段: Ii4(DieDif) ………………………………………..
(12)
式中:Die—— 锥壳大端内直径,mm;
Dif —— 锥壳小端内直径,mm; 6.5 地震载荷 6.5.1 水平地震力
任意高度hk(见图3)的集中质量mk引起的基本振型水平地震力按式(13)计算:
Fk11k1mkg ………………………………………..(13)
式中:Fk1—— 集中质量mk引起的基本振型水平地震力,N;
mk—— 距地面hk处的集中质量,kg;
1—— 对应于料仓基本自振周期T1 的地震影响系数值;
—— 地震影响系数,查图(4),曲线部分按图中公式计算。
max—— 对应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见表18;
表18 对应于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设防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max 0.1g 0.08 7 0.15g 0.12 0.2g 0.16 8 0.3g 0.24 9 0.4g 0.32
k1—— 基本振型参与系数;
.................
.................
nh1.5kk1mhi1i1nmh3ii1.5ii ……….…………………………….(14)
Tg —— 各类场地土的特征周期,见表19 。
表19 场地土的特征周期T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场地土类别 Ⅰ 0.25 0.30 0.35 Ⅱ 0.35 0.40 0.45 Ⅲ 0.45 0.55 0.65 Ⅳ 0.65 0.75 0.90 图3 多质点的体系基本振型示意图 图4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图4中: ——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按式(15)计算: 0.90.05……………………………………..(15) 0.55 —— 阻尼比。固体料仓取 =0.02; 1—— 直线下降段下降斜率的调整系数,按式(16)计算:
10.020.05 …………………………………..(16)
82 —— 阻尼调整系数,按式(17)计算:
216.5.2 垂直地震力 .................
0.05………………………………….. (17)
0.061.7.................
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区的料仓应考虑上下两个方向垂直地震力的作用,如图5所示。料仓底截面处总的垂直地震力按式(18)计算:
Fv00vmaxmeqg… …………………………………..(18)
式中:vmax—— 垂直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vmax0.65max;
meq—— 料仓的当量质量,取meq0.75mo,kg。
任意质量i处所分配的垂直地震力按式(19)计算。
mihiFv00(i =1,2,……n) …………….………………(19) Fvinmkhkk1任意计算截面I-I处的垂直地震力按式(20)计算。
FIIVFVk ……………………………………….(20)
kin 图5 垂直地震力作用示意图 6.5.3 地震弯矩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I-I的基本振型地震弯矩按式(21)计算(见图3):
MIIEFk1(hkh)……………………….…………… (21)
kin直径、厚度相等的料仓的任意截面I-I和底截面0-0的基本振型地震弯矩分别按式(22)和式(23)计算:
IIME81m0g3.52.53.5(10H14Hh4h) …………….………(22) 2.5175H00ME161m0gH …………………………………….(23) 356.6 风载荷 .................
.................
6.6.1 水平风力
两相邻计算截面间的水平风力按式(26)计算:
P1K1K21q0f1l1D01106……………………………………(24) P2K1K22q0f2l2D02106…………………………………(25) PiK1K2iq0filiD0i106……………..……………………(26)
式中:P1, P2,……, Pi—— 料仓各计算段的水平风力,N;
D01, D02, ……, D0i —— 料仓各计算段的外径,mm;
fi—— 风压高度变化数系,按表20选取:
Hit —— 料仓第i段顶截面距地面的高度, m; K1—— 体型系数,取K1=0.7;
K21, K22 ,……, K2i —— 料仓各计算段的风振系数,当料仓高度H≤20m时,取K2i =1 .70,当H>
20m时,按式(27)计算:
K2i1iizifi ……….…………………………… (27)
i—— 脉动增大系数,按表21选取;
vi—— 第i段脉动影响系数,按表22选取;
zi—— 第i段振型系数,根据hit / H 由表23选取;
li—— 第i计算段长度(见图6), mm;
表20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fi
距地面高度Hit 5 10 15 20 30 40 50 60 70 80 地面粗糙度类别 A 1.17 1.38 1.52 1.63 1.80 1.92 2.03 2.12 2.20 2.27 B 1.00 1.00 1.14 1.25 1.42 1.56 1.67 1.77 1.86 1.95 C 0.74 0.74 0.74 0.84 1.00 1.13 1.25 1.35 1.45 1.54 D 0.62 0.62 0.62 0.62 0.62 0.73 0.84 0.93 1.02 1.11 .................
.................
注1:A类地面粗糙度系指近海海面及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 C类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注2:中间值可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取。 表21 脉动增大系数i
q1T12(NS2/m2) 10 1.47 200 2.04 20 1.57 400 2.24 40 1.69 600 2.36 8000 3.42 60 1.77 800 2.46 10000 3.54 80 1.83 1000 2.53 20000 100 1.88 2000 2.80 30000 i q1T12(NS2/m2) i q1T12(NS2/m2) 4000 6000 3.09 3.28 3.91 4.14 i 以q1 =0.32q0 。 注2: 中间值可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取。 注1: 计算q1T12时,对B类可直接代入基本风压,即q1 =q0 ,对A类以q1 =1.38q0,对C 类以q1 =0.62q0,对D 类
.................
.................
表22 脉动影响系数 i
地面粗糙度类别 10 A B C D 0.78 0.72 0.64 0.53 20 0.83 0.79 0.73 0.65 40 0.87 0.85 0.82 0.77 Hit ,m 60 0.89 0.88 0.87 0.84 80 0.89 0.89 0.90 0.89 100 0.89 0.90 0.91 0.92 150 0.87 0.89 0.93 0.97 200 0.84 0.88 0.93 1.00 注: 中间值可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取。 表23 振型系数 zi
相对高度 hit / H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注: 中间值可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取。 振 型 序 号 1 0.02 0.06 0.14 0.23 0.34 0.46 0.59 0.79 0.85 1.00 2 -0.09 -0.30 -0.53 -0.68 -0.71 -0.59 -0.32 0.07 0.52 1.00
6.6.2 风弯矩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I-I 处的风弯矩按式(28)计算:
IIMwPilillPi1(lii1)Pi2(lili1i2) ………………(28) 222lPl1l1P2(l12)P3(l1l23) ……..…………………(29) 222料仓底截面为0-0处的风弯矩按式(29)计算:
00Mw.................
.................
li+12Ili2liIPil32l2200l12l1P1l2P2l3HP3li+1Pi+1 图6 风弯矩计算简图 6.7 偏心弯矩 偏心质量引起的弯矩按式(30)计算: Memege ……………………………………………(30)
式中 e——偏心质量重心至料仓中心线的距离,mm。 6.8 最大弯矩
料仓任意计算截面I-I处的最大弯矩按式(31)计算:
MIImaxIIMwMeIIIIME0.25MWMe 取其中较大值 ….…………………(31)
料仓底部截面0-0处的最大弯矩按式(32)计算:
M00max00MwMe0000ME0.25MWMe 取其中较大值 ….…………………(32)
6.9 物料对仓壳圆筒的作用力
6.9.1 特性纵坐标系数
特性纵坐标系数A,其值按式(33)计算:
ADi4tgtg2(45hc2)hc ……………………………………(33) 3Ditg………………………………………………(34) 66.9.2 物料对仓壳圆筒的垂直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圆筒任意截面I-I处产生的垂直方向压应力pv ,见图7,其值按式(35)计算:
pvIIhhghw(w1)1c109 ……………………………(35)
A3.................
.................
6.9.3 物料对仓壳圆筒产生的水平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圆筒任意计算截面I-I处产生的水平压应力ph,按式(36)计算:
IIphgDihw29 ……………………………(36) 1(1)104tgA 图7 仓壳圆筒受力简图 6.9.4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的摩擦力
在计算截面I-I以上,产生于仓壳圆筒表面的摩擦力按式(37)计算:
F式中: Ff
6.10 雪载荷
II ——
IIfDi2ghw24(hwA)109 …………………………………(37)
I-I截面上仓壳圆筒表面的摩擦力,N。
仓壳顶的雪载荷Ws按式(38)计算:
Ws6.11 仓壳圆筒应力计算
Do2qw4106 …………….………………………(38)
6.11.1 仓壳圆筒轴向应力计算
仓壳圆筒任意计算截面I-I处的轴向应力分别按式(39)、式(40)、式(41)及式(42)计算:
设计压力产生的轴向应力:
zI1IIIpDi …….……………………………………(39) II4ei式中:ei—— 设计压力在计算截面I-I处产生的轴向应力,MPa;
ei—— 仓壳圆筒计算截面I-I处的有效厚度,mm。
物料与仓壳圆筒间摩擦力产生的轴向应力: .................
.................
IzI2FfIIDiIIei ………………….……………………(40)
式中:z2—— 摩擦力在计算截面I-I处产生的轴向应力,MPa。
最大弯矩在仓壳圆筒内产生轴向应力:
IIIIIIz3II32DoMmax ……………………………………(41) 44(DoDi)式中:z3—— 最大弯矩在计算截面I-I处产生的轴向应力,MPa。
由计算截面I-I以上料仓壳体重及垂直地震力产生的轴向应力:
IzI4mupIIgFVIIWsDiIIei ……………..………..………(42)
式中:z4—— 壳体空重及垂直地震力在计算截面I-I处产生的轴向应力,MPa。
IImupII—— 计算截面I-I以上的料仓壳体及附件质量,kg,按式(43)计算:
IIIIIIIIIII mupm1Iupm2upm3upm4upmaup ………..……………(43)
式中:m1up—— 计算截面I-I以上的料仓壳体质量,kg;
IIm2up—— 计算截面I-I以上的料仓内件质量,kg; IIm3up—— 计算截面I-I以上的保温、防护材料的质量,kg; IIm4up—— 平台扶梯质量,kg;
II—— 计算截面I-I以上的人孔、接管、法兰及仓壳顶安装的附件质量,kg。 maupII
6.11.2 仓壳圆筒周向应力
II设计压力p和物料的水平压应力ph在计算截面I-I处仓壳圆筒中产生的周向应力按式(44)计算:
式中:IIIIII(pph)Di ……………………….……………(44) II2ei—— 由设计压力
p和物料的水平压应力ph在计算截面I-I处产生周向应力,MPa。
6.11.3 应力组合 6.11.3.1 组合拉应力 .................
.................
组合轴向应力按式(45)计算:
IIIzIIzI1IzI2zI3zI4 …………..…..……………(45)
式中:zII—— 组合轴向应力,MPa。
组合拉应力按式(46)计算:
IIzL(zII)2(II)2zIIII ………….………………(46)
式中:zL—— 组合拉应力,MPa。
6.11.3.2 组合压应力
组合压应力按式(47)计算:
IIIIIzAzI1IzI2zI3zI4 …………….………………(47)
II式中:zA—— 组合压应力,MPa。
6.11.4 应力校核
仓壳圆筒任意计算截面I-I处的组合拉应力与组合压应力分别按式(48)及式(49)校核:
II组合拉应力: zLφ …………….……..……………………
tII(48)
II组合压应力: zAer…………….……………………………
(49)
erKoBt 取其中较小值 ………………….(50)
KoRer—— 仓壳圆筒材料的许用轴向压应力,MPa,按式(50)确定: 式中:
Ko —— 载荷组合系数,取Ko=1.2。
6.12 仓壳锥体应力
6.12.1 仓壳锥体任意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6.12.1.1 仓壳锥体特性纵坐标系数
仓壳锥体特性纵坐标系数Az,其值按式(51)计算:
AzaaDzi4tgtg2(452)hzc …………………………………(51) 3aaDzihzctg …..…………………..…………………(52)
6.................
.................
式中:Az—— 仓壳锥体特性纵坐标值,mm;
aaDzi—— 仓壳锥体计算截面α-α处的内直径,mm;
hzc —— 物料在仓壳锥体计算截面α-α处的锥角高,mm。
6.12.1.2 物料对仓壳锥体的垂直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锥体任意截面a-a处产生的垂直方向压应力pv,见图8,其值按式(53)计算:
pvaahhghw(w1)1zc109 …………………………(53)
Az36.12.1.3 物料对仓壳锥体产生的水平压应力
物料对仓壳锥体任意计算截面a-a处产生的水平压应力ph,按式(54)计算:
paahgDzihw21(1)109 …………………………(54) 4tgAz 图8 物料对仓壳锥体的垂直压应力
6.12.1.4 仓壳锥体任意截面处的法向压应力
物料在仓壳锥体任意计算截面a-a处所产生的法向压应力pn按式(55)计算,此压应力与仓壳锥体间产生的法向压应力。
aaaapnpvaasin2phcos2 ……….…….…………………(55)
6.12.1.5 周向应力
仓壳锥体任意截面a-a处由设计压力p和和垂直于其壁面的法向压应力pn周向应力按式(56)计算。
aa产生的
.................
.................
aaaa(ppn)Dzi ……………………………………(56) aa2eicos6.12.1.6 轴向应力
aa任意截面a-a处由设计压力p和物料垂直压应力pvaa产生的轴向应力按式(57)计算:
mc式中:
aaaazaaaaaa(ppv)Dzimcg……………….…………(57) aaaaaa4eicosDzieicos——
仓壳锥体计算截面a-a以下的仓壳锥体质量与仓壳锥体计算截面a-a以下的仓壳
锥体所储物料质量之和,kg。
6.12.2 组合应力
截面a-a处组合应力按式(58)计算:
aa(zaa)2(aa)2zaaaa ……………………………(58)
6.12.3 应力校核
截面a-a处组合应力按式(59)校核:
taaφ ……………………………………………(59)
6.13 仓壳顶计算
6.13.1 自支承式锥形仓壳顶
自支承式锥形仓壳顶适用于壳体内直径不大于5m的料仓,见图9。
仓壳顶的有效厚度按式(60)计算,但不得小于4.5mm。当t> 6mm时可以考虑采用加强筋结构。
t2.24Disinmtg103C …………..………..………………(60) tEqw …….……………………………(61) gmtmtimt2mt3式中:mt1—— 单位面积的仓壳顶质量,kg/m2;
mt2—— 单位面积的仓壳顶附加质量,kg/m2; mt3—— 单位面积仓壳顶上平均载荷,kg/m2;
—— 锥顶母线与其水平投影线间之夹角(见图9),一般取10о~35о。
.................
................. 图9 自支承式锥形仓壳顶 图10 自支承式拱形仓壳顶 受内压锥顶的周向应力按式(62)计算: 周向应力按式(63)校核:
pDi ……………………..…………………(62) 2tsintφ ……………………..…………………(63)
6.13.2 自支承式拱形仓壳顶
自支承式拱形仓壳顶的球壳内半径取料仓内直径的0.8~1.2倍, 见图10。
拱形仓壳顶球壳的有效厚度按式(64)计算,但不得小于4.5mm。当t>6mm时可以考虑采用加强筋结构。
tRn10mtg310C ……………………………(64) tE,mm。 式中:Rn—— 拱形仓壳顶球壳内半径(见图10)
受内压拱形仓壳顶的周向应力,按式(65)计算:
周向应力按式(66)校核
pDi …………………..……………………(65) 4ttφ ……………………….………………(66)
6.13.3 仓壳顶加强筋
加强筋宜以仓壳顶中心为准,呈辐射状均匀并对称分布,如图11所示。 加强筋按以下步骤进行校核计算: a) 加强筋的最大弯矩
加强筋的最大弯矩按式(67)计算:
Mmax.................
Di3mtg48n109WZDi4n103 ………………………(67)
.................
式中:Mmax—— 加强筋最大弯矩,N·m;
WZ—— 集中载荷,N;
n—— 直径方向加强筋的数量。 b) 所需加强筋截面模数按式(68)计算:
ZminMmax103 ………………………………………(68) tR式中:Zmin—— 所需加强筋最小截面模数,mm 3。
c) 已设定加强筋的截面模数应≥Zmin。否则需要调整加强筋的数量或型钢规格直到满
足为止。
图11 仓壳顶加强筋结构
6.14 仓壳顶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
加强用的包边角钢与仓壳圆筒的连接可以采用对接或搭接型式,见(图12)所示。 仓壳顶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有效面积(包边角钢横截面积加上与其相连的仓壳圆筒与仓壳顶各16倍板厚范围内的截面之和)应同时满足式(69)与表(24)之要求:
psDi2 …..…………………..…………………(69) Ajt8tg式中: Aj—— 仓壳顶、仓壳圆筒与包边角钢有效截面积之和,mm2;
ps—— 取设计压力p及设计外压po中的较大值,MPa。
................. ................. (a) (b) (c) (d) 图12 仓壳顶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
表
24 包边角钢最小尺寸
mm
仓壳圆筒内直径 Di 包边角钢最小尺寸 ∠50×50×5 ∠63×63×6 ∠75×75×8 ∠100×100×10 Di≤ 5000 5000<Di≤10000 10000<Di ≤20000 Di≥20000 包边角钢自身的对接接头及包边角钢与仓壳圆筒、仓壳顶连接的焊接接头应为全焊透结
构。
6.15 仓壳锥体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
仓壳锥体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形式见(图13)。
图13 仓壳锥体与仓壳圆筒连接处的加强结构 仓壳圆筒圆周方向拉力按式(70)计算:
YS(pph)Di …………..…………………………(70) 2式中:Ys—— 仓壳圆筒圆周方向拉力,N/mm。 仓壳锥体母线方向拉力按式(71)计算:
.................
.................
Y1(ppv)Dimcg …………..……………………(71)
4cosDicos式中:Y1—— 仓壳锥体母线方向拉力,N/mm。
IIII(ppn)RiY2 ………………….…………………(72)
cos式中:Y2—— 仓壳锥体圆周方向拉力,N/mm。
QY2BnYSBcY1Risin ………………………………(73)
式中:Q—— 仓壳锥体圆周方向拉力,N;
Bn—— 仓壳锥体有效加强长度,mm; Bc—— 仓壳圆筒有效加强长度,mm。
Bn0.6Die …………………………………………(74)
2cosDie ……………….…………………………(75) 2QBc0.6承压圈区域内所需截面积按式(76)计算:
Act ……………………….……………………(76)
式中:Ac—— 承压圈区域内所需截面积,mm2。
当AcBctcBntn时需要增加具有相当于Ac(BctcBntn) 截面积的补强圈。 6.16 仓壳圆筒加强结构
6.16.1 仓壳圆筒设计外压
仓壳圆筒设计外压按式 (77)计算:
po2.25fiq0pin ………………………………………(77)
式中:pin—— 料仓内部负压值,MPa。 6.16.2 料仓许用临界外压力
料仓许用临界外压力值pcr按GB 150计算: 6.16.3 加强圈个数及位置 .................
.................
当pcr<po时,需在仓壳圆筒外设置加强圈,加强圈的最少数量及其在当量仓壁上的位置,应符合表25。
表25 仓壁加强圈最少数量及位置
设计外压po与许用临界外压 所需加强圈 最少个数 pcr的关系 po 加强圈距当量仓体上端的距离(mm) pcr0 1 1H 2popctpo 2po1pcrp0 322 n 1H3 2H3po1pcrpo n1n1 1H nH Hn1n1n1
6.16.4 加强圈最小截面尺寸
加强圈最小截面尺寸宜符合表26的规定。
表
mm
仓壳圆筒内直径 26 加强圈最小截面尺寸
Di 加强圈最小截面尺寸 (可用同等截面模数的型钢或组合件代替) ∠100×63×8 ∠125×80×8 ∠150×150×10 Di≤20000 20000<Di≤36000 Di>36000 6.16.5 加强圈与仓壳圆筒的连接形式
加强圈与仓壳圆筒的连接形式按附录A确定。 6.17 裙座
6.17.1 裙座壳底截面的组合应力按式(78)和式(79)校核,见图14:
.................
.................
ri 图14 裙座壳示意图
00m0gFv00K0Bcos21Mmax() ………………………(78) tcosZsbAsbKR000MemmaxgK0Bcos210.3Mw() ……………………(79) cosZsbAsb0.9ReL式中:FV00—— 0-0截面处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N;
Asb—— 裙座壳底部截面积,mm2;
—— 裙座半顶角,对圆柱形裙座,=0,(°);
Zsb—— 裙座壳底部截面模数,mm3; Dis—— 裙座壳底部内直径,mm;
s—— 裙座壳底部壁厚,mm;
K0—— 载荷组合系数,取K0=1.2。
mmax—— 料仓最大质量,如不进行水压试验,可取mmax=m0,kg。
2ZsbDiss/4 …….………….…………………………(80)
AsbDiss …………….………………………………(81)
6.17.2 裙座上较大开孔(图15)处截面h-h组合应力按式(82)和式(83)校核:
2hhhhmogFvhh1MmaxK0Bcos()………………………(82) tcosZsmAsmK0hhhhMemmaxgK0Bcos210.3Mw………………………(83) ()cosZsmAsm0.9s.................
.................
hh式中:FF—— h-h截面处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N;
Asm—— h-h截面处裙座壳的截面积,mm2;
bm—— h-h截面处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mm; Dim—— h-h截面处裙座壳的内直径,mm; lm—— 开孔加强管长度,mm;
hhmm; Mmax—— h-h截面处的最大弯矩,N·hhmm; Mw—— h-h截面处的风弯矩,N·hhm0—— h-h截面以上料仓的操作质量,kg;
hhmmax—— h-h截面以上料仓的试验质量,如不进行水压试验,可取为m0,kg; Zsm—— h-h截面处裙座壳的截面模数,mm3; hhAsmDimes(bm2m)esAm …………..……………(84) Am2lmm ….………………………………………(85) Zsm42Dimes(bmDimes2Zm) ………….………………(86) Zm2eslm(Dim2bm2)() ………….………………(87) 22hhesDim 图15 裙座壳上较大开孔处h-h截面示意图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时,须重新设定裙座壳有效厚度 要求。 6.18 裙座地脚螺栓座 ................. bmlmmes,重复上述计算,直至满足.................
6.18.1 裙座基础环 6.18.1.1 基础环内、外径(见图16、图17)按式(88)、式(89)选取: DobDis(160~400) …………….……………………(88) DibDis(160~400) ………….………………………(89) esesDisbDisYXbDibDobDibDoblbb 图16 无筋板基础环 图17 有筋板基础环 6.18.1.2 基础环厚度,按式(90)或式(91)计算: 无筋板时(图16)基础环厚度: b1.73b有筋板时(见图17)的基础环厚度: bmaxRb ……………………………………(90) b6Ms …………..……………………………(91) Rb无论无筋板或有筋板的基础环厚度均不得小于16 mm。 式中:b—— 基础环厚度,mm;
Rb——
基础环材料许用弯曲应力,MPa;
bmax—— 混凝土基础上的最大压应力,MPa。
00Mmaxm0gFV00ZAbb 取其中较大值 ….…..………(92) bmax000.3MWMemmaxgZbAb其中:FV00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矩形板计算力矩按式(93)计算:
MSmaxMX,MY …………..……………………………(93) MXCXbmaxb2 ……..……..……………………………(94) MYCYbmaxl2 ……..……..……………………………(95)
.................
.................
其中系数CX、CY按表(27)选取。
表27 矩形板力矩CX、CY计算表
b/l 0 0.1 0.2 0.3 0.4 0.5 0.6 0.7 CX 0.500 0.500 0.490 –0.448 –0.385 –0.319 –0.260 –0.212 CY 0 0.0000 0.0006 0.0051 0.0151 0.0293 0.0453 0.0610 b/l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CX –0.173 –0.142 –0.118 –0.0995 –0.0846 –0.0726 –0.0629 –0.0550 CY 0.075 0.0872 0.0972 0.105 0.112 0.116 0.120 0.123 b/l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X -0.0485 –0.0430 –0.0384 –0.0345 –0.0312 –0.0283 –0.0258 –0.0236 CY 0.126 0.127 0.129 0.130 0.130 0.131 0.132 0.132 b/l 2.4 2.5 2.6 2.7 2.8 2.9 3.0 — CX –0.0217 –0.0200 –0.0185 –0.0171 –0.0159 –0.0149 –0.0139 — CY 0.132 0.133 0.133 0.133 0.133 0.133 0.133 — 注:l为两相邻筋板最大外侧间距。
6.18.2 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按式(96)计算:
00MWMemmingZAbB00b 取二者中较大值…………..……(96) 0000ME0.25MwMem0gFvZbAb式中:FV00—— 0-0截面处垂直地震力,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N;
B—— 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应力,MPa;
Ab—— 基础环面积,mm2; Zb—— 基础环的截面模数,mm3。
Ab422(DobDib) ……………..………………………(97)
Zb44(DobDib)32Dob ………..……………………………(98)
当B≤0时,料仓可自身稳定,但为了固定料仓位置,仍应视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地脚螺栓。
当B>0时,料仓必须设置地脚螺栓。地脚螺栓根径按式(99)计算:
d1.................
4BAbC2 …………………..………………(99)
nRbt.................
式中:d1—— 地脚螺栓螺纹根径,mm;
C2—— 地脚螺栓腐蚀裕量,mm;
n —— 地脚螺栓个数,一般取4的倍数,对小直径料仓,可取n=6;
Rbt——
地脚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6.18.3 筋板
筋板压应力按式(100)计算:
GFn1Gl2 ………………………………………(100)
式中:G—— 筋板的压应力,MPa;
F —— 一个地脚螺栓承受的最大拉力,N; n1 —— 对应于一个地脚螺栓的筋板个数;
l2—— 筋板宽度,mm;
G—— 筋板厚度,mm。
FBAbn ………………………………………(101)
筋板的许用压应力按式(102)或(103)计算: 当c时
210.4()RGc ……………………………(102) Rcv当c时
GRc0.277R2(/c) ………………………………(103)
式中:Rc—— 筋板的许用压应力,MPa;
—— 细长比,按式(104)计算,且不大于250;
i —— 回转半径,对长方形截面的筋板取0.289G,mm;
lk—— 筋板长度,mm;
v—— 系数,按式(105)计算;
c—— 临界细长比,按式(106)计算:
E —— 钢板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RG——
筋板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
0.5lk ……………………..……………………(104) i.................
v1.522() ………………………………………(105) 3cc0.6RG2E ………….……………………………(106)
筋板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许用压应力,即G≤G。但G一般不小于2 / 3基础环厚度。
6.18.4 盖板
6.18.4.1 分块盖板最大应力按式(107)或式(108)计算:
无垫板时
z有垫板时
Fl3……….……………………………(107) 2(l2d3)czFl3 …………….………………(108)
(l2d3)c2(l4d2)z2式中:z—— 盖板的最大应力,MPa;
d2—— 垫板上的地脚螺栓孔直径,mm; d3—— 盖板上的地脚螺栓孔直径,mm; l2—— 筋板长度,mm;
l3—— 筋板内侧间距,mm;
l4—— 垫板宽度,mm;
c—— 盖板厚度,一般分块厚度不小于基础环的厚度,mm; z—— 垫板厚度,mm。
6.18.4.2 环形盖板的最大应力按式(109)或式(110)计算:
无垫板时
z有垫板时
3Fl3 ……….……………………………(109) 24(l2d3)cz3Fl3 ……..…………………(110)
4(l2d3)c24(l4d2)z2式中:z—— 环形盖板最大应力,MPa。
.................
.................
ozl4d2d3l2l1l5l3Glkl5l3Dib注: ≥ +DobbG 图18 地脚螺栓座尺寸 一般环形盖板厚度不小于基础环厚度。
盖板最大应力应等于或小于盖板材料的许用应力。
6.19 仓壳圆筒与裙座连接焊缝
6.19.1 仓壳圆筒与裙座搭接焊接接头 J-J截面处(见图19)搭接焊接接头的剪应力按式(111)或式(112)校核: a) 圆筒形 b) 圆锥形 图19 仓壳圆筒与裙座搭接焊接接头示意图
JJJJMmaxm0gFvJJt0.8KoRw …..……………………(111) ZwAw0.3MwMemmaxg0.80.9Kos ……….……………(112)
ZwAw其中FvJJJJJJ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式中:Aw—— 焊接接头抗剪断面面积,按式(113)计算,mm 2;
Dot—— 裙座壳顶部截面外直径,mm;
FvJJ—— 搭接焊接接头处的垂直地震力,N;
JJmm; Mmax—— 搭接焊接接头处的最大弯矩,N·
.................
.................
JJmm; Mw—— 搭接焊接接头处的风弯矩,N·
JJ,kg; mmax—— 水压试验时(或满仓时)料仓最大质量(不计裙座质量)JJmo—— J-J截面以上料仓操作质量,kg;
Zw—— 焊接接头抗剪截面模数,按式(114)计算,mm3;
Rtw——
设计温度下焊接接头的许用应力,取两侧母材许用应力的较小者,MPa。
Aw0.7Dotes …………….…………………………(113)
2ZW0.55Dotes ………………………………………(114)
6.19.2 仓壳圆筒与裙座对接焊接接头
对接焊接接头J-J截面处(见图20)的拉应力按式(115)校核:
JJJJ4MmaxmogFvJJt≤0.6KRw ………….………………(115) oDitesDit2es其中FvJJ仅在最大弯矩为地震弯矩参与组合时计入此项。
式中:Dit—— 裙座顶截面的内直径,mm。
a) 圆筒形 b) 圆锥形
图20 仓壳圆筒与裙座对接焊接接头示意图
.................
................. 6.20 耳式支座
耳式支座按JB/T 4725标准选用及校核。
6.21 环座式支座
6.21.1 刚性环耳式支座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刚性环、垫板与料仓筒体的组合截面(见图21)。 图21 刚性环、垫板与壳体的组合截面图
料仓筒体和支座垫板圆筒的有效加强宽度按式(116)及式(117)计算:
Ls20.55Doe1.1Doe ……………………….………..(116)
Lsi20.55D111.1D11 ……………………..………….(117)
式中:Ls—— 料仓筒体有效加强长度,mm;
Lsi—— 垫板圆筒有效加强长度,mm;
D1—— 垫板圆筒外径,mm;
1—— 垫板圆筒有效厚度,mm。
组合截面的惯性轴X—X距刚性环外缘的距离a按式(118)计算:
111BTB1Lsi(B1)1Ls(B1e)222a ……..…….(118)
BT1LsieLs式中:a—— 组合截面的惯性轴X—X距刚性环外缘的距离,mm; .................
.................
B—— 刚性环宽度,mm; T—— 刚性环厚度,mm;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按式(119)计算:
IIiI1I2I3 …………………..………………(119)
式中:I—— 组合截面的惯性矩,mm4;
I1—— 刚性环对于惯性轴X—X的惯性矩,按式(120)计算,mm4;
a1—— 刚性环中心对于惯性轴X—X的距离,mm;
I2—— 垫板有效加强段对于惯性轴X—X的惯性矩,按式(121)计算,mm4; a2—— 垫板中心对于惯性轴X—X的距离,mm;
I3—— 仓壳圆筒有效加强段对于惯性轴X—X的惯性矩,按式(122)计算,mm4; a3—— 仓壳圆筒中心对于惯性轴X—X的距离,mm ;
I1I2I313BTBTa12 …………………………………(120) 12132 ………….……………………(121) 1Lsi1Lsia212132 …………..……………………(122) eLseLsa3126.21.2 支座处作用于刚性环上的力
支座处作用于刚性环上的力F(见图22),按式(123)计算:
.................
.................
图22 支座及刚性环上的作用力图
F式中:b——
Fbb …………………………….……………(123) h反力Fb至壳体的力臂。设有垫板时,至仓壳圆筒的外表面;不设垫板时,至仓壳圆筒截面的中心,mm;
h—— 耳式支座的高度,mm;
F—— 支座处作用于刚性环上的力, N;
Fb—— 作用于支座上的反力,按式(124)计算,N;
Fb1—— 作用于一个支座上的反力,按式(125)计算,N;
JJMmmm; ax—— 支座底部截面J—J处最大弯矩,N·
n—— 支座的数量;
Db—— 反力Fb作用点的直径,mm;
FbnFb1 …………….…………….……..…………
(124)
JJ4MmaxmgFb1o …………………….……..…………(125)
nDbn6.21.3 刚性环组合断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刚性环组合断面上的内力和应力分布(见图23)。
6.21.3.1 支座处应力校核
支座处内力矩按式(126)计算:
D11Mr1-F(-ctg)s ………………………………(126)
22式中:Ds—— 组合截面惯性轴直径,mm;
Mr1—— 支座处内力矩,N·mm;
—— 两支座之间半夹角,弧度。
4个支座时: 弧度 4.................
.................
图23 刚性环组合断面上的力和力矩
支座处周向力按式(127)计算:
Tr11Fctg ……………….……………………..(127) 2式中:Tr1—— 支座处圆周力,N;
支座处组合应力按式(128)计算:
r1Mr1aITr1 ……..…..………………………..(128) A式中:r1—— 支座处组合应力, MPa;
A—— 组合截面的面积,ABT1Ls1eLs,mm2;
支座处组合应力按式(129)校核:
r1R …………….……………………………(129)
6.21.3.2 两支座中间处应力校核
两支座中间处内力矩按式(130)计算:
Mr2111DF()s ………..…………………….(130) 2sin2式中:Mr2—— 两支座中间处内力矩,N·mm;
两支座中间处周向力按式(131)计算:
Tr211 ………………..…………………….(131) F2sin式中:Tr2—— 两支座中间处圆周力, N;
.................
.................
两支座中间处组合应力按式(132)计算:
r2Mr2aITr2 ……………….………………….(132) A式中:r2—— 两支座中间处组合应力, MPa;
支座处组合应力按式(133)校核:
.................
r2R…………………………………………….(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