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处于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发展阶段,部分学生因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环境等方面遇到挫折而形成自卑心理,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据王建香教授调查的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中有23.25%的人存在心理障碍,九十年代上升到25%,今年以来已达到30%。目前,因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占患病总人数的30%左右,远远高于其他疾病。而在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因强烈的自卑而导致的心理障碍的现象比较突出。据内蒙古财经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对2009年新生进行的《大学生UPI人格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选择“缺乏自信心”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37.96%;选择“感到自卑”的占有心理问题学生的23.27%。这两个选项均反映出在大学生中所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因个体差异、形式各异,主要有自我评价过低、回避行为、性格怪异、人际关系障碍等方面。
(一)自我评价过低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生活和心理特征的判断。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能力,周围的人又总是对他持否定的评价,因而,产生一种强烈的与丧失信心相关联的消极的情绪体验,自己轻视自己,不敢参与任何竞争,不肯冒半点风险,既使遇到侵害也逆来顺受,采取逃避行为,过于敏感、处处退缩、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常把别人无意的言行视为对自己的轻视。甚至别人的一句无意的话也会深深伤及自己的心灵。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别人都比自己强,比自己优秀。而自己在哪一方面都不如他人,甚至常常处于消极的状态之中。
(二)回避行为
大学生由于自卑而采取回避的方式与别人交往,避免别人看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在学习和生活中说话犹豫、思前顾后、缩手缩脚,缺乏应有的胆量和气魄,在公共场合拘谨,不善于自我表现,形成了孤独自卑的闭锁性性格。如有的同学说:“我脸上有几块疤,最怕与别人交往,特别怕碰到陌生人,连走路都不敢抬头。”还有的同学在学习上,不积极进取,才华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参加集体活动,以逃避别人的评价与批评,游离于班级,集体之外,独来独往。
(三)性格怪异
还有一些大学生为了抗拒自卑心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他们往往不切实际的吹嘘或炫耀自己的优点或长处,给人一种明显的“矫饰”感觉。如有的同学明明不擅长于某项活动自卑于这方面的能力,却以对该活动不感兴趣,甚至是鄙视的态度来矫饰。对异性也一样,心理明明知道自己配不上对方,却用看不起对方的态度来挖苦对方。有时具有自卑心理的贫困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轻视、贬低同学和老师的倾向,表现出表里不一的自大傲慢,这也是自卑的特殊表现,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另一种形式,以达到某种心理平衡。
(四)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适应状况。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际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心理、情绪、人格和个性等方面存在缺陷,特别是在交往中,因惧怕出丑、受挫或遭他人耻笑,缺乏自信,自惭形秽,产生自卑心理,不能有意识的运用一些交往方法,常将交往的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3]。往往以一种消极或错误的防御形式来保护自己,不敢与人正常相处,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
进入大学以后,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对自己的生理特征特别在乎,如相貌、身材、体重、肤色等;加之个人早期家庭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在文化素养、气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还有一些心理创伤也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包袱。在高中生、大学生、和中年人之间,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
的一致性系数最低,即大学生对实际中的自我评价往往不能满足所期望的理想自我标准。因此,理想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当对现实中的自我评价达不到所期望的理想的自我标准时,两者发生矛盾,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丧失达到理想的自我信心,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如一些大学生常因为做某件事的成败或不如意而过低评价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就认为“我没用了,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
2、人际适应不良
中学时代大学生都有自己固定的玩伴,有的甚至是几年的同窗好友,平时又有父母、亲朋的特殊照顾,老师不定时的谈心、疏导。但到了大学从各地来的同学重新组成的新班级,汇集在同一宿舍,大家素昧平生,生活习惯、性格甚至方言都各不一样。大学里的老师平时也很少和学生接触,只有在上课的时候才会和同学们见一次面,有的甚至上了一年的课老师不认识学生,学生不认识老师。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也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又没有找到交新的朋友,就积压在心理,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适应不了,造成性格孤僻、独来独往,形成自卑心理。
3、缺乏个人特长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那些在各方面表现突出,如文娱、体育、写作、演讲等方面有专长的同学,往往受到别人的羡慕,而在这方面没有特长学习又平平淡淡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不如别人多才多艺的强烈自卑感,觉得自己平平庸庸和默默无闻。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客观合理的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特别是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较,就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从而产生更加消极的自我暗示。一些自感能力一般又无特长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唱,有的能说会道,就越发感到不如别人,经常处在羡慕和自责的叹息之中。
4、受挫折能力差
受挫能力差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之一。自卑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大部分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心理素质好,表现为对外界的刺激和冲击抗衡能力强,不容易为自然因素所左右。心理素质差的人则与此相反。有些大学生,长期由父母包办一切,很少接触社会、经历挫折,容易形成一种单一的、脆弱的心理,这种心理只能接受顺利和成功,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有时哪怕只是一点点不如意,就难以承受,就会对生活和
未来失去信心,从此一蹶不振,进而掉进自卑的泥潭。
(二)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同的家庭对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目前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家庭经济因素: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出生于不同的家庭,各方面的条件都不一样。有的学生有着极强的虚荣心,自己却偏偏出生在小城镇或农村,家庭条件不好,感到不如有权有势人家的同学那么出手大方、阔绰,由于虚荣心得不到满足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的往往为衣着过于简朴、寒酸、言谈举止的乡土气息而自卑。因此,那些家庭经济拮据的和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会较其他同学严重一些。
(2)家庭情感因素: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长期缺少父爱和母爱的大学生,以及儿童时受虐待,有过家庭暴力经历的大学生,也会造成心理压抑、自卑心理强等不良心理反应。调查发现,幼年时缺乏良性环境的人成年后比其他人更难克服困难环境,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因为在童年时期遭受太多的冷漠和讽刺,甚至同伴的谩骂、欺负。他们从小就渴望得到别人特别的尊重,有着强烈的自卑感,虽然有着坚强的性格,但内心却极其脆弱。与别人交往时格外小心生怕别人知道他们的秘密,一旦触及他们心灵深处的症结,就会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学校也是塑造学生性格发展的场所,教师、学生、同伴关系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1)学校、专业不如意
高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专业也有“冷门”和“热门”之分,这样,普通学校的大学生对重点大学的学生,“冷门”专业的学生面对“热门”专业的学生,有一种自叹不如的自卑感。现在很多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文科的不如学理科的,学中文的不如学外文的,学纯粹学问的不如学技术。”填报志愿时都是盲目填热门的专业,导致毕业后这些专业饱和找不到工作。另外,高考时还有许多考生并
未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或招生时有些做了调整,这部分学生进入学校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个专业但调剂也无效,于是就凑合着上,这样也会产生一种失落感,由此也可能产生自卑感。
(2)教师的教育方式
教师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影响学生的性格,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充满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性格。而权威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权威型的老师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学生更多的服从,对自己绝对的信服,只要是违背自己意愿的就会采取打击讽刺和压抑学生,而大学生又是一个张扬个性、标榜自我、自尊心极强的群体,一旦受到老师的当面批评之后就会感觉自己很没有面子,很丢脸,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进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放任型的老师则对学生视而不管,这也会导致性格活泼开朗的大学生受到欢迎,而那些比较内向的却处处受到冷漠,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
三、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认知自我不仅包括对自我的身体、性格、能力、社会角色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也包含着对自我的整体评价与情感体验。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往往是建立在不正确自我认知基础上的对自我的不接纳。因此,正确的认知自我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客观性。能够客观的认知自我的某个方面,往往是通过多个层面的信息反馈,多次反复印证的结果。任意夸大或贬低某方面个性品质的做法是不客观的。第二,全面性。对自我的认识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自我的多个方面进行客观的认知。盲人摸象式的以偏概全思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思维,都是不全面的。第三,动态性。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自我的动态发展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因此对自我的认知不能是停滞的。在正确的认知自我的现实基础上,勇于接纳自我,从而能够明确自我定位,为更加深入的认知自我和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与平台。
(二)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东方印度心理哲学家奥修认为,比较产生自卑感,比较是由心生,主观态度的变化可以创造或消灭自卑。自卑的大学生往往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事物。在事情还没有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给自己预设了许多消极的观念,
如“我不行”、“太难了”、“我的表现一定不好”等等。这种消极的心态会限制一个人的潜能,会使人看不到希望,进而激发不出动力,甚至会摧毁人们的信心,使希望泯灭。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习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例如可以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能行”、“我做的不错”、“我也可以取得成功”等,这些积极的语言暗示,会进入大脑的潜意识,成为一种积极的能量,帮助我们变得自信,并获得成功。此外,多看到事物背后的积极意义也可以帮助在校的大学生变得自信、乐观。多想想事情好的美的一面,就会增加信心和希望。
(三)利用补偿作用,增强自信
阿德勒认为,自卑的人“一方面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便是力图克服缺陷以求达到优越目标。这种一推一拉的过程,持续终身而不停止,从而使个人达到更大的成就。”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他可以通过有条理的努力来进行补偿,即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补偿作用。生理上的这种补偿现象比较明显,如盲人的听觉特别敏锐。心理活动中也有这种类似补偿作用。对于那些因为长相外貌或躯体残疾而产生自卑感的大学生,可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强化自己的优势以增强自信,通过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来恢复心理平衡。
(四)丰富知识,扩大眼界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帮助大学生克服自卑感的有效措施。要克服自卑感,就要使自己在实际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也有知识、有能力,并不比其他同学差。如果大学生能在某一方面让其他同学们羡慕,让自己引以自豪,那么他就会很自然的降低自卑感的产生。相反如果一名大学生知识贫乏、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学生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谈什么问题都毫无所知,目瞪口呆,自卑感也就无法克服。
(五)积极主动地进行心理咨询
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往往存在心理上不可解开的困惑,而通过自身努力又很难解开,这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求心理专家的咨询,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达到自我的平衡。目前,很多学校都建立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而有自卑心理问题的学生更应该认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不要害怕或排
斥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能够时压抑的思想得到宣泄,同时能得到专业老师的积极指导,这有利于恢复心理常态,保持心理健康。
当然,克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不仅仅需要学生个体方面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他们的培养目标及学生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