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每一个教育者,要引导儿童“天天看书,终生与书籍为友”。的确,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更应该为孩子们铺设好书香之路,让书香浸润童年。
一、教师——阅读的点灯人
在儿童行走的阅读之路上,教师要成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1.成为一名“故事妈妈”。每天中午,我总要花30分钟时间读故事给孩子们听。这半小时,他们比课堂听讲更专注、更投入。曾经有一次,我刚从网上购买了几本儿童读物,一下子便被《胡萝卜种子》这本书吸引了。这是一本线条流畅、图文并茂的绘本读物,令人爱不释手。捧着书,我给孩子们一字一句地讲起来:“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故事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都沉浸在故事中。片刻后,一个孩子举手说:“老师,您能再讲一遍吗?”“你们愿意听吗?”“愿意!”四十双亮晶晶的眼睛充满期待地望着我。“好!”我欣然答应,又声情并茂地讲起来。最后,孩子们竟然情不自禁地跟着我朗读起来,那颗胡萝卜种子似乎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发芽了。
我每天为孩子们读30分钟书已经坚持了一个学期。在这30分钟里,我和孩子们找到了共同的精神家园。我有时读儿童诗,有时读《上下五千年》,有时读他们稚嫩的日记,更多时候读的是我为他们精心挑选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狐狸列那的故事》《安徒生童话》等。当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着这些作品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幼小的心灵正在被书香慢慢浸润,慢慢感化……
我愿成为一名“故事妈妈”,相信有了春天的播种,必定会有夏天的一路花香,秋天的硕果累累。
2.传授一种“阅读方法”。随着孩子们阅读的深入,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平台,让孩子们学会有选择的读书和学着积累相关资料。 3.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1)组建“快乐阅读小队”。我把班中的孩子分成了五、六个“快乐读书小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① 集体家庭式阅读,即请一位家长牵头,组织小队的孩子到某同学家里,分享藏书;② 接力日记,即每天由读书小队的一名队员记录当天的读书情况和感受,虽然字数不多,却清楚、有序、有趣。
(2)举行班级读书会。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共读一本书后展开讨论和对话,以此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积累后,我便组织孩子们进行故事接龙、朗诵会等活动,营造出浓浓的读书交流氛围,让孩子在书香的浸润中获得精神的润泽、语言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儿童——阅读的推广人
在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点灯人”,灯光下,还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前行”。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个性化倾向,允许他们根据自身的个性、爱好选择自己喜爱读的书籍,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积累。此外,学生在阅读能力上也存在个性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时刻关注弱势学生,帮助他们寻找到在书中旅行的起点,树立阅读的信心。 三、家长——阅读的共享人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亲子阅读是最合适的一种家庭阅读方式。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好的读书环境,给孩子选择优秀的书,和他们一起阅读,能让孩子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同时孩子还能与父母交流阅读体验,进行感情交流。
威廉·布莱克有这样一首小诗:“从一粒沙中看到世界,在一朵花中看到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上,把永恒在刹那间收藏。”每一次课外阅读,就像是能看到世界的一粒沙,能看到天堂的一朵花,教师和学生从中读到了“无限”,收获了永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