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4单元 第14课 校园里的植物 粤教版

2021-10-28 来源:易榕旅网
第四单元 校园里的生物

第14课《校园里的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科书分析

《校园里的植物》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校园里的生物》单元的第4课。本课将学习焦点从对动物的观察转向了对植物的观察上。活动从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什么植物开始,让学生对身边的植物进行观察,了解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观察、讨论和描述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植物,并通过细心的观察,认识这些植物明显的外部形态特征。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发现身边的植物”,主要是借助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简单观察认识校园里常见的植物。活动2“观察植物”是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活动,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对植物进行观察,并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植物某些外部的主要特征。

二、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观察动物的方法和要点有所掌握。但是,对于植物的关注度却没有像对动物那样强烈。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校园里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为我们研究植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虽然大家每天都面对这么多的植物,但许多学生并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它们,更加不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它们。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大多是无意识的,而且学生对植物的印象也不像对动物那样丰富。在观察动物之后再展开对植物的观察,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观察动物的基础上,更细致地观察植物,发现更多常见植物的外形特征,丰富学生对植物的认知,并能够通过外形特征辨别常见的校园植物。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植物进行观察的兴趣;②通过观察活动,并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以及分组交流,让学生发现常见植物明显的外形特征。

第1页/共5页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观察的主体;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活动,发现常见植物某些主要的外形特征。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

2.通过观察,能简单描述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 3.学会用不同感官观察常见的植物。

4.感受生物的多样性,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学会用不同感官观察常见的植物。 教学难点:

应用不同感官观察常见的植物,并能简单描述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常见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常见植物的图片或实物。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学生正在黑板上画墙报。波波正在为银杏树画叶子。细心的妍妍发现波波画的银杏叶是卵形的。

问题:叶子画错了吧?

交流:对妍妍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银杏树的叶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银杏叶子形状的兴趣,进而对植物展开进一步探索。

第2页/共5页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发现身边的植物

问题:银杏树的叶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银杏树的图片或实物。

交流:学生对银杏叶的外形特征进行描述。

评价:对学生的描述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事实进行评价。 引导:除了叶子的特征外,银杏树还有哪些形态特征? 交流:学生对银杏树的外形特征进行描述。

评价:对学生的描述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事实、是否全面进行评价。 提示:观察植物时可以按照由近及远,从部分到整体的规律进行观察。 任务:校园里有哪些常见的植物?

讨论:怎样才能知道校园里有哪些常见的植物?怎样进行记录? 提示:爱护植物,不要随意采摘树叶或花朵。

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进行观察活动,了解常见植物的名称,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作记录。

汇报: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校园里植物的名称,并简单地向同学介绍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子?

评价:你能根据同学的描述在校园中认出这些植物吗?为什么? 思考:怎样观察和描述才能更好地认识身边的植物? 2.活动2:观察植物

讨论:怎样对植物进行观察?

出示:月季、桑叶、石榴、茉莉的图片或实物。 汇报: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要点。

提示:有针对性地观察植物的不同器官,认识常见植物的特征。还要提醒学生爱护植物,尊重生命。

任务:在学生原有的经验和观察基础之上观察植物,并能够通过植物的外形特征辨别常

第3页/共5页

见的校园植物。

要求:科学的观察是利用各种感官对被观察客体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感知活动。主题人物的对话暗示了学生观察时可利用多种感官,如手摸、鼻闻等。通过这些感官的使用,能发现常见植物的重要识别特征。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植物的观察活动,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作记录。 汇报:让学生分别对植物的不同器官进行具体描述。 评价:注意规范学生的用词,使描述尽可能准确。

小结:月季的茎上有刺、有香味,桑叶的叶脉很明显,成熟的石榴果实常常会裂开,白色的茉莉花有淡淡的清香,等等。

拓展:你还能用这个方法观察更多的植物,了解这些植物明显的外形特征吗?

八、板书设计

第14课 校园里的植物

植物 外形特征 “师”之从先秦时师傅、先中“师傅”秋时国君解字》中人以道者之含义,教育工作技术也或长值得学

茉莉 石榴 桑叶 银杏 概念,大体是期的“师长、生”而来。其更早则意指春的老师。《说文有注曰:“师教之称也”。“师”现在泛指从事或是传授知识是某方面有特习者。“老师”

月季 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

第4页/共5页

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

适用。只是司马迁笔只是“老”和“师”

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

为“先死后活”吧。那些假话套话空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