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思路

2021-09-16 来源:易榕旅网
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思路

作者:尉肖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40期

摘要: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是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和重要保障。文章从高校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设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园;建设;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014-02

一、高校创业园的含义

高校创业园是指为入驻园区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物业、法律咨询等服务,主要从事创业政策指导、创业资讯搜集、辅助大学生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促进和规范大学生创业项目运营,减少大学生创业风险,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的高校创业平台。

二、高校创业园主要功能与作用

1.高校创业园是创新创业课堂教育的延伸。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思维,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的知识体系,如公司注册流程、商业模式设计,更关注理论教学。[1]但创新知识如何在具体的商业实践中实现,需要对创新创业课堂进行扩展。创业园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与场地,帮助学生对接市场,将创业知识转化为创业技能。2.为大学生营造创业的氛围,培养创业精神。高校创业园是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一个“铺垫”和“过渡”平台。在创业园中,大学生可以体会到创业的酸甜苦辣,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同时,挫折和失败对大学生也是一种历练,培养他们敢于承担风险,不断创新,勇于挑战的创业精神。

3.打造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教育具有社会实践性。[2]创业技能的获得不是理论学习能实现的,必须要在商务环境中去摸索。高校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的平台。通过提供场地与政策支持,提高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创业园可以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的转化。从目前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类型看,高新技术项目层出不穷。高校创业园为已经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大学生提供了一展拳脚的机会。在创业园中,大学生可以将创业和专业知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促进大学生创业含金量和成功率。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的主要问题

虽然很多高校都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并有很多创业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生创业园普遍硬件设施较强,软件服务相对较弱。一方面,创业园在办公场地、物业管理、工商注册、财税、法律咨询、创业资金等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但在为入园大学生创业企业选择创业项目、识别创业机会、提升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指导还相对薄弱。[3]另一方面,创业园优惠政策不完善,没有形成体系,甚至有些政策具体落实得不到位。在此情况下,优惠政策并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2.园内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创业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面对企业运行中出现的法律问题时往往难以应对。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对于运营中出现的合同陷阱、技术诈骗等问题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加以应对;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合同签订、债权关系、风险规避、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法律知识了解不足。

3.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管理机制不完善、不科学。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的管理与运营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制订创业项目计划、预测和规避创业风险、提供和利用创业信息、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等,[4]对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悉国家创业方面的政策、方针,还需要具备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运作经验,来保证创业园适应大学生创业的要求,使创业园走上正规。很多高校的创业园是由招生就业处代管或大学生创业协会自我管理,这种模式很难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缺乏总体统筹与协调,导致了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管理不科学。

四、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思路

1.加强园区软硬件功能建设。为了提升创业园的功能,高校创业园不仅要注重硬件建设,更应该加强软件建设,做好配套服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校应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创业园相关政策,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了解并落实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

2.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创业园需要对每个团队进行与创业项目相关的法律指导。大学生创业要了解的法律有很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高校创业园指导教师可以把有用的法条进行整理,并对创业大学生进行培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避免进入他人利用法律漏洞设下的陷阱。[5]

3.构建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创业园应针对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各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创业园的管理制度作出修订并逐渐完善,其中包括创业项目的准入、考核制度、奖惩以及退出制度等。另外,还要打造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委派具有丰富管理知识和市场运营经验的人员从事创业园的管理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甚至可以建立导师制,向社会、企业引进相关专业管理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实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把大学生创业园的管理纳入科学的运行机制,保证园区高效运转。

4.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创业调研,注重当地产业培养。大学生创业项目需要“接地气”,创业园应鼓励、指导大学生集合园区所在地各种优势资源,依靠园区支持和服务,开发更多具有潜力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创业项目。创业园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创业的方向组建调研团队,定期到周边地区做创业调研,分析当地市场需求,评估当地市场竞争情况,再开发新产品和服务,以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列,李润钿,陈泽鹏.高校创业园教育功能探析[J].科技文汇,2016,(4):143-144.

[2]黄兆信.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141-146.

[3]陈良琴.基于大学生实践经验匮乏探索创业园对解决学生创业难的实施思路[J].科教文汇,2016,(8):45-46.

[4]初汉芳,朱燕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1-13.

[5]李利荣.,关于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思考[J].职业,2015,(9):37-40.

[6]包弈峰,沈菁“. 创业园”与大学生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2):56-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