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 应用流程及参数调整
PKPM 软件使用流程:
一,建模
二,第一次计算后,判断模型正确性:
看挠度曲线、各工况下内力简图、振动简图、
竖向导荷是否异常
三,然后再判断方案合理性:
七大参数:轴压比、剪重比、刚度比、位移比、
周期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刚重比
四,内力计算
五,正式画图前,必须再次判断模型正确性
六,绘图及自动生成图形的再处理Pkpm 计算中经常发现计算文件错误的问题,原因大概有两种:
1,是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手太快误点。
2,是软件自身问题:软件功能不够强大,例如对 CAD 的圆弧轴线转换的不
太好,经常造成圆弧于直线不相交等,最终造成计算结果错误。房间现浇板导荷
方式错误,导致轴力计算错误等„„
所以文件输入是否正确是正确计算的前提,所以在看计算结果的时候必须首
先判断下输入的计算文件的正确性。
判断方法和程序:
在保证所有荷载和计算参数合理正确的前提下开始计算,算完后先不看方案
合理性,主要室看挠度曲线和各工况下内力简图(主要是恒载,活载,地震,风
载),根据结构力学知识判断正确性(是否挠度异常,出现反向挠度或者无挠度;
内力简图出现悬挑内力等)。下来看振动简图(是否出现无振动或局部振动现象),
还有竖向导荷的结果是否异常(完全一样的户型轴力是否相差过大),都没有异
常的情况下在看结构的方案合理性的七大参数。
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1, 如果是圆弧的问题最好在 pkpm 里自己输圆弧。
2, 看是否节点错误和房间不封闭。
3, 如果找不到原因,就用别人的机子或者换版本算一遍即可解决。
4, 房间现浇板导荷方式错误的改过来就行了。
希望以后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工作多忙,自己不要急,不比速度比的
是合理性和正确性。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 :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
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
一、 轴压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的轴压比,保证结构的延性要求,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
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 6.3.7 和 6.4.6,高规 6.4.2 和 7.2.14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轴压比不满足要求,结构的延性要求无法保证;轴压比过小,则说明结构的经济
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相应墙、柱的截面面积。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 剪重比:
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
见抗规 5.2.5,高规 3.3.13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算出来的水平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
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 SATWE 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 5.2.5 调整各
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 按抗规 5.2.5 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
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
1)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
柱截面,提高刚度。
2)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
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3)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 SATWE 的“调整信息”
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 1 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
比要求。
三、 刚度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结构刚度沿竖向突变,形成薄
弱层,见抗规 3.4.2,高规 4.4.2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
5.1.14 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 自动将
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 5.1.14 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 1.15 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1)适当降低本层层高,或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
2)适当加强本层墙、柱和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和梁
的刚度。
四、 位移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
生较大的扭转效应。见抗规 3.4.2,高规 4.3.5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
位移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
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最大位移比往往出现在结构的
四角部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同时在设计中,
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 SATWE 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
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
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五、周期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
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见高规 4.3.5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周期比不满
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扭转效应过大,结构抗侧力
构件布置不合理。
五、 周期比: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总的
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
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
(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或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当结构
的第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1)SATWE 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
见高规 4.3.5 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
近”。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
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 X 轴和 Y 轴)的抗侧移刚度过小,
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移刚度相差较大,
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是合理的;
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
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
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5)在进行上述调整的同时,应注意使周期比满足规范的要求。
6)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肯定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当第二振型为扭
转时,周期比较难满足规范的要求。
六、 刚重比:
主要是控制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重力荷载产生的二阶效应不致过大,
避免结构的失稳倒塌,见高规 5.4.1 和 5.4.4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刚重比不满足要
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
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刚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增强竖向构件,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
度。
七、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
主要为限制结构竖向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能力
沿竖向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 3.4.2,高规 4.4.3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对于形
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 5.1.14 予以加强。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 SATWE 的“调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
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 按高规 5.1.14 将该楼层地震
剪力放大 1.15 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构件强度(如增大柱箍
筋和墙水平分布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构
件的抗剪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力。
如果结构竖向较规则,第一次试算时可只建一个结构标准层,待结构的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度比等满足之后再添加其它标准层;这样可以减少建模过程
中的重复修改,加快建模速度。
上述几个参数的调整涉及构件截面、刚度及平面位置的改变,在调整过程中
可能相互关联,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
上述调整方法针对的是一般的高层结构,对于复杂的高层结构还需要更多的
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解决问题。
注意:如果结构竖向较规则,第一次试算时可只建一个结构标准层,
待结构的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度比等满足之后再添加其它标准层;
这样可以减少建模过程中的重复修改,加快建模速度。
编写:韩武钦
特别鸣谢:李世峰
住宅院结构室
2009-2-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