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作者:李晓娜 黄灵芝
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33期
摘 要 “新工科”人才应国家战略需求而产生。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从学生兴趣培养、培养计划制定、“走出去、引进来”几个方面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新工科 培养计划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1.025
Abstract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are urgent need with national strategic needs.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we must face. The viewpoint with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under New Engineering is expounded from the following facts, such as professional interest cultiv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ining programs, “going out and the talents introduction”, and so on. And problems possibly existed about the training model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training programs; training model 0 引言
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满足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优先发展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工科”人才。[1,2]因此,需要我国高校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2017年2月18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复旦大学的召开,[3]为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措施,加快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步伐。新工科形势下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学生专业兴趣爱好的建立
新工科,不同的专家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可以理解为新兴的、新型的和新生的工程学科;[4]也可以理解为新理念、新要求、新途径,[5]还可以理解为学科专业“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工程教育“新质量”,“新体系”[6]等等,这些均离不开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创新”对于学生而言,首先他/她需要知道一件物品,一种技术、一套设备或机械等原来是什么样子,是如何运转、如何工作的,进而需要知道他们的优缺点在哪里,然后对这些优缺点进行思考,进一步考虑如何对其进行改进,这才有了“创新”的苗头,然而所有这些均需要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学生才会进行下去。那么兴趣如何而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于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说,知道自己将要学习哪些知识的人数少之又少,我们可以不急于让学生“填鸭式”学习各种课程,以我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我们可以为学生安排专题讲座,讲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国内、国外发展现状,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本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学生通过这些讲座,还有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可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而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老师,并参与到实际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别人不敢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 2 培养计划的制定
2.1 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计划
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并结合未来10~15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形式及特点,[7]为学生量身定制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2.2 校-校、校-企联合培养计划
仍然结合未来10~15年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形势式及特点,以及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把专业教育分为几大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模块。然后根据不同的专业模块,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并配置与之相对应的师资结构。
比如,根据学生毕业去向,设置“就业模块课程”和“读研模块课程”。针对“就业模块课程”可以制定校-企联合培养计划,也就是高校与工程局、设计院等企业单位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同样地,针对“读研模块课程”,可以制定“校-校联合培养计划”,也就是高校与高校之间签订协议,允许学生在不同高校之间可以选择导师、课程等等进行学习、深造。
在设置“就业模块课程”时,可以将设计类、施工类等课程加入到该模块以使学生毕业时能够更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设置“读研模块课程”时,将研究生期间的理论课程适当增加进去,并举办一些如何做科研、搞研究的讲座,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开始接触如何做研究。 以水工专业来讲,针对“就业模块课程”可以邀请工程局、设计院等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等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早储备工作以后所用知识;同样地,针对“读研模块课程”,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优秀学者、科研工作者等为学生作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动态。 3 “走出去、引进来”
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单一专业、单一院校的知识学习已不能达到要求。那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 3.1 “走出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是学生走出去。
“走出去”,可以理解为走出专业、走出学院、走出学校、走出国门。
走出专业、走出学院。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可以做到走出专业。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初,为学生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不同的高校针对转专业有不同的政策。例如有的高校是对需要转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在某一比例之内,学生是允许转专业的;有的高校则是根据学生一年级整个学年的成绩绩点(不同的高校对绩点还会有所区分,例如计入全部课程绩点,或者只计入必修课程成绩绩点等)进行排名,然后按照某一比例,规定哪些学生可以选择哪些专业,等等。这些对我们学生来说已经是提供了一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不再是高考时的一锤定音,这样的设置更加人性化。
走出学校。高校之间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允许一些优秀学生到知名学校深造,并认可所学内容,能够认定相应学分等等,这是新工科下对人才培养的一种趋势,也是我们高校应该努力的方向。
走出国门。目前,有一些高校实施了“2+2”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一、二年级在国内高校学习,大学三、四年级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并认可国外高校成绩及学分。这些为我国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是教师走出去。
为了适应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教师也需要经常走出去进行交流。包括到兄弟院校、国外知名学府进行交流。
当然,走出去,也可以理解为带领学生进行跨院校交流、学习,充分拓宽学生视野;带领学生多进入施工现场或设计院、研究院实习,让学生知道我们会用到哪些知识,及所学知识是用来做什么的。 3.2 “引进来”
“引进来”,即高质量人才引进来,聘请国内外优秀学者担任本校客座教授,吸纳国内外优秀高校毕业生为作为我校师资等等。
我们可以让具有国际理念的高水平教师、优秀教师赴国外进修;加强国内外教师的科研合作,甚至可以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国际知名企业等展开深度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学习、国际教学、国际研究的氛围;与知名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跨国研究所展开更深入的技术合作,不断提高本校的国际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上的人才培养方法仅仅是新工科形势下的某一种模式,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就有很多,比如:
(1)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仅仅依赖高等教育,是我们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就需要注意培养的,或者说学生的眼界与视线是需要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拓宽的,因此“新工科”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2)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的调整与高校的职称体系、薪酬体系息息相关,因此这两个体系有所改变,新工科人才培养才能顺利进行。
(3)学生选择专业时,不能仅仅是大一学期末一次的专业选择机会,这样仍然是对专业进行了限定,与新工科的培养理念仍是背道而驰,为此我们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学生自愿学习几年,自愿选择专业。
(4)学生或老师进入社会、企业甚至国外学习或进修等等,这些需要考虑到:①资金问题,教师进入企业或到国外学习,可以有国家或学校的资助,但是学生人数众多,费用高昂,多数高校难以承担;②交叉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可行性。高校、企业的校企联合培养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培养具有创新型的“新工科”人才,需要对学生进行跨专业培养,并进行跨专业的交流、学习与实践,因此,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进入其他未相关领域企业,给企业带来的困扰也是“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亟需解决的。
以上的几点思考可能没有考虑周全,但是确实是“新工科”形势下存在的。因此,“新工科”人才培养是需要从学生、教师、高校、企业、国家等多方共同努力去实现的伟大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2] 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武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3] 胡波,冯辉,韩伟力,徐雷.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9.
[4]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5] 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N].高等教育司,2017.2.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