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业判断
摘要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职业的精髓,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主观认识的反映,与审计相关的鉴证价值来源于审计师的职业判断以及审计职业界的集体判断。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资本正常、有序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审计人员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的保证者和操控者。要胜任这一角色,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而专业胜任能力是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审计职业能力判断的高低就成为了审计人员能否担任这一角色的关键。
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它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会计、审计方面的知识,还应有经济、管理、计算机等相关专门知识,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够将多学科知识熟练运用到审计中来,并根据具体情况对问题加以分析、判断,得出合理、恰当的结论。
本文明确了审计判断性质的基础上,以审计判断的构成要素,人和任务以及环境切入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然后对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判断的相关模式进行简述,本文又对在审计过程中的判断逐一进行分析,最后对如何提高审计判断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审计职业判断 判断模式 审计判断质量
1、审计职业判断的涵义及特征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依据有关标准,在审计实践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业知识和经验对客观审计对象和主观审计行为做出的合理的职业
认定,判断和评价。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帮助审计人员迅速引起职业警觉,做出准确的判断并直接切入审计重点、难点、疑点,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敏锐的扑捉形管信息,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尤其是具体操作工程中有些问题没有明确的规章可循,只能依靠自己的职业知识及经验作出判断,因此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1.1审计职业判断与会计事项的确认和计量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核算的对象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知识、信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逐渐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资产和劳动力两大生产要素,成为会计核算的重点。同时,会计对紫金运动的揭示,也有事后向事中以至事前变动。所有这些变迁都意味着会计确认和计量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对于审计来讲,这种不确定性因素越复杂,就越需要审计人员以职业水平或眼观做出判断。
1.2审计职业判断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判断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不仅体现了审计人员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水平,更多的体现了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即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审计是一门技术,是一个充满肯定与否定的判断思维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判断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扎实的职业基础、高度的职业敏感以及明察秋毫的洞察力,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1.3审计职业判断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设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作出一系列的重要判断,从制定审计计划方案、确定审计重点、设计和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合适审计证据,到审计风险的判断、重要性的评估以及通过综合收集的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等,都需要运用审计职业判断 。
1.4高风险性。审计职业判断毕竟是审计人员的主观活动,收到判断主体、判断客体和
审计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保持百分之百的准确。主观上,职业判断力受审计人员智力、经验、能力、责任心的影响;客观上,受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度、审计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影响;审计环境上,受审计人员组成、工作条件、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配合情况、外界干预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一旦判断失误,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的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正确与否,势必引发审计风险。
二、审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职业的必备要件,是审计人员的职业立身之本。换而言之,审计职业判断是一项源于审计实践而又高于审计实践、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和运用的职业技能。它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职业学习、职业培训和职业实践,才能被审计人员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运用审计职业判断功效如何,能否达到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实现审计目标的目的,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1、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高度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它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组织独立、经济独立和工作独立等形式上的独立,同时也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保持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从而实现实质上的独立。尤其是实质上的独立,使得审计职业判断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有利于审计评价保持客观和审慎,审计决策做到公正和合法。
2、审计机关内部重要岗位的准入制度。审计机关内部重要岗位如审计组长或重大项目的主审要由具备一定职业技术资格条件和职业经历的人员担任。审计组长或项目主审是审计组的灵魂,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并在审计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在审计过程中指挥若定,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目标。
3、审计队伍的整合协同能力。面对重大或复杂的审计任务,审计机关需要打破职能部门的业务界限,或组织下级审计机关整合审计力量联动协同作战。存在个体差异而且缺乏配合经历的审计人员被重新整合后,能否做到协调一致、整合联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职业判断的整体功效,快速实现审计目标,显得十分关键。审计队伍整合后的联动协同能力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审计方案认识上实现快捷与一致;对执行审计计划、实施审计取证做到主动深入、相互补充、及时沟通;对审计处理包括信息处理上达到迅速有效。在实际整合联动审计中,做到审计人员职业技术构成合理,思想认识统一,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求同存异,充分发挥不同个体的职业思维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协调,审计职业判断的整体功效必将发挥得淋漓尽致。
4、审计人员坚韧不拔的工作毅力和清明廉洁的工作作风。审计事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审计取证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审计职业判断既是审计取证工作的思维导向,又是审计证据的逻辑归宿。为了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特别是在取证困难,甚至缺乏基本的取证条件下,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是难以完成任务的,也就是说审计人员需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不仅要具有克服困难的思想,而且要有预见困难的观察力和正视图难的耐受力。同时,审计取证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自觉抵制有关方面的拉拢腐蚀,保证审计职业判断思维在审计职业道德框架内有序进行,做到清正严明、廉洁自律。实践表明,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坚韧不拔的工作毅力、清明廉洁的工作作风是维系审计职业判断取得显著功效的精神保证。显然,审计职业判断运用功效的影响因素不仅仅限于上述四项,比如,审计机关内部激励机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但上述四项影响因素与审计环境的改善、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审计职业判断的应用
审计职业判断是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作出审计结论时,以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方法对审计项目的不确定事项和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过程。经济环境的多变化、审计事项的复杂化,使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很难找到直接的证据对应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寻找客观证据的同时,通常还需要有一定科学性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所以,在审计领域里,职业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计概念,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它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但作为一种主观性判断,它不仅要受所收集信息的影响,还要受审计人员的知识、经验、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其间既涉及审计事项,也涉及审计人员的行为,判断对象的复杂性及判断标准的模糊性决定了审计职业判断的复杂性,使审计职业判断充满了变数。 审计人员一旦在某一具体事项的分析判断上出现失误,就可能会作出与被审计事项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审计结论。因此,明确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审计人员合理判断的保证条件对审计行业来说非常重要。
审计职业判断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确定审计的重要性及其水平的高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重要性的认定及重要性水平高低的确定是审计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及评价审计结果时,审计人员都必须运用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可看作是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被发现错报和漏报的限度,其运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与保证审计质量。在审计工作中,并不是每一个错报或漏报都是重要的,由此引出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作为一种界限,是审与不审的临界点。就某一特定单位的会计报表而言,其重要性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并不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需要审计人员通过判断加以确定。判断的准确性依赖于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方法和经验,也离不开被审计单位特定的环境。不同企业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水平也不同,审计人员在对某一企业进行审计时,必须根据该企业面临的环境,并考虑其他因素才能合理地确定。
2.确定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在取得充分而适当的审计证据后,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但并不是说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就越好。为了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审计,审计人员通常把需要足够数量审计证据的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但限于每一审计项目对审计证据的需要量和取得这些证据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时间、空间或成本的限制,审计人员不能获取最为理想的审计证据时,应考虑通过其他途径或用其他的审计证据来替代,这都应由审计人员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判断确定。至于证据的适当性(即证据的相关性,指审计证据应与审计目标相关联)和可靠性(指审计证据应能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更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因为,“充分”、“适当”本身就是很不确定的内容,审计人员很难准确地把握,必须且只能由其通过判断加以确定。判断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自身的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和舞弊、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经济性、总体规模与特征等因素。
3.估计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审计风险的三个构成要素中,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对此无能为力。但审计人员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在合理运用专业判断考虑有关事项评估出固有风险、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评估出控制风险后,可以确定出检查风险以及审计总风险可以接受的水平。由于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性,任何一个审计项目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是难以准确测定的,只能由审计人员进行合理的评估。所以在其基础上确定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际上也很难准确地去界定,审计人员所作结论的公允性势必会受影响。因此,合理估计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就成为审计判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甚至直接决定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及审计结论的公允性。
4.判断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现代审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评审被审
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审计人员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目的,实质上是对其控制风险做出评价,以根据评审的结果来确定将要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或规划对各项账户余额和交易种类进行实质性测试。由于控制风险的评价是以与某项认定相关的各内部控制要素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为基础,因此,控制风险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审计人员对每一内部控制要素里的相关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同某项认定里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的风险之间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判断的过程。评价控制风险适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实质性测试的适当性。
如果控制风险评价太低,将使审计人员可能没有执行足够的实质性测试,进而导致审计“无效果”;相反,如果控制风险评价太高,审计人员将执行比所需要的还要多的实质性测试,进而使审计测试很不经济、无效率。可见,把审计判断置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能否预防各类舞弊的能力中,测试各个控制环节和措施是否达到要求,以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健全性和有效性,在内控测试中至关重要。
5.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在审计工作中,不同的审计对象有不同的审计内容,需要运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也会有差别,所以确定适当的审计程序以及明确程序中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实质性地执行审计程序,均需依赖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同样,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审计人员应在一系列可选的审计方法中选择灵活、有效的方法完成审计任务,这也离不开专业判断。
6.确定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三性”特征的体现情况作出某种结论以及判断出具何种意见的审计报告,都需要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会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判断。由于审计工作的测试性质和固有的局限性以及内部控制
固有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可能得到的证据有很多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因此绝对肯定的审计意见是难以形成的,在形成审计意见时,仍然存在某些重要的错报或漏报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所以,审计人员在意见的出具以及报告类型和措辞的选择上都必须进行合理的判断。
1.2审计判断的必要性
审计的信息可信性保证的角色决定了审计判断存在的必然性。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出现、投资人队伍的扩大,会计信息已由反映经济责任转变为为投资人决策服务为主,因而,其可信性受到很大的关注,会计信息的可信与否关系到决策的成败。所以说可信性是审计判断的存在的必要性。
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环境变得复杂多变,。例如:坏账、存货遭到毁损、全部或者部分陈旧、固定资产的的年限和净残值,都需要审计人员的判断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审计判断存在的另一个原因。审计人员是外部人员,不可能想企业内部人员那样了解企业;审计时间有限,审计人员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不可能长时间的审计一个企业,不可能审查所有相关的信息。信息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掌握的信息总是有限的,这些都是信息部队称的体现,所以,审计人员要对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表示意见,只能借助他们的审计判断。
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的审计信息的可靠性进行审计时,同样需要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性做出判断,以验证会计人员做出的判断的恰当性,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发表意见。
某些标准的模糊性和外部性,例如确定重要性水平、控制风险的评估、审计程序的选择。持续经营状况等都不存在明确的标准,都需要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加以确定。
2、审计判断的要素
对于审计判断具有了大致大认识以后,现在要说明的是什么是审计判断的要素,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主管和客观之分,审计判断也不例外,它有主体,客体和审计环境构成。
2.1要素一:审计人员
审计人员是审计判断的主题,是审计判断的重要的要素,从整个审计过程来看,所有的审计判断都是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判断的正确取决于审计人员,因此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许多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做出判断,还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即是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也是做出判断的基础,而且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不仅影响审计判断的能力,也影响经验和只是的获得。
2.2要素二:审计判断的任务
要构成一个判断仅有审计人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特定的审计任务作为客体,它或是审计事项或者是审计人员的行为,没有客体的审计判断是不可想象的。审计任务不同,审计人员的判断也会不一样,审计根据启幕的和内容不同分为: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财经法规审计,财务法规审计是财务审计的特列。可以把它归为一类,而财务审计中的判断和经济效益中的判断,无论是从判断的内容还是判断的难易程度来看,差异都比较大。例如:财务审计一般是要对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做出判断,而经济效益审计则是要对被审计单位生成的经营活动有效性做出判断。不同的审计任务需要的的判断程度也有
所不同。
2.3要素三:审计判断环境
它是指审计主体进行职业判断市所面临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判断环境对审计判断始终都存在着明显的影响。这事因为审计主体总是在一定的审计环境中展开工作的,而审计判断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审计主题极其容易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能否有效的运用审计职业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环境的状况,审计环境的演进直接导师了审计判断的产生和发展,并使得审计判断在审计活动中日益扮演者更为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必须意识到审计环境可能引起来的压力,考虑并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审计判断方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设计失败。事实上,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有:1、社会环境,2、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如时间因素,压力和激进措施。3、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
2.4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判断任务中学习,审计人员能够引起审计任务的不同反映,良好的审计判断环境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和结构上的审计判断任务,高质量和结构化的审计判断任务有助于审计环境的改善,审计判断任务以任务质量和结构化程度影响着审计判断的质量,审计判断结果又返顾来影响审计判断的任务
3、审计职业判断的模式
审计判断模式是三年痕迹人员进行审计判断的标准模式,是审计人员描述审计判断过程中或者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可以遵循的基本模式。审计判断千差万别,有其特殊性,
忧郁他们都是审计判断,可以从抽象中抽出共同的规律,就是他们的共性。从不同的角度,审计判断存在三种模式:一般模式、透镜模式、主体模式。
3.1一般模式
审计判断的一般模式是审计判断过程中的标准模式,是审计人员惊醒判断必须遵循的基本过程,作为审计判断的过程模式必须具备两个必备条件:一是实现审计判断的特点因为这是审计判断背景下的判断。二是要适用于所有的审计判断模式,具体归结为1/确定审计判断的问题和目标。2、确定不同标准及不同标准的权重。3、收集相关资料和证据4、发现并评估可能的方案5、比较和衡量6、形成判断
3.2透镜模式
其是心理学家布朗斯维克于1952年在去社会判断理论中提出的,透镜模式认为,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观察的事项,人们是通过一系列由线索所组成的透镜加以判断。由于线索与事项之间的联系通常是不确定的,透镜模型的功能就是通过揭示线索、事项、判断结果之间的联系通常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问题。这个模型旨在解释企业管理当局是如何通过多种必然性的线索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进行编码,以最终判断财务报告报表所表达的公然性。审计师必须用灵活的方式将线索结合起来以对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审计职业判断的透镜模型可以解决一下问题:1、发现各种线索在职业判断过程中的相对权重。2、分析不同审计师和相同的审计师在不同判断的一致性。3、发现判断规则的功能形式。4、提高审计师对其判断过程的自我洞察力。总之,通过透镜模式的策略捕获研究,能够及案例取来连接会计信息提供者,鉴证这和使用者共同理解的桥梁,能够为会计职业
界提供许多职业判断的具体指南,从而能改善审计判断的绩效。
3.3主体模式
审计判断系统是以审计人员为主体进行研究的,它是审计判断体系中最为几级的因素,也是审计判断后果的主要承担者之一,所以以审计人员为中心,把它作为信息加工者研究审计判断模型,现在对这一模式进行说明。
审计判断的主要的任务和环境,任务是指具体的审计判断任务,环境是指审计人员进行判断时所面临的环境如时间压力,激励因素,只有审计人员面临一定的审计任务时才会出现作出审计判断的需要,也只有在一定的任务环境下,审计人员才有可能在事件的刺激下做出判断。
审计人员的信息加工系统,其是有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输出组成。信息的输入来自于审计人员对审计任务及其环境的知觉、信息输入结束后便要进行信息的加工,可以认为加工过程是审计人员捕捉信息并将其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或进行模式识别比较,并决定它与那个长期记忆中的项目有这最佳匹配的过程。
行为和结果,作出判断后,审计人员就要根据判断的结果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审计人员的行动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后果,这就是结果,结果将会反馈给审计人员和环境,并对他们产生影响,在审计判断中,结果的反馈是不完全的,在很多情况下很难看到结果,这就是审计判断有别于其他判断的地方。
4、审计过程中的审计判断
审计判断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审计工作,实施风险评估程度、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及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因此,这一过程涉及的主要是审计判断包括一下几种:、
4.1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然后一项错报或者连同其他错误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一句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4.2确定审计风险
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和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三者之间关系用数学模型表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是指评估的重大风险越高,确定的风险检查水平就越低。反之则相反。
4.3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
审计活动围绕着获取什么证据,如何获取证据,然后评价证据等内容,都有运用审计判断,显然,取得审计证据月准确,结论越可靠,但这会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如果审计数据的数量较小,可以降低审计成本,但是审计判断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得不到合理的保证。因此,审计证据的数量的确定应该兼顾审计判断的质量、审计结论的可靠性与审计成本。
4.4判断企业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判断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母的是设计实质性测试程序。对内部控制可信赖程度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对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时,基于稳健型原则,宁可
高估风险,也不低估控制风险。在进行控制测试之后,还应对控制风险进一步评估,根据测试结果,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是否与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结论相一致。如果存在偏差,还应及时修正对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
4.5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适当性的判断
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能力直接影响着审计风险,因此,在国际审计准则、美国和我国等许多国家的审计准则中都要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状况做出判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规定:在计划和实践审计程序及评价其结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管理层在编制报表的时运用的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所以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
4.6确定适当的审计办法
各种不同种类的审计,都有不同的审计目标和要求,所选用的审计办法也各有不同,而各种不同的证据可用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审计目标,但是对于每一个具体帐号及相关的认定来说,这册会计师应该选择能以最低成本实现全部的审计任务,力求做到证据搜集既有有效又经济。
对分析性复核结果的评价。分析复核人员是指审计人员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包括调查这些比率的异常变动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在西方国家,风险性符合也称作分析性程序。分析性复核的母的是初步判断约定事项的重点区域和审计风险。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指标对比,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判断和去诶的那个重要的审计项目,但研究表明,除非被审计单位咨询健全及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否则,分析性符合的作用不大。
4.7对舞弊风险因素的判断
舞弊风险因素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机器环境识别的、可能表明存在舞弊动力和压力或者机会事项的,以及被审计单位对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的合理化解释。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因素意识的缺乏经常是引起审计失败的原因。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以职业华裔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充分考虑由于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而不应当依赖以往审计中对管理层的判断,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审计的范围和内容。
4.8审计判断结论
在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要在手机和评价审计证据的基础上,清楚的表达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 所有重大方面是否根据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的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整理审计证据。评鉴根据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在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以获取的审计证据,评价是否对财务报表整体存在不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进一步评价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和公允性,形成对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的意见。其中,财务报表合法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法规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公允性是指
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性反映了气财务状况、经验和现金流量。
4.9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
审计单位根据审计结果和被审计单位对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形成对不同的审计意见,选择恰当的审计意见这一过程,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供选择的审计意见有四种:无保留审计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审计意见,审计单位根据哥发表审计意见的意见,判断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适合那种条件,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但是条件本身需要判断,尤其是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审计意见之间的区别只是程度不同,用于对“个别”、局部、重大、严重等措辞表示状况,只是一种判断的结果。
4.10其他事项的判断
在终结审计阶段,针对期初余额、关联方及其交易、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等特殊的审计项目,都需要审计人员做出大量的专业判断才能完成审计任务。
可见,审计专业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合理运用专业判断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目标,并促进审计环境的改善和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5、如何提高审计职业判断
1、不断提高审计自身素质。提高对审计判断偏误的洞察力和强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审计人员职业判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广博的只是可以未作出前挡的审计判断提供有效的保证,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的专业素质,就应该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审计技能和政策水平,。
2.加强风险意识,努力开展风险导向型审计,提高审计专业判断质量。由于现代企业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业务也日趋复杂,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现代审计普遍采用抽样的办法进行审计工作,但抽样审计技术无法保证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错误和舞弊,所以审计人员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规避机制,设立风险基金,在进行审计判断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力求最大程度的降低审计风险。
3.建立科学的审计管理体制。
4.改善审计判断手段,重视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
5.注重对飞会计信息的评价。
6.明确审计责任,建立审计质量控制系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