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年来语文教学陷入无效的“教课文”的尴尬境地,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语文教学,只有“贴着课文教语文”,学生才是真正学习语文,这也是课程内容、评价内容、师生双方三方面因素决定的。贴着课文教语文,就是让课堂扎根在文本的沃土,利用课文字词积累熏陶文化素养,凭借课文语言感悟文学魅力,依托拓展阅读丰厚文化底蕴,使学生语文素养在学习中得以提高。 关键词:课文;教语文;积累;语言;课外阅读
看过太多“好看”的语文课,声光电俱全,教学环节形式繁复,学生学习过程也显得很繁忙,细细想来,却是一片空洞。究其原因,是课堂中老师只围绕着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就课论课。的确,这样“教课文”的效率是极低的。■先生说过,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上成语文课。我们语文老师要做一个高明的向导,用一篇篇课文为引子,指给学生学习的方向,教会学生语文能力,即贴着课文教语文。 一、为什么要贴着课文教语文 1.语文课程内容决定
语文课程内容通过语文教科书的形式来传递给教学,必须转化成教科书内容才能实施教学,这也就是说,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大体包括语言知识(如语法、修辞)、读写知识(包括文体知识和写作知识)和口语交际知识、文学文化常识等类型,这些语文知识大都以知识的运用形式包含在教材之中。因此,语文教学应该紧紧贴着课
文(即教科书)展开教学,使学生从中习得语文知识,形成能力。 2.课程评价内容决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多年的习惯以及现行的考核机制,书面评价便成了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毕竟测试是检测学生在阶段时间内取得多少成绩、得到多少收获的一种快捷手段。测试的命题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习作,“基础知识”大都来自语文课文,“阅读理解”是对课文所学知识技能的灵活运用,“口语交际”与“习作”也是课文主题或方法的实践运用。所以,紧贴课文教语文势在必行。 3.教者学者双方决定
语文教科书承载着语文课程内容,既是语文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活动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接受祖国文化熏陶的主要材料。中国是人口大国,班级授课制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存在,面对一个班40多位学生,没有哪位老师有精力自己选编教材给学生学习语文,也不可能由学生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必须紧贴课文进行。 二、如何贴着课文教语文
贴着课文教语文,就是让课堂扎根在文本的沃土,引导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抚摸一个个汉字,捕捉词句中传递的文化脉搏,把思想的
铧犁深深插入文本的字里行间,与先贤交流、碰撞。如何贴着课文教语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字词积累,熏陶文化素养
■先生反复强调,“第一要识字”“积累,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的确,语文教学离开了字词积累这个“奠基石”,如何高屋建瓴?所以,像孩子要吃好开口奶一般,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利用课文的字词内容,在学生初识时就寻根问源,让他们知其所以然,然后积累语言,熏陶文化素养。其中包括:根据字形归类积累,根据字音规律积累,根据字义特点积累。 (二)凭借课文语言,感悟文学魅力
黄亢美老师说:“语文课,让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写什么是重要的,而让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是主要的。”那么,语文老师如何凭借课文语言,最大效度地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呢? 1.转化课文语言,提升言语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课标里,“运用”一次出现达20次之多,可见,“运用”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发展,帮助他们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对语言的运用,提升言语能力。
2.关注课文表达,培养习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一个层面是研究“写什么”,而第二个层面可能比第一个层面更重要,即研究“怎么写”。所以,一堂语文课要有效达
成目标,教师就要深入解读教材,明确通过这篇文章教学生学会什么知识、方法或技能,立足于“学会”语言表达,而不是讲解课文内容。
3.利用课文例子,教给学习方法
从学生学习来说,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别人给的远不如自己做的记忆深刻,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技能学习的规律来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最终习得方法。
我们来看于永正老师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他在第一课时以“读”为主,学生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评议后再读课文,然后把难写的生字写一写。第二课时教学以“写”为主,于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最有感受的地方旁批,接着反馈、示范做批注,然后用儿子的口吻给高尔基写信,反馈学生练笔后出示老师下水文。 这两节课于老师在教什么?不是课文内容,而是读书、写字、做批注、写信。他这样不紧不慢地让学生动口读书,动笔写字,动脑写文,使每个学生有操练的机会,而老师的示范恰恰又为学生的学习提升引路,真正让学生学会,并且学得好。 (三)依托课文载体,丰厚文化底蕴
山东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为大家所熟悉,她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教学一册教材,而且之后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剩余时间就是大量的课外阅读。在她的班级里学生个个成绩优秀,没有一个差生。或许我们要做到像韩老师那样有一定难度,但是可
以紧贴课文,去引领学生这样进行课外阅读: 1.1篇+n篇
学完一篇课文,学生从中感悟的语文知识很难马上有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文章,可以是知识有联系的,可以是篇章结构相联系的,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文章,形成知识系统。如学习《临死前的严监生》可以引导学生读文章片段,了解吝啬鬼形象,如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等。 2.1篇+1本
如果课文是一部书中的节选,那么学一篇课文后,就推荐学生读整本书。如:教《祖父的园子》,推荐读萧红的《呼兰河传》,让学生从书中了解作者,了解时代背景,了解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如此,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就会更深刻,文化底蕴就会更丰厚。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应该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贴着课文教学生学语文,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在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上有所收获,体验成功与自信的快感。当语文教学真正由“教课文”嬗变为“教语文”时,学生从语文这门课程中提高素养便不是空话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吴忠豪.期待“教课文”朝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语文教
学通讯,2011(2).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