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案(推荐)

2023-02-04 来源:易榕旅网
写作 学会记事

1.学习将事件表达完整、清楚的方法。

2.把握写作练习、交流总结等方式,提升综合写作能力。

一、新课导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二、新课教学

〔一〕学习方法

1.如何记事,才能让作文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第一、明记叙要素。 〔1〕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

事情的经过——详细 起因和结果——简略

〔2〕经典回忆: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来看看本文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句话交代了事情的地点:田野 事件:散步 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接着交代了散步的时间: 初春 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第6自然段是详写,交代了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表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第二、 情实感。

关键是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思念》中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有: 〔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我〞,不想给“我〞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通过记叙这些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母亲的挚爱和思念,以及对自己少不更事的追悔。 第三、还要学会锤炼语言。

要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句子,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例如《秋天的思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就强调了文中感人的力量,来自一些细节。如下面的句子: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二〕尝试一下

下边这件事写得既简单又干巴,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请你帮助“添枝加叶〞,把它写得饱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思路点拨: 第一,增加细节。

比方:“我〞是怎样“不小心〞才摔跤的?是踢到了石子什么的,还是一路上有心事、在走神?“我〞摔倒时有多狼狈?手哪里受了伤?伤得如何?回到家里,长辈们说了什么?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心疼“我〞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如有没有观察“我〞的伤情,有没有给“我〞处理伤口?等等。 第二,融入感情。

“我〞摔倒后,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在自我抚慰?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我〞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在记事的根底恰当抒情,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 〔三〕美文欣赏

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篇文章,看看它有哪些成功之处。

那天下午放学,我家隔壁的阿姨来接孩子,对我说奶奶病了,叫我快点回家,当时我眼眶红了,因为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会生病,妈妈经常出差办事,都是奶奶在照顾我。

我心急如焚,哭着跑回家,不小心踢到了一块石头,重重地摔了一跤,手擦破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校服也磕破了,露出膝盖红彤彤的肉。可是我不觉得痛,一路上跌跌撞撞地跑回家。扑倒奶奶床前,奶奶看到我脏兮兮的模样,搂着我哽咽着说:“我的心肝宝贝,你怎么伤成这样,心疼死我了!〞原来奶奶只不过是感冒了,吃了药已经好多了。

妈妈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拿出家庭医药箱,给我处理着伤口,眼泪啪嗒啪嗒地落下来;球迷爸爸,顾不得看NBA,帮妈妈当下手,嘴里还一个劲地说“你这小子怎么这样不小心,以后可要注意点哟〞。

看着大家为我忙碌、心疼不已的情形,我的心热乎乎的,忽而又有些惭愧,只是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让家人如此担忧实在不应该。于是,我忍着痛,装出一幅不在乎的样子说: “只要奶奶好好的,我没事,不过,我向大家保证,今后走路一定会小心的。〞 〔四〕升格训练

1.读一位同学的作文,完成学习任务。

雨中送伞

①那天,是一个同往常一样的一个星期五,但那天的天气却很差,下着瓢泼大雨,刮着呼呼的风,天空中时不时地传来轰轰的雷声。

②和往常一样,给家里打一个 ,但接听 的却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一声颤抖的“喂〞震撼了我, 那边传来一个断断续续的声音,“是亮亮吗?〞我连忙答道:“嗯,爷爷,没什么事,再见!〞说罢就挂掉了 。

③一个人坐在向家驶去的汽车上,心中想着:“接 的为什么不是爸爸妈妈,哦,他们今天肯定不在家,但为什么不要爷爷来接我呢,下车的地方到家的那一段路怎么走呢?淋雨就淋雨。〞

④终于到了,想到自己将在这昏黑的地方,冒着风雨奔跑,却又有一些恐惧。不过,随即在不远处的屋檐下,看到了一抹鲜红,一个矮小的身影,撑着一把鲜红的伞,虽然陈旧但仍然醒目,不时的踱着步,搓着手。

⑤我一眼便认出了那是爷爷,于是我下车后迅速地绕开了爷爷。准备单独离开,爷爷却

似乎真的比我想象的敏锐的多。他先开口叫住了我。我故作惊讶地说道:“啊,爷爷,你怎么在这?〞爷爷说道:“我来接你啊!我还以为我来迟了呢,在家洗澡换衣服花了不少时间。〞眼前的爷爷确实让我惊讶,穿着整洁的衣服,还穿了一双皮鞋,或许爷爷知道,我不喜欢他穿着灰仆仆的衣服,和充满烟味的衣服吧!不过更让我惊讶的是爷爷瘦了,瘦得只剩下皮包骨,我实在难以想象,他是如何走到这儿来的,说不定一阵风就能将他掀翻。

⑥爷爷又说道:“亮亮,走回家吧。〞我走到爷爷伞下。那柄鲜红的伞为我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里面阳光灿烂,充满着温馨的气息,“阿嚏〞,由于衣服穿得太少,我不禁打起了喷嚏,爷爷见了,连忙说道:“来,孙子,披上我的夹衣,我来给你背书包。〞爷爷的衣服上仍然残留着一丝烟味,但我却觉得能从中嗅出爷爷的爱。就这样,爷爷用颤抖的手努力平稳的撑着伞。

⑦爷爷虽然已离我而去,但雨中的那一抹鲜红却是我永远的记忆,无论何时,那淡淡的烟味都让我无法忘记,爷爷永远活在我心里。

任务:〔1〕他记叙了一件最常见的什么小事?

〔2〕请同学们说说其优点、缺点。 明确:〔1〕送雨伞

〔2〕优点:记叙事件清晰,表现了爷爷对我的理解与关心。 缺点:事件太常见,描写不细致,主题少新意。 任务:〔3〕说一下改良建议:

明确:①文章的开头,要给人一见倾心的感觉,即使是旧的材料,也要在语言上到达一目了然的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②对一些不真实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调整;充分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

③适当运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开展; ④运用铺垫的手法,使情节更加真实自然;

⑤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比照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更加强烈;

⑥运用一语双关的方法结尾,写出走路踏实,也表现心中的踏实,从而含蓄地揭示文章主旨,从送伞的过程中,感受到爷爷爱孙子,孙子也爱爷爷。

2.阅读升格佳作,体会描写的作用,以及“人有我新〞的写作特点。

那一刻,我很踏实

①爷爷爱抽烟,那淡淡的烟味,飘得满屋子都是,那鲜红的烟火,紧跟着爷爷时明时暗的,让我很厌烦,所以常常避着他,也希望离爷爷远一点再远一点。

②可是现在,爷爷真的永远地离我而去了,我的心中除了无尽的思念与悔恨,唯有那一刻的记忆,永远留在我的心灵深处,给我一份抚慰、一点幸福。

③那个星期五,下着瓢泼大雨,刮着呼呼的风,时不时地传来轰轰的雷声。和往常一样,我向家里打 ,让爸妈来接我,可是打了几遍,始终没有人接听。

④一个人坐在向家驶去的汽车上,望着窗外紧锣密鼓的雨点,心中想着:爸爸妈妈不在家吗?也许是他们早就到路口等我了。他们该不会让爷爷来接我吧?下车的地方到家的那一段路怎么走呢?唉,淋雨就淋雨!

⑤终于到站了,该下车了,想到自己将在这昏黑的地方,冒着风雨奔跑,却又有一些恐惧,还是先到旁边的人家躲一会雨吧!正当我准备冲向不远处的屋檐时,看到了一把醒目的红雨伞,那佝偻的身影,有点像爷爷,但似乎更瘦,应该不是爷爷,他最近身体不太舒服。

⑥可爷爷比我想象的敏锐得多,他早已看到我了,开口叫住了我。我惊讶地问:“啊,爷爷,您怎么在这?您不是犯了老毛病,要在家休息的吗?〞爷爷微笑着说:“我来接你啊!

我还以为我来迟了呢,爷爷知道你讨厌我的烟味,在家洗澡换衣服花了不少时间。〞眼前的爷爷确实让我有点认不出来了,一身整洁的衣服,一双干净的雨靴,手里还拿着一把新雨伞,那一刹间,我发现黑夹衣裹着的爷爷更消瘦了,说不定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我实在难以想象,他是如何走到这儿来的。

⑦爷爷在催我了:“亮亮,走,快回家吧!〞我接过新伞,踉踉跄跄地走向雨中,那柄漂亮的花雨伞为我撑起了一片新的天空。

⑧泥泞的小路上,爷爷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擎着香烟,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着,我担忧爷爷走得不稳,于是收起我的新雨伞,挤进他的伞下,扶着他慢慢地往前走,那烟头的光亮一闪一闪的。在暗淡的黄昏里,那一朵火红的烟圈,格外养眼,爷爷的烟味似乎并不那么让我讨厌了,那微弱的光亮、清淡的熏香,让我感觉很亲切。那一刻,我陪爷爷一起走得很踏实,一步一个脚印。 三、过关检测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心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拟清晰 ; 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感情 。

佳作欣赏:

我们是一家人

“刷牙洗脸!喝牛奶!快去吃早餐!〞唉,我的妈妈又开始唠叨了,这样的唠叨已经12年了,听得我都有离家出走的冲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交代自己对妈妈唠叨的反感。〕

我皱着眉,非常不情愿地穿好衣服,极不耐烦地叠着被子,慢吞吞地坐到餐桌上。妈妈在厨房又重复喊道:“刷牙洗脸,准备上学!〞“今天星期六,不用上学!〞我抗议。妈妈总把我当什么都需要提醒的幼儿园小娃娃,这些事情已经重复了那么多年,我知道什么时候做,何况我自己戴着表,自己可以管理时间的呀!可是妈妈总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早餐怎么吃的这么慢?可以边吃饭边听英语,一心二用这个可以有!……洗完牛奶杯,赶紧做作业!〞不等妈妈唠叨完,我郁闷地抓起书包冲进卧室写作业。〔传神地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我极度反感的心理。〕〔心理描写,突出了“我〞对妈妈唠叨的反感。〕

中午吃过午饭,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妈妈又对我吼起来:“还看!还看!都快成小四眼了!离电视那么近!〞我往后挪了挪位置,妈妈又补充念叨:“下次再让我看见你离电视机那么近,下周玩电脑的时间——取——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再次突出了妈妈的“唠叨〞。〕

到了晚上吃饭,我狼吞虎咽地吃着美味的红烧鱼,妈妈又絮絮叨叨起来:“小心鱼刺卡着,吃饭要细嚼慢咽,有利消化!〞我只好放慢吃饭的速度,细细地剔着鱼刺,细嚼的饭菜格外香甜。晚上快睡觉的时候,妈妈的例行“功课〞又开始了:“晚上记得盖好被子,别着凉了,降温了,明天要把毛衣穿上……〞妈妈的话我都快能背下来了,赶紧用被子盖住头。〔细品此处的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我〞深深的爱。〕

上了初中,我住校了,终于不用听妈妈每天像唐僧一样唠唠叨叨重复着事无巨细的提醒。可是,如果没有妈妈的唠叨,我可能忘了每天早上和晚上要喝牛奶;如果没有妈妈的唠叨,我可能不会坚持刷牙,就会像隔壁的晓东一样满口虫牙,疼得龇牙咧嘴;如果没有妈妈的唠叨,我可能又忘了降温后添加衣服,会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如果没有妈妈的唠叨,我就会失去一种

平实温暖的幸福……〔离开妈妈的唠叨,我渴望已久。排比的语句表达了我对妈妈唠叨的思念。〕

在妈妈的唠叨声中,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幸福着!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四、 板书设计

学 会

第1课时

记 事 【课时目标】 明记叙要素 情实感 会锤炼语言

文无定体

改革创新

1.结合例文,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论证要合理〞的方法。

2.鼓励学生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师:封禅泰山,祭天祀地,这是中国古代国家礼仪中最隆盛的国祀大典。贞观六年,群臣请求唐太宗去泰山封禅,借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徵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询问魏徵:“你不同意进行封禅,是认为我的功绩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丰、祥瑞未至吗?〞

同学们,如果你是魏徵,你会如何劝说唐太宗放弃封禅呢?〔学生陈述不封禅的理由〕

课件出示:

“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民生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消耗巨大,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与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空虚,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做呢?〞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师:请你说一说魏徵为什么能说服唐太宗,这些理由都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上述交流告诉我们,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都要在其中使用让人信服的观点,即论证要合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的写作《论证要合理》的课堂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入新课。 二、回忆课文,明确“论证合理〞

1.思考讨论,何为“论证合理〞

预设:论证合理,就是围绕观点,把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合理的结论。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2.勾连课文,再识“论证合理〞

回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疑心与学问》两篇课文,找出文章的论点与其中一处论据。

课件出示:

课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论点 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论据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孟子所谓“尽信书那么不如无书〞,《疑心与学问》 学那么须疑 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疑心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设计意图】勾连学生学过的课文,有利于让学生对什么是“论证合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结合材料,探究“论证合理〞

1.逻辑,我思辨 课件出示:

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努力探索,可以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面对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

世界,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人充满梦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前者终将一事无成,后者将根植梦想,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说一说这段文字的论题是什么。找出文中比照论证的局部,从论证的逻辑性上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论题是“好奇心〞,但后面的论证中,无论是举反面例子“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还是举正面例子“有的人充满梦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都强调“进取〞,脱离了“好奇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方法归纳:写议论文时,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防止混淆或偷换概念。

2.材料,我诊断

〔1〕恰当引用材料,论证观点。 课件出示:

疑心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根本条件。高尔基有言:“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疑心。〞如果没有疑心精神,笛卡儿屈从于神学的权威,就不会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辉煌的成绩;如果没有疑心精神,伽利略不会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就不会揭开物体运动的秘密;如果没有疑心精神,钟南山院士就不会质疑医学权威认为的非典病毒为衣原体病毒,就不会为救治病人立下大功。疑心精神对于治学就如生命之于氧气,失去了疑心,学问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支撑观点? ②你还能补充一个恰当的材料来论证本段的观点吗? 预设:

①本段文字紧紧围绕“疑心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根本条件〞的观点展开论证。引用高尔基的名言,增加了观点的说服力;列举出笛卡儿、伽利略、钟南山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观点。

②如袁隆平质疑“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理论创造杂交水稻,爱因斯坦疑心牛顿经典物理学而创立“相对论〞。

〔2〕深入分析材料,阐述观点。 课件出示: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曾生活上靠弟弟接济,苏联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那么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证明观点?

②小组交流:这段文字的缺乏之处是什么?请对这段文字进行修改。 预设:

①这段文字的观点是“贫困是一笔财富〞,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个杰出人物的事例来证明观点。

②缺乏之处在于堆砌材料,缺乏分析,因而材料成了僵硬的陪衬,难以使人信服。

古人云:自古英才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凡高曾生活上靠弟弟接济,苏联作家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那么刚满十岁就去打工。他们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正是这贫瘠的土壤使他们顽强生长,坚韧不拔,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成功之花。由此看来,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困的信心和斗志。穷那么思变,越是贫困,越能鼓励人发奋向上。可见,贫困是一笔财富。

方法归纳:材料是为观点效劳的,因此材料必须与观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如果材料和观点不相干或论据缺乏,那么会出现论证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说明材料与观点的关联,才能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人信服。

3.方法,我辨析 课件出示:

辨析以下语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①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毅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能得到,当然是最理想的,但这种可能往往是最小的。

③舍弃需要勇气,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号称“飞禽之王〞的欧洲金雕,一窝只生两只幼鸟。有时由于食物缺乏,两只幼鸟就会“手足相残〞,强壮的一只便把弱小的一只挤出巢穴,摔死在崖下。金雕妈妈面对是饿死两只幼鸟还是保全一只幼鸟的现实,别无选择,只能容忍这种残酷的“舍弃〞。东北狼被猎人的铁夹夹住后,面对断腿和丧失生命的两种选择,毅然把被夹的那条腿咬断,然后逃生。东北狼凭着这种痛苦而果断的“舍弃〞,保存了生命。

④一个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就是在陈旧与新颖之间果敢地选择了新颖。面对同样一颗石头,许多雕塑家都说它是一个不属于艺术的顽石,可是罗丹以他独特的眼光识慧于这颗石头,并把它雕成著名的大卫像。

预设:

文段①运用比喻论证与比照论证,把“有德有才的人〞比作“完美的弓〞,“有德无才的人〞比作“有缺陷的弓〞,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突出了德才兼备才是成功的利器。

文段②运用道理论证,引用孟子的名言阐述了“要学会舍弃〞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文段③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金雕妈妈容忍残酷的舍弃〞与“东北狼舍腿求生〞的事例,告诉人们“舍弃需要勇气,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文段④运用比照论证,将罗丹与一般的雕塑家作比拟,突出了罗丹在艺术上特有的眼光与创新精神。

方法归纳: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际上,论证方法有很多,除了讲道理和摆事实之外,还有比照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说服力,增加表达的丰富性。

4.结构,我知晓

探究文章结构模式,并说说其好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