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建设研究
漆学鹏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15)
摘 要: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突破,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思政教育就要利用好这些新媒体和新技术,推进课程思政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课程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的完善。本文通过阐释课程思政的内涵和重要价值,并基于“互联网+”上,理清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力求为积极推进网络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供实践经验。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建设
*总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大会上曾多次强调要结合新媒体技术来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使其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这就充分说明了网络信息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重要载体和助推器,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思政教育就要利用好这些新媒体和新技术,推进课程思政质量,促进学生课程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的完善。高校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对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进行了多维度的思想阐述,并将其运用于不同的领域,进而使得高校的思政课程得以向课程思政推进,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未得到很好的改变。其次,必须要改变网络技术只服务于高校的理论教学课程的滞后现象。“互联网+”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无论是在内容设定上,还是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网络课堂都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能全全取代原有的课堂教学,更不能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味地转移到网络教学中来,而应注重对思想价值的引导与展现。
(二)课程思政实施的相应规律
高校的课程思政在实施的过程中包括教育规律、机制引领规律和网络规律,为此要能认清这些规律,并让他们之间具有兼容性。首先,就是教育规律。教育工作比较复杂,而其所涉及的教学领域与范围又较为广泛,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网络信息技术不可能彻底取代传统的课堂教育,因而,只能是为其提供一定地优质服务。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前提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这一模式的价值引导,不能全部依赖于教师一人,而应注重对高校大学生的有效引导上,让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学生和教师应该是平等的互动,才能使得主流价值观念得到统一与落实,从而使得其所学与其个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能够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其次,就价值引领这一规律而言,在当前的形势下,“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导,也具有相应的困境。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受教学工具理性的制约较大,而课堂中单调的教育,也会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还有网络空间涉及文化和价值的多元性,由于大学生思辨能力有限,进而对海量的信息难以分好与坏,从而对他们造成网络规范认知与价值观认同的误区。“互联网+”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层面的变革,需要获得高校课程思政的一致认同,在价值引领规律的前提下,就其价值引领推进信息与思维观念的有效传播,使得价值规范能够成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活动指导方针,并藉此以规范和管理其个人行为。而这则需要高校教师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而开展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得高校教师得以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传道,及时引导和解决大学生所遇到的困惑。通过这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而将思政教育有效地渗透于教师所开展的网络活动中,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教育的实效性。
最后,就网络自身而言,其核心思想就是开放共享,那么对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
课程思政理念指得是一种更为全面的育人模式,在高校教师的全员、全程参与下构建而来的一种课程育人模式。它能够使得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与高校的思政课程有机融合,进而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高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从而使得高校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推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政建设,从而产生良好的协同教育效应。这一理念在国内的提出始于2004年,在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已经进入了深化改革,特别是在2014年以后,课程思政理念才较好的应用到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中,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依然需要提升质量,需要在新的环境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而“互联网+”环境给课程思政融入到高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具体思路
(一)课程思政模式的观念转变
“互联网+”指的是在网络技术的前提下对传统行业进行融合与不断创新的过程,使得行业能够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得到新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下的课程思政,也是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课程思政的完善与优化,促进教学内容和高校课程模式的改革。这需要立足于网络思维模式下,优先考虑用户体验,使得他们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其长远的发展。高校的课程思政要与“互联网+”有机融合,必须先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要改变原有的课堂设置与互网络之间的这种既定的主次关系。
在国内高校教育日趋信息化发展态势下,呈现出网络信息技术只是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起到一定的辅助功用,以致高校
作者简介:漆学鹏(1979— ),男,汉族,安徽阜阳人。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思想政治专项研究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SK2017S004)。
112
教育探索
于课程思政来说,既要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建设,还需要对其平台与资源进行全面的规整。而“互联网+”下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要打破传统高校课堂教学的空间局限性,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不忘初心,搞好相应的文化娱乐和生活服务,诸如网络论坛和微博等,有着极为显著的公益性和教育性。此外,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站,同时还是一个与现实进而让传统课堂得以走向开放,使得优质师资与精品课程得以有效融合,还能进一步打造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教学模式与学习空间,能够极大地改善区域院校之间的教育差异。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模式构建策略
(一)目标引导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首先,对教学模式的革新,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拓展。在“互联网+”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个人自主意识的觉醒加剧,因而,以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胜任现今的教学任务与教育需求。而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和平等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为高校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与环境,使得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地调动。加之,网络上丰富的学习素材、信息和资料等,也使得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有效地改革,也为“互联网+”下的课程思政提供了更多可行的途径。
其次,改革现有的课程模式,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拓展,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将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与时下大学生自身的实践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变成鲜活的社会与生活实践,进而提升思政工作的价值,解决所面临的教育不全面、不均衡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对网络的特点深入了解并进行合理利用,进而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当前的经济建设有机融合,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育人目标得到完美地统一,这也当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发展的前景与发展趋势,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出发点。
再次,要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使得大学生能够进一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大学生,其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其自主意识更强,高效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宣传网络活动方式与途径,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大学生个人风采的呈现,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最后,依托价值引领,有效落实全员全面育人。在课程思政的改革过程中,要将其全部的教学工作都有效融入到育人的方方面面,做到全程育人,使得高校教师能够真正贯彻与履行其全面育人的教育职责。在将知识与价值有机统一的同时,结合“互联网+”所带来的时代机遇,结合其自身的实效性与便捷性,携手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使得其能够形成有效地协同育人效应,构建优质的育人环境,藉以有效地落实全员育人的教育宗旨。
(二)平台选择下形成网络大思政格局
伴随网络思政课程的诞生,诸如慕课、微课等课程的出现,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得以与网络课程得以有机组合,进而产生了极为突出的成果,使得其专业课程也具备强烈的时代特性。目前国内的网络平台类型繁多,并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而,选择什么样的网络平台,才是高效思政教育当前亟待需决的问题。
首先,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而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譬如,在“互联网+”下构建的易班平台,就是根据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教育模式变革下的产物。作为一个真实性的网络教学平台,既要具备一定地思想引导,还要完成相
校园极为相符的网络社区,我国高校注册人员达到了六百万人,在教学、文化、服务和实践等方面都有着极为强烈的育人宗旨,并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使得网络思政格局得以在其间发挥其应尽的作用。
其次,就是结合网络环境构建并实施“精准思政”平台。精准思政平台的目的就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科学育人。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必须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学生能够在学生管理系统中发挥余热,记录其真实的课堂表现,建立数据库,为精准育人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案。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方案,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容找学生谈话,并进行谈话内容的记录。学生在接受谈话教育后,要在系统上进行教育体会的反馈,让数据更加丰富,可以成为以后再教学的案例。教师课堂笔记的建立让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的联动的效率得到提升,实现了“精准思政”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也体现了柔性育人方式。
(三)内容构建彰显网络思政的育人价值
其一,高校要不断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建设。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取决于高校自身对其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全面认知,而那些通识教育和公修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都有课程隐形教育的功能。高校应该挖掘隐形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促进大学生获取更多理论知识,促进其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升。
其二,还要不断加强高校的网络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巩固与系统建设。高校教师要结合网络技术为高校思政教育所提供的先决条件,并进行教学内容、评价考核反思的改进与创新,使得其资源库能够得到不断地完善。譬如,不断丰富与加强易班平台建设,在网络管理与课程教育及其资源库等方面,都能得到较为全面和真实的信息渠道,使得集中育人得以有效地落实,构建优质的网络学风体系。
此外,还可以力邀优秀的师资加盟并参与到网络学习平台建设中来,构建名师工作室,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与畅快地进行交流,促进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的深入融合,从而有效呈现网络思政强大的育人功用。
四、结语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改思政建设,关系到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对立德树人下高校人才培养与育人宗旨的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要构建高校课改思政改革模式,必须要缕清基本思路,设计科学、合理的构建策略并实践,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效,积极推进网络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晓峰.“互联网+”视阈下“网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2]唐伟元.依托“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路径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9):21-22.[3]颜雅惠.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6):170-171.
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