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和环境第一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一)
一、选择题
1.种群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
2.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种群的是( )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4. 在一个棉田中有蚜虫卵、蚜虫幼虫、有翅蚜虫、无翅蚜虫。这些蚜虫共同组成( ) A.种群 B.群落 C.群体 D.社会 5. 能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
C.出生率、死亡率
6.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少,年老的个体多,则种群密度会( )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7.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会( )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8.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并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至40年,美国需40至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依据是( )
A.人口种群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9. 狮子种群中的性别比例一般属于 ( )
A. 雌雄相当 B. 雌多于雄 C. 雄多于雌 D. 无法确定 10. 2001年11月1-10日,我国开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从生态学角度看,调查对象应属于一个( ) A.种群 B.生物体
11.甲具有出生、年龄、性别、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则甲、乙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种群 B.种群、物种的个体 C.植物、动物 D.物种的个体、植被 12.小晨学习了种群的概念后,对种群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你认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一定的年龄结构 B.必须有相当多的生物数量 C.有一定的密度 D.有一定的性别比例 二、填空题
13.一个物种就是一群生物,它们的 、 相似,并能相互 而生育后代。种群是由同一 的许多生物个体组成。
14.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一些特征,如: 、 、 和
15.我班男女的性别比是: 。
16.出生率是指在 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 的新个体数;死亡率是指在 内,平均每千个个体 的个体数。 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某市总人口首次超过百万达到1000530人,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出生的人口为7364人,死亡人口为6425人。请问该市的人口出生率为 %0,死亡率为 %0。 三、分析题
17.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种群中, 个体多, 个体少。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人口发展呈现了 趋势。
(3)2005年1月6日凌晨,中国内地第13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这比预计的整整推迟了4年。我国人口增长的减缓主要得益于多年来实行的 这一基本国策。
第一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二)
一、选择题
1.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水蚤、藻类、虾、鲤鱼、莲等各种生物,这些生物的总和可以看成一个( ) A.种群 B.群落
2.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B.一块水稻田里的蝌蚪和青蛙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生物
D.一个湖泊中的藻类、鱼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3. 一个池塘中的生物群落不包括( )
A. 细菌和真菌 B. 所有植物 C. 所有鱼类 D. 水和土壤 4.雀鸟、煤山雀、血雉等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里分层次地分布,这体现了( )
A.种群的密度 B.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种群的水平结构 5.分析下列生物现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分别是 (1)苹果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2)阳面山坡的小麦比阴面的长得好( ) (3)荒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 ) A.温度 B.水 C.阳光
6.下列生物的生活习性,受温度影响的是( ) A.仙人掌的变态叶 B.蛾类喜夜间生活
7. 生活在海藻中的一种鱼,遇到敌害时,身体侧立不动,似一株植物,从而逃避敌害,这是一种(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变态
8.下列属于保护色的是 ( ) A.雌黄蜂与蜂兰的唇形花瓣相似 B.比目鱼的体色能与环境色彩变化保持一致 C.黄蜂腹部具有黑黄相间的条纹 D.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花纹
9. 南美洲鲈鱼形如败叶;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毛色雪白;瓢虫体表的斑点;尺蠖爬行时拱腰成枯枝状。这四种现象分别是( )
A、拟态、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C、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保护色 D、保护色、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10. 下图为生活在同一培养缸中的两个群体M和N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M以N为食 B.N以M为食
C.M与N无捕食关系 D.M和N的数量改变相同
11.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 ) A.水 B.温度 C.阳光
12.种在同一穴中的玉米,如果过稠会出现瘦苗和弱苗现象,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竞争
13.在林区放赤眼蜂,结果松毛虫被消灭了,原因是赤眼蜂的卵产在松毛虫的卵内,使松毛虫卵的空壳率达到70%以上,赤眼蜂的生活方式及两者的关系实质是( ) A.捕食和种内斗争 B.互利共生和种间互助 14.下列各组都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15. 属于种内互助的一组生物是(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二、填空题
16.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 。
17.我们把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 。把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 。
18. 森林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结构,从高到低依次是 层、 层、 层和地衣、苔藓植物层等。19.到了寒冷的冬天,柳树落叶,而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它们都能 寒冷环境;蚯蚓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说明生物也能 环境。 三、分析题
20.浙江省盛产柑橘,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在15摄氏度以上,一月的平均气温在5摄氏度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有水源。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 (1)选择90株柑橘苗,将它们分为A、B、C三组
(2)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B 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3)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收获,结果如下:
组 产量(千克) 个体大小 甜度分析 A 84 小 不甜,酸味重 B 102 最大 甜 C 91 较大 甜,略带酸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回答: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至少答出两个) (2)从实验结果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3)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至少指出一处。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一)
一 、选择题:
1. 下列不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红树林 B.梅林水库 C.西丽果场 D.封闭的一瓶蒸馏水
2. 原始森林中一棵老树死了,长期横倒在地,苔藓、蕨类、蘑菇、白蚁、老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这里构成了一个( )
A.群落 B.生态系统 C.种群
3.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从生态角度看,一片草地、草地里的各种生物、草地里的所有植物、草地里的蝗虫依次可称为( )
A.生态系统、群落、植被、种群 B.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群落 C.群落、生态系统、种群、种群 D.种群、生态系统、群落、群落 4.生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结构较稳定的生态系统是( )
5. 就全年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而言,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这主要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 )
A.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 C.不施农药 D.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结构 6.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7.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野蘑菇→鹰→野兔 C.草→昆虫→青蛙→蛇 D.蛇→蛙→昆虫→
草
8. 在某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中可以缺少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9.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A.农民 B.庄稼 C.土地 D.田鼠 10. 有关生物圈的正确叙述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外部最厚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有机物的总称 11. 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光能细菌 B.草履虫 C.蘑菇
12. 由于施肥不当,造成黄瓜幼苗大量死亡,随后,黄瓜地里的细菌和真菌将( ) A.不能生存 B.数量下降 C.数量上升 D.数量不变 13. 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能影响鹿群数量变动的因素有( )
①狼群中狼的数量;②初级消费者昆虫和树木;③冬季的大雪低温;④夏季长期干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森林中阳光较弱,小松树生长不好 B.当温度降到24℃以下时,蝉停止鸣叫 C.由于青蛙大量捕杀,造成稻田虫害成灾 D.由于久旱无雨,造成作物颗粒无收 二、判断:
15.黄羊、跳鼠等善于奔跑的动物一般都生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 ( ) 16.只有农田生态系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 ( ) 17.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 18.无论在什么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 三、分析题
19. 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依据这一生态情景,分别将黄雀、柳树、螳螂和蝉,用箭头表示出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0.图2-3是某一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辨别这张食物网中每一种生物,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2)写出一条包含蛇的食物链 。 (3)图中的所有生物能否称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说明理由。
21. 蝗虫要嚼食绿色植物的枝叶,2002年夏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蝗灾,国家农业部强调要科学治蝗,新疆某地区利用所养的鸭子来吃蝗虫,既注意了治蝗的效果,又注意保护生态。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2)下列关于治蝗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蝗虫是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只要不成批起飞成灾,不必将其完全消灭 B.应积极推行生物治蝗、生态治蝗
C.治蝗的最佳时间是蝗虫大批繁殖,但未起飞前 D.要喷洒大量农药,使蝗虫灭绝
22.生态系统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与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它们的重要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形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同时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锥形瓶中放入等量的金鱼藻③向四个锥形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金鱼各2条,用软木塞塞紧④A、B、C锥形瓶置于阳光下,D锥形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结果如下: 锥形瓶编号 瓶中金鱼生存时间/天 A 3 B 11 C 25 D 2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比较A、B、C可知,它们具有的相同非生物因素是 。 (2)由A、B、C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存活时间与 有关。 (3)由A和B的实验结果可知,金鱼藻的作用是 。 (4)通过 两个锥形瓶实验的比较,可以说明金鱼藻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第二节 生态系统(二)
一、选择题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
A.进入这个生态系统的全部的太阳能 B.照射到这个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上的太阳能 C.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全部太阳能
2.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是( )
A.各级相等,反复运动 B.逐级减少,单向流动 C.逐级增加,单向流动 D.逐级变化,双向流动
3.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的流动特点是( ) A.各级相等 B.逐级减少
4.假若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随身只带了少量的麦子和鸡可以食用。那么,可使你生活时间较长的办法( )
A.先吃鸡,然后吃麦子 B. 先吃麦子,然后吃鸡
C. 用麦子喂鸡,然后吃鸡 D. 用麦子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吃鸡 5.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 )
6.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能够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
7.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 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 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8. 假如某生态系统遭到化学农药的污染,该生态系统中化学农药残留量较高的是( ) A.植物 B.昆虫 C.植食鸟类 D.肉食鸟类
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
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丙 有 机 物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总甲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量---- 乙 增丁 加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10.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 分别以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
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 营养级 a 5b ×10 5c ×10 5d ×10 5能量(焦.每平方米) ×10
A. a B. b C. c D. d
11.下列是一些池塘中常见的生物:①鱼类 ②水生甲虫 ③水蚤 ④藻类 ⑤池边肉食动物,将上述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次序为( )
A.④→①→②→⑤→③ B.④→③→②→①→⑤ C.②→⑤→③→①→④ D.④→②→③→⑤
→①
12.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①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 ②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③能量是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的
④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太阳 ⑥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分不开的 A、①② B、③ C、④⑤ D、⑥ 二、填空题
13.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最主要的关系是 关系,通过此关系把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连接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成为 流动和 循环的渠道。
14. 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使能量尽量可能多地 。
15.在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使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经是 。 三、分析题
16. DDT是一种难以分解、无法经代谢排出体外的一种农药。DDT流入水体会随食物链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下面是一水体中生物的食物链:①(微小的水生植物)→②(水蚤)→③(蜻蜓)→④(小鱼)→⑤(大鱼),请就此食物链分析回答:
(1)①—⑤,DDT含量由多到少的生物依次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人长期吃了含DDT的大鱼,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右图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流经此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所固定的 能。
(2)碳在无机环境与群落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3)此人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 。
(4)沼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写出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8. 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构成。在此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还必须有 存在。(2)此食物网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称为 。
(3)这一地域内所有的兔构成一个 。
(4)如果将该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
大的应该是__________。
(5)对蛇而言,能量损失最多的营养结构(食物链)是 。
(6)在此食物网,鸟和虫的关系既是 关系,又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是 关系。
(7)科学家研究发现,洪涝灾害可以使次年蛇的数量急剧减少,由此容易出现__________大量增多而使农作物受害。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破坏生态平衡的人为因素( )
A.过渡砍伐森林 B.大肆捕捉青蛙 C.强烈的地震、台风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 下列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 )
A.过量开采资源 B.污水污染 C.森林被大量砍伐 D.作物病虫害
3. 我国农业部禁止养殖食人鲳,食人鲳原生活在亚马孙河谷,因为食人鲳在我国有其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及丰富的食物,便快速繁殖成灾,使我国(特别是江淮流域)的水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造成这种生态平衡的破坏属于( )
A.植被的破坏 B.自然因素 C.食物链的破坏 D.环境污染
4.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没有加罩的草地反而生产良好,造成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
A.昆虫过多 B.鸟类减少 C.光线不足 D.食物链被破坏
5. 某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飞机播种造林工作,用马尾松种子飞播后,采用阔叶树种(木荷、风香、台湾相思树)人工点播或补种,以形成针叶阔叶混交林,这样做对于保护生态平衡的价值是( )
A.提高森林的观赏价值 B.提高树种的成活率 C.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降低人工造林的成本
6. 对保护池塘生态系统来说,禁止捕鱼是否是最佳方案?( )
A.是最佳方案,这样可以保护生态平衡 B.不是,应及时适量捕捞成鱼,既有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幼鱼发育
C.是最佳方案,最初会出现不平衡,经自动调节后会达到平衡 D.不是,应及时捕鱼 7. 我国有广阔的草原,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确定载畜量,适当地超载放牧 B.根据草场生产力建立合理放牧制度 C.根据现有载畜量每年按比例递增 D.根据现有载畜量每年按比例扩大草场
8. 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大丰收。这是哪一方面的典型例子( ) A.维护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 B.破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使生态系统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D.破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9. 合理地砍伐一定量的树木,一般不会破坏森林生态平衡的原因是( ) A.生态系统能进行物质循环 B.森林中其他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态系统能进行能量流动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绿色奥运”。以下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草地覆盖率的做法是( )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改变原有绿地内的植物种类,多栽些花卉植物 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④实施对已有绿地的保护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
11.1998年,长江发生了特大洪灾,专家分析除了大气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具体表现在( )
A.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水的供应过于充足 B.长江上游天然森林的过度采伐导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下降
C.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太快
D.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中断 二、填空题
12.生态系统具有 或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持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其内部具有一定的 能力。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这种能力就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 ,一旦外来的干扰超过了这种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 。外界这种干扰主要有两类,这两类因素往往是 作用的,有时 因素可以导致 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三、分析题
13. 据右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2) 要维护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除图中生物的成分外,还必须有不可缺少
的生物成分是 。
(3) 若鹰、蛇、狐受到保护,数量增加,该生态系统中, 的数
量会显著增加,而 、 的数量会减少。 14.下图所示是某学生做的一个生态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瓶中的生产者是 ,消费者是 ,生态瓶中的各种生物的最终能量来源是 。 (2)水草的光合作用能为动物提供 和 ,动物生命活动过 程中产生的 是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的 。 (3)泥沙中的微生物能 动物和植物的尸体,为植物的生活提供营养。 (4)要使一个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最重要的两类生物是 和 。
15.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 。 (2)“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是保护 。
(3)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 。 (4)西部耕地同样要做好除草、治虫等工作,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 治虫措施中不宜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控制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方法之一是用 替代化学杀虫剂,二是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 转入农作物,形成新的抗虫作物品种。
第六节 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
一、选择题:
1. 《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的核心内涵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氢气 2.在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有( )
①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②由实验室逸出的二氧化碳增加
③森林绿化面积迅速减少,使得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④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气体与温室效应无关的是( )
①二氧化碳 ②臭氧 ③甲烷 ④氟氯代烷 ⑤氮气 ⑥氧气 A.⑤⑥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生的变化是( ) 2→O2 B.CO→CO2 C.N2→CO2 2→CO2 5.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是(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①.禁止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 ②.禁止生产含氟冰箱 ③.大量植树造林 ④.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能源 ⑤.用大量石灰水吸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
A.臭氧是一种单质 B.不使用含氟冰箱有利于臭氧空洞的修复 C.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D.臭氧转化成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7.大自然中氧气的含量会随着 和 等而减少,但又会随 而
增加,
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 。 8.根据氧循环的过程填写图2-38
图2-39
图2-38
9.碳是构成 的基本元素之一,大自然界中的碳可以 或 的形式存在。大
气中碳的气态化合物主要是 ,碳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循环的。
10.自然界中存在着 循环和 循环, 和 保持着相对平衡,从而
使它们在空气中的 保持相对稳定. 三、综合题:
11.二氧化碳占空气总量的%,正常情况下能维持这个含量基本 不变是因为自然界存在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根据图2-39分析:
(1)图中A环节不包括下列哪过程( )
A 、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呼吸作用 C、 水分的蒸发 D、含碳燃料的燃烧 (2)自然界氧气主要来自于哪项生理活动? (3)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死亡之前),放出的氧气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小于”)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12. 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曾做过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
(1) 此实验说明了植物 释放氧气。实验中甲是乙的对照。为使实验更为可靠,这两容器内的小白鼠应该
(2)如果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那么这只小白鼠存活的时间比没罩时短,这是因图2-40 为 。
第七节 空气污染和环境保护
一、选择题:
1.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景;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
2.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能源
3.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
A.二氧化硫(SO2) B.二氧化碳(CO2) C.二氧化氮(NO2) D.总悬浮颗粒物(TSP) 4.1952年冬季,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有4000多人在此事件中丧生。造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是什么?( )
A. 烟尘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 C.烟尘和二氧化硫 5.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C.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D.生物的腐烂放出一氧化碳
6.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市也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列气体中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有:①NO2、②NO、③CO、④CO2、⑤SO2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A.①②③⑤
7.下列各项对空气、水的污染程度最小的是( ) D.化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 8.我国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2、Cl2 、N2 B. SO2、CO 、NO2 C. CO2、NO 、NH3 D.SO2、HCl、N2 9.“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 ) A.CO2、NH3 B.O2、CO2 C.N2、CO2 D.NO2、CO2
10.从空气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出,造成我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
二、简答题:
11.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A:根据媒体报道,某市近期内的汽车拥有量在成倍增长,已从建特区初期的1万辆发展到现在的60多万辆,道路虽然也在不断扩建,但仍跟不上汽车数量的增长。
材料B:去年B市区的新增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改造绿地50000平方米,植树10多万株。加上今年的市区生态园和市区公园、市区绿化带等的建设。目前B市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7%,按照规划,三年后将达到45%。B区委区政府去年提出的“让市区绿起来”的目标将很快成为现实。
(1) 看了材料A,你认为汽车数量的增长对空气造成的直接后果有:
。 为减少该后果造成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看了材料B,请从科学的角度简要分析B区委区政府的做法对改善我们市区的环境状况有何意义?
12.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1)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0~50 优 51~100 良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轻度污染Ⅰ 轻度污染Ⅱ 中度污染Ⅰ 中度污染Ⅱ >300 重度污染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空气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Ⅲ Ⅳ Ⅳ Ⅴ 2005年5月10日我省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2)
城市 广州 深圳 宝安 鼎湖山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 空气污染指数 115 75 63 25 空气质量级别 Ⅲ轻度污染 Ⅱ良 Ⅱ良 (1) 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地区)为 。 (2)请你根据表1和表2中的内容,确定当日鼎湖山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内。 (3)对宝安污染影响最大的污染物是 。
距地球15—35km处,有一臭氧层,臭氧的化学式为O3,微量的臭氧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 13.请你根据图2-4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图所寓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 比如说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请你再举二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例1: 例2:
图2-41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