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基础知识填空

2022-03-06 来源:易榕旅网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过关)

第一课 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知识点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 2.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 。 (2)生活地点: 。 (3)生活状况

① 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 一些粗糙的 ,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② 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 , 。 (4)历史地位: 。

知识点二 北京人的发现

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 西南 。 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 ”

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

化石。

4.生活年代:距今约 至 年 知识点三 北京人特征

(1)北京人,用火 , , , ,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 (2)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知识拓展 山顶洞人

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 和 。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距今约 前。

由上可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点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时间:约 年。

2.生活地点: 陕西东部 一带。 3.生产生活:住 圆形房屋,种植 。 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时间: 。

2.生活地点: 的 。( ) 3.生产生活:住 圆形房屋,种植 。 知识点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最早栽培粟: ,公元前900至公元前7000年。 3.原始农业

① 时间:距今9000-7000年。

② 范围: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③ 耕作方式:由“ ”发展到 用 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④ 标志: , 的出现以及 , 的发展。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1.早期社会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时间:距今约 ,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3.概况:

(1)黄河流域 联合一些部落,在 与 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

归顺黄帝,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在 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

(1)黄帝被推举为 首领。

(2)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 ,因此后人尊崇 和 为中华民族的 , 海内外也以“ ”自称。 知识点二 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含义:将部落 位子传给 。 2.首领先后顺序:尧-舜-禹

① 尧:鼓励人们 ,适时耕种。

② 舜: ,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止水,解除水患。

③ 禹: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失败,禹总结经验教训,不辞辛苦,治水有功被尊称为“ ”,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第四课 早起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知识点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约 年, 建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 着 。 2.措施: 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之乱,在 修建城池,制定了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的

发展。

3.政治制度: 死后, 继承父位。从此, 代替了 。 4.国家机构:

(1)夏朝建立了 。 (2)制定了 ,

(3)设置了 ,

(4)还制定了 ,称为“ ”。

5.统治中心: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考古学家发现 。 6.亡国之君:夏朝经历 年,到夏王 ,在位期间,国力衰微。他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

伤害百姓,引起民众反抗。

知识点二 商汤灭夏

1.建立: 年, 灭夏,建立 ,都城建在 。 2.迁都:由于 和 等因素, 迁都到了 。

3.发展:商朝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为了巩固统治,设置 ,制定 ,加强

和 的控制。

4.亡国之君: 对外征讨,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

残害人民。

知识点三 武王伐纣

1.灭商: ,在 决战中商朝被周武王组织的政治联盟所灭。

2.建周:公元前1046年得到吕尚,周公等人辅助的 建立 ,定都 ,史称 。 知识点四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 ,巩固 . 2.依据: 远近和 大小。 3.内容:

(1)将 和 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 ,建立 。 (2)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 ,服从 。 (3)受封者可以接着在自己的封地再分封。

4.西周的社会等级: 。

5.灭亡: 年, 与民争利,引起“ ”。 到 时,朝政腐败,社会矛

盾激化。 , 被犬戎所灭。 东迁 ,史称 。

第五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知识点一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发现地点:在 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等地出现了铜器,在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

出土了铜镜。

2.工艺: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 , , 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

术上,采用“ ”。

3.代表: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的青铜器。 知识点二 甲骨文记事

1.含义: 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 和牛羊等 的文字。 2.发现: 年,清朝人 首次发现甲骨文。

3.地位: 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 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二 王室衰微

分封制的瓦解: ,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 大夫,而是设置 , ,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 ,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 逐渐瓦解。 知识点三 诸侯争霸

1.原因:由于 , 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 ,互相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2.状况:

(1)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 ”的名义进项征战,

争夺霸主地位。

(2) , , ,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

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3.结果:在春秋争霸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 ”

“ ”在同周边的戎,狄,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4.影响:(1)消极影响: ;

(2)积极影响: 。

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一 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战国初年, 被 , , ,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

, , , , , , 。

2.兼并战争: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 ”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扩

等都是发上在这一时期。

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1.背景: 时期, 和 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的

势力增强。

2.目的: ,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具体内容: 年, 任用 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的意义(影响): 。 知识点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① 时间: 年 修建者:秦国蜀郡太守: ② 地点:成都附近的 上修建了 。

③ 组成:都江堰 和 ,渠首由: , 和 。 1.影响:(1)建成之后, 称为沃野,被称为“ ”。

(3)两千多年来, 一直发挥着 ,在 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展疆域。当时战争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如 , ,

第八课 百家争鸣

知识点一 老子

2.学派: 是春秋后期楚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

3.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 ,世间万物都 ,对立的双方是

可以 的。老子在政治上主张“ 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4.学说: ,道家经典。 知识点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1. 是春秋晚期 人,孔子在政治上 ,主张 。

2.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 ”,他提出“ ”,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 ,

使人民 , 。

3.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 ,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 和 ,突出了一些列的 和 。 4. 是 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5.作用: 。 知识点三 百家争鸣

1.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在学术思想领域非诚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史称“ ”,其中, , , , 等。 思想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地位 思想主张 创始人 主张“ ”“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互相攻伐兼并,残害生命;提出要选 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 儒家代表人创始人孔子 儒家代表人 道家代表(创法家代表 主张实行“ ”,提出“ ”“ ”“ ”的思想,并反对 的战争。 主张实行“ ”,明确 。 强调治国要 和 ,认为人生应追求 ,要保持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反对空谈仁义,强调 ,梳理君主的 ,建立 专制统治 始人是老子) 独立的人格。 2.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诚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一、秦灭六国

1、 秦国完成统一的背景(条件):

① 连年战争影响 和 ,人民希望安定统一; ② 使秦国实力大增,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③秦王 进行了充分的准备;(重用人才、远交近攻)。

2、统一过程 : 时间: — ;顺序: 秦朝建立的时间: ; 建立者: ;都城: ;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 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 知识点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

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拥有 的权威,总揽全国 。嬴政自

称 “ ”,史称“ ”。

2、中央政权机构: —行政;太尉— ;御史大夫 — 。最后的 由皇帝掌控。 (二)地方: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取代 )

1、内容:全国分为36郡,郡的长官为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为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

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2、作用 :①有利于加强对 ,巩固 ;

②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的 。

知识点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 统一 ( ):命 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意义: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 顺利推行,也使 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

于 。

2、 统一 (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意义:改变了以往 的状况,有利于 ,促进 。 3、统一度量衡:以 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 由 。 意义:度量衡的统一, 。 4、统一 和 ,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5、开凿 :沟通 和 ,意义:便利 ;

6、派 ,并修筑 ( 西起 ,东到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 ◆秦朝疆域四至:东至 ,西到 ,北至 ,南达 。

第十课 秦末农民起义

知识点一:秦的暴政表现:

(1)繁重的 (2)沉重的 (3)严酷的 (4) 的残暴统治(赵高“指鹿为马”) 知识点二: 起义(又称“ ”)

1、时间: ,地点: ,领导人: ; 2、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

3、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 张楚 ”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4、结果:起义军被 ,陈胜、吴广被杀害。

5、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 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中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则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 , 秦朝灭亡。

6、影响: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 和 继续领导军队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

知识点三:楚汉之争

1、巨鹿之战: 年, 大败 。

2、秦朝灭亡的标志: 年, 攻入 ,秦朝灭亡。(约法三章)

3、楚汉之争: --- 年, 和 为争夺帝位进行了 的战争。 4、西汉建立: 年, 建立 朝,定都 。 是汉高祖。

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 ,刘邦建立 ,称为 ,定都 。刘邦是 。 2、汉初的社会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 ,社会 , 。

原因是: 和 (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面临的问题:如何 ,巩固 ,成为首要问题。 知识点二: 政策:

1、原因:为了 和 ,汉高祖 ,采取了 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1下令“ ”,让士兵还家务农; ○

2将 ,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

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 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 。 ○

4十五税一:减轻田租,定税率为十五税一; ○

第十三课 东汉的兴亡 知识点一:刘秀称帝

1、西汉的灭亡: , ,建立 ,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 , 称帝,定都 ,史称 。 知识点二:光武中兴

1、目的: , 。 2、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

① ,减轻 ,减轻 ;

② , ,加强对 ,惩处 ; ③允许 ,缓和 。

3、影响(作用):社会 ,经济 ,史称“ ”。

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知识点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甘肃 和 ,今 和 称为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 年

(2)目的: , 。

(3) 意义: 的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 年

(2)目的:为了

(3)意义:促进了 的 。 知识点二、丝绸之路

(1)路线: —— —— —— —— —— 。 (2)历史作用:丝绸之路是 。 知识点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置:

(1)时间: (汉宣帝时)

设立的意义: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 。 东汉: 派 出使西域, 派 出使大秦。

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知识点一、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 懂得造纸 ——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 改进造纸术

(1)造纸原料: 、 、 、 。

(2)蔡侯纸的特点: , , , 大大提高。 知识点二:史学:历史巨著《 》 1、作者:

2、主要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到 时 年的 。 知识点三:宗教: 和

1、道教: 产生于 。主要教派有 创立的 和 创立的 。 2、佛教: 传入; 。

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知识点一、官渡之战

1、背景: 年, ,社会生产 。

2、概况:(1)时间: 年 (2)作战双方: 与

(3)结果: , 。 (4)影响:为 。

知识点二、赤壁之战

1、背景: 基本上统一了 ,想 。

2、概况:(1)时间: 年 (2)作战双方: 与

(3)结果: 以少胜多,大败 。 (4)影响:为 。

知识点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的形成:(1) 年, 称帝,定城 , 国建立;

(2) 年, 称帝,定城 , 国建立;

(3) 年, 称王, 年,定城 , 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点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 、 、 ) 1、建立: 年, 建立 ,定都 。 2、统一: 年, 灭 ,实现了统一。

3、政权特点:统治阶级在政治上 ,生活上 、 。 4、衰落(转折点): 时发生 ,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5、灭亡:公元 年, 灭掉 。 知识点二、八王之乱

1、原因:(1)分封 , ,(2) , ;

(3) 。

2、爆发: 在位时,手握重兵的 为了 ,先后起兵,相互混战。 3、影响:(1)给社会造成 ,西晋 。

(2)形成我国 上 的 。

知识点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 、 、 、 )

十六国:(1) 到 期, 先后建立 个政权,连同 ,称为 。

(2) 期, 建立的 统一了 。

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

1、西晋的灭亡: 年,内迁的 灭掉西晋。

2、东晋的建立: 年, 建立 ,定都 。 3、政权特点: , 。

4、兴盛: 后,东晋经济得到发展, 出现“ , ”的景象。 5、衰落: ,政权落入 。 6、灭亡: 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1、 —— 年,出现 、 、 、 四个王朝,定都 。 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 ,带来了 、先进的 和 , ②江南地区 ,社会 。 ③江南地区 优越。

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淝水之战

1、背景:①南方: 重建晋朝,都城在 ,史称“ ”。

②北方: 建立的 ,统一了 。

2、概况:

① 时间:公元 ②作战双方: 与 ③结 果: ,大败 。 3、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以后 ,北方 。

(2) 暂时稳定,为 提供了有利条件。 4、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1) 从前秦方面看:苻坚 ;前秦军队 , ,

, 。

(2)从东晋方面看:东晋 , , , 。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1)建立: , 建立; (2)统一北方: 年统一北方。 2、改革的原因(目的): ,加强对 ( 。)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迁都 ( 年) (2) 改说 ; (3)改穿 ;

(4)改用 ; (5)鼓励 ; (6)用 ,学 。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促进了 ,也增强了 。

5、学习孝文帝顺应 、坚持 、 、 、 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6、评价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 的 。他顺应 ,不顾 的反对,坚持 ,促进 ,促进了 。北魏孝文帝是 ,是 。

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一、农学:

1、作者:

2、地位: 的一部 。

3、内容:总结了 、 、 、 、 等方面的 。

4、影响:这部农书对 有深远的影响, 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数学:

1、时期:

2、成就: 到小数点以后的 ;制定 ;制造 、 、 。 三、书法: 1、 和 是 时的书法名家。 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 。 2、时期:

3、代表作品: ,被称为“ ”。 4、特点:“ , ” 四、绘画: 1、时期:

2、地位: 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3、特点:他擅长的 画, , , 。 4、代表作品: 和 ; 开始形成。 五、雕塑:

代表: 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