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小学作为教育的启蒙和基础的奠定,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期。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太成熟的教法和教学经验可以借鉴。今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我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实践(行为)导向法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将教学中的一些浅见总结如下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在教学中贯穿实践导向法、化抽象知识为具体,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计算机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计算机的专业名词都很难向他们解释清楚。对于这些抽象的知识点如果照本宣科或者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说给学生听,结果是很不理想的,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似是而非。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增加了学习兴趣。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学习,其抽象思维必然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已往的教学中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当然,学生在解题、写作、绘画等尝试中有时也能体会到创造的愉悦,但这一切都不能和学生自己探索知识所得到的满足喜悦相提并论。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由于信息技术教学摒弃了传统学科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多媒体的形象教育和网络资源的丰富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新鲜感,学生的创造欲望能得到极大地激发,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充分利用学科特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赋予了素质教育很强的操作性,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培养不拔意志、深刻思维、坚强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学生上机要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使大脑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上机体会各种功能、分析操作方式,都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出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计算机运行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学习计算机要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十分严谨。输入操作中,一是一,二是二,即使是一个字符,一个空格,也应一丝不苟,点滴差错,都通不过。因此在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会出错或死机,因此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谨性。 四、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绩的评定不只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完成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从而真正达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提高操作水平。多次测试就是指在一学期里,结合教学实际,每学完一个模块或一个模块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内容后就对学生进行测试,这样有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绝不可仅仅停留在计算机学科范围内,而应着眼于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科学管理,指导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化的素质教育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应包括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等等。一方面要让
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在信息技术的熏陶中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在未来社会能进一步成为独当一面的专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