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2-2030年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摘要)

2024-04-28 来源:易榕旅网
2002-2030年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摘要)

1、概要:《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2002-2030年)》(2006年修编)的内容结构为:第一部分,南宁市工业发展战略规划(2002-2030年);第二部分,南宁市工业布局规划(2002-2030年);第三部分,专题研究,包括了《南宁市工业发展环境研究》、《南宁市发展都市工业研究》、《南宁市新型工业化研究》、《南宁市发展循环经济研究》、《南宁市工业招商引资策略研究》、《南宁市工业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南宁市工业用地利用研究》等。

2、《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2002-2030年)》(2006年修编)的深度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战略层面,着重解决南宁市工业发展定位和南宁市工业布局总体思路。第二层次为专题层面,着重解决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的支持体系和工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3、规划目标:南宁市工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为广西工业中心和中国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并明确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为“33233”,即利用“三大”资源,发挥“三个”积极性,着力“两个”重点,经过“三个”阶段,实现“三个”转变。根据南宁市工业发展战略思路,课题组提出了“一中心、四带、三极、九大工业(集中)区”,即“1+4+3+9”的工业总体布局思路,一中心是指城区;四条工业带为南部沿海新型制造业带、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带、东部产业吸纳带、北部传统工业带;三个工业极是国家级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九大工业(集中)区包括良庆经济开发区、六景工业园区、黎塘工业集中区、江南工业园区、华侨经济园区、伶俐工业集中区、三塘工业集中区、西乡塘工业集中区、邕宁工业集中区。

4、规划综合分析提出南宁市工业发展目标取值为:2010年工业总产值1150亿元、2020年工业总产值6000亿元、2030年工业总产值19500亿元。这一目标,既反映了稳定原则,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性,对南宁市工业发展具有比较好的指导作用。

为适应南宁市30年内城市规模扩展对工业用地的需求趋势,与“中国绿城”建设总目标相协调,特编制《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工业发展布局的宏观环境和集聚条件

(1)今后30年内,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2)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的集聚条件正发生深刻变革。

二、工业发展布局的现状诊断

(3)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

(4)以农林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具有区域比较优势。 (5)工业发展布局偏重于市区。

(6)工业化正处在由初级阶段向中兴阶段的转型。

三、工业发展布局的总体规划

(7)加快新工业化进程。

(8)新工业化要求创新工业发展布局的理念和原则。 (9)建设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代化工业强市。 近期(2002-2006),至2006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41.2亿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3.7%以上;五年内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年均增长17.4%,技术创新完成投资17.6亿元,年均增长16%,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27%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 中期(2007-2015),至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30%左右,工业年平均速度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培育和发展2~3个在全国有地位的工业产品创新与研发基地。

远期(2016-2030),至2030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GDP的33%左右;工业保持8%以上的速度适度增长,南宁市成为南贵昆工业成长三角中最具活力的工业基地,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现代化工业强市。

(10)培育工业产业簇群,全面提升工业产业竞争优势。 加快整合资源导向型工业簇群

――延长制糖产业链,与木薯加工相结合,开发生产汽油替代品的燃料乙醇,开发蔗糖精细化工产品。

――延伸木薯产业链,深度开发变性淀粉产品,与糖业联手开发燃料酒精。 ――强化铝加工产业链,实施铝材的产业链战略和产品细分化战略,开发生产高精度铝板、带、箔材和工业型材、棒材。

――引导造纸及纸制品产业簇群发展 ,林纸结合、糖纸结合。 ――整合南宁化工、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簇群

――大力培育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簇群。 ――依托高新技术,培育电子信息产业群。 适应城市规模扩张,发展都市工业簇群

重点发展食品、纸制品加工、服装、鞋类、旅游工艺品、印刷、日用化工、家用电器、电子信息与五金工具、家具、粮油加工等工业。

(11)优化工业发展布局的战略格局。至规划末期,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的发展目标,必须保障150平方千米的工业用地投入。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工业空间组织模式,以城市中心商贸区为核心,环绕城市中心商贸区,“整合中心城工业圈,做大南部工业区、做强北部工业区、开拓东部工业区等3个工业区,发展武鸣-华侨区、培育西部金坛工业区2个卫星工业城”,形成“1+3+2”的城市工业布局的空间格局: 整合中心城工业圈

――城市中环以内的区域,为都市型工业的选择空间,区域内原有的污染型原材料工业和加工业应向都市型工业转型或异地搬迁改造,严格限制发展布局新的二、三类工业; ――中环与城市快速环道之间的环形区域是商贸与工业交错分布圈层,分布有西郊、北湖、江南、旱塘等老工业区,鼓励工业企业进行业态创新,转型发展都市型工业;

――快速环道与外环高速公路之间是城市新工业空间,布局有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沙井工业区与北湖综合工业区,是新旧工业相互动态置换和业态创新的区域,是城市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区域,要加强工业产业政策导向,鼓励发展高效、高产出、轻污染、技术含量高的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 做大南部工业区

位于邕江南岸城市拓展区内,由原江南工业区、旱塘工业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南宁市大沙田经济开发区、邕宁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和沙井、吴圩(明阳)等工业园区所组成,远期拓展至大塘。南部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重点,至规划末期,工业区域用地控制在40平方千米以内,形成350亿元工业增加值的产出能力。 南部工业区要整合江南与旱塘工业区的存量资产,把产业簇群做大做强做优。重点建设铝加工产业园区;南糖、南化与凤凰纸业至规划末期逐步实现由生产基地向研发创新基地的转型;部分企业向都市型工业转移。

以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出口加工型工业,鼓励发展与主导产业簇群相配套的相关工业项目和电子信息、电力电器、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工业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建设好吴圩变性淀粉为主的精细化工和航空食品、包装工业园区。

建设沙井、富宁、那马、大塘等新工业园区,逐步向南拓展,与广西沿海港口工业区相衔接,为中心城化工、建材工业的搬迁改造创造工业化新空间。 做强北部工业区

位于邕江北岸城市拓展区内,由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西郊工业区、北湖工业区、石埠工业园、安吉工业园、三塘工业园所组成。至规划末期,工业区域用地控制在30平方千米以内,形成约250亿元工业增加值规模。 以国家级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展开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布局,突出生物工程与制药、电子工程与机电一体化产业簇群的研发创新和新产品孵化、扩散功能。

整合北湖与西郊工业区。建设以机械装备、电力电器、生物制药、食品、家具制造为主要特色的都市型工业园,实现向都市型工业的转型。 以三塘新工业园建设为切入点,沿南梧公路逐步向东扩展,逐步形成以劳动密集型和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带。 建设石埠、安吉等新工业园区,成为与高新技术产业簇群优势互补的合作与竞争型伙伴或新产品生产基地,或吸纳本市企业的搬迁改造和外来投资的吸纳区。 开拓东部工业区

范围包括蒲庙、长塘、刘圩、伶俐等乡镇,具备工业集聚的条件:一是有桂海高速公路和湘桂铁路;二是有邕江水资源;三是邕宁仙湖开发区已经形成比较好的居住、教育、商业、行政环境;周围是丘陵坡林地;是接受来自珠江三角洲和东部沿海发达区域的工业辐射和空间转移以及与桂中工业区衔接的正面方向。规划末期工业区域用地达到30平方千米,形成

约200亿元工业增加值的生产能力,以五合工业新区的开拓拉开南宁城市组团向东发展的序幕。

发展武鸣-华侨区卫星工业城

包括南宁华侨投资区和武鸣县城西开发区。武鸣-华侨工业区北部承接重庆、贵州和河池地区的物流,规划末期工业区域用地达到25平方千米,形成100亿元工业增加值,成为南宁市域北部的工业增长空间。

华侨投资区与武鸣城西开发区要相互依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发挥华侨资源优势,研发适应东盟市场消费需求的新工业产品,发展出口加工、食品、高级卫生保健用纸、服饰等工业为主。

培育金坛卫星工业城

包括西部金陵、坛洛两乡镇。西部有南昆铁路和左右江水源;承接云南、贵州和左右江流域的百色、南宁西部地区的物流,面向西部广阔市场。近期推进城镇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项目落户创造环境优势;中期发展布局饲料加工、金属制品和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工业区域用地控制在25平方千米规模,规划末期形成100亿元工业增加值的能力。

(12)工业发展布局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空间过程。 近期(2002-2006年),市级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整合中心城市工业圈,做大南部工业区,做强北部工业区,开拓东部工业区,发展武鸣-华侨工业区,培育西部金坛工业区;建设好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宁华侨投资区三个开发区。 中心城工业布局调整的重点是:

――主城交通内环主干线内不再兴办新工业企业; ――主城交通内环与中环主干线环间内,不再征地新办工业企业。已有的工业企业不宜新建工业厂房,在工业排污量不增加的条件下,允许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向都市型工业转型或异地搬迁改造;

――主城中环主干线与快速环道环间内,允许发展南宁市的重点产业,鼓励高新技术和都市型工业进入该区域发展,或置换那些面临转型的传统工业。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如南宁荷花味精公司,南宁柠檬酸公司、市水泥厂、北湖水泥厂等,着手进行搬迁改造。

――位于主城快速环道与对外交通高速公路环道(南环东段部分以市铁路迂回线为准)之间的新工业空间,允许发展新的工业企业,已有工业企业在排污达标条件下允许发展。市、城区联手,引导市区面临破产或亏损严重的工业企业进行业态创新或转型,使之成为都市型工业的载体,形成“衔接主导工业、体现各区特色、建设工业园区(楼宇)、壮大重点产业集群”的都市型工业布局格局。

――西郊工业区要发挥食品加工和机械工业优势,用高新技术装备饮料、制药、机械和食品加工工业;

――北湖工业区发挥烟草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电力电器工业优势,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促进长岗工业带的调整,逐步形成以印刷业为主的都市工业园;

――整合江南、旱塘工业区,进一步提升骨干企业的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建设重点产业园,发展配套工业,壮大工业簇群。一是建设铝加工产业园;二是构建精细化工产业园。 发挥区、县在工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抓好区、县工业发展布局与合理分工。坚持属地化原则,增加区县政府税源,增强区县工业经济实力;市与区县联手,拉开建设“1+3+2”的工业空间框架结构:

――城北区办好安吉工业园(一期5平方千米),参与北湖工业区的改造与业态创新; ――江南区要与市级联手,参与建设铝加工产业园区的协作配套建设和江南、旱塘工业

区的改造和业态创新,同时建设好沙井工业园(一期5平方千米); ――永新区建设好石埠工业园(一期5平方千米),参与西郊工业区的改造与业态创新;与城北区联手,以坛洛、金陵为增长点,逐步培育和开发西部金坛工业园区; ――兴宁区办好三塘工业园区(一期5平方千米),引导城市内环工业转型或易地搬迁改造;

――新城区要致力于整合长罡岭工业带,以印刷、包装、服饰、工艺美术为重点,创建都市型工业园区;

――武鸣县办好城西工业园,发展变性淀粉、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工业;

――邕宁要加快沿海经济走廊、仙湖和大沙田开发区的建设,进一步招商引资。启动东部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中期(2007-2015年),进一步完善全市“1+3+2”的工业发展布局格局,初步实现新工业区与工业园区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进一步完善全市“1+3+2”的工业发展布局格局。在近期工业发展布局调整的成果基础上,依据南宁市城市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修订工业发展布局调整的方案,增强其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全市“1+3+2”的工业发展布局格局。 加快新工业区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开发区、区县工业园区在近期规划与发展的基础上,要根据工业经济运行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工业区和新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东部工业新区,实现全市工业发展布局的突破性发展。 加快快速环道内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

大力引进大中型工业项目入驻开发区和新工业区。

培育与城镇发展建设相衔接的通道工业带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的城镇,东线有伶俐、刘圩、南阳;南线有那马、大塘、苏圩;西线有江西、坛洛、金陵;北线有双桥、锣圩、府城和陆斡。

远期(2016-2030年),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的地域体系基本完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面向中国棗东盟自由贸易区和西太地区国际市场的极具竞争力的工业基地。

四、工业发展布局的支撑体系规划

(13)进一步完善工业发展布局的支撑保障系统,提升城市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14)工业发展布局支撑保障系统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南宁市工业发展和布局环境条件的过程。重点是:

工业原料基地 其中原料蔗基地以郊县和市区西部乡镇为主;木薯基地,以吴圩、苏圩、大塘、那马、江西等为主,扩散至左右江流域;造纸木材基地,扩散至左江流域;造纸竹材基地,以邕宁为主,扩散至左江流域;中药材基地,扩散至左右江流域和沿海地区。

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按三种模式配置:一是与客货站场结合配置;二是与工业园区结合配置;三是结合超市建设仓储超市型物流园区。

高新技术创业中心 完善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职能和基础设施,提升其科技孵化企业的能级和密度。鼓励大型企业兴办新产品研发中心和孵化器。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 都市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内部,按照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开发区或者工业园区滚动开发需要,干道等距布置,形成规整均匀的地块方便批租开发建设。

投资项目服务中心 在江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建设新的投资招商服务中心,形成与江北相呼应的全市工业投资项目服务中心。 工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体系 工业发展的人才能力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