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杨振宁教育思想的启示

2023-07-11 来源:易榕旅网


杨振宁教育思想的启示

杨振宁不仅是一位当代卓越的物理学大师,而且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杰出物理教育家。他的物理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择其要者有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物理实验

杨振宁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但他对物理实验和实验教学非常重视。他认为物理理论结构如果最后不能与实验联系起来,长时间以后在物理学中就会失去地位。他坚信物理学的基础是实验,他在给《物理通报》的题词中写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近年来,杨振宁在对国内物理教育作了大量考察后指出:中国的物理教学有一个倾向,即使人觉得物理就是逻辑。他认为物理学不单是像国内大学中“四大力学”这样的骨干,还应是有血有肉的,还应和实验、现象、实际联系在一起。

二、注重教学方法

杨振宁集国内外物理教学方法之大成,回首审视目前国内的物理教育,指出:中国的教育太注重演绎而忽视归纳的方法。这样,中国的教育(特别是物理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较强的理论推导能力,但往往忽视新的物理现象,造成直觉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他认为,中国的物理教育如果多增加一些不绝对严密的、注重归纳法的课,对于学生会有很多好处。因此,他呼吁中国的教育(特别是物理教育)要注重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演绎法,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的是要注重归纳法。

三、发展学习兴趣

杨振宁的成功与他的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他认为要尽力扩大自己的知识,主张要常到图书馆走走;要博览群书;要多听科学讲座和学术演讲。杨振宁的兴趣非常广泛,多方面的兴趣,使他随时都在吸收新的东西。为此,他深有感触地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往往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希望学生“十年寒窗,埋首苦读”。杨振宁认为,中国的教育比较窄一些,主要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太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为此,他向我国教育界呼吁:在教学方面最好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去启发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展自己的知识才能而成才。

四、培养创造能力

针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弱点,杨振宁特别强调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他认为从学习的内容上看,中西方的物理教学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教育形式上,分别走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教育,重视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视先贤先哲言行为真理和典范,在思维方式上明显地偏向演绎,不擅长归纳的方法和直觉的方法。美国的学生采用的是渗透式学习法,他们热衷于辩论,

使自己混乱的知识体系迅速地在辩论中剔除糟粕和谬误,从而获得进步。在思维形式上明显地偏向归纳和直觉的方法。杨振宁在剖析创造能力时,反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并认为科学创造中想象和灵感等思维形式远比逻辑思维重要。

透过杨振宁深邃的物理教育思想,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⒈重视实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除了要重视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外,更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搜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购买必要的物理仪器,自制学具建立家庭实验室。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感悟,激发好奇,产生兴趣。

⒉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注重科学探究,意在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的过程,经历问题的策划和解决过程,经历结论分析和知识应用的过程等;目的是在“过程”中动脑、动手,学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习,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情感、科学的价值观。

⒊以学生为本

老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变“师本教育”为“生本教育”,让学生敢想、敢说、能做。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生情”,教学流程要注意“留白”;从学生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出发,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⒋培养学生毅力

学习是件乐事,更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物理学史的发展过程、物理学家的奋斗过程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要让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懂得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为此,应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科学价值、科学批判、审美学等内容,通过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⒌还学生时间和空间

应把星期六、星期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从生活走向社会,在生产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找到物理事实,获得感性认识,建立物理信息库,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