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然而,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的,他们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字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即使读一些书,也是以流行读物、休闲读物、快餐式读物为主,涉足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而且以图画为主体的直观阅读取代了以文字为主体的传统阅读,视觉愉悦取代了思维审美,阅读的附加值也大打折扣。阅读的“缺席”或“变相缺席”,也使电子游戏等一些“诱惑力”较强的活动牢牢地占据着学生“课余生活”这块有限的阵地。于是,浮躁和浅陋成了我们生活中挥之不去的东西,精神的苍白和脆弱,又成了它如影随形的副产品。
今天的少年儿童就是二十一世纪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决定着祖国的荣辱兴衰。精神苍白的孩子是无法承担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大教育观,通过营造书香校园,丰富小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让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浸润学生纯洁的心灵。基于此,我们在充分研究、积极实践的基础上,推出“新教育理念下的师生阅读方式的研究”这一方案,让我们的教师、学生捧起经典,与大师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我们的师生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
当前,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生的阅读积累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要真正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落实新课程理念,就应当“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主动积极地汲取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应该成为教师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的必然选择,成为学生精神发育和健康成长的新的“希望工程”。 二、课题的涵义、理论背景和研究目标 (一)课题的涵义
课题所讲的“书香校园”,其实质就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和谐愉快、以适应和支持全体师生的发展进步和健康成长为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是一个处处有景点,处处有经典,处处有特色,处处有品味,处处有内涵,处处有哲思,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使师生员工浸润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身心受到感染和熏陶,文化积淀,修养提高,精神丰富!
读书是浸润、滋养学习文化,构建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读书成了了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那么我们的教师、学生将会有更丰富的内涵,更充满书香气。 (二)相关的理论背景
新教育实验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朱市长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而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新教育实验是素质教育的行动化、具体化、系列化、大众化。就像一种追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源;也是一种自觉,它用行动告诉人们,中国的素质教育到了返璞归真的时候了。朱永新教授在《阅读,让全民族精神起来》的“阅读宣言”,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专家指出:“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对教师而言,增强人文底蕴,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成为博学、善思、务实、创新、智慧而又激情的新一代教师群体。
2、对学生而言,促进“精神发育”,培养优良品德,提高读写能力,丰富闲暇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初步树立起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对学校而言,既是落实“学习型学校”的具体实践和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积极探索和自觉行动;既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也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大抉择
4、对社会而言,我们相信,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必将完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通过“家庭亲子阅读”,必将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读书,崇尚读书,这必将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从而实现“书香校园建设”的示范与辐射功能。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搜集、整理和分析建设书香校园的有关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和启示。 (二)实地调查法
深入实际,接触学生和老师,掌握一手材料;从中分析、切实认识存在的问题。 (三)访谈调查法
与学生、教师座谈,深入了解情况、听取多方意见、开拓研究思路、采纳合理建议。 (四)行动研究法
教学、教研、科研、管理四方人员共同合作进行研究与实践;在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集、研究反馈信息,调整研究实施的方法与进程。 (五)案例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案例。 五、实验的思路
(一)营造书香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
学校氛围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独特的交往形式。它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张贴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挺拔的每一颗小草,每一株花,每一棵树木,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让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
班级氛围。每个班级布置一个“书香园”(书柜),让教室洋溢着书香,浸润多彩的童年;教室里开辟“书香角”,引领孩子们尽情交流阅读的收获,分享进步的喜悦。
校园氛围。发挥图书室、阅览室的最大效益,鼓励学生经常借阅;在队室设置“好书交换站”,让学生彼此交换图书,共同享受精神之旅;橱窗里展示教师、学生认真读书的事迹,优秀的读书笔记,红领巾小广播介绍“小书虫”的情况,《红枫树》学报上发表学生的读书体会……通过各类
阵地传播多读书为荣、读好书为荣的理念;学校走廊里悬挂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牌,让教师、学生受到艺术和文化的熏陶。
网络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优势,在“学生天地”一栏中开辟“网上图书室”、“新书介绍”、“阅读指南”、“读书简报”等栏目介绍相关信息,让浓浓的书香从网络中悠悠传出。
(二)师生携手共读,让书香滋润心灵 1、教师读书
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应该是个读书人,必须成为学生读书的楷模。但事实上由于教师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教师并不多。因此要引导教师沉下心来埋头读书,远离浮躁,让自己更加智慧。
(1)在教师教学“六认真”的基础上,增加一项“认真读书”,扩展为教师“七认真”。在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时根据教师记读书笔记、写教学随笔等情况进行考核。
(2)学校图书室每学期购买一批教育类书籍,丰富图书室的藏书,扩大书籍选择的余地,定期组织必读书籍的购买。
(3)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天读一篇案例或论文,每周做一次摘记,每月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学期读一本理论专著,每学期办一次读书交流会。
(4)邀请专家、名家来学校作报告,与大师、名师进行精神对话,缩短探索的路程。 (5)鼓励教师互相推荐自己喜爱的教育理论书籍,扩大教师的理论胸怀。 2、学生读书
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期。因此,要带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开展阅读和诵读活动,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富文化底蕴,涵养健全人格。
(1)推荐篇目。学生可读的书籍很多很多,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相当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我们学校让学生重点诵读的内容是经典诗文,让它们滋养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想象。
具体措施:
各年级根据《古诗文》、《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学生课外阅读考级规定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确定学生必须熟读背诵的篇目和数量,由教导处下发给老师:一二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30首;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50首;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古诗文80首。
此外,各年级根据学时实际情况和新实际教育文库·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确定学生必读书目,按阶段展开读书活动。
(2)制度保证。实施“三个一”:
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指导课,由老师具体指导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效益。
每天设置一节读书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早读、午间课、放心班等时段让学生进行阅读,拓展视野。
每节语文课诵读一次古诗文。利用预备铃到正式上课这两分钟采用指名、集体诵读、同桌齐读等多种形式诵读古诗文。
(3)评价激励。
学校教导处定期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查工作,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重点地背诵古诗,读好每
一本书,保证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举行考级活动。上学期举行必背古诗、必读书目内容考级,以书面、口头、表演等形式进行综合检测。第二学期举行写作考级活动,通过现场书面作文、口头作文等形式评定出学生作文水平的级别,激励学生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还要注意引导家庭文化。通过发“告家长书”、编印相关材料、开家长会、家访、网上谈论等形式,利用一切与家长接触的机会,将学校营造书香校园的信息带给家庭,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书香文化。在此基础上倡议开展以“书香家庭”为特色推进社区的学习型家庭建设的活动,倡导“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打造活动平台,让书香美丽人生
1、常规活动模式:每周(或每半月)一次读书心得交流;每月(或每两个月)一次阅读主题班会;每学期一次读书征文活动;每年一次读书演讲比赛。
2、日常活动模式:读书名言大观;读书方法推荐;阅读总动员;知识大比拼;经典作品演讲会;名家名人谈读书;师生藏书大展示;书香班级大竞赛;家庭书房摄影展;读书才艺展示会;赠书献爱心;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小学生不可不看的十本书等等。
3、特色活动模式:举办读书周、读书节;组织“红领巾书市”、图书跳蚤市场等等。 在营造书香校园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五个结合”
一与新课程实施要求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把阅读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举办各种读书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和批判精神。
二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通过少先队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主体阅读的兴趣,与营造书香校园与少先队活动有机融合,相互渗透。
三与教师素养的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统一起来。开展符合教师的读书活动、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品德和业务素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突破口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带动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四与积淀校园文化统一。营造书香校园,不断形成文明、合作、爱心、上进的育人环境,并且以独特的文化激励人、感染人、培养人。
五是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对象已从传统的书籍、报刊,逐渐拓展到网络方面,因而给师生推荐阅读,开展各类活动,应该注意与网络相结合。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㈠整理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制订课题研究计划,成立课题组;整理学校前期实践材料,进一步确立目标、明确方向。
㈡深入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5年12月):根据实施计划和既定目标深入实施书香校园建设的策略。
㈢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2月—2016年6月):基本完成实验任务,出版实践成果。在书香校园基本成型的背景下,学校的办学层次有明显提高,师生的阅读智慧发展促进其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常熟市红枫小学 2012年4月1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