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2024-05-07 来源:易榕旅网


兽医微生物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形体微小,数量繁多,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甚至上万倍,才能观察的一群微小低等生物体。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原生质体:革兰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细菌变成细菌L型后,细胞壁完全缺失,细菌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称为原生质体

4.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5.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以外具有遗传功能的闭合环型DNA,其编码的产物与细菌性状有关,如R、F和毒力质粒。

6、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7.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见于革兰阳性

8.菌毛:是存在于细菌表面,有蛋白质组成的纤细,短而直的毛状结构,只有用电子

显微镜才能观

9. 细菌生长曲线:在培养基中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增长对数为纵坐标得出的曲线。 菌,如需氧芽胞菌和厌氧芽胞杆菌。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

10.空斑:把单层动物细胞上覆盖一薄层琼脂进行培养,如某一细胞感染有病毒,则增殖后的病毒粒子只能扩散至邻近的细胞,最终形成一个与噬菌斑类似的空斑。再染色,可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

11.SPF动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的微生物及其抗

体或寄生虫的动物(或禽胚胎)。

12.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13.毒力:同一病原体不同菌株间的致病能力有所差异。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用毒力表示

14..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出来。

15.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成分。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16. 免疫: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物质的过程,对自己抗原

物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而对“非己”抗原物质产生排己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17. 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原性)的物质。

18. 抗体:抗体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抗体按其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IgG,IgM,IgA,IgD和IgE。

19. 免疫活性细胞 :能接受抗原刺激而发生分化、增殖形成免疫效应物质并能进行特性免疫反应的细胞。

20. 免疫应答: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的生理过程。

21. 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2. 人工主动免疫: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23. 包涵体 :病毒、衣原体在感染细胞的核内或胞浆内增殖后形成的斑块状结构,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或衣原体的原体和始体等组成。如疱疹病毒、沙眼衣原体可在感染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24. CAMP试验 : B群链球菌产生的CAMP因子,可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溶血活性,在两菌交界处出现箭头状溶血现象

25. 病毒复制:病毒增殖只在活细胞内进行,是以病毒基因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其基因及蛋白质,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种方式称为复制。

26. 串珠试验:在有微量青霉素存在时,炭疽杆菌可形成L型菌,菌体呈“串珠状”,类似“串珠状菌链”;而类炭疽杆菌由于对青霉素不敏感,则不具有此特性。

27.病毒粒子:具有感染性结构完整的病毒颗粒。

28.朊病毒:是一类具有侵染性并能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二、问答题

1、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有哪些?

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2、微生物学的先驱有那些?他们的主要成绩是什么?吕文虎克:十七世纪,荷兰人吕文虎克用自制的、能放大160~200倍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微生物巴斯德是微生物的奠基人:

(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 免疫学——预防接种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

(4) 其他贡献 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微生物的另一位奠基人是一位德国医生柯赫

(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①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②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③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Lister建立消毒技术

3、微生物学有哪些特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1、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小通常用μm(微米)或nm(纳米)表示;大多数是单细胞结构

2、吸收多、转化快 胃口大:消耗自身重量2000倍食物的时间:大肠杆菌:1小时 食谱广 :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

3、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已发现的微生物达20万种以上,新种不断发现,极端环境、土壤、空气、水、动植物体表及某些器官。

4、 群居混杂、相生相克,共生、协同、竞争,维持着生态平衡

5、 生长繁殖快:大肠杆菌,20min/代,24h可繁殖72代

6、适应能力强、易变异:抗(逆)性强: 抗热:有的细菌能在265个大气压,250 ℃的条件下生长; 抗寒:有些微生物可以在―12℃ ~ ―30℃的低温生长; 抗酸碱:细菌能耐受并生长的pH范围:pH 0.5 ~ 13; 耐渗透压:蜜饯、腌制品,饱和盐水(NaCl, 32%)中都有微生物生长; 抗压力:有些细菌可在1400个大气压下生长; 当环境不良时,它们出现形态、生理、毒力的变异,如芽孢菌产生芽孢、霉菌形成孢子,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7、生物遗传性状典型、实验技术体系完善

4、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有何作用?

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体等基本结构。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S层、鞭毛、菌毛、芽胞等。

6、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分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何特点?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有4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迟缓期:是细菌初到新环境的适应期。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合成所需酶系统。RNA含量明显增多,DNA无变化,此时细菌数并不增加。l-4h。对数期:细菌迅速分裂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近斜线。该期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其形态染色及生理均较典型,对抗菌药物等的作用较为敏感。6-10h。

稳定期:因营养消耗、代谢产物蓄积等,此时新繁殖的活菌与死菌平衡,活菌数最多。该期形态染色不特异。产生毒素等代谢产物。一般持续时间8h。

衰亡期:细菌死亡速度加大,繁殖速度变小。如不移植到新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鉴定。

7、试述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

(1)应在治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没有

(2)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破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

(3)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4)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微生物,如病毒。

8、试述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 区别要点 外毒素 内毒素

存在部位 由活得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 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菌体崩解后释出细菌种类 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及部分G—菌 革兰阴性菌多见化学组成 蛋白质 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毒性主要为类脂A)稳定性 不稳定,60度以上能迅速破坏 耐热,60度耐受数小时

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各种 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 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 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引起宿主发热反应。有抑制蛋白质合成, 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弥散 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水盐代谢紊乱等 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 施瓦兹曼现象等抗原性 强,可刺激机体产生

高效价的抗毒素。经 刺激机体对多糖成分产生抗体,不 甲醛处理,可脱毒称为类毒素,仍有较强 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 的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类毒素

9、试述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1)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 病原菌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连续多次传代后,毒力一般都能逐渐减弱乃至失去毒力。

2)在高于最适生长温度条件下培养 例如炭疽工型和Ⅱ号疫苗,均是将炭疽杆菌强毒株在42—43℃培养传代育成。3)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如广为采用的结核病卡介苗(BCG),系将牛型结核杆菌在含有胆汁的马铃薯培养基上每.15天传1代,持续传代13年后育成。

4)在特殊气体条件下培养 如无荚膜炭疽芽孢苗是半强毒菌株在含50%动物血清的培养基上,在50%C02的条件下选育的。

5)通过非易感动物 如猪丹毒弱毒苗(GC42)系将强致病菌和株通过豚鼠370代后,又通过鸡42代选育而成。

6)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 去除毒力基因或用点突变的方法使毒力基因失活,可获得无毒力菌株或弱毒菌株。但对多基因调控的毒力因子较难奏效。

10、抗原物质成为免疫原的条件有哪些?

11、试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12、获得性免疫分几类?各类有什么特点?

13、免疫球蛋白类型及特点。

14、如何进行细菌性病料的微生物学诊断?

15、试述各种常见病原生物学特征(如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巴氏杆

菌、里氏杆菌、布氏杆菌、炭疽杆菌)

16、病毒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病毒的基本特征:①病毒一般以病毒颗粒(viral particle)或病毒子(virion)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以及传染性。病毒粒子极其微小,测定其大小的单位通常用纳米(nm),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②病毒的形态:多形性。各种病毒颗粒形态不一,但都具有蛋白质的衣壳及其包裹的核酸芯髓,衣壳与芯髓共同构成核衣壳。有的病毒核衣壳外还有嚢膜及纤突。衣壳由壳粒组成,呈20面体对称或螺旋状对称,少数为复合对称。

③结构:完整的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或是DNA,或是RNA;每种核酸有双股与单股、线状与环状、分节段与不分节段之分。病毒的蛋白质也有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之分。脂质与糖是构成是嚢膜与纤突的组分,可被氯仿或乙醚等脂溶剂破坏。

③寄生生活没有核糖体和酶系统,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寄生,

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④不能进行二分裂,通过特有的复制方法进行繁殖。

⑤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能抑制其增殖

⑥病毒无细胞结构

17.试述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18、试述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

①实验动物: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方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早期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通过动物接种(小鼠、大鼠、家兔、家禽等。)以培养病毒。目前动物接种仅限于研究病毒或毒株的致病性或为确切诊断某种病毒为病原体。 ②鸡胚接种个别病毒(如流感病毒)必须在鸡胚中进行分离培养。受精鸡胚的羊膜腔和尿囊腔均可用以分离流感病毒。③组织细胞:静置、旋转。其中细胞培养是培养病毒最常见的技术。

19、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哪些步骤?

① 吸附:吸附敏感的宿主细胞是病毒复制的第一步。此过程包含静电吸附和特异性受体吸附两个阶段。病毒的配体位点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的结合 ② 穿入与脱壳:动物病毒穿入宿主细胞并脱壳的过程可分为:在胞浆膜穿入并脱壳、在内吞小体脱壳、在核膜脱壳

③ 生物合成:病毒的生物合成发生在隐蔽期,非常活跃,包括mRNA的转录、蛋白质或

RNA的合成等

④ 组装与释放:无囊膜病毒:简单的20面体病 而包装核酸形成核衣壳。大多数无囊膜的病毒蓄积在胞浆或核内,当细胞完全裂解时,释放出病毒颗粒。有囊膜病毒:有囊摸的病毒以出芽的方式成熟,有细胞膜出芽及胞吐两种形式。

20、病毒鉴定方法。

21、试述新城疫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鸡新城疫病毒(NDV)是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腮腺炎病毒属(Rubulavirus )。它引起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常呈败血性经过。出现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等症状和病变。

一、生物学特性

病毒粒子呈球形,具有囊膜,其大小差别从120~300nm,通常为180nm左右。病毒核酸为单链负股、不分节的RNA。二、抵抗力

NDV在鸡舍内可生存7d,鸡粪内50℃可存活5个半月,鸡肉尸内的病毒在15℃时可存活98d,骨髓内的病毒可存活134d。对低温的抵抗力强,4℃可存活数天,对乙醚、氯

三、抗原性

ND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的毒力有着较大的差异。

四、培养特性 大多数病毒株可以在多种细胞上生长,如鸡胚、成鸡、猴肾、猪肾、地鼠肾细胞组织培养上生长,并且引起细胞的病变,使感染的细胞形成蚀斑

五、致病性

NDV对鸡有很强的致病力,使鸡发生新城疫。来航鸡及其它杂种鸡比本地鸡的易感性强,死亡率也高。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但幼雏易感性最高。对水禽致病力低,一般不能自然感染。观赏鸟类如孔雀、鸽、鹦鹉等都能自然感染发病。有的国家因进口观赏鸟类,引进了本病毒,致使疾病广泛传播,造成经济损失。

六、 微生物学诊断

(一)病毒的分离

1.鸡胚分离法。

2.细胞培养分离法 将经过处理的检样材料接种于鸡肾单层细胞或鸡胚成纤维单层细胞上,经过35~37℃孵育2d,观察单层细胞上出现的蚀斑

(二)血清学试验

1.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HI) 应用已知鸡新城疫病毒来检测病鸡体内的抗体。病程5~6d以上者,血液有抗体产生,病程10d以上者,其抗体效价可达1:1280或更高,所以应用已知病毒来测定可疑血清的方法更有实际意义。

22、试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特征及检测方法。

23、试述流感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主要特性:病毒颗粒多形性,多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及纤突,甲、乙型病毒纤突上有两种糖蛋白(棒状的凝血素蛋白H、蘑菇状的神经氨酸酶蛋白N)。基因组为8节段线状负股单股RNA。

① 病毒颗粒多形性,多球形,直径80-120nm

② 核酸类型为单股负股RNA,分八个节段(丙型为七个节段),每一段RNA为一个基因,复

制时发生节段之间的基因重组而导致变异,出现新的亚型。③ 病毒结构由内向外分三层,内层是核心,中层为内膜蛋白,外层为脂质双层包膜,其间

插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两种刺突。

④ 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紫外线、酸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高温易失活,但低温下可生

存数周。

⑤ 病毒分离采取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接种;通过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是否生

长及型别。如禽流感病毒(AIV):禽流感的高致病力毒株对鸡有致病性,旧称“真性鸡瘟”,现名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OIE规定的通报疫病。高致病力毒株主要有H5N1

和H7N7亚型的某些毒株。禽流感病毒能

感染人,某些毒株甚至可不经过猪体混合再传染的过程,直接感染人。未裂解的H无传染性,只有在靶器官呼吸道及肠道组织的相应的蛋白酶作用下,日裂解为H1和H2,暴露融合肽段,通过融合进入宿主细胞。高致病力毒株与低致病力毒株的H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有差异。传播:大量病毒可通过粪排出,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尤其是在低温的水中。病毒通过野禽传播,特别是野鸭,即使在迁徙及越冬时也是如此。鸟也可带毒造成鸡群禽流感的流行。

24、试述口蹄疫病毒主要生物学特性及检测方法。

口蹄疫是全球性最重要的动物疫病,常在牛群、猪群大范围流行。多种偶蹄动物都易感。感染率很高,致死率较低。人类偶能感染,表现发热、食欲差及口、手、脚产生水泡。致病机理

①症状:病畜口、鼻、蹄等部位出现水泡为主要症状,且可能跛行。怀孕母牛可能流产,而后导致繁殖力降低。猪则以跛蹄为最主要的症状。羊症状通常比牛温和。

②感染:反刍类动物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也可通过采食或接触污染物感染。经呼吸道感染时,最初在咽复制,而后传播到其他组织。

③病毒排出:患畜通过分泌物、奶、飞沫大量排出病毒。某些康复动物的咽部长时间存在。牛在感染后可长达两年,绵羊可达6个月。

④传播:病毒可长距离经气雾传播,吹风(低温、高湿、阴暗)有利于其传播。

⑤免疫:康复牛对同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可维持1年或稍长。

诊断

①申报:被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诊断只能在指定的实验室进行。

②送检:样品包括水泡液、剥落水泡痂、抗凝血或血清等。死亡动物则可采淋巴结、扁桃体。样品应冰冻保存,或置于pH 7.6的甘油缓冲液中。

③检测方法:OIE推荐使用商品化及标准化的ELISA试剂盒用于诊断,数小时出结果。也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分离的病毒通过LLISA或者中和试验加以鉴定。

预防与控制

①控制:由于病毒高度的传染力,控制措施必须非常周全和严格。无病地区严禁从疫区调运牲畜。

②消灭:一旦发病,应立即封锁现场,焚毁或深埋病畜。疫区周边的畜群应接种疫苗,建立免疫防护带。

③疫苗:弱毒疫苗可能散毒,不安全。推荐使用浓缩的灭活疫苗

25、试述猪瘟病毒的特点及检测方法。猪瘟病毒(CSFV) 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猪病病毒。亚洲、非洲、中南定洲仍然不断发生猪瘟。美、加、澳及欧洲若干国家已消灭本病。

①.症状:典型的猪瘟为急性感染,伴有高热、厌食、萎顿及结膜炎。潜伏期2-4d病

猪白佃胞严重减少。仔猪可无症状而死亡,成年猪往往因细菌继发感染在1周内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

亚急性型及慢性型的潜伏期及病程均延长,其病毒毒力减弱。此种毒株感染怀孕母者导致死胎、流产、木乃伊胎或死产,所产仔猪不死者产生免疫耐性,表现为颤抖、矮小并终身非毒,多在数月内死亡。

②.致病机理:感染:病毒的最主要的入侵途径是通过采食,扁桃体是最先定居的器官,而后在内皮细胞、淋巴器官及骨髓增殖,导致出血症及白血细胞与血小板减少。

病变:脾梗塞是特征性病变,常可见脑炎。肠黏膜的坏死性溃疡可见于亚急性或慢性病例。

③.诊断病料: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进行诊断。病料可取胰、淋巴结、扁桃体、脾及血液。

方法:用荧光抗体法、免疫组化法、ELISA法可快速检出病毒抗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