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2023-11-17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作者:温秋桦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年第7期

温秋桦

广东省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107

摘要: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大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本文就如何建立及完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以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涌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由于其经营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持续创新力不足等,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没有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一般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由于存在利益关系的制约和人际关系的相互影响,难以充分的发挥内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作用,更难以客观,独立,深入的开展工作。是以,要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持续发展。

1 内部审计的定义及内涵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运作效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近二十年来,随着内部审计活动广泛深入的发展,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目标和范围等一直在不断演变,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内涵和外延得以不断丰富,内部审计实务也得以理性的向前发展。

2 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现状

2.1 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上的不到位。中小企业管理者大多会有错觉:只有大型的企业才会需要内审部门。尽管有些中小企业也认为内审可以帮助企业审核财务,查漏补缺,能对企业风险起到一定的提示和控制作用,但是单独设立内审部门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很多中小企业都不单独设置内审部门,仅将审计挂在财务部,作为财务的一个附属科室,还有些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审计岗位,因而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中还未得到良好的发挥。

2.2 缺乏把内部控制作为管理体系一部分的理念。作为内控的再控制手段,内部审计应从第三方的立场上对企业的经济监督进行客观的再监督。中小企业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等因素,更愿意选择传统管理方法,而舍弃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使得其管理缺乏内部控制的观念,或是将各项内控制度视若无物,执行力极差,从而使内部控制成为工作中的盲点,也容易让各层员工职责不分,越权办事而从中渔利,导致公司财物损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减少了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

2.3 内部审计定位过于模糊。从内部审计的内容来看,中小企业的领导通常只重视财务审计,而忽视对经营管理的审计和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即单纯的财务审计,对企业钱财物的管理、损益的真实性等

的审计查证上。但随着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扩大、经营环境等的变化,怎样更好的适应行业发展,防范经营和投资风险,有效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成为企业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企业能否立足于同行业前列的关键所在。

2.4 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中小企业中,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财务人员本身职业水平不高,人数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大多是通过松散型的招聘,熟人介绍或亲属形成的工作关系,很多审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审计学习和研究,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单一,不了解管理学、审计学和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有些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业务能力,难以做好本职工作,更无法给上层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3 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3.1 内部审计能强化内在管理。管理者没有那样多的时间精力对其负责的所有活动进行亲自监督,但现实中却往往因缺乏检查而导致经营情况恶化,不受监督的人和行为都难以保证效率与效果,不管是在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内部审计通过检查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有利于企业良性的发展。由于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问题,致使企业在经营中忽视内部控制建设,只顾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罔顾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只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不把其视为企业内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把它放

在企业战略高度进行认真考虑,才能强化内在管理,切实的改善控制环境,促使企业长足发展。

3.2 内部审计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每个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有着不确定性,有时,这种不确定性的后果会使企业面临损失甚至出现危机。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向管理者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实际中内部审计却往往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个职能,它本就是应企业的内在需要设立的,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它能通过企业内部稽核,验证各风险点的强弱,减少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达到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目的。

3.3 内部审计能为实施内部控制起重要作用。企业的发展总是有起有伏,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被淘汰,只有少数企业做好内控的同时抓住了发展机遇,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大企业。若内部控制不能有效防止管理越权行为及滥用职权,监督力度不够,对发现的漏洞和隐患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修正和改进。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当发现问题和状况时,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并分析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内审部门要经常评价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执行力度,披露薄弱环节,提出有效建议与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从而获得管理层的认同与看重,发挥内审的更大作用。

3.4 内部审计能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及决策。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管理审计,称职的内审人员一般都具有会计、经济、商法、管理、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加上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比较熟悉公司的业务流程,能在短时间内帮助企业管理者鉴别报告水平的高低和资料的真伪;对于管理者的各项决策,内部审计人员还能够评价其有效性并指出难以预见的风险领域;能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做出评价,指出缺陷和不足,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并能寻找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提供相应的措施建议,以便管理者修改和完善决策。

4 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措施

4.1 明确企业内部审计性质,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要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能切实、有效地完成,并能通过它来加强内部控制而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需设计和实施适合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成立内部审计小组,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制度规范化,使内部审计发挥监督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人的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是关键。要提高中小企业审

计人员的素质,把好用人关,企业对审计人员的聘用标准,技能培训,职业发展等应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此外,还应该适时地推行财会人员、采购人员的岗位轮换制度,有效地防止错误和舞弊。

4.2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控制审计风险提供保障。为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应建立和加强内部牵制制度,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业务活动要进行适当的授权审批手续,对具体业务进行分工时,在上下级之间,相关部门之间均能相互制约、监督,明确职责,定期轮岗,保证资产记录的及时性、完整性、正确性。内部审计应作为中小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要认识到,内部审计的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边界的,只能进行有限度的保证及控制。

4.3 加强重点项目的审计,强化审计监督功能。内部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经营效益最大的那部分控制系统。对涉及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严格审查,判断其可行性;对于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要从其形成、实施和达到的效果去评估;既要善于发现问题,又要善于解决问题,从而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与规定;根据生产经营薄弱环节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项审计,及时把审计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人员,督促其整改,也为企业以后要进行的决策提供真实而合理的依据。

4.4 致力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源于会计而高于会计,当财务审计的效用已经发挥到极致,提高审计效益只能由传统的财务工作审计扩大到非财务工作方面,改变内部审计就是进行财务上查错纠弊的观念,从收支审计、费用审计向投资项目审计、资产管理效益审计等方向发展。建立起约束与服务相结合的内部监督机制,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发展,以防范企业投资和管理的风险,并积极向企业高层直接领导下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转变,主动为企业管理层服务,促进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国花.财务人员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

[2]王凤英.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服务作用[J].金融经济,2009.

[3]杨德富.中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3.

作者简介:温秋桦(1977-),女,管理学学士,中级会计师,CIA,CCSA,财务管理与内部审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