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整本教案
【篇一:高一政治生活教案】
1
2
3
4
5
【篇二:《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设计--河北省一等奖】
《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搭建教学与生活桥梁 探求趣味与高效方法
河北武邑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 徐杰
【课程标准分析】本单元课程标准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是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生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第二部分是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第三部分是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最后一部分是列举当前公
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和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课程标准中首先要求说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目的之一在于说明政治生活对公民尤其是现阶段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让中学生从思想上提起对政治生活这部分知识的重视;把它放在首位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拉近中学生和政治生活的距离,明确政治生活的重要性之后,激发中学生对政治生活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民主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标准要求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这对同学们充分了解选举方式,认识不同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很大帮助,使同学们认识到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所采取的选举方式应有不同,从长远来看,对于加速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普及民主法制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民主监督途径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好的履行职责,也有利于国家政治生活向更加公平、清廉的方向发展,更有利于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这点在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到。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有利于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教材分析】政治生活第一单元标题为”公民的政治生活“,包括两课内容,分别是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把本单元放在首位,是因为本单元所讲述的内容是后面一系列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知识点地位相当重要,国家性质即国体决定了第二单元讲述的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也决定了第三单元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又决定了第四单元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所以第一单元在总体上起了一个统领作用。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讲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部分内容。把此部分内容放在第一单元,编者也是有良苦用心的,因为对于中学生来说,政治生活听起来好像遥不可及,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确实也很少接触到政治生活的相关内容,那么要学好政治生活,首先就要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政治生活,拉近学生和政治生活的距离。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
督又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最有可能接触到的政治生活内容。把它放在靠前位置,有利于学生更快的融入政治生活当中。
【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时,学生刚刚开始高中生活不久。此时的学生刚刚完成由初中生向高中生的转化,生理和心理都趋于成熟但又不稳定,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备课、讲解过程中下足功夫,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中考的遴选,升入高中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时期的佼佼者,升入高中后,他们的心理往往还延续着初中时的优势定位,但是高中学生往往强手如林,老师的目光不再常常聚焦在他们身上,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往往有心理上的挫败感,此时的学生更需要知识上的成功来获取自信,但是高一新生理论知识比较匮乏,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实际事例去讲解知识,把同学们周边的鲜活事例和课本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同学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去理解运用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国家的含义、国家的性质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正确掌握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理解我国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关系(即民主与专政的辨证统一关系)。识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容。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能力目标:通过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如何正确看
待我国人权问题。联系实际,结合事例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培养比较辨别能力,分析我国国体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的本质区别。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从身边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从对社会政治生活以及亲自参与政治生活的体验中,提高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国家意识、民主意识,认识到我国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政治生活,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中学生政治参与的技能。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自觉投身于政治生活中。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引导中学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重点】:(1)国家的含义及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2)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4)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之所以把以上几点作为教学重点,有着充分的理由。国家性质又叫国体,决定了政体,国家职能,政府的性质,可以说引领着整本教材的知识点,其地位非常重要。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对其具体讲解,有助于对后面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途径是中学生了解政治生活,融入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对它的讲解有利于拉近中学生和政治生活的距离。
【教学难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2)我国民主与专政的关系;(3)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4)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简单六个字,内涵却相当丰富,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部分,每一部分又细分为许多知识点,对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所以是难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对于还未学习哲学生活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是缺乏这种哲学辨证思维的,所以要理解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中,有一些知识对于还未步入社会的中学生
来说还比较陌生,比如说民主选举的方式,民主决策的方式等等。这些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都比较困难,所以把它们确定为难点。
【教学方法】1.在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相结合,利用教学互动,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把“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融入到教学
中。
2.理论结合实际,知识联系事例。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结合同学们身边的具体事例,如日常生活中是否参加过选举投票,是否在一些小问题上处处注意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没有参与过示威、游行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知识与理论的完美结合,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3.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纸质教材相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到教学领域的科技力量越来越雄厚,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越来越齐全。这些设备对于传播、讲解纸质媒介的理论知识帮助很大,我们可以利用图片、视频使理论知识形象化、立体化,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形成更深的印象。
4.突出重点的设计思想。本单元重点为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参与等等。为了突出重点,主要通过科技教学手段,探究等形式让同学们对课本知识形成深刻印象,如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时的记录片,人民代表大会的图片,讨论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哪些原则,讨论是否参与过及怎样参与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决策,怎样进行民主监督等等。采用以上教学方法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的情感导向;现有的用于此部分知识的教学方法的利弊;现有的教学设备;高考的重点难点等。以上几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才能最终确定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篇三:政治生活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课概述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三、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第一课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去揭开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请大家看教材p4的三个镜头,思考它材料后提出的两个问题。
镜头一主要表现新中国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农村妇女也享有了选举权。
镜头二主要表现出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我国人民都享有选举权。
镜头三主要表现出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农民工人大代表可以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请大家思考讨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我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是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二是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现阶段,有民主权利的主体包括工、农、知、干、军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是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二是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材料: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近年来我国人权取得事业取得显著进步的事实,说明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的人权,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
教师活动: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除了对人民实行民主外,还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保护人民民主权利不受侵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民主与专政
(1)民主及其阶级性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民主的含义,思考:应该怎样理解民主的含义及其阶级性?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是同专制独裁制度相对立的。其次,民主具有阶级性,他的平等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共同管理国家,都是在一定阶级范围内的,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只能是适用于统治阶级,而不能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主要是依靠暴力进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教师活动:请大家看课本p7页观点一、二,并加以辨析。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是国家政权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这一点上,一切民主制的国家是一样的,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真正实现了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观点一只看到它们的相同点,观点二只看到它们的不同点,都是片面的。
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教师活动: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现阶段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对敌人的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定。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
(三)课堂练习
[例1]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不正确地是(b )
a.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国家是为社会谋利益的工具
c.国家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d.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宪法的这一规定直接表明了我国的(c )
a.(2) b.(3) c.(1)(2) d.(3)(4)
[例3]下列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理解不正确地是(a )
a.对一定阶级既有民主又有专政b.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c.民主与专政互为前提 d.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例4] 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 d )
a.人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方面的民主权利
b.一切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都是国家的主人c.对社会的大多数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四)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学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的有关知识,懂得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课余作业
复习并预习下一框题的知识。
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请大家阅读课文7---8页图文并思考。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选举权就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就是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的两个观点,并思考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才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自由是相对的,以法律为基础的。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3)监督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
2、公民的政治义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9页,看看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应该自觉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2)遵守宪法和法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也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看课本p9---10页材料,说说它们反映我国公民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二、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
教师活动: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点评。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
表现: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的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权利和义务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对公民的要求: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既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只有履行义务,才能获得相应权利。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三)课堂练习
[例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说明 (b)
a.我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我国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不能放弃的 d.我国全民民主的国家
[例2] 下列对政治自由的理解正确地是(c)
a.法律约束下的自由不是真正的民主b.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c.自由以法律为前提,超越法律无自由 d.自由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例3]在我国,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这表明 (a)
a.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b.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c.公民在法律上具有同样的权利义务d.要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例4]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 c )
(1)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 (4)既要享有权利,又要履行义务
a.(1)(2)b.(1)(2)(3) c.(1)(2)(4) d.(1)(2)(3)(4)
(四)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有关常识,通过学习,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