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2024-07-12 来源:易榕旅网


物理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无极中学北校区 河北 无极 052460)

【摘 要】物理探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更高,未知程度更深,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

【关键词】物理;探究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是在学校教育和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情境和途径。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性学习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它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1. 探究式教学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性学习是给学生造疑,并引导学生解疑,它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现象的本质,它的开放性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鼓励了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将书本知识死背硬记而抑制了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它创设的学习情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也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 探究式教学要创设开放的、生动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情境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生活情境理论、心理情境理论和认知论。教学是教和学双方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围绕一定的内容而展开的一种特殊情境,探究式教学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心理学规律的前提下,根据教材,按照教育教学的要求,创设开放的、生动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的体验,调动学生相应的情感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3. 探究式教学要遵循三个原则 (1)探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同时要注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在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取长补短,增进了解,而且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协作。

(2)探究性学习重在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机会,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亲身体验,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能力。

(3)学以致用使研究性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拓展了教学空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 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多元的,内容是开放的,方法是探索的。它注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是瞄准创新成果,研究的内容强调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不一定是社会或新科技中的新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允许对他人的研究进行模仿,它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对大量的信息收集、分析判断、实验证明、探讨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了开拓精神,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5. 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分为六类 根据物理教学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大致把物理探究性教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文献型。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教师可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从而丰富同学们的知识面,通过对各种资料的学习、分析、处理,达到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2)实验型。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现象及规律都要通过实验来推导、判断、分析、证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出多种结论,在对这些结论进行讨论和验证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调查型。社会调查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和交流调查报告,解决问题增长知识。

(4)参观访问型。参观访问使学生放下书本,走出教室,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5)讨论型。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讨论交流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6)实践型。实践是一个学习、研究、创造的过程,学生经过实践从失败中找出失败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成功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知识的可贵,这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6. 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设计 根据物理学科的教学特点,课型不同,教学程序也不同。课型大致有:概念课、实验课、规律课、讨论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但课堂教学程序设计可粗分为: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探究辨析、讨论交流、分析理解——收集信息、激活思维——概括总结——应用迁移。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课型需要进行舍取或延伸,每个教师都应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不能死搬硬套。

总之,只要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起点,以问题、课题、项目为载体,以个性化需求为内容,让学生在研究中发现,发现后再研究,而不是被教师设定好的框架所束缚,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体体验和探索,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