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3
金湖县景秀湾嘉园人防 工程
监理细则 (人防地下室工程)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部(章):淮安市美丰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专业监理工程师: 胡 殿 海 总监理工程师: 柳 树 民 日 期: 2011-7-10
江苏省建设厅建设监理处监制
1
2
景秀湾嘉园人防地下室工程监理细则
1 工程概况 (一)工程特点:
金湖县景秀湾嘉园防空地下室工程位于黎城镇金菏路与华海路之间,上湾路以北。由涟水县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湖分公司建设。面积为4076平方米(其中人防面积为3232 平方米,非人防面积为 844平方米),景秀湾嘉园人防地下室共一层,为平战结合五级人防;地下室平时为汽车车库及设备用房,工程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防空等级为甲类、核6级,常6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物场地类别为二等;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防水等级一级,环境类别二(a)类裂缝等级三级,宽度0.02mm ,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混凝土墙、柱耐火级限3小时;梁耐火极限2小时、板耐火极限1.5小时。工程上部有15#(11+1F),16#(11+1F)框架住宅楼,其余上部无建筑物。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范围为地下室部分(包括筏板基础),其余地下室顶板以上部分由金湖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 (二)建筑材料
砌体:MU20混凝土砖,M7,5混合砂浆砌筑。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后浇带C40;顶板梁、顶板、底板梁、底板、外墙及内墙、
3
单建部分、15#、16#主楼下柱、楼梯均为C35;工程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6;战时作为六级人防工程,常六级、防化丙级,人防总计4076㎡(其中人防建筑面积3232平方米,非人防区844平方米)。设有人员隐蔽所、变配电所、防毒通道兼简洗、除尘滤毒室、扩散室、集气间、密闭通道、防化通信值班室、进风机房、排风机房、车库、集水井、消防水池及各种通讯、排烟、消防设施。二个人防防护单元,第一防护单元为:(第一抗暴单元1-1,掩蔽面积390㎡,掩蔽人数390人,第二抗暴单元1-2;掩蔽面积310㎡,掩蔽人数310人,第三抗暴单元1-3;掩蔽面积370㎡,掩蔽人数370人,第四抗暴单元1-4;掩蔽面积380㎡,掩蔽人数380人)。第二防护单元为:建筑面积1056平方米,掩蔽面积750㎡,掩蔽人数750人;防护区外部分建筑面积210平方米。
(二)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涟水县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湖分公司;设计单位: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淮安美丰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金湖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金湖县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人防设备安装单位: 2 监理依据:
景秀湾嘉园人防地下室设计施工图纸;《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34—9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招投标文件;监理规划、监
4
理规范、监理合同、施工合同 3 监理目标
本工程是金湖县重点工程,质量目标是合格工程。 4 监理控制措施 4.1 模板工程
本工程比较复杂,梁的截面形状比较多。对一般部位要确保支模合理,拉、支撑牢靠使浇出的混凝土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要求;对关键部位要求作好模板、支撑设计,杜绝模板支撑可能出现的事故。 4.1.1 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 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文件 模板及其支架的支设及拆除方案 模板及其支架的选材、材质和强度 轴线、尺寸、标高、垂直度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控制措施 审查、签批 审查、签批 审查、签批 尺量、量测 量测 4.1.2 监理措施:主要采用审查文件,现场巡视、抽查、进行监控。 4.1.3 准备工作
4.1.3.1 学习有关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学习操作工艺规程和质量验评标 准。
4.1.3.2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 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5
4.1.3.3 模板及其支架须符合选材、材质和强度的有关要求,同时应满足 ⑴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⑵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⑶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后继工序的施工;⑷接缝不漏浆。 4.1.3.4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4.1.3.5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4.1.4 模板安装
4.1.4.1 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撑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坚实并有排水设施。
4.1.4.2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供,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供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4.1.4.3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1.4.4 隔离剂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表一
项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中心线位置 插筋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埋螺栓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预留洞 尺寸 6
允许偏差(mm) 3 3 5 +10,0 2 +10,0 10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1.4.5 浇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1.4.6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4.1.4.7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表二。 4.1.4.8 本工程地下室施工时要加强对砖胎模平整度、强度的检查。 4.1.5 模板拆除
4.1.5.1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二 项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内部尺基础 寸 层高垂直度 大于5m 两板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8 2 5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允许偏差(mm) 5 ±5 ±10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不大于5m 6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⑴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
7
坏后,方可拆除。
⑵底模,在混凝土强度满足下表后,方可拆除。
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摘自GB50204-2002)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2 >2 ,≤8 >8 ≤8 >8 - -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100 - ≥100 板 梁、拱、壳 悬臂构件 4.1.6.2预制构件模板拆除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有关专门规定。
4.1.6.3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荷载;当施工所产生的效应
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1.7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4.1.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4.1.9 资料整理内容:⑴预埋件隐蔽记录;⑵施工记录;⑶自检记录;⑷质量评定记录。 4.
.2 钢筋工程
概述:本工程采用φ-Ⅲ级钢,材料进场应分批分类抽样做复试,试验合
8
格方可在工程上使用。遇钢筋腐蚀严重的,必须进行除锈处理。钢筋工程施工应符合GB50204-2002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2.1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 钢筋外观质量、质保资料 钢筋检验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 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数量、面积、百分率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 4.2.2 监理措施:巡视、抽查、量测 4.2.3 准备工作
4.2.3.1 学习有关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学习操作工艺规程和质量验评标准。
4.2.3.2 采购钢筋,应出具出厂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分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储存时应分批堆放整齐,避免锈蚀或油污。
4.2.3.3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⑴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⑵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2.4 钢筋加工
4.2.4.1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不得擅自代换。加
9
控制措施 观察、检查 见证取样送检 观察、钢筋进场时量测 检查、量测 检查、量测 检查、量测
工的形状、尺寸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2.4.2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4.2.4.3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时应符合有关规定。 4.2.4.4 钢筋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HR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⑵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2.4.5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4.2.5 钢筋连接
4.2.5.1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2.5.2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规定。
4.2.5.3本工程筏板、底板采用机械接头,每次连接接头的百分率不超过
10
允许偏差(mm) ±10 ±20 ±5
50%,剪力墙端柱、暗柱、框架梁、框架柱采用机械接头,每次连接接头的百分率≤50%,剪力墙墙身水平及竖向分布筋错开搭接,每次搭接接头的百分率不超过50%,错开净距不小于500。
4.2.5.4本工程钢筋接头连接形式有套管机械连接,墙体及楼板钢筋以绑扎为主。
4.2.5.5本工程采用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应加强以下各方面的检查与验收。
⑴材料工艺要求
① 用于镦粗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499的要求。
② 套筒与锁母材料宜使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含金结构钢,应有供货 单位质量保证书。
③ 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端部不直应调直后下料。
④ 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
⑤ 不合格的镦粗头,应切去后重新镦粗,不得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 粗。
⑥ 如选用执镦工艺镦粗钢筋,则应在室内进行钢筋镦头加工。 ⑦ 加工钢筋头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C时, 应有防冻措施,不得在不加润滑液的情况下套丝。
⑧ 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带应符合 GB/T197的要求。套筒内螺纹的公差带应符合GB/T197。
⑨ 套筒应进行表面防锈处理。
11
⑩ 套筒材料、尺寸、螺纹规格、公差带及精度等级应符合产品设计 图纸的要求。
⑵外观质量要求
① 丝头牙形饱满,牙顶宽超过0.6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应超过一 个螺纹周长。
② 丝头外形尺寸,包括螺纹直径及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③ 套筒表面无裂纹和其他缺陷。
④ 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内螺纹直径及套筒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⑤ 丝头及套筒二端应加塑料保护帽及保护塞。
⑥ 接头拼接时用管钳板手拧器,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 顶紧。
⑦ 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加长型 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另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⑶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试验,试验应符合JG/T3057-1999要求。
⑷丝头加工现场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检验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量具名称 1 2 3 4 12
检验要求 牙形饱满,牙顶宽超过0.6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一个螺纹周长 卡尺或专 丝头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标准型接头的丝外形尺寸 用量具 头长度公差为-1P 光面轴用 通端量规应能通过螺纹的大径,而止端量规螺纹大径 量规 不应通过螺纹大径 螺纹中径 通端螺纹 能顺利旋入螺纹并达到旋合长度 及小径 环规 外观质量 目测
止端螺纹 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环规 超过3P(P为螺距) ⑸连接套筒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与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量具名称 1 2 3 4 外观质量 目测 外形尺寸 卡尺或专 用量具 螺纹小径 光面轴用 量规 螺纹中径 通端螺纹 及大径 环规 止端螺纹 环规 检验要求 大裂纹或其他肉眼可见缺陷 长度及外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通端量规应能通过螺纹的大径,而止端量规不应通过螺纹小径 能顺利旋入连接套筒两端并达到旋合长度 塞规不能通过套筒内螺纹,但允许从套筒两端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P为螺距) 4.2.6 钢筋绑扎与安装、
4.2.6.1 钢筋的绑扎应符合:⑴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⑵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处,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固。⑶梁和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⑷在柱中竖向钢筋搭接时,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4.2.6.2 钢筋网绑扎时应有牢固的支承措施,定位措施,墙板钢筋应有防止倾斜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一致的保证措施。
4.2.6.3 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处用铁丝扎牢。
4.2.6.4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4.2.6.5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应有足够的强度。
4.2.6.6 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
13
要求。 4.2.7 质量评定
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不合格的要反工处理。 4.2.8 资料整理、
4.2.8.1 钢筋、钢筋接头,钢筋复检报告; 4.2.8.2 钢筋代用单; 4.2.8.3 施工记录; 4.2.8.4 自检记录; 4.2.8.5 隐蔽验收记录; 4.2.8.6 质量评定记录。 4.3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采用预拌商品泵送混凝土,混凝土量大,为防止混凝土凝固及温差变形,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4.3.1 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
关键控制点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 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规格、质量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时间 混凝土振捣方式、时间 混凝土试块留设(标养、同条件养护) 14
控制措施 观察、抽检 观察、抽检 观察、抽检 量测 观察 见证取样
混凝土覆盖和浇水养护 4.3.2 监理措施:旁站、抽检、观察、量测 4.3.3 准备工作
观察 ⑴学习有关;图纸、技术资料、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⑵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⑶进场水泥须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报告,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⑷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⑸混凝土骨料应做碱活性试验。
⑹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注意有无抗渗要求,要求采用泵送混凝土; ⑺检查脚手架及道路;
⑻对模板内的杂物的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的孔洞应予堵言;对于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⑼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和专业会签。 ⑽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3. 混凝土浇筑
1)采用泵送混凝土:①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
15
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②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③预计泵送前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内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④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2)在地基或基土上浇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止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不可救药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3)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浇筑层的厚度按捣实混凝土的方法不同而加以控制; 5)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6)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①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缓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②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注意控制移动间距;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或空心胶囊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③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阶段边缘;
7)木工、钢筋工跟班检查,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8)施工缝的位置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其具有位置应在施工前按有关规定确定。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按规定相应的处理;
16
9)冬季施工应有关规定进行; 10)按规定预留凝土试块。 4.3.6 养护
⑴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 4.3.7 质量评定、
⑴执行有关质量验评标准,对缺陷进行修整,不合格的应返工处理。 4.3.8 资料整理、
⑴材料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⑵试块的试压报告; 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⑷施工记录; ⑸自检记录; ⑹质量评定记录。 4.4 混凝土外加剂
⑴应检查外加剂的《登记备案证》(复印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产品合格证,同时要核查原件。
⑵使用前应见证取样复试,做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 ⑶按照配合比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量。 4.5 冬季施工
4.5.1 督促施工单位提交冬季施工方案,应符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4.5.2 JM-Ⅲ改进型增强剂的掺用应做好配合比,严格外加剂用量。
17
4.5.3 混凝土原材料加热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 4.5.4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宜运入暖棚内存放。
4.5.5 分层浇筑厚大的整体式结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新建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C。
4.5.6 混凝土应作热工计算,要求出机温度在15°C以上。经运输、泵送、浇捣完毕,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C。
4.5.7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C时,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覆盖高效保温材料。 4.5.8 搅拌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
4.5.9 测温孔应设在有代表性的结构部位和温度变化大易冷却的部位,孔深宜为10~15cm,也可为板厚的1/2或墙厚的1/2,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布置图。
4.5.10 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同条件试块是否与现场结构养护条件一致。 4.5.11 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到达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C后方可拆除,拆模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20°C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4.5 防水层的施工监理
地下室外墙、裙房±0.000以下墙体外侧及柱与土壤直接接触一侧由内向外的做法依次为:1)15厚1:2.5水泥砂浆;2)有机防水涂料厚2mm,外防水设防高度至±0.000处;3)20厚1:2.5水泥砂浆;4)冷底油两遍;
18
5)SBS防水材料,采用纤维毡胎的卷材45号一等品,一层做法厚度为4mm;6)120厚MU15砖保护层,M2.5水泥砂浆砌筑,砌至标高-0.600处
①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要求: (1)材料要求:
a.水泥不低于32.5Mpa,复合硅酸盐水泥;
b.砂:中砂,含泥量〈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1%; c.水:自来水 (2)施工:
a.其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b.其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堵塞抹平。 c.施工前应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防水砂浆层。
d.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分层铺抹,铺抹时应压实、抹平,最后一层表面应提浆压光。
e.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应紧密贴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如必须留茬时,采用阶梯坡形茬,但离阴阳角处不得小于200mm;接茬应依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f.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宜在雨天及5级以上大风中施工。冬季施工时,气温不应低于5℃,且基层表面温度应保持0℃以上。
②涂料防水层施工要求:
设计要求:有机防水涂料,厚2mm,外防设防高度至±0.000 有机涂料: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19
(1)材料要求: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大的有机涂料,因此,选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涂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蚀性及耐菌性; b.无毒、难燃、低污染;
c.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及较大适应基层变形能力。 d.有机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性能指标
涂料种类 聚合物水泥 潮湿基浸水抗渗性(Mpa) 面粘结168h后可操作强度涂膜砂浆砂浆拉伸强时间(Mpa) (30 迎水背水度(min) (Mpa) min) 面 面 浸水耐水 表干实干168h性(%) (h) (h) 后断裂伸长率(%) ≥30 ≥0.6 ≥0.3 ≥0.8 ≥0.6 ≥1.5 ≥80 ≥80 ≤4 ≤12 注:①浸水168h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是在浸水取出后只经擦干即进行试验所得的值。
②耐水性指标是指材料浸水168h后取出擦干即进行试验,其粘结强度及抗渗性的保持率。
(2)施工要求:
a.防水涂料外防外涂做法:
b.基层表面的气孔、凹凸不平、蜂窝、缝隙、起砂等,应修补处理,
20
基面必须干净、无浮浆、无水珠、不渗水。
c.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10mm。
d.涂料施工前应先对阴阳角、预埋件、穿墙管等部位进行密封或加强处理。应在阴阳角增加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并增涂2~4遍防水涂料。
e.涂料的配制及施工,必须严格按涂料的技术要求进行。 f.涂料防水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mm。涂刷应待前一道涂层实干后进行;涂层必须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施工缝接缝宽度不应小于100mm。
g.有机水涂料施工完后及时做好保护层,侧墙迎水面保护层,20mm厚1:2.5水泥砂浆层保护。
③SBS防水材料施工要求
a.铺贴卷材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交接处应交叉搭接; b.主体结构完成后,铺贴立面卷材时,应先将接茬部位的各层卷材揭开,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如卷材有局部损伤,应及时进行修补。卷材接茬的搭接长度,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为150mm。
(3)卷材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做好120厚MU15砖保护层,M7.5水泥砂浆砌筑,砌至标高-06.00处。
外墙施工缝处的防水要求:止水钢板在埋入时应定位准确牢固,其摆放的方法和位置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后浇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21
②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 ③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符合如下规定:
a.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b.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c.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d.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
④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
⑤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4.7 安装工程人防要求 4.7.1 管道与附件安装要求
4.7.1.1 当管道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必须预埋带有密闭翼环和防护抗力片的密闭穿墙短管。当管道穿越密闭隔墙时,必须预埋带有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
4.7.1.2 给水管、压力排水管、电缆电线等密闭穿墙短管,应按设计要求制作。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壁厚大于3mm的钢管。
4.7.1.3 通风管的密闭穿墙短管,应采用厚2-3mm的钢板焊接制作,其焊
22
缝应饱满、均匀、严实。
4.7.1.4 密闭翼环应位于墙体厚度的中间,并应与周围结构钢筋焊牢。密闭穿墙短管的轴线应与所在墙面垂直,管端面应平整。 4.7.1.5 密闭穿越短管作套管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套管与管道之间应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实,并应在管口两端进行密闭处理;管道在套管内不得有接口;套管内径应比管道外径大30-40mm。 4.7.2 给水排水管道和附件的安装
4.7.2.1 压力排水管宜采用给水铸铁管或镀锌钢管,其接口应采用油麻填充或石棉水泥抹口,不得采用水泥砂浆抹口。 4.7.2.2 防爆清扫口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采用防护盖板时,盖板应采用厚度大于3mm的镀锌或镀镉钢板制作。其表面应光洁,安装应严密;清扫口的丝扣应无缺损;清扫口安装应低于周围地面3-5mm。
4.7.2.3 与工程外部相连的管道的控制阀门,应安装在工程内靠近防护墙处,并应便于操作,启闭灵活,有明显的标志。控制法门的工作压力应大于1MPA。控制法门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强度和严密性检验。 4.7.3 电缆、电线穿管的安装
4.7.3.1 电缆、电线在穿越密闭穿墙短管时,应清除管内积水、杂物。在管口两端应采用密封材料充填。填料应捣固密实、匀称。
4.7.3.2 电缆、电线暗配管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应在墙两侧设置过线盒,盒内不得有接线头。过线盒穿线后应密封并加盖板。
4.7.3.3 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应紧贴模板固定,并应与电缆、电线
23
暗配管连接牢固。暗配管应与结构钢筋点焊牢固。
4.7.3.4 电缆、电线暗配管敷设完毕后,暗配管管口应眯缝。 4.7.4 排烟管与附件安装
4.7.4.1 排烟管宜采用钢管或铸铁管。当采用焊接钢管时,其壁厚应大于3mm;管道连接宜采用焊接。当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面应平整,并应有密闭糟,法兰之间垫耐热胶垫。
4.7.4.2 埋设于混凝土内的铸铁管,宜采用法兰连接。
4.7.4.3 排烟管应沿轴线方向设置热补偿器,单向套管伸缩节应与前后排烟管同心。
4.7.4.4 排烟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坡度应大于0.5%,放水阀应设在最低处;清扫口堵板应有耐热垫层,并固定严密;当排烟管穿越隔墙时,其周围空隙应采用石棉绳填充密实;排烟管与排烟管连接处,应预埋带有法兰及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 4.7.4.5 排烟管的地面出口端应设防雨帽;在伸出地面150-200mm处,应采取防止排烟管堵塞的措施。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