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例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石,创建未来社区是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未来社区九大场景之一的教育场景为切入点,聚焦共建共治共享和未来社区教育内涵及其价值,分析共建共治共享背景下未来社区教育建设的主要因素,融合社区教育理论,从“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个维度提出未来社区教育建设路径。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 未来社区 基层社区教育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层面的最基本单元,是城市品质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而在社会发展的进步中,随着各年龄阶段人群对自身修养提升的重视,使得教育成为面向未来的重要的社会事业。
作为社区与教育的结合体——社区教育,既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现形成,也是社会基层治理的一个部分。
2019年,浙江省围绕率先提出大力推进未来社区建设。作为大花园建设的核心区,2019年11月,衢州市根据浙江省关于“两个高水平”建设打造新型城市功能单元的目标定位率先提出的“未来社区”建设要求,围绕“大花园+国际化”两大特色,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坐标,启动衢州城市“未来社区”建设试点项目,打造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在九大场景之一的教育场景中,将“人本、生态、数字”理念融合到未来社区教育中去,实现现代传统社区教育向未来社区教育转变,进一步满足社区全域人群的教育需求。
一、“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和未来社区教育的内涵
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围绕社会治理格局提出的理想目标,是以政府主导和政社合作为原则,由街道(政府)、社区、居民、社会、市场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运用行政、法律、科技、信息化技术等手段,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和发挥优势,实现社会事业共同建设、社会治理共同参与、社会成果共同享有,达到社会基层治理效用最大化、最优化。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意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形态。以衢州为例,在未来社区教育场景中以衢州特有“南孔文化”为基底,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支撑,通过“居民之声”整合学习需求,进行“梯度进阶”的教学资源分层,建立“幸福学堂”教学空间,构建“知识在身边”学习平台,实现全龄素养提升打造“人人有礼、人人我师”的教育方式,进一步推进全民终身体系构建。
二、共建共治共享下未来社区教育的价值
1.形成可持发展视角。在社会治理宏观框架背景下,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构建旨在服务民生,有利于满足公众对社区教育的需要,促进社区教育的公平和高效。同时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未来”元素的社区教育治理理念,是进一步推进我国社区教育治理、完善社区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实现基层治理可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视角。
2.凝聚基层治理共识。基于传统观念,政府部门、学术界往往只关注社区教育的实现模式和具体措施,却忽略社区教育本身价值,从而加剧阶层群体冲突、对立,社区教育则能提供一种协调、平衡的力量以实现有效的社区治理。
3.实现社区主体赋权。从社区治理角度来说,对社区主体进行赋权,意味着增加各主体对影响社区生活质量的资源和决策的权力和支配能力。当国民素质水平达到较高水平时,社区主体能够有效参与社区治理。
4.终身教育理念转型。全民终身学习离不开社会化因素,而就现有的社区教育发展依然存在政府统管薄弱、机制建设不全、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而在未来社区教育中蕴含的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项理念,并融合现有信息化手段,提炼贴合时宜甚至更为超前的社区教育模式。
三、共建共治共享下未来社区教育建设的主要因素
1.多元主体供给。党委政府是履行发展规划、政策扶持、统筹整合的主导角色;各与之相关的教育、人社、民政、文化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基层社区教育场所协同参与;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和数字化运行模式,引入社区教育专业团队。
2.四级组织覆盖。未来社区教育组织体系搭建于常规社区教育体系之上,即市级社区大学——县级社区学院——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学校,并依托各级社区教育职能同步挂牌“老年(开放)教育”,形成区域内终身教育体系。
3.平台资源整合。在全民终身学习网、第三年龄学堂“银龄”在线等现有平台整合基础上,与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类机构、教育文化场所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加强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分析,加快有效资源供给,建立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4.虚实场景配套。《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白描了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思维导图,融入了未来元素配套建设实体教育培训学习场馆(教室)、线上教学直播、资源中心、居民(学习者)数字化管理平台等业态场景,满足了“人本、生态、数字”建设要求。 四、共建共治共享下未来社区教育建设的实践路径
1.“人本化”价值维度建设路径。“人本化”价值维度核心是以人为本,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肯定和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挖掘和开发人的主体潜能,提升人的主体价值,实现主体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1)弘扬社区人文特性。①融入“南孔圣地”的文化厚度,发挥衢州作为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以及试点建设片区位于衢州老城区与智慧新城两城交融地的地理优势,弘扬儒学传统文化,凸显南孔文化传承基因,形成历史人文景观带。②依托儒学文化区、环古城水系生态景观、古城遗址公园等“南孔古城”建设项目,推广建设“南孔书屋”,以古城古韵记忆为载体,突出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打造文化建筑群。③以“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为载体,依托未来社区打造社区教育“一地一品”项目,开展人文教育。
(2)满足基本学习需求。①开展针对性就业指导。为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性的教育指导或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培训工作。②开展常规性知识普及。以社区讲坛为载体,以生活科普、家庭理财、健康养身等为主题,以讲座、展览等为主要形式,定期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③满足差异性文化需求。根据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文化需求进行因人施策。以最具代表性的是社区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为例,针对青少年开展自我保护能力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办文艺类课程。
2.“生态化”价值维度建设路径。借助生态学原理和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规律,关注教育内外部要素注动态发展,以法制、美育、居民自治以及构建社区教育补链为切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生态的可持续性。
(1)开展法制教育拓展。出台全市终身教育指导意见,为未来社区教育提供政治保障;加强司法、公安、劳动监察等法制部门联合,利用“周二无会日”以派驻形式入驻法制指导员,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
(2)引入美育价值体验。以打造“一社区一文化”格局为主调,建立社区儿童艺术机构、儿童艺术工作室等,并依托周边鹿鸣小学、青少年宫等青少年美育培养场所资源,开设儿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以美育手段吸纳提高艺术参与度和体验度;配套建立社区美育公众号平台,以案例现身说法、艺术沙龙,指导家庭营造港湾式成长教育场景。
(3)强化基层居民自治。依托衢州雪亮工程、红色物业联盟、“邻礼汇”基层治理平台等载体的基层治理成效,结合未来社区教育场景发展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社区治理的需求,通过开展社区内部集体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宣传教育等形式,培育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 (4)完善社区教育补链。打通社区教育最后一公里,推行“四点半课堂”模式。同时引入本地高校党团员学生,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类的学生组成志愿服务队,提供儿童托管看护服务;建立“学习诊所”补差机制,以“社区自营+高校协同+社会机构引入”的联营模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或课程辅导等共享学习。
3.“数字化”价值维度建设路径。数字化学习社区是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整合数字化学习资源,支撑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智能化、信息化运行。
(1)“技能共享+积分贡献”。收集社区内的退休干部、教师及有一技之长者的技能信息,建立“社区达人资源库”并配套授课积分机制,提供业余级免费教育服务赚得积分,用于换取社区其他服务或学习时间,实现社区内隐藏的教育资源的正向流动。
(2)“数字画像+课程定制”。依托数字平台建立学习者与教育者的数字画像,对每位学习者行为路径进行技术分析和学习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嵌入知识图谱,在图谱中形成与学习者匹配适应的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课程定制、学习服务和课程推送,消除传统学制概念,促进个性化、自主化学习。
(3)“知识积累+学分转换”。依托学分银行职能,将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转换成学分进行存储,制定学分转换机制,对学习者在非学历教育过程中获得的证书、工作和生活经验及技能等进行认定,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实现学习成果转换、互认。
(4)“移动平台+学习地图”。在社区内部建立“虚拟+实体”共享图书馆,且书馆运行不受时间限制;对接社区周边文化馆、青少年宫、中小学校等场馆建立线上空间,将移动阅读生态复制转接到更多公共空间,打造15分钟社区学习地图,实现教育资源全面共享,让学习空间更加独立开放。
创建未来社区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载体。基于衢州未来社区建设项目教育场景的社区教育建设路径的探索,是对传统社区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推进高效率服务和高质量生活社区的标杆,将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打造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习型社会的衢州样板。 参考文献
[1]陈微 构建未来社区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8),293-294。
[2]李辉 毛晨炜 浅谈“未来社区”的衢州探索[J].浙江国土资源,2019,(6),33-34。 [3]卓么措 政府职能视角下的未来社区——未来社区的内涵、意义及建设对策[J].浙江经济,2019,(04),26-28。
[4]周延军 协同治理视域下基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0,(1),83-86。
[5]吴一鸣 数字化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J].卷宗,2020,(11),19-21。
[6]梁德友 徐诺诺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几个理论问题[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8-19。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财经大学2019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专项(项目编号Y2019420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