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一中2019-2020学年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PDF版)
2022-12-21
来源:易榕旅网
郑州一中2019-2020学年上期期中考试22届1.C高一语文参考答案迟,动词的意动用法。2.D(①距通“拒”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⑨蚤通“早”⑩坐通“座”)3.BB与例句同,都作代词,代人。A项结构助词“的”;C项动词,到;D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C“被”是“穿”的意思,不是被动句的标志;A、B、D三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式。5.D(①②“微”都是“没有”的意思,③“顾”意为“只是”,④“顾”意为“回头看”)6.A(名作动/名作状/使动/意动)7.C(①连词,表修饰,不译,②连词,表承接,不译。③④皆为介词,意为“用”)8.D9.DA项“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诗人仿佛拍电影一样,先给“稻束”一个特写镜头,然后又拉开,展现其伫立于秋天田野的背景,以表现“金黄的稻束”作为劳动成果的辉煌和炫耀感,肯定着人类的劳动成就。它给人的印象主要是视觉上的,但联系全诗看,这两句诗又居于其蕴含的时间序列“黄昏”“暮色”之始,隐含着时间的意味。由于我们不能确定它写的就是诗人白天看见的景象,而只能把时间下限确定在暮色降临之前,因此,A项是恰当的。B项的解说,寓意较明显,也是恰当的,考生不难作出选择。C项诗人是抒情主人公“我”,而“你们”则指诗人借以寓意抒情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所以,C项表述是恰当的。D项把“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解说为稻束“低首深思”的内容则显然不恰当。整首诗所出现的形象以及有关形象的感受,都是诗人“我”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它本是诗人的“旁白”,不能理解为“稻束”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在上文描述基础上的议论,通过句子中的“而”可以读出前后是“对比”,是诗人对眼前景象思考后揭示诗歌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中并没有点明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这是诗人留给读者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10.C(C项“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分析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主高一语文第1页(共4页)要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因此没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11.①以“白光”为题点明了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小说就是围绕陈士成因落榜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的。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陈士成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最终落水而死,且无人收尸,其一生如同惨淡的白光。③小说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而陈士成连考16次未中,并最终因追求这种功名利禄而死,从而以其为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12.①陈士成与孔乙己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和殉葬品。他们都热衷于封建科举,希望通过中举来进入仕途,获得功名利禄,受科举制度之害而不觉悟。(2分)②但两人又有不同,陈士成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从未放弃过功名,他总想着通过科考赢得功名,光宗耀祖;(2分)而孔乙己则迂腐不堪、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2分)13.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毕”,是结束的意思,承接前文的“谒文宣王”,应在其后断句,排除A、D两项;“左右”指身边的侍臣,作“言”的主语,后面不可断开,排除B项。)14.B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B.《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15.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王禹偁奏言,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该居史职,而非认为他能堪重任。)16.(1)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乍,忽然,突然;岂,难道;句意3分)(2)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所以”(一词多义)“出入”(偏义)“非常”(古今异义)各1分,句意2分)17.(3分)C(“表达为国效力的愿望”错。孙权、刘备叱咤风云、横枪跃马的非凡事业如一场春梦,谢安、王羲之的旧游之地已物是人非,作者借此表达怀古的悲愁。)18.(6分)因为不忍登楼远望,害怕看到沦陷的神州。(3分,意思对即可)尾联表达了山河破碎、恢复无望的痛心,对南宋王朝命运的担忧,深挚的爱国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如“对南宋统治者只知苟且偷安的愤恨”等也可酌情给分)高一语文第2页(共4页)19.①百舸争流的青荇②挥斥方遒③丁香一样的忧愁④到了颓圮的篱墙⑤软泥上⑥在星辉斑斓里放歌⑦为变徵之声⑧濯清涟而不妖⑨谁家新燕啄春泥20.D(“悲悼”可以跟宾语,排除A、B;“抛弃”:扔掉不要。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应用“抛洒”。“息息相关”不符合语境,排除C。)21.B(依据后文“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得出)22.C(A、D项主客颠倒,B、D介词“与”多余。)23.①它却没有得脑震荡。②也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③早有啄木鸟啄木食虫的记载。(每1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24.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兼及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要求根据材料给“年画”的概念下定义。下定义需要在筛选信息、压缩语段的基础上进行。这道题先要准确找出概念的外延,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然后再确定概念的内涵,即找出“年画”区别于其他图画的本质属性。从这段文字的五个句子来看,“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是内涵一,“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是内涵二,“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是内涵三。另外,写制作、叙历史,不属于内涵方面内容。最后将其压缩成简洁的文字并用来修饰“年画”即可。25.写作指导: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此作文题有以下特点:紧贴时代。材料中暗含热点时事,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紧贴00后个性特征。00后的考生自我意识更强,更善于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基于以上分析,引导考生关注自我,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关注时代发展,关注国家命运的人,以此写出的作文才能更具个性,也更加精彩。可写角度很多,能围绕选择的热词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尤佳。【文言文参考译文】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左赞善大夫,做泗州知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等人校定。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皇上升迁李觉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管辖范高一语文第3页(共4页)围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天,开始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其中。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这样登上讲说之位呢。”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不久李觉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李觉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李觉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烦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高一语文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