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基坑支护方案(改)

2020-10-08 来源:易榕旅网


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第Ⅳ标段施工

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珠海市建盛工程有限公司

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第Ⅳ标段施工

项目经理部 2013年10月10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3 1、地道主体 ......................................................................................................................... 3 2、道路两侧出入口 ............................................................................................................. 3 3、电车车站出入口 ............................................................................................................. 3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3 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3 2、水文地质 ......................................................................................................................... 4 3、场地烈度与场地评价 ..................................................................................................... 4 三、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 5 1、设计要点 ......................................................................................................................... 5 2.支护结构形式 ................................................................................................................... 5 四、地道基坑开挖施工 ....................................................................................................... 9 1、基坑开挖 ......................................................................................................................... 9 2、放坡段施工工艺 ............................................................................................................. 9 3、喷射混泥土施工注意事项 ............................................................................................. 9 4、基坑回填 ....................................................................................................................... 10 5、钢支撑体系施工要求 ................................................................................................... 10 6、冲孔灌注桩 ................................................................................................................... 10 7、工程周边主要管线及地下构造物 ................................................................................ 11 8、应急措施 ........................................................................................................................ 11 9、监控项目及要求 ........................................................................................................... 12 10、监测项目的警告/警戒值 ........................................................................................... 13 五、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施工难点 ............................................................................. 13 1、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13 2、施工难点 ....................................................................................................................... 14 六、各工序的施工顺序 ..................................................................................................... 14 七、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 15 1、水泥搅拌桩 ................................................................................................................... 15 2、钻孔灌注桩施工 ........................................................................................................... 19 八、静力爆破 ..................................................................................................................... 21 1、概况 ............................................................................................................................... 21 2、施工工艺及流程 ........................................................................................................... 21 3、操作要点: ................................................................................................................... 21 4、质量控制 ....................................................................................................................... 23 5、药剂反应时间控制 ....................................................................................................... 24 6、安全措施 ....................................................................................................................... 24 7、出碴运输方案 ............................................................................................................... 24 九、基坑支护及基坑土方施工技术措施 ......................................................................... 24 1、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 24 2、钢板桩的选用 ............................................................................................................... 25 3、打桩设备 ....................................................................................................................... 25 4、施工工艺流程 ............................................................................................................... 25 5、施工方法 ....................................................................................................................... 26

第 1 页 共 55页

6、钢管支撑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27 7、基坑排水、土方开挖工程 ........................................................................................... 28 8、钢支撑拆除 ................................................................................................................... 30 十、主要单项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 36 1、搅拌桩处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36 2、冲孔灌注桩处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 37 十一、基坑监测 ................................................................................................................. 38 1、概述 ............................................................................................................................... 38 2、明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 38 3、监测项目 ....................................................................................................................... 39 4、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 ................................................................................................... 42 十二、 工、料、机组织保障 ........................................................................................... 45 1、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 ................................................................................................... 45 2、机械设备 ....................................................................................................................... 46 十三、进度计划 ................................................................................................................. 46 十四、地面堆载、地表水、地下水控制措施 ................................................................. 47 十五、基坑监测措施 ......................................................................................................... 48 十六、基坑应急预案 ......................................................................................................... 49 十七、安全措施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 52

第 2 页 共 55页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两处新建人行地道。8#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6+215)和9#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7+980)。 1、地道主体

地道主体结构采用箱型结构,过街主体地道箱内净高2.6m,净宽6m。8#、9#地道为交叉口工字型过街地道,过街主体长均为35.96m。地道主体设置三道变形缝。 2、道路两侧出入口

地道出入口单侧采用人行步梯+无障碍通道,沿道路纵向长为39.30,横向宽度4.9m,侧墙厚0.3米。其中人行步梯净宽3.3米,两侧各设0.5米自行车道,无障碍通道坡度为12:1,采用3级折返式坡道,每级中间设2米折返平台。坡道两侧设置扶手,单级坡道宽2米,出入口外墙顶墙顶水平设置,侧墙顶设置雨棚。 3、电车车站出入口

电车车站出入口为单侧设置,其中人行梯道长度为11.45米,总宽2.7米,净宽2.4米。无障碍出入口长24米,坡度为12:1,采用3级折返式坡道,每级中间设置2米休息平台人,端部设2米折返平台。

人行地道基坑开挖最大深度为5.5m(泵房集水井处为7.35m)。基坑开挖需进行支护。

为满足施工期临时交通要求,地道主体分两段开挖、施工。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根据本项目地质探勘成果及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地质探勘资料,本项目所在区域整体地质特征为地貌单元为滨海沉积地貌,局部为洪积地貌,第四系厚度较大,且局部区域有软土分布,厚度不均,需注意软土固结产生的地基变形,不均匀沉降、桩基负摩阻等问题。线

第 3 页 共 55页

路范围内基岩(中风化花岗岩)起伏较大,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予以注意,沿线场地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软土。

根据人行地道拟建位置钻孔资料显示,8#人行地道位置地层主要有填建土、第四系花岗岩残积岩;基底由燕山期花岗岩及其风化层组成,其中填筑土层厚2.00~3.00;粗砂层厚2.20,仅钻孔BZ38号遇见该层;淤泥质粘土层厚约1.3~2.0m,其下为风化花岗岩层,层厚不详。

9#人行地道填筑土(Qme)-2层厚3.90~7.20m,钻孔BZ40、BZ42、BZ44遇见该层;粗砂(Qme)~4层厚2.20~5.20m;砾质粘性土层厚2.00~9.00m,钻孔BZ40、BZ41遇见该层;全风化花岗岩层厚0.70~5.10m;其下为强风化花岗岩及中风化花岗岩,层厚不详。 2、水文地质

探勘现场属于Ⅱ类环境,地下水水质在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8#人行通道处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及基层裂隙水,以大气降水及地表渗流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内地下水稳定水面埋藏深度介于2.10~2.30m,相当于标高1.58~1.92m。

9#人行通道处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以大气降水及地表渗流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内地下水稳定水面埋藏深度介于2.00~2.60m,相当于标高2.70~3.35m. 3、场地烈度与场地评价

拟建场地内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土~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型为Ⅱ类,勘察场地抗震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本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第 4 页 共 55页

三、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1、设计要点

8﹟人行地道基坑支护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侧壁重要性系数1.0,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一级,结构抗浮安全系数:1.05(不考虑侧壁摩阻力)考虑侧壁摩阻力时不小于1.15。周边建(构)筑物的作用荷载:8Kpa,车辆荷载:20Kpa. 2.支护结构形式

本工程采用明挖施工,支护结构根据基坑开挖深度按如下方式采用: 1)8﹟人行地道北侧出入口采用放坡开挖,开挖基岩静力爆破。A区基坑顶部放坡坡率为1:1,高度2米,坡面铺设φ6@15×15钢筋网,并喷射10cm厚C20砼进行防护,留1米宽平台,2米以下放坡率为1:0.1。C区、B区基坑顶部放坡坡率为1:1,高度1米,坡面铺设φ6@15×15钢筋网,并喷射10cm厚C20砼进行防护,留1米宽平台。

2)8﹟人行地道南侧出入口与中间出入口采用φ80㎝冲孔桩+6米拉森Ⅳ型钢板桩+一道钢管横撑支护。

3)8﹟人行地道主通道采用φ80㎝冲孔桩+6米拉森Ⅳ型钢板桩+两道钢管横撑支护。

8﹟人行地道基坑支护平面图:

第 5 页 共 55页

4)9﹟人行地道范围钻孔有淤泥,采用¢50㎝水泥搅拌(不小于50㎏/m)桩处理,间距1.1梅花形布置,水泥搅拌桩采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17-20﹪,掺6﹪石膏(占水泥含量)。水泥搅拌桩90天桩身无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5)9﹟人行地道出入口采用放坡+6米拉森Ⅳ型钢板桩+一道钢管横撑支护。

基坑顶部放坡坡率为1:1.0,高度为1.0m,坡面铺设φ6@15×15钢筋网,并喷射10cm,厚C20砼进行防护。留1米宽平台。

第 6 页 共 55页

6)9﹟人行地道主通道采用放坡+拉森Ⅳ型钢板桩+两道钢管横撑支护。

7)由于淤泥厚度较大,在开挖深度大于4米的范围钢板桩外打水泥搅拌桩排桩,¢50cm搅拌桩间距35cm。

8)单排水泥搅拌桩,直径为0.5m,桩间距0.35m,搭接水泥搅拌桩桩顶标高4.0米,桩底标高-10米,桩长14米。水泥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桩(不小于50㎏/m)水泥用量17﹪-20﹪,掺6﹪石膏(占水泥含量),水泥搅拌桩90天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9)基坑顶部及底部设置截水沟及排水沟,基坑底部在通道主体4个角落设置集水井(长*深*宽:150cm *100cm*70cm),施工期间基坑内地下水位应控制在基坑底面1.0m以下。

截水沟及排水沟断面图

9﹟人行地道基坑支护平面图: (一)搅拌桩平面布置

第 7 页 共 55页

(二)地道基坑支护平面图

第 8 页 共 55页

四、地道基坑开挖施工 1、基坑开挖

1)各断面的开挖分层次数与该断面内支撑道数大致相同。一般土层分层开挖深度为1-2米。开挖宽度应满足支护作业和边坡临时稳定性要求。 2)土方开挖自上而下进行,严禁超挖,严禁大锅底开挖,宜分层分段逐步进行,每挖完一层应及时施工喷射10cm,厚C20砼进行防护,并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3)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时,边坡位置应预留20㎝厚做边坡保护层,然后用人工修整坡面。

4)支护前,松动土体必须清除干净。

5)土方开挖及运输必须安排合理路线,禁止对支护结构造成损害。 6)基坑周边6m范围内不能堆载土方及其它较重物品,临时道路亦应设置在基坑6m以外。 2、放坡段施工工艺

1)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埋设喷射混泥土厚度控制标志; 2)喷射第一层混泥土;

3)绑扎、固定钢筋网,喷射第二层混泥土至设计高度;

4)坡顶、坡面和坡脚的排水沟,集水井水泵设置好,保证排水畅通,不积水。

3、喷射混泥土施工注意事项

1)钢筋网上下段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钢筋与坡面的间隙应为50mm,钢筋网应固定在坡面,喷射砼时钢筋网不得晃动。

2)喷射砼采用C20砼,水泥:碎石:砂重量比宜为1:2:2.5,喷射砼作业分片分段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两次进行。

3)喷射时,喷头应尽量与受喷射面垂直,距离宜保持在0.6-1.2米之间。 4)喷射时控制好水灰比,保证砼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及滑移流淌现象。

第 9 页 共 55页

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应标定搅拌机械的灰浆泵输浆量及相应参数,并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搅拌桩、配比和施工工艺。 4、基坑回填

隧道主体结构应分节施工,砼和防水层的保护层在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合格后,应几时回填,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基坑内杂物应清理干净,无积水;

2)回填土不得含有石块、碎砖灰渣及有机杂物;

3)顶部回填土厚度超过50c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土碾压。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并分层夯实;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cm,机械夯实每层夯实厚度不大于30cm,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 5、钢支撑体系施工要求

1)土方开挖没开挖至支撑底0.5m,即按设计图纸要求浇筑砼冠梁及砼支撑或架设钢腰梁和钢支撑,然后按正常工序进行。

2)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施工基底素砼垫层,然后施工隧道结构底板和图纸要求高度的一部分侧墙;待主体结构的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开始回填,按图纸要求拆除横撑。

3)若由于横撑最后拆除,在隧道侧墙孔洞处应采用同标号砼填补,并注意防水处理。 6、冲孔灌注桩

1)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均不宜超过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

2)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不宜超过150mm;

3)排桩采用隔桩施工,并应在灌注砼24h后进行邻桩成孔施工;

第 10 页 共 55页

4)冠梁施工前,应将支护桩桩顶浮浆凿除干净,桩顶以上露的钢筋长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5)桩基检测:桩基应按质监部门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建议同类型桩基各取3根预埋3φ75钢管,钢管呈正三角形布置,由质监部门采用超声波对桩基逐根检测,其余桩基建议采用应变动测法对桩基逐根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当按低应变动测法判定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用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检测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当对钢支撑焊缝施工质量有怀疑时,建议采用超声波探伤等非破损检测,检测数量根据现场确定。 7、工程周边主要管线及地下构造物

工程周边主要管线及构造物为给水、电信、电力、沟渠等,均需要改建到基坑范围以外,改建管线离基坑边最近的为通讯管线,距离基坑边1.5m。地道采用半幅施工,其它管线在一侧出入口建好后,迁至出入口外侧。 8、应急措施

为预防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意外,应预先准备足够的钢支撑、土方及砂袋;成立抗洪、抗台风抢险领导小组,并成立抢险救灾队伍,与当地气象部门密切联系,做好预防工作,工地自备内燃发电机组,抽水设备,以防停电。

施工期间应采取降水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位,侧墙施工到一定高度时按设计要求及时回填。暴雨时应准备足够的砂袋(或采取其它有效抗洪措施)均匀的堆在隧道结构底板上,以利抗洪。

地下水位观测水位下降过快时,必须及时采取回灌措施,回灌井需深入

第 11 页 共 55页

施工时地下水位以下3—5m。 9、监控项目及要求

基坑支护工程是一种风险性大的系统工程,施工应遵照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规定,确保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1)在隧道围护结构施工及地基开挖过程中,必须对邻近建筑物地基沉降、变形、倾斜、裂缝等进行全方位监测;

2)在整修施工过程中,应对临近道路、周围临近道路、周围建筑物如电力管线等进行沉降监测及对围护结构顶面水平位移、墙体变形、支撑轴力、墙体钢筋应力和钢支撑轴力进行全方位监测,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下一道工序施工,连续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通知业主、监理及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3)在隧道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周围管线进行监测,并满足各管线权属单位要求的允许值,如发现超过允许值,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4)在整修施工过程中应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量测;

5)在隧道围护结构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两次,现场监控量应贯穿整修施工过程的始终。当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加密观测并及时上报,监测结果要作详细规范的记录和处理;

6)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

7)基坑监测项目的监控报警值应根据监测对象的有关规范及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

8)对地下管线的监测点布置及监测控制值应严格按管线部分的要求执行;

第 12 页 共 55页

9)支护结构变形应与支撑位置结合布置,跨中需布置点; 10)测点埋设应牢固、可靠、安全;

11)当监测结果达到注意的警戒水平时应加密观测次数进行连续观测,并通知设计方以采取相应措施。 10、监测项目的警告/警戒值

在本工程监测中,每一测试项目均应根据保护对象的实际情况,事先确定相应的警戒值,以判定是否超出允许的范围,判断工程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是否需调整施工工序和优化原设计方案。每个警告/警戒值均由两部分控制,即总允许变化量和单位时间内允许的变化量。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本工程监测项目提出了以下警戒值:

监测项目 深层水平位移 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坡顶竖向位移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孔 支撑内敛监测 监测频率 底板浇筑前 1次/d 1次/d 1次/d 1次/d 1次/d 底板浇筑后 1次/2d 1次/2d 1次/2d 1次/2d 1次/2d 70—75 40—50 25—30 1000 二级监测报警值 累计绝对值(mm) 0.6%h—0.7%h 0.2%h—0.3%h 0.1%h—0.2%h 变化率(mm/d) 4—6 4—6 3—4 500 0.7%f—0.8%f

五、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施工难点 1、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标段8#及9#人行地道周边管线及建筑物众多。基坑施工既受到施工场地狭窄、工程进度紧张的条件限制,雨季,台风对施工的影响,又要维持施工期临时交通通行。在这种环境中的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将会对其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基础将产生变形,引起较大的应力而破坏。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基础的影响主要

第 13 页 共 55页

是由于基坑开挖导致了基坑内土体应力释放,打破了土体原有的力学平衡,致使围护结构发生侧移,基坑底部隆起,从而使墙后土体产生位移,带动了周边建筑物基础向坑内方向移动。

2、施工难点

本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南北两侧为通行车道及高层建筑,建筑基础类型复杂多样,且周围紧靠居民区。给土方开挖带来极大困难。场地狭窄,交通不便,使机械运转、材料物资等运输、储存受限制,基坑位移控制成为施工的重难点问题。

周边建筑保护要求高,工期紧,施工难度大。总计土方开挖量9990m3,静力爆破662 m3水泥搅拌桩15950m,1139根,(9﹟人行地道围护D50㎝水泥搅拌桩6174米)D80㎝冲孔桩长504米,共63根。拉森钢板桩6m长246m,9m长100m,12m长169延米,总计515延长米。总工期360天。由于该工程处在闹市居民区及商业密集区对整个工序施工制约相当大。如水泥搅拌桩、冲孔桩、土方施工,因夜间扰民不能连续施工,雨季台风影响等。而在工期紧迫的市中心完成如此大的施工任务量,对施工方案及现场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各工序的施工顺序

基坑围蔽 坡顶排水系统 搅拌桩(冲孔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 分段分层开挖土(石)方 坡面(开挖面)砼喷护 钢支撑施工。

第 14 页 共 55页

七、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1、水泥搅拌桩

单排水泥搅拌桩,直径为0.5m,桩间距0.35m,水泥用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桩水泥含量约17%--20%,掺6%石膏(占水泥含量);开挖面铺设φ6钢筋网,并喷射10cm厚C20砼进行防护。

(一) 试桩

1)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当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冬季施工时应注意低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水泥搅拌桩施工是藉搅拌头将水泥粉和软土强制拌和,搅拌次数越多,拌和越均匀,水泥土的强度也超高。但是搅拌次数越多,施工时间也越长,工效也越低。试桩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佳的搅拌次数、确定水泥粉的加粉量、泵送时间、泵送压力、搅拌机提升速度、下钻速度以及复搅深度等参数,以指导下一步喷浆搅拌桩的大规模施工。

3)试桩不少于5根,且必须待试桩成功后方可进行喷浆搅拌桩的正式施工。试桩检验可采取7天后直接开挖取出,或至少14天后取芯,以检验喷浆搅拌桩的搅拌均匀程度和水泥土强度。

(二) 施工工艺

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施工程序大致为:

按委托方所提供地形红线图,在场区准确放线,经委托方检验无误后才进行施工。

第 15 页 共 55页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检验、调整钻机→正循环钻进至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浆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结束→施工下一根桩。

1)测量定位

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测放出搅拌桩的中心轴线,并经业主监理公司复核认可,以确保桩中心线的准确性,同时,每次桩机就位前,先由测量放出桩心位,以确保桩与桩之间相互搭接的厚度。

2)桩机就位

第 16 页 共 55页

桩机通过吊机移动、就位、对中。

3)下沉喷浆搅拌

本工程之搅拌桩在搅拌下沉及提升过程中,要喷水泥粉,因此,在桩机就位,待桩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使搅拌机钻头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开启钻头待入土中有0.3米深后即开始喷浆,边搅拌边喷浆边下沉。

4)制备水泥浆

桩机就位后,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确定喷浆量,喷浆前将水泥倒入集料斗中。

5)提升喷浆搅拌

搅拌桩机的钻头下沉达到过程中是边下沉、边旋转、边喷浆。但在提升过程中仍然要做到边旋转、边喷浆、边提升。同时,严格控制提升速度为0.6m/min。搅拌桩机提升至地面时,控制集料斗中的水泥粉正好排空。

6)移至下一根桩位,重复上述步骤,继续施工。

第 17 页 共 55页

7)桩机清洗。当桩机不能连续作业,要停留一段时间时,须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粉,直至干净。

(三) 施工注意事项

1)搅拌桩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桩位处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

2)搅拌桩采用“四搅四拌“的施工工艺,桩身强度28天龄期达到1000Kpa,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20KN,搅拌桩施工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不少于120Kpa。

3)要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灰时间,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长,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探提升工作。

4)搅拌桩施工允许误差

5)在搅拌桩施工7天内可验收桩身直径,挖去桩周土,露出1米桩头,要求桩身直径不得少于600mm的设计桩径,强度抽检桩数为总桩数

第 18 页 共 55页

的5%,并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加固土样,观察搅拌均匀程度,同时根据轻便触探器的击数对此法判断桩身强度,抽检桩数应不少于已完成桩数的2%。

6)桩长验收用抽心法检查桩长,数量由甲方指定,抽检合格者全部检查费用由甲方负责,抽检不合格者全部检查费用及工程补强费用均由施工单位负责。

7)施工前应先进行喷浆搅拌桩试验,以控制成品质量,并试验结果送设计院。

8)在排水管网范围内应先实施喷浆搅拌桩,喷浆量由桩底至管中心处,待喷浆搅拌桩完成一个月后,再进行管坑开始施工,如上述软基处理的方法不足以满足排水管网对基础的要求,应再按排水管网的地基处理的要求加强。 2、钻孔灌注桩施工

(一)设备配置

共布置钻孔桩机1台。

(二)钻孔桩施工

(1)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前检查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回填密实情况,并采取有效排水措施,泥浆护壁成孔施工现场废浆处理池等。

(2)埋设护筒

根据测量确定的桩位,埋设钢护筒。护筒埋设采用埋置式方法,用桩定位器保证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护筒埋设深度确定为1.5m。

(3)钻孔

钻机就位时保持底座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钻头中心采用桩定位器对准桩位。利用双向调节标尺或线锤调整钻杆垂直度。

先在护筒内用钻头造浆,在泥浆池存一部分泥浆后才正式钻孔。开

第 19 页 共 55页

孔时做到稳、准、慢,钻进速度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深度及供浆量确定。为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在钻进过程中,设置钻机导向装置,钻进过程中若发生斜孔、弯孔、缩孔、塌孔或沿护筒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时,应停止钻进。

(4)泥浆护壁

泥浆制备技术要求: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90%,施工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护筒内浆顶面高出护筒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m以上。

(5)排渣

在钻进过程中及时排除钻渣,在泥浆循环过程中人工排渣。 (6)清孔

在清孔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清除孔底沉渣,以保持孔底承载能力。

(7)成孔质量检查

①孔深:成孔后用带刻度测绳检验,沉渣厚度大于100mm。 ②孔斜度采用垂球测定,桩倾斜度不大于桩长的1%。 ③检查岩样确定钻孔入岩深度。 (8)钢筋笼加工运输及吊放

①钢筋笼安放前,先用6m长同直径钢筋笼试放,能放到底不受阻碍可以准备正式安放钢筋笼。

②检查φ55mm超声波检测管的密封性能和绑扎是否符合要求。 (9)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顺序为:吊放钢筋笼→安设导管→放入球胆→灌注首批混凝土→连续灌注混凝土直至桩顶→拔出护筒。

开始灌注时,加大混凝土灌车油门,保证混凝土足够的初罐量,使导管埋深不小于1m,首批混凝土灌入正常后,连续灌入混凝土。

第 20 页 共 55页

八、静力爆破

1、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显示,8#人行地道北侧出入口(南北宽约15m,东西长约45m)施工现场-2.0米以下为强风化花岗岩及中风化花岗岩层,岩层较硬,开挖基岩层采用风镐、液压碎石机及静力爆破,静力爆破石方约662.4m3。

2、施工工艺及流程

人工造孔后,在静立爆破药剂的作用下使岩石胀裂产生裂缝,再用液压碎石机破除,然后用挖土机挖除石渣,从而达到开挖的目的。 静立爆破主要是靠破碎剂在被破碎体内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而使晶粒变形,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以致逐渐增大孔壁的静膨胀压力作用,使介质产生龟裂而解体。

静力爆破流程图:如下

3、操作要点:

a、破碎前应对作业环境、工程量、破碎程度、工期要求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钻孔分布和破碎顺序。 b、设计布眼

第 21 页 共 55页

布眼前首先要确定至少有一个以上临空面,钻孔方向应尽可能做到与临空面平行,孔距与排拒的大小与岩石硬度有关,本工程设计孔距为400mm,排距为500mm,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孔距、排距不能满足破碎要求,需及时进行缩小调整。 c、钻孔

钻孔直径破碎效果有直接关系,钻孔过小不利于药剂充分发挥效力,钻孔太小,孔口难以堵塞。本工程采用38~42mm的钻头。钻头完成后孔内余水余渣用高压风吹洗干净,孔口旁应干净无土石渣。钻头深度设计为1~2m,岩石需破碎的深度超过2m是采用分层破碎,装满深度为孔深的100% 。 d、装满

向下的眼孔可在药剂仲加入22~32%(重量比)左右的水拌成流质液态后,迅速倒入孔内并确保药剂在孔内处于密实状态。每次装填药剂,都要观察确定岩石、药剂、拌和水的温度是不是符合要求,灌装过程中已经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剂(表现开始冒气和温度快速上升)不允许装入孔内,从药剂加入拌合水到灌装结束,整个过程不能超过5分钟。药剂反应的快速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快,反之则慢。实际操作中控制药剂反应时间太快的方法可使用拌合水加入抑制剂。

静力爆破材料表

序号 1 名称 静力爆破剂 单位 T 数量 10 备注 按实际施工温度选择合适的型号,不同型号不可用 第 22 页 共 55页

2 洁净水 L 400 静力爆破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名称 空压机 液压岩石破碎机 盛水桶 拌合盒 捅棍 防护眼镜 防护手套 电子秤 量筒 电动修仟机 打孔机 规格 12m3 105kw 20L 4、质量控制

1)对药剂的质量控制

对进场材料必须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JC506-92《无声破碎剂》 强制性行业标准,不符合产品不得使用。 2)打孔质量控制

按设计孔位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严格控制孔深,钻头直径采用38~42mm。孔距及排拒根据现场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3)装药的质量控制

现场气温在18~28℃,故选用无声破碎剂型号SCA-I禁止边打孔边装药。打孔要一次完成,装药要一次完成。禁止打孔完成后立即装药,应用高

第 23 页 共 55页

单位 台 台 个 个 根 个 双 台 个 台 台 数量 2 2 4 6 6 6 6 1 2 3 3 备注 根据作业面确定 压风将孔清洁完成后,待孔壁温度降到常温后方可装药。灌装过程中,已经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剂不允许装入孔内。 5、药剂反应时间控制

药剂但应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控制参数可根据现场的试验测定。 6、安全措施

1)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灌浆人员必须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孔内注入破碎剂后,作业人 员应得保护安全距离,严禁在注孔区域行走

3)在相邻的两孔之间,严禁钻孔与注入破碎剂同步进行施工

4)在药剂灌入钻孔到岩石或混凝土开裂前,不可将面部直接近距离面对已装药的钻孔。药剂灌装完成后,盖上麻袋或棕垫远离装灌点,如药剂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清洗,情况严重者送医院 5)严禁将破碎剂加入水后装入小孔容器内

6)刚钻完孔和刚冲洗的钻孔,孔壁温度较高,应确定温度正常符合要求并清洗干净后才能继续装药

7)破碎剂运输和存放中应防潮,开封后应立即使用

7、出碴运输方案

所有开挖爆渣全部采用机械出渣,当出渣距离填方区不足100m时,直接采用推土机推运至填方场,当距离超过100m时,开挖料采用推土机配合反铲挖掘机挖土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到土石方调配目的地。

九、基坑支护及基坑土方施工技术措施

1、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按照管沟开挖深度,用钢板桩结合钢管内支撑的形式。具体方案如下:

(1)本工程明挖施工按照不同地质采用不同基坑支护方式。由于开

第 24 页 共 55页

挖深度较大,采取拉森钢板桩(钢板桩)支护结合支撑钢管的基坑支护的形式。

基坑支护桩采用3台振动打桩机搭设、拔出钢板桩,并配备3台QY20C汽车式起重机进行内支撑钢管吊运安装。

2、钢板桩的选用

根据工程所在地场地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的拉森Ⅲ型钢板桩,拉森Ⅲ型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其主要技术参数为:W=1600cm3,g=6 0kg/m,依地质资料及作业条件决定选用钢板桩长度10~15M长,要求钢板桩入土深度达桩长0.5倍以上。

3、打桩设备

打拔桩机为挖掘机加振动锤改装而成 ,振动锤为日本产NPK-HP-7SXB型,激振力200kN。 4、施工工艺流程 如下:

第 25 页 共 55页

5、施工方法

(1)单桩逐根打入法施打钢板桩

1)先由测量人员定出钢板桩的轴线,可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导向桩,导向桩直接使用 钢板桩,然后挂绳线作为导线,打桩时利用导线控制钢板桩的轴线。

2)准备桩帽及送桩:打桩机吊起钢板桩,人工扶正就位。

3)单桩逐根连续施打,注意桩顶高程不宜相差太大,基础较深的地方采用12M长的桩。

(2)拔桩

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 ,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 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先振动1min~2min后再往下锤0.5m~1.0m再往上振拔,如此反 复可将桩拔出来。

(3)钢板桩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由于本工程地质结构复杂,钢板桩打拔施工中常遇到一些难题,常采用如下几点办法解决 :

1)桩过程中有时遇上大的块石或其它不明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

2)钢板桩杂填土地段挤进过程中受到石块等侧向挤压作用力大小不同容易发生偏斜,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偏:在发生偏斜位置将钢板桩往上拔l.0m~2.0m,再往下锤进,如此上下 往复振拔数次,可使大的块石被振碎或使其发生位移,让钢板桩的位置得到纠正,减少钢板 桩的倾斜度。

3)钢板桩沿轴线倾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纠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和宽度大于或小于标准宽度的板桩,异形桩可根据据实际倾斜度

第 26 页 共 55页

进行焊接加工;倾斜度较小时也可以用 卷扬机或葫芦和钢索将桩反向拉住再锤击。

4)在基础较软处,有时发生施工当时将邻桩带入现象,采用的措施是把相邻的数根桩焊 接在一起,并且在施打当桩的连接锁口上涂以黄油等润滑济减少阻力。

6、钢管支撑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钢支撑安装工艺见下图钢管支撑安装工艺流程图。

2)支撑定位

在圈梁顶标出支撑点的平面位置,确保支撑端部中心位置偏差≤30㎜。

3)支撑安装

当开挖出一道支撑的位置时,及时焊接托架,然后用履带吊吊装钢支撑就位(吊装时用绳子人力牵引配合平稳),在第一道支撑下各撑安装

第 27 页 共 55页

须用倒链配合就位,并微调,正位后对固定端支撑端头与围檩间采用细石快硬砼填实找平,保证支撑端面接触紧密,并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

长支撑采用分两次吊装,在基坑内拼装成整体,短支撑整体一次吊装就位。支撑拼装后,及时在支承柱两处加焊牛腿,并在牛腿上用横梁,托住支撑,并用钢丝绳通过焊在钢管上的吊环对称拉于支承柱上。

7、基坑排水、土方开挖工程

人行地道最大开挖深度(除泵房)为5.3m,泵房开挖深度7.35m。

(一)、场区排水与基坑降水

由本工程人行通道基坑在施工期间估计雨水较多,故做好场区排水和基坑降水对于基坑开挖和人行通道结构施工尤为重要。

本工程基坑支土方开挖以前,除在施工场区内提前在场内周边做好整个场区的排水沟以外,尚需在靠近基坑的外侧设置排水沟,防止场区内地表水流入基坑内。排水沟深300mm,宽400mm,水沟纵向坡度0.3~0.5%,每隔20~30M设沉沙集水井,基坑四周地面水经沉沙井后引流至场区排水沟内,最后引入场外市政污水管网内。

基坑内的地下水通过设置在基坑以外四周的排水沟汇集至周边的集水井,再用潜水泵抽至地面上的场区排水沟内。

(二)、土方开挖工程

因人行通道开挖较深,基坑由长臂挖机直接开挖并装土外运,基坑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循分层、分段、限时开挖与支撑的基本开挖方案。

(1)主要技术措施

1)在开挖施工中特别注意做好基坑明排水、截水工作。尤其在雨季施工时,要提前充分做好排水、截水和护坡的准备工作,严禁开挖面和坡面积水和有流水现象。

2)开挖前地基加固要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以便于坑底的安全,顺利

第 28 页 共 55页

施工。

3)严格按 “时空效应法”组织施工,缩短时空时限,分小段、分小块快速施工。

4)加强周围环境和围护结构的变形监测,组织信息化施工。 5)对撑施工先挖除中间土方,再对称挖除两端土方,及时施工钢筋混凝土支撑。

(2)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是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将影响到基坑工程本身的安全,以及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影响大小,所以在基坑开挖支撑施工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前必须具备以下施工条件:

1)土方开挖需在围护结构达到施工要求之后进行。

2)土方开挖前,监测单位需根据监测布好围护桩沉降和位移、地表沉降及水位等监测点,并在开挖施工前测好原始值。对各监测点要注意保护,防止在开挖支撑过程中被破坏。

3)开挖前需准备好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所需的材料及设备。严防需要施工支撑时因缺少支撑条件而延搁支撑时间。保证开挖施工一旦开始,能够按照随挖随撑的原则,连续进行。

4)开挖前准备好排水设备,以保证开挖后开挖面不浸水,基坑周边布置好防止地面水流入的措施。

5)基坑周围设置好合格可靠的安全护栏;基坑周围重物堆载符合设计工况要求。一般不超过2T/m2。

(3)主要施工方法

本工程人行通道的挖土基本上根据“顺作法”施工工艺和施工区域的划分情况来实施。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挖土顺序的合理组织、挖土标高的控制、钢筋砼支撑的及时施工是确保基坑围护稳定的关键。同时也

第 29 页 共 55页

可以有效地控制周边建筑物和管线的沉降和变形。

1)基坑开挖施工顺序

打设钢板桩桩→第1次开挖至第1道钢管支撑下→围檩及第一道钢管支撑→第2次开挖至第2道钢管支撑下→施工第2道围檩及第2道钢管支撑→开挖到底,最后人工进行坑底以上30cm土方开挖。

基坑开挖顺序详细见基坑开挖工况图。 2)开挖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应遵循随挖随撑的原则,采用分层分段作业。对设一~二道钢管支撑,分一~三层挖土,对设二道钢管支撑,分三层挖土。

开挖分层从地面标高算起,第一层从地面向下到第一道钢管支撑的底部,第二层以下每层开挖深度从上道钢管支撑至下道钢管支撑顶部,然后掏槽进行钢管支撑的安装。最后一层坑底均保留30cm土方进行人工清理。

土方开挖放坡进行,放坡总体高度坡度要小于1:3,每层土方开挖按1:2坡度进行。施工过程中注意及时排除流向土坡的水流,防止滑坡。当边坡需长期暴露时,可用彩条布复盖,加大放坡1:3以上。

8、钢支撑拆除

钢支撑的拆除施工工艺:支撑起吊收紧 施加预应力 拆去钢靴 卸下千斤顶 吊出钢支撑。

当钢支撑下的结构施工完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便可拆卸钢支撑。在钢支撑拆卸前先在各支撑与钢板桩的接点处架设一托架,起固定作用,然后将预加力端的钢楔卸去,此时卸掉各钢板桩连接处的钢靴,用吊车将钢管吊到地上。钢板桩与钢围檩的固定端,可由氧焊法,将焊接处割断而卸下。

第 30 页 共 55页

基坑开挖工况图

每层土方开挖分小段,每段宽度小于6m,基本上按两根支撑同时开挖、同时支撑的方式进行。每小段土方先挖除中间土方,两端预留土坡

第 31 页 共 55页

护壁,以减少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周围环境的位移,然后再对称挖除两端土方,最后及时安装支撑。每层土坡底部留有平台,宽为3m左右,以便支撑安装和挖机作业。挖至支撑标高时先掏槽施工钢筋砼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挖除支撑中间的土方。

3)由于人行通道宽度较大及分阶段施工的需求,在人行通道西侧或东侧分别设置施工便道。因此在坑内每个施工段现场配备长伸缩臂挖机一台和履带吊抓斗一台在坑外挖土,配二台0.25m3小挖机进行退坡倒土作业和基坑角部掏土。配一部履带吊配合支撑的施工。

4)在第一层土方开挖时,对斜撑用挖机从角支撑位置向中间挖土,挖土至第一道支撑的底部,在支撑位置掏槽配合斜钢垫箱的安装及支撑的安设。对直撑部位,挖机由中间向两侧挖土,然后安设对撑,根据设计要求,地道第一道支撑直接撑在顶圈梁上。

5)开挖第二层及以下各层土方时,用长臂挖机和履带吊抓斗,从角点开始垂直于支撑方向向里挖,挖至支撑的顶部并在支撑位置掏800mm深的沟槽配合安装围檩及支撑。有条件的可在坑内设二台0.25m3小反铲配合倒土,各层支撑的角部土方采用0.25m3小反铲配合倒土,配合适当的人工进行清理。层层传递进行挖土,只有上道支撑完成后并达到设计养护期后才能开始挖除下面的土方,挖土方式同样是先挖中间,两端留土护壁,控制围护桩变形,中间挖好后,再两端对称挖土,及时安设支撑。

(4)开挖质量控制措施

1)第一层每小段在16小时内开挖后,即于16小时内施工钢筋混凝土支撑。不许拖延第一道支撑的安装,以防止围护桩顶部在悬臂受力状态下产生较大桩顶水平位移和附近地面开裂。第二层及以下各层开挖中每小段宽度不大于6m。开挖每一层的小段土方,要在16小时内完成,即在8小时内施工钢筋混凝土支撑。

第 32 页 共 55页

2)基坑开挖,应有水平标桩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标桩间的距离宜≤3m,以防基底超挖。

3)对定位桩、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在每层土层开挖时进行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4)挖土需要的支护结构,在基础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任意损坏或拆除。

5)每一小段的土方开挖中,严禁挖成3~4m高的垂直土壁或陡坡,以免坍方伤人,也可避免坍方而导致的横向支撑失稳。土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做好雨季施工的技术防护措施。

6)为保证基坑开挖面不浸水,并确保查清和排干基坑开挖范围内的贮水体、废旧水管等的积水,必须事先备好排水设备以严防开挖土坡被暗藏积水冲坍,乃至冲断基坑横向支撑,从而造成围护结构大幅度变形和地面大量沉降的严重后果。

7)为做到坑底平整,防止局部超挖,在设计坑底标高以上保留30cm的土方,用人工开挖修平,对局部开挖的洼坑要用砂填实,绝不许用泥土回填。

8)开挖最下道支撑以下土方时,应在逐小段开挖后,在8~16小时内浇筑素砼垫层。要预先将素砼垫层及浇筑钢筋砼底板的材料、设备、人力等施工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以便在基坑挖好后即进行各道工序,务求在坑底挖好后第五天以前做好钢筋砼底板。

(5)弃土处理

开挖开始便切实备好出土、运输和弃土条件。白天挖土备2~3辆出土车进行土方外运,夜间根据每天的土方量安排出土车集中外运。如果白天可以外运土方,将根据每天的挖土工作量安排足够的土方车随挖随运。基坑开挖过程中要保证连续高效率地出土,加速开挖支撑的速度,

第 33 页 共 55页

减少地层移动,确保达到规定的施工管理指标。

(6)土方开挖雨季施工措施

珠海处在多雨的地带,在施工期中,必定会遇到雨季和雨天,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不可能在雨天完全停工,因此必须采取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注意切实做好避雷装置和防漏电措施;

2)雨季挖土挖到近基坑底时,应多听气象报告,若有雨,则不宜挖底层土至基底标高,应抽无雨间隙在挖基底土的同时紧跟着浇捣混凝土垫层;

3)在雨季施工,基坑底两侧的排水沟和集水坑应加大加深,以适应大体积抽水的需要,尽量做到雨停基坑内无积水的现象;

4)雨季台风季节对基坑作业,脚手架、支撑均应加强措施,严加检查,防止危险。

5)下雨天基坑外排水系统未处理完善之前不能平整基坑底面以防雨水冲刷基底土体。要加强基坑外排水系统的畅通。

6)雨季施工要与防台、防汛工作相结合,编制专项措施方案,使防台、防汛工作落实到实处。

(7)应急补救措施

如基坑施工时,基坑变形、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沉降量超出要求,则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补救措施。

1)准备足够的支撑。基坑施工时,如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则在薄弱位置及时补撑支撑。

2)准备足够的水泵。基坑施工时,如遇大雨或其他漏水情况,及时排除基坑内的水。

(3)回填

人行通道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及所有其它工程完成经监理单位

第 34 页 共 55页

及其它有关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

回填施工要点:

①填方应采用石粉、砂填筑,要控制适宜含水量。当采用不同的回填材料时,应按不同类土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较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应混杂使用,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土内形成水囊和滑动现象。

②回填前,应清除基坑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

③人行通道主体结构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伤时,方可回填。

④基坑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分层进行。

⑤基坑回填土方时,应在相对的两侧同时进行。每层均须仔细压(夯)实,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视土的性质、设计所要求的密实度和所使用的压实机具的性能而定。

⑥填料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⑦人力夯实要按一定方向进行,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之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4)基坑开挖阶段止水施工

该阶段防水工作主抓两个方面: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及堵漏。 1)对涌泥流砂现象严密监视,提前进行方案论证及相关应急物资储备。

2)堵漏

①仅有少量渗漏水的,用双快水泥或掺有“堵漏灵”的防水砂浆凿槽抹面处理,外加剂掺量由现场试验确定。

第 35 页 共 55页

②有明显漏水点时,先引流埋管,后做注浆处理。 ③必要时在墙外实施高压喷射注浆止水。

④出入口围护结构有明显漏水时,先引流埋管后,再进行注浆处理。

十、主要单项工艺质量控制措施 1、搅拌桩处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技术要求

1)桩体压浆要求一气呵成,不得中断;要求连续施工,相邻两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3小时。

2)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宜将搅拌机放至停浆点以下0.5m,等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升;若停机超过3小时,宜拆卸输浆管路,清洗输浆管路。

3)如桩间间歇时间太长,相邻两桩无法搭接,应在设计单位认可后,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发生费用由中标人承担

(2)常见通病处理措施 1)、断浆处理措施

造成原因:喷浆管过长,灰浆泵压力不足,输泵管及导轴喷孔堵塞。 处理方法:控制输浆管长度,增高泵压,必要拆卸,清洗。 2)、桩顶冒浆,土轴同转处理措施

造成原因:泵压过高且不稳定,土质含水量过大(一般大于55%)。 处理方法:调整控制泵压,减少拌浆加水量,对轴施压后再转。 3)、桩顶涌土处理措施

造成原因:搅拌叶片组合角度不合适。 处理方法:调整搅拌叶片组合及角度。 4)、喷浆管堵塞处理措施

第 36 页 共 55页

造成原因:管内浆液结块,喷浆嘴偏小。 处理方法:拆洗输泵管路,调整喷嘴径。 5)、搅拌机下不到预定深度处理措施

造成原因:土质太粘,搅拌机自重不够,导轴卡轨。 处理方法:修改设计,增加搅拌机自重,检修机械。 6)、喷搅下沉困难处理措施

造成原因:电压偏底,土质较硬或遇大块石、树根、旧基础等障碍。 处理方法:调高电压,开挖排除障碍。

2、冲孔灌注桩处理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钻孔桩施工前应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

2)为保证桩体不侵入基坑平面,考虑施工误差及桩身变形量,桩位外放10cm。

3)桩位允许偏差为:顺轴线方向±100mm,垂直轴线方向+50mm,每根灌注桩钻孔前应利用提前埋设的护桩复核桩位。围护桩垂直度控制在3‰以内。

4)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为+100mm。

5)钻孔桩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每桩制作不少于1组混凝土抗压试件。

6)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保证桩底沉渣允许厚度不大于100mm。 7)成孔过程中泥浆比重应能保证不塌孔,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5。灌后桩顶应高于冠梁底面20~30cm。(考虑破除桩顶不良混凝土长度20~30cm)。

8)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头直径、磨损程度及钻杆垂直度。 9)围护桩混凝土浇筑采用的导管直径宜为200~250mm,导管使用前应严格清理干净,并进行导管密闭性及通球试验,导管底端距孔底应保持300~500mm。

第 37 页 共 55页

10)封底混凝土浇筑后导管埋深应不低于1m,根据估算封底混凝土需要3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2~3m,围护桩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确定,粗骨料宜采用粒径不大于40mm的卵石或碎石,混凝土塌落度宜控制在160mm~210mm。

11)在拔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速度要慢,避免孔内上部泥浆压入桩中。钢护筒在灌注结束、砼初凝前拔出,起吊护筒时要保持其垂直性。当桩顶标高很低时砼灌不到地面,砼初凝后回填钻孔。

12)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整桩浇筑应在封底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以保证钢筋笼不上浮。

13)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成后48小时内应避免重载车辆从桩附近经过,以保护成桩质量。

14)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不宜大于1.15。

15)现场用于质量控制的测量设备要准备要,测绳、泥浆比重计、塌落度筒灯。

十一、基坑监测

1、概述

为及时给基坑支护施工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掌握基坑围护结构和相邻环境的变形和受力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和事故提出警报,确保基坑围护结构和邻近建(构)筑(构)物的安全。并以此为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的合理调整与优化提供依据,施工阶段需全程进行各项必要的施工监测。

2、明挖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

钢板桩加钢支撑的支护结构属于刚性支护结构体系,基坑开挖过程

第 38 页 共 55页

中只要支撑及时并可靠,墙后土体的变形和坡顶地面的沉陷均可得到有效控制,应充分估计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本工程明挖深基坑的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面的沉降,由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主要影响到周边道路。监测基坑周边1.0~1.5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地面、道路和重要管线的沉降。在基坑坡顶10米以内有重要建筑物或重要管线的场合,是监测的重点。

(2)地下水位变化有必要在重要的部位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3、监测项目

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基坑围护结构的特点,并结合我们多年来深基坑工程施工和施工监测的实践经验,决定对基坑进行下述项目的施工监测:

第 39 页 共 55页

一)基坑支护结构监测 1、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围护桩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是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围护桩顶面的水平位移监测,可以掌握围护桩在基坑控土施工过程中,围护桩顶面的平面变形情况,用于同设计比较,分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另外,围护桩顶面的水平位移数值可以与测斜孔口的测斜仪测值进行比较。

2、围护结构变形

支护结构在基坑挖土后,基坑内外的水土压力平衡要依靠围护桩和

第 40 页 共 55页

支撑体系。围护桩在基坑外侧水土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要掌握围护桩的侧向变形,即在不同深度上各点的水平位移,须通过对围护桩的测斜监测来实现。

3、支撑轴力

支撑轴力主要是指钢支撑轴力,钢支撑轴力是深基坑开挖施工监测的一项基本内容。通过对钢支撑轴力监测,可以掌握围护桩在基坑挖土施工过程中钢支撑轴力变化情况,用于同设计比较,分析墙后水土压力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同时防止钢支撑轴力超过设计允许值。

4、钢支撑变形

由于基坑宽度大,为防止钢支撑失稳,在跨中设置了临时立柱和水平横梁,以增大钢支撑竖、横向刚度。为了解钢支撑的变位情况,保证钢支撑不失稳,须对钢支撑变形进行监测。

5、围护桩内力和水土压力

对围护桩的内力监测主要是为了防止围护桩因强度不足而导致支护结构破坏。对围护桩内力测试值的分析主要是以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结果为依据,由于支护结构的设计受地质条件、地面荷载条件、施工条件及外界其它因素等影响较大,其中如何正确取定水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就是关键的技术问题,目前土压力理论计算值同实际土压力值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围护桩墙内力监测的同时,还需对围护墙内外侧的水土压力进行监测,以全面分析和掌握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当监测的内力出现异常时,可以分析其是属于设计原因还是属于施工原因等,以利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另外,通过对孔隙水压力的测试,可以监控基坑降水情况及基坑开挖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范围及程度。

二)基坑周围环境的监测

受基坑挖土施工的影响,基坑周围的地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本工程处在软弱复杂的地层,如淤泥层、砂层,因基坑挖土和地下结构

第 41 页 共 55页

施工而引起的地层变形,以及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对周围环境(建筑物、城市道路、地下管线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同时,还必须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如下:

1、地面沉降; 2、地下管线沉降; 3、地下水位; 4、墙后土体侧向变形:

5、周围建(构)筑物(3倍基坑深度)沉降、倾斜监测; 6、基坑边高压电塔

4、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

一)监测频率

各项目的监控量测频率及控制标准见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监测项目 围护结构水平位移 土体侧向变形 围护结构变形 孔隙水压力 围护结构土压力 地面沉降 地下水位 量测频率 开挖及回填过程中2次/天 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1次/2天,主体结构施工期间1次/2天 开挖及回填过程中2次/天 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1次/2天,主体结构施工期间1次/2天 施工期间1次/2天 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1次/2天,主体结构施工期间2次/周 围护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期间1次/2天,主体结构施工期间1次/2天 控制值 25mm 25mm 30mm 基坑开挖引起坑外水位下降不得超过1m,每天发展不超过0.5m 80%设计允许最大承载力 按管线部门的要求确定 按管线部门的要求确定 8 9 10 11 支撑轴力和变形 桩钢筋应力 对采取临时悬吊的管线 围护结构边管线 开挖及回填过程中2次/天 开挖及回填过程中1次/天 两天一次,知道基坑完工为止 两天一次,知道基坑完工为止 第 42 页 共 55页

12 13 基坑边高压电塔监测 支撑立柱沉降观测 两天一次 两天一次 按管线部门的要求确定 按管线部门的要求确定 二)监测控制标准 1、环境监测控制标准 (1)沉降控制标准

根据经验及规范要求,桩基础建筑物允许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lOmm,天然地基建筑物允许最大沉降值不应大于20mm。

(2)建筑物倾斜控制标准 建筑物允许沉降差见下表:

L为柱中心距,单位:米;

(4)地面最大沉降量小于0.1%H。

(5)基坑外水位:坑内降水或基坑开挖引起坑外水位下降不得超过100cm,每天发展不得超过50cm。

(6)重要建(构)筑物宜参考前述限值,制定严格的控制标准。 (7)报警值按上述控制值的80%计。 2、围护结构监测的控制标准

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小于0.1%H(H为基坑开挖深度)。

(五)监测管理体系

第 43 页 共 55页

一)建立完善的监测小组

针对本工程监测的特点,拟建立6人组成的专业监测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专业测量工程师或有工程测量经验的工程师主理,并由公司驻地总工程师担任监测组组长,负责工程监测计划、组织及监测的质量审核。

二)建立良性的信息反馈机制

监测小组与驻地监理、设计、业主及相关各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进行资料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优化设计,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信息化施工程序图

三)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制定严谨的质量保证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

(2)监测测量工作必须坚持复核制,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度;

(3)对已知点必须采取先复核后利用的原则;

第 44 页 共 55页

(4)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严禁事后补计,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

(5)制定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保护措施,测量基准点设置在变形以外的区域;

(6)量测仪器管理采用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定期检验的规则; (7)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8)各项目监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细则;量测数据的存贮,计算管理由专人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9)及时提交各种资料,根据分析的结果,必要时调整监测方案实施;

(10)开展GB/T19001质量体系管理活动,加强监测管理。

十二、 工、料、机组织保障 1、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

(1)项目管理与施工人员安排 职 务 经 理 技 术 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施工主管 木 工 班 钢 筋 班 砼 班 水 电 班 合 计

第 45 页 共 55页

组 数 宋云富 向庆欢 冯金珠 陈卓东 2 2 2 1 7 人数 1 1 1 1 1 8 12 10 4 39 合计 1 1 1 1 1 16 24 20 4 71 负责工作范围 主持全面工作 负责技术工作 负责技术工作 负责质量工作 负责现场施工 安装拆除模板 钢筋下料、成型、绑扎 砼浇筑、养生 给排水、电力线路施工 质检工程师 郑友顺

2、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及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十三、进度计划

(一)8#人行地道北侧施工进度计划 编号 任务名称 1 2 3 新建人行地道施工 开挖、支护、垫层 底板结构、防水 第 46 页 共 55页

产地及出厂日期 国产2007.6 国产2009.4 国产2009.4 国产2007.8 国产2008.10 国产2004.6 国产2008.11 国产2009.1 国产2009.1 国产2010.9 国产2009.10 国产2009.12 国产2008.10 国产2009.3 国产2008.5 国产2008.3 国产2005.12 国产2009.11 数量 10 2 2 2 1 2 2 10 10 2 4 2 1 3 1 1 1 1 技术指标 6~8T 250KVA 30KVA 100KVA 16~25T 18t 自卸汽车6~8T 钢筋切断机GQ40-1 钢筋弯曲机GTB-40B 钢筋对焊机BX3-500 柴油发电机 交流弧焊机BX-300 直流电焊机AX-300 插入式振动棒ZX-50 平板式振动器D25-5 砂浆拌合机ZX-50 水泥搅拌桩机 泵送机HBC60 汽车吊16~25T 喷锚机 钻孔桩机 液压破碎机 路面打凿头 打孔机 工期 93 40 15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2013-10-12 2014-01-12 2013-10-12 2013-11-20 2013-11-21 2013-12-05 4 5

地道箱体结构 地道回填 31 7 2013-12-06 2014-01-05 2014-01-06 2014-01-12 (二)9#人行地道北侧施工进度计划

编号 任务名称 1 2 3 4 5 新建人行地道施工 开挖、支护、垫层 底板结构、防水 地道箱体结构 地道回填 工期 93 40 15 31 7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2013-10-12 2014-01-12 2013-10-12 2013-11-20 2013-11-21 2013-12-05 2013-12-06 2014-01-05 2014-01-06 2014-01-12

(三)8#人行地道南侧施工进度计划 编号 任务名称 1 2 3 4 5 工期 93 40 15 31 7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新建人行地道施工 开挖、支护、垫层 底板结构、防水 地道箱体结构 地道回填 2014-05-06 2014-08-06 2014-05-06 2014-06-14 2014-06-15 2014-06-29 2014-06-30 2014-07-30 2012-07-31 2012-08-06 (四)9#人行地道南侧施工进度计划 工期 93 40 15 31 7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编号 任务名称 1 2 3 4 5 新建人行地道施工 开挖、支护、垫层 底板结构、防水 地道箱体结构 地道回填 2014-05-06 2014-08-06 2014-05-06 2014-06-14 2014-06-15 2014-06-29 2014-06-30 2014-07-30 2012-07-31 2012-08-06 十四、地面堆载、地表水、地下水控制措施 (一)地面堆载

第 47 页 共 55页

基坑6m范围内不能堆载土方及其它较重物品,临时道路亦应设置在基坑6m以外范围。 (二)地表水

基坑上部设排水截留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 (三)地下水

基坑边留设积水坑,采用抽水机强制抽水,并将积水排至场外市政排水沟内。基坑开挖必须先进行降水,以保证土方、基坑干燥不积水。 十五、基坑监测措施

本次人行地道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一级与二级,其中挖深<4m,采用拉森钢板桩+钢花管的支护断面,安全等级为二级,挖深≥4m,采用排桩+支锚的支护断面,安全等级为一级。

基坑工程检测以仪器观测为主,目测为辅。

本次施工监测主要对桩顶水平位移进行监测,监测精度依据基坑安全等级实施。

基坑支护水平位移检测分为桩顶水平位移及坑底深层水平位移两种,桩顶水平位移检测点间距20m,深层水平位移检测点间距50m。

观测时间间隔为l~3天,开挖初期加密观测,开挖支护完成后观测时间间隔可适当延长,遇下雨或其他影响基坑稳定性的特殊情况时,则加密观测。观测资料要及时整理出累计变形量及沉降速度等,并绘制沉降(s)N时间(T)关系曲线图,沉降(s)~时间(T)~距离(H)关系展开曲线图。监测预警值可由监理、甲方等多方协商确定。

地下水位观测回灌井需深入至施工时地下水位以下3~5m,如发现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过快,则采用清水回灌。

当监测发现坡顶位移偏大时,首先应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常备足够数量的抢险物资,如砂袋、花管、彩条布等。随时准备垒筑砂包,辅助支挡,控制位移。现场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能随时对现场应急情况作出正确处理。

第 48 页 共 55页

基坑施工必须按该“技术规定”要求进行。基坑支护工程是一种风险性大的系统工程,施工应遵照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规定,确保基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十六、基坑应急预案

如果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支护桩间有漏水、涌砂等现象发生,需要马上回填反压土方,可以利用钩机就近开挖基坑内的土方,也可采用事先准备好的沙包。然后对漏水、涌砂部位进行灌浆加固,将涌砂部位由于水砂流失造成的塌方及时回复成原样。

如果在开挖过程中,发现支护桩侧向位移较大或地面沉降较大,已经超过了设计报警值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分析造成位移偏大的原因,及时采取回填土方、灌浆加固、或增加支撑等措施控制住支护桩的侧向位移和地面沉降。

如果内支撑系统出现不明支撑裂缝、异常变形和声响等情况时,要马上搭设脚手架平台,将支撑力转换到脚手架上,然后对支撑进行加固,也可以采用增加钢管斜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固。

只要发生超出设计报警值的变形,就必须对支护结构和周边临建加密观测,实时报告位移情况,如果发生危及安全的变形,则必须马上对临建内的人员组织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并进行妥善安置。

施工现场必须准备有钢管、砂袋、脚手架、灌浆设备和抽水设备,并确保灌浆设备和抽水设备的完好,能够随时启动进行灌浆加固和抽水排涝。在基坑的变形达到报警值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跟踪监测基坑变形情况,实践中有效的应急措施有以下几种:垒砂包法、卸载法、回填平稳法、支撑法。

基坑变形报警值: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表

监测项目 累 计 值 绝对值(mm) 基坑顶部位移 40~50 相对基坑深度(h) 0.5%~0.7%h 4~6 变化速率(mm/d) 第 49 页 共 55页

基坑顶部沉降 深层水平位移 地下水位 25~30 70~75 1000 0.5%~0.7%h 0.5%~0.7%h 3~4 4~6 500 注:1、h为基坑设计开挖深度,为构件承载力能力设计值。 2、累计值绝对值和相对深度(h)控制值两者的小值。 3当监测项目的变化率达到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天超过该值71%,应报警。 应急预案机构

(一)现场应急组织机构成员

为了保护本企业从业人员在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本企业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本企业及本企业员工所造成的损失,并做到确实有效的处理突发事故,成立项目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二)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建设工地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工地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19、120、企业就援指挥部、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公安部门求援或报告灾情。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住在工地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项目部应急组长抵达工地前,值班者即为临时就援组长。各组职责分工如下:

职责 组织编制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监督、指导施工项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当发生突发事件时,指挥应组长、副组长职急救援小组对突发事件做出正确反应,实施有效的救责 援行动,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全面负责应急预案各项日常预备工作、若发生事件时实施工作、事后调查及安顿工作。 现场抢救组职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第 50 页 共 55页

各部门 责 医疗救治组职责 后勤服务组职责 保安组职责 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三)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项目 内容 1、主要应急急救中心:120、火警中心:119、报警中心:110、交通事电话 故急救:122、附近医院、派出所直拨电话。 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拨打气象专用电话,了解气候情况拨打电话121,掌握近期和中长期气候,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组织施工,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伤事故现场重病人枪救应拨打120救护电话,请医疗单位急救。火警、火灾事故应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消防部门急2、应急电话救。发生抢劫、偷盗、斗殴等情况应拨打报警电话110,向的正确使用 公安部门报警。 煤气管道设备急修,自来水报修、供电报修,以及向上级单位汇报情况争取支持,都可以通过应急电话达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保证通讯的畅通,以及正确利用好电话通讯工具,可以为现场事故应急处理发挥很大作用。 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a、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b、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电话报救c、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或传呼机或传须知 呼电话号码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电话通讯联系。基本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第 51 页 共 55页

十七、安全措施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多名,专职安全员必须参加过地方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获得安全员证后方可上岗。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订以下人员安全职责:1、项目经理安全职责;2、项目副经理安全职责;3、项目总工程师安全职责;4、安全科安全职责;5、施工队长安全职责;6、施工班(组)长安全职责;7、操作工人安全职责

附:防汛抗洪领导小组人员联系方式。

(一)安全措施

1、做好拆除工人进场前的安全三级教育。

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重点预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和触电事故,防范措施为:

①进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帽带。 ②检查好拆除脚手架,上架拆除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③指派专职安全员配合甲方安全员进行现场监护。 ④机械用电必须听从甲方电工安排。 ⑤各种钢筋,分类摆放整齐。 (二)防基坑坍塌

对基坑及其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及位移定时进行监测(每日不少于一次),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坑情况。根据监测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无沉降及无开裂。经常检查现场基坑周边管道排水情况,保证基坑周边雨水及下水管线排水畅通。加强基坑边的荷载控制,基坑周边1m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加快基坑土方回填工作,在雨季来临之前将土方回填完毕。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加强雨季天气情况的跟踪报道,雨天对基坑边坡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并且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以防大风、暴雨袭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 52 页 共 55页

1、基坑侧壁有渗漏时,可在渗漏处采用局部压力注浆或其他有效方法封堵。

2、基坑可能出现侧壁局部漏水,在基坑开始施工需准备好注浆设备,出现漏水,及时补浆,应避免出现流砂,并立即停止施工,反压回填,防止基坑失稳等不利现象的发生。

3、顶位移达到报警值,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反压回填,进行加固处理。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时,应及时启用备用支撑,亦可利用桩承台加斜向支撑临时支护。

4、施工前,进一步查明地下管线,严禁破坏管网;

5、加强基坑施工、设计、监测单位的联系,及时提交监测资料,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共同分析、研究,协同做好基坑的施工工作。 (三)意外事故急救措施

一旦发生事故,指挥长先通知疏导警戒组组长、紧急抢险组组长、救护组组长、通讯联络组组长。如果单位决定可以求助社会援助机构,指挥长通知通讯联络组。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预防类似事故的预防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广泛开展事故原因分析教育活动,教育项目所有人员提高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向我单位汇报事故的经过和处理情况。严重创伤出血伤员采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护送伤员的人员,应向医生详细介绍受伤经过。

(四)防汛措施

1、成立施工现场领导小组,将方案编制、措施落实、人员教育、料具供应、应急抢险等具体职责落实到主控及相关部门,同时明确各责任人。

2、专人时时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意雨汛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汛抗汛措施。

3、洪水到来时切断主要供电线路。

第 53 页 共 55页

4、对需要加固的设备、临棚等进行加圆处理。

5、采购足够的防汛抗汛物资,如草包、麻袋、水泵、电动照明灯等。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防汛工作主要物资需用计划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潜水泵 台 20 编织草袋 条 2000 砂 m3 80 铁锹 把 220 排水胶管 m 1800 木跳板 m3 100 钢管 吨 30 扣件 个 4000 备注

(五)现场文明措施:

(1)积极开展文明施工窗口达标活动,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便民利民不扰民”。

两通:施工现场人行道畅通,施工工地沿线居民出入通道畅通。 三无:施工中无管线事故,无重大工伤事故,施工现场周围道路平整无积水。

五必须:

1)施工区域必须严格分隔;

2)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挂牌施工,和管理人员佩卡上岗; 3)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 4)工地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

5)工地现场必须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 (2)在现场人员中广泛开展“七不”宣传,争做文明市民; (3)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和其他混浊废弃物流入雨水道或河道; (4)施工中各类生活垃圾堆置在规定地点,及时外运建筑垃圾集中堆放集中处理;

(5)施工区域、生活区均整齐有序、不影响周边环境;

第 54 页 共 55页

(6)成立文明施工小组,由专职文明施工员与作业队文明施工员,对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检查整改,实现施工区域生活区域的标准化。内部实行流动文明施工评比活动每周一次。

(7)在工地出口处铺上草包,当施工车辆从工地出去时,必须用水冲洗干净,严禁将工地的泥土带出工地,如万一有泥土带出工地,及时派人清扫和冲洗,确保施工范围外的道路清洁。

(8)本工程在晚上10点至第二天早晨6点前,不准施工,确保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后附8#、9#人行地道平面图、人行地道基坑监测布置图)

第 55 页 共 5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