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音乐课程纳入中考的思考
作者:范名简
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21期
摘 要:音乐教育属于审美教育。在音乐课程纳入中考后,却容易出现有违初衷的现象,即把音乐课当做一门新的“主课”,从而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消解音乐的审美属性。本文从審美心胸、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三方面入手,对音乐课程纳入中考后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音乐课程;中考;审美
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推动音乐纳入中考。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音乐教育在中考的压力下到底是强调应试还是审美?著名美学家席勒提出的“游戏说”强调的是审美,他说:“游戏冲动的对象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明,可以叫做活的形象。这个概念指现象的一切审美性质,总之是指最广义的美。”[1]
但是,在推动音乐纳入中考的大环境下,更有可能出现强调应试的现象。教师、学生双方都追求音乐知识的学习,从而忽略“审美体验”。对于他们来说,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取得高分,音乐不过是新加入考试的“主课”。最为显著的就是在课堂上“死记硬背”那些要考的内容,走进“填鸭式教育”的死胡同,背离了“审美教育”的理念。面对这种现状,笔者产生了几点思考,希望有益于学生审美发展的培养。 一、培养审美心胸,追寻人生价值
鲁迅先生非常强调审美的作用,他说:“故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不惟牛顿已也,亦希诗人如莎士比亚;不惟波义尔,亦希画师如拉斐尔;既有康德,亦必有乐人如贝多芬;既有达尔文,亦必有文人如卡莱尔。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因以见今日之文明者也。”[2]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下,音乐课可能并不能实现“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的审美功效。教师、学生在课堂上更有可能仅仅关注“要考”的内容,而对“不考内容”则置之不理,过于功利。整个课程集中于唱歌、识谱、乐理知识等实践方面的学习,过分地强调专业性,而忽视课程的审美性或是人文内涵。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做到“教学做合一”。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虽然也会在课程安排中设有导入、互动等教学环节,整个教学过程也使用了多媒体、响板、木鱼等多种形式的教具,看似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但实际上仍然运用旧的教学方法,还是以“教”为核心,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课程的审美体验。教师没有真正地与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很多需要学生展示的地方,都被教师一人包揽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展示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是单调、缺乏活力的。虽然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上,教师有一定意识,但并没有真正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机会,整堂课都在教师的计划中,依然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这样的课堂只不过是换了“新瓶”的“旧酒”,实际上对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种做法会使音乐课成为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使学生一面对音乐就退避三舍,无法体会审美教育的乐趣,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造成了学生的审美冷淡,背离了音乐课纳入中考的初衷。在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还怎么培养学生“音乐感”的耳朵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3]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以丰富有趣的课堂把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囊括其中,最大化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在鉴赏《命运交响曲》时,感受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自立自强,引起情感的共鸣。
而对于课堂外的学习,并不一定局限在兴趣班。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引入、校园艺术节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建设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审美体验,校园的文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是以,无论在课堂内外,都要营造一个浓郁的艺术氛围,从而优化学生的审美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去追求高尚情操、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自发地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审美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4]。
二、培养审美能力,开拓艺术视野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视野的开拓至关重要。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艺术实践,还需要拓展至一个人整体的文化修养。这种文化修养最直观的表现于对其他学科的掌握。例如,萧友梅先生在其深厚的哲学和教育学功底的支撑下,于音乐领域有了极大建树。除了教学和组织、指挥管弦乐队,他还创作了近百首歌曲,编写了关于钢琴、小提琴等方面的大量教材。无疑,学科间的相互综合是拓展学生文化修养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的要求。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5]这种学科综合有利于软化学科壁垒,避免学生形成知识点的片段化。当然,我们不能把“学科综合”简单的理解为各个学科的叠加,以致音乐课变成“四不像”,而应当把其理解为以音乐为本的各个学科间的“有机结合”。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就是要教师用巧妙的构思和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审美期待,通过连结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深化音乐内核,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把握教材时,教师要能突破知识点的束缚,勇于对其他学科进行综合。 (一)与美术的综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术是音乐的姊妹艺术,两者的契合点很多。法国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认为:“音乐是由色彩和拥有时间的节奏形成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通感”这种心理现象使得音乐与姊妹艺术之间的综合成为必要和可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画面的色彩、线条感受音乐的情感和旋律的流动,形成视觉和听觉上的互补,达到声色俱全的效果,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相对其他学科而言,音乐与美术综合起来也较为容易。例如,在欣赏德彪西的《月光》时,印象派的画作就是最佳的注脚,便于学生感受乐曲泛音的色彩以及色彩间的变化,感受德彪西在描绘美丽月色时细腻的情感;在欣赏肖邦的《小狗圆舞曲》时,快速的节奏,灵动的旋律,是小狗欢快活泼的形象在音乐上的表现。这时候,不妨让学生拿起画笔,把自己脑海中的小狗描绘出来。
(二)与语文的综合
“诗不一定都要求懂,诗的词藻美和韵律美直接诉诸人的灵魂。”[6]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有与“辞情”相统一的“声情”。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这类文学作品,它们本身就带有音韵美,即使人们不理解它们的内涵,也能在声情中体会到美感,更何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声情的帮助下,有利于学生对辞情的理解。反之亦然,人们在欣赏音乐时,也可以通过辞情的帮助,更好地理解较为抽象的音乐。当人们在聆听《二泉映月》时,不妨结合语文课本,委婉深邃、跌宕起伏的琴声与“泉”“月”在辞情的凝聚下交相辉映。在这泉边,在这月下,阿炳饱尝世态炎凉的孤独心境在一首二胡曲中,肆意徜徉。 (三)与英语的综合
在与英语进行综合时,可以引入“音名”与“唱名”的学习。笔者曾在课堂的环节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其中一个情节是主人公在听到“mi”“la”“la”“fa”四个乐音时,联想到了英文“shoot”(如图一所示)。对于乐音怎么转变成英文单词,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很有探究欲望,但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得其解。这时候笔者自然而然地切入了“音名”“唱名”的学习。通过解开这个谜题,学生把较难理解、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好地吸收、掌握了。这时,有的学生能自发地对乐音进行排列组合,拼写成近期学过的英语单词,有的学生用之前学过的节奏对乐音进行简单的配置,哼唱起自己编创的旋律。 三、培養审美趣味,传承人文精神
音乐教育要把凝聚在社会里的人文价值,挖掘出来,传递给学生,具体地说,就是要关注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包含着“天人合一”的人文内涵,清微淡远的审美追求,是世界音乐艺术宝库中的奇珍。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却更加关注美声、钢琴、小提琴等西方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有关传统音乐的内容,突出地方本土特色,如各地民歌、小调等,挖掘深植于音乐中的人文内涵。
而以昆曲、古琴为代表的非遗艺术,更是传统音乐中的精粹。在教材中,学生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对非遗艺术的重视。以苏少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为例,在《甜甜的江南》这一单元,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包含有昆曲元素。教学不是简单地介绍这种表演艺术,而是要在欣赏、实践中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人文魅力,品味传统音乐文化的独到之处,使学生形成全面、独特、健康的审美趣味。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传承昆曲、古琴等非遗艺术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的使命。教师可以尝试讲述传统音乐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爱,通过观赏名家演绎,感受其幽婉跌宕、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以欣赏古琴曲《平沙落雁》为例,悠悠的琴声描绘了一幅诗意的情景:长江之水,浩浩汤汤;秋色宜人,云天广阔;群雁起舞,自在悠游。在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学生能感受到古琴的琴声与从容、怡然、适意的心声产生共鸣。这种审美体验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中,使之自觉成为非遗艺术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的继承人,甚而成为传统音乐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传承人。 参考文献:
[1][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吴晓明,王德峰.鲁迅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季羡林.季羡林谈读书治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