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识与写

2024-02-01 来源:易榕旅网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识与写

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要求,识字可以分为识和写两个重要内容,对刚刚学识字的低年级学生和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经验的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应该怎样分别有效地实施识与写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怎样认识识字教学中的识与写

语言文字是一种思维工具,学生大量地学习认识汉字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在低年级阶段,我们对识字的要求要比对写字的要求高。当然,语文老师要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我们说多识字并不是无限制地让学生去认识字。事实上,根据教材要求(笔者使用的是苏科版的教材),每节课都有必须认识的字和建议认识的字两种要求。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小学生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电视动画片字幕、城市中的广告语等)能够认识到许多汉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发掘这些资源,让学生在面对生字时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读出来,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好习惯。

对于要求会写的字,一般强调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要正确书写并且能够正确运用。从这个角度讲,写字兼容了识字的相关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要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情境中的意思,并逐步做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进行运用。

二、识字与写字的心理因素

识字教学考验教学技巧,更需要细究识字与写字的生成机制。因此,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研究儿童在识字与写字中的现象和规律。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有语言文字专家研究指出,识字的过程就是儿童将代表不同意义的符号(包括一个字的部首、结构和读音等)组合起来的过程。在识字过程中,儿童需要建立两个联系。一是汉字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比如有小孩会觉得“四”字和“匹”字就是一竖的差距,并不能意识到那个笔画应该是横折;还有小孩在看到“乌龟”两个字时,会自然地想到“鸟、电”,这都是儿童通过字形进行的一种比较和所学知识在他们心中的重现。二是汉字和读音之间的联系。儿童对汉字读音的了解来自于对老师或其他对象的模仿,拼音作为读音的一种体现并不直接是学生学习汉字读音的依据。事实表明,学生在建立汉字与读音的联系过程中会面对不少挑战,这种挑战部分来自于模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所谓模仿就是刚才所说的模仿他人的读音,而创新则在于根据所学的拼音去认读新的汉字——拼音字母形成的组合并不天然代表着某个发音,这是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心理现象。有了这样的两个联系,学生识字的主体工程就完成了。

而写字的过程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则是学生在识与写之间建立书写符号的一种过程。举一个例子。“天”在学生口中当然念作“tian”,在学生心中的含义可能也就是头顶上的天空,但这个字要通过符号体现出来,必须写成“天”。问

题是在写字之初,这个“天”字的印象是通过视觉输入到学生思维中的,因此学生写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将视觉输入的信息再通过手输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输出与输入之间可能会存在差异甚至是错误,差异体现在学生写的总不如印刷体那么好看,而错误则有可能来自于输入错误和输出错误,如将某字的某个点看丢了,那就是输入错误,如果知道有那个点却没写出来则是输出错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巩固和矫正措施。

三、识字与写字的教学技巧

我们所说的教学技巧是指超越简单重复的层面,能够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认识或书写更多的汉字,且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行为。就识字和写字而言,由于面对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因此重要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视觉和听觉刺激,当某信息符合小学生兴趣时,他们自然就会产生对识字和写字等学习的积极要求。要想知道小学生喜欢什么,就要走出成人思维,去看看孩子们在课后、在家中喜欢看什么,喜欢做什么。

识字与写字的第二个技巧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笔者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自发地喜欢识字和写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成就感,具体做法可以是不同场合分不同层次地表扬他们;进行认字比赛、写字展览以及当着孩子的面在家长面前夸奖一下,这些都是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却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