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摘要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是经济社会的细胞,没有企业的和揩,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不断深化改革的国有企业,只有和谐改革、规范操作、兼顾内外、协调推进,才能平稳、持续发展。和谐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劳动关系;企业工会;机制;基础保障;和谐;企业文化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就是在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构造真正适应市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因此,从表面看国企改革是效率问题,实质上是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全社会共享改革成果”,就是”和谐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要求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采取积極有效措施,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使人民群众享受基本的经济公平。
一、公平导向是国有企业和谐改革的保障
改革本身就是要革除不公正、不公平的社会组织形式或社会结构,就是要革除违反自然(社会)规律的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国有企业和谐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必须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企业与职工和谐发展。
(一)和谐改革必须协同推进
企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依存关系和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也涉及企业与各级地方政府及职能管理部门等外部环境关系。改革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不顺畅,都会影响到改革的进程。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理顺各方面关系,调动企业各职能部门及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协调好与改革审批部门及企业所在地政府各级部门的关系,取得其支持,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作用,才能不断推进企业改革。
(二)和谐改革必须阳光操作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措施越来越体现出”和谐改革”的指导思想,和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阳光操作,不同于以往以效率为导向的改革。公平导向和公正规范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特征,也是企业构筑和谐的基本保障。一是涉及职工利益的必须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必须提交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二是改制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及资产评估工作必须由专业中介机构组织开展,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结果要进行公示,并按程序实行核准或备案;三是必须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程序和机制,产权转让依法进场交易,这就是和谐改革的实质。
二、职工权益是国有企业和谐改革的核心
“企”字无人则止,职工的心是企业的根,职工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主体,是改革的推动者。改革过程中涉及的职工利益主要是劳动关系调整和利益分配问题:一是安置问题;二是经济补偿问题。因此,企业和谐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善待职工,关键是经营管理者、职工能不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一)和谐改革就是要以人为本
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企业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意倾听职工的心声,尊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要区分与把握职工的根本利益、不同方面利益和最直接利益这三个不同层面,坚持把职工利益作为开展改制工作及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并兼顾不同群众职工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二)和谐改革就是要营造新型劳动关系
企业改革发展,从根本上说应该着眼于人。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使市场竞争的压力仅仅停留在管理层,很难层层传递到每位职工。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观念改变推动企业组织和职工的渐变,是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必须彻底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构筑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新型劳动关系。这种改革是彻底的变革,在企业新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下,职工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重新定位和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每个人身上切切实实有了竞争的压力、成本的压力和不断提高技能的压力,有效地将企业发展目标、个人价值观与使命感和谐统一,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持续发展是国有企业和谐改革的目标
发展是硬道理,国有企业改革是大势所趋,企业改制是必由之路。改革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是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
(一)改革才能创造持续发展的机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实行政企分开、走市场化道路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沿海省市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早就进行了大胆探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省内一些企业改革后,得到了快速发展,职工得到了实惠。
(二)改革才能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息及行为规范,是企业理念形态文化、物资形态文化和制度形态文化的复合体。企业改革不仅是管理体制的调整,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的变革,是
新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和引进过程,是重构企业文化的过程。
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关系。近些年来,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诸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在一些外资和合资企业中,投资方的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劳资双方本无平等而言,在这样的一些企业里,劳资关系冲突已呈表面化态势。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走向等问题发生重要的影响。劳资关系协调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是长期的任务,当前也不是无关紧要。因此,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参考文献
[1]常凯. 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陈秉权. 中国工会的改革与建设[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3]陈东琪. 新政府干预论[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