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水稻的栽培技术教育研究

2020-05-13 来源:易榕旅网


关于水稻的栽培技术教育研究

一、水稻生长环境需求及其温光反应特性

水稻的生长环境需要无明显的冬季特征,如我国的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区。水稻生长期日照时数需要大约在1200~1500小时左右,降水量大约在1000~2000毫米上下。籼稻安全生育期212~253天,粳稻235~273天。水稻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的高温、短日条件下,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对高温和短日有一定要求的遗传特性。 1.感温性

水稻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水稻生长上限温度一般为40℃,而发育上限温度不会超过28℃。晚稻较早稻的感温性更强。 2.感光性

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一般原产低纬度品种感光性强,原产高纬度品种对日长反应钝感或无感。南方晚稻感光性强,其中华南晚稻较华中晚稻感光性强;而早稻感光性钝感或无感;中稻感光特性介于早、晚稻之间。 2.1晚稻

感光性强,可被短日、高温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最长,基本营养生长期最短,基本营养生长性也小;

2.2早稻

感光性钝感或无感,被短日、高温缩短的营养生长期最短,但营养生长性较晚稻稍大; 2.3中稻

可消营养生长期介于早、晚稻之间,但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因此基本营养生长性较大。

二、我国水稻生长的不利因素与克服措施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上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我国种植水稻的面积广泛,因此影响我国水稻自然生长因素也各不相同。如华南双季稻稻作区,该区位于南岭以南,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该区域的水稻种植不利因素主要是机械化水平低,小农经济,没有形成大规模。而华北单季稻稻作区是由于地处干旱地带,水资源稀有,对水稻的生长不利。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则纬度偏高,热量不足,且太阳角度小,光照力度不够,这些都对水稻的成长不利,如何克服不利因素,通过科学手段进行耕种,发展水稻种植业,是目前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的重点。 1.推广薄膜育秧技术

在育秧的时候,利用薄膜覆盖保湿增温,可适当提早播期,防止烂秧,提高成秧率。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推广的种植技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1.1种子在播种前—定要经过晒种,精选和消毒。

1.2利用好的时机播种,适当的时候减少播种密度。一般在3月中旬播种,夏天到来时结束较理想。

1.3秧田管理。苗期秧田管理应注意以下问题:

1.3.1在出苗期时,要求薄膜严密封闭,创造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进迅速扎根立苗。

1.3.2炼苗期看天气及时揭膜盖膜,一般膜内适宜温度为25~30度,此期可逐步增加通风时间,采用两头通风,或一边揭开,日揭夜盖,最后全揭的办法进行炼苗,以适应膜外环境。揭膜时要在上午9时左右,先灌水,后揭膜,使墒面保持浅水,防止生理失水死苗。揭膜后,就可以按水育秧方式管理。

1.3.3揭膜后注意及时排灌水,秧苗3叶期后通气组织已经形成,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加强,但由于母体内营养已消耗,自给能力不足,对低温抵抗能力却减弱,加之随苗体增大,叶面蒸腾增加,需水较多,应保持浅水层,但不能淹过心叶。若遇寒潮、冰雹天气,要灌深水护苗,寒潮过后逐渐排水,操之过急,易造成生理死苗。

2.塑料软盘旱育秧的推广

利用塑料盘育旱秧,能改善秧苗生态环境,优化农艺及产量性状结构,并能适时早栽,返青快,有效分蘖率高,有利于水稻高产稳产。需要注意的是:

2.1大田必须在海拨1800米以上是一垡田,1800米以下地区可在4月25日前收获蚕豆的二垡田,并且有充足水源保证移栽整田

用水。

2.2秧盘选用561型育小、中苗,434型育大、中苗。 2.3种子处理:主要是防治水稻恶苗病,方法一是同薄膜育秧;方法二是使用壮秧剂ⅱ拌种4理墒:按1.8~2米下线,其中墒面宽1.3~1.4米,埂宽0.5~0.6米,搞成低墒高埂型,墒面低埂10厘米左右,做到墒面平整。

3.学习和推广水稻免耕栽培技术

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通过试验示范后,得到的结果表明,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具有节省工力、事半功倍,节本高效、简便易行等特点,如今已经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之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仅符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也符合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其前景十分广阔。接下来将该项技术的关键环节作介绍,供各地因地制宜参考选用。免耕栽培技术主要内容主要有: 3.1田块选择

选择在排灌方便、田块平整、保水保肥性好的田块进行。漏水田、易旱田、沙性土和恶性杂草发生重的田块不宜进行。 3.2稻田处理

3.2.1排水:早季在喷施除草剂前1~2天排干田水;晚季在早稻收割时排干田水。

3.2.2除草:早稻在抛秧前10~15天,晚稻在早季收割后当日傍晚喷施除草剂杀灭早稻稻桩、杂草。

3.2.3灌水泡田:喷施除草剂2~3天后灌水泡田,早稻浸泡稻田

7~10天,晚稻浸泡稻田2~4天。 3.3田间管理

待全田秧苗基本直立,结合施肥使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接着,在抛秧后,由于大部分秧苗倾斜或平躺在田面,根系分布于土表,对水分较敏感,因此,在此刻进行灌水,水要浅,避免深水影响扎根。 四、结语

水稻种植业影响巨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水稻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二十一世纪水稻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断革新发展农业技术的信念,充分发挥科学力量,才能持续发展,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晓华.水稻免耕栽培理论与实践.第一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汪明.水稻免耕法[j].《农业科技通讯》,1978 (04) . [3]郭巧云.水稻种植技术的深刻学习与讨论[d].农林大学学期论文集.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