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唐诗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以白居易诗歌为例

2020-05-20 来源:易榕旅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5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Mav 201l V01.12 No.3 第l2卷第3期 (Social Sciences) 论唐诗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 以白居易诗歌为例 乔立智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关键词: 汉语史研究;《汉语大词典》;唐诗语言研究;白居易诗歌 摘要: 随着汉语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唐诗语言研究亦逐渐得到重视。不过,从总体上看,其研究仍显滞后, 这直接影响了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以白居易诗歌为例,其语言通俗、语料丰富可靠,且出现了大量新语词。这些 语词或可增补《汉语大词典》未收词目,如“分诀”、“荒狂”、“静尽”、“寄问”、“妓席”,或可添加其未收义项,如“第 ”一、“大采”、“破漏”,或可为其提供或补充书证,如“骏童”、“道程”、“肝家”,或可纠正其不确释义,如“故故”、“轻 欺”、“饶”、“新蝉”、“云碓”,因而在唐诗语言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图分类号:H1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1)03—001l—o6 On the Signiicance of the Study of Stylfistic Features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to Dictionary Compilation ——A Case Study on Poems by Bai Juyi QIAO Li—zhi (College ofHumanity,Yunnan University fNatoionalities,Kunming 65003l,China) Key words: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Chinese Dictionary;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Tang Poems;poems by Bai Juyi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and its linguistic aspects with a focus on some poetry language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e past century.However,the serious lag in the research on poetry language has directly influenced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dictionaries, resulting in many omissions in word collection,entry selection,definition and exemplification etc. Reliable and abundant in language data,poems by Bai Ju—yi are kept intact and a large number of spoken words have been retained.There are 3 1 new words including some like fe ̄ue(分诀), huangkuang(荒狂),jingfin(静尽),jiwen(寄问),and jixi(妓席),which may supplement the entries of words in the Chinese Dictionary,some like diyi(第一),dacai(大采),and polou(破漏), which may provide or add new meanings in the entries,some like yitong(髌童),daocheng(道程), and ganjia(肝家),which may offer or present written evidences,and some like gugu(故故),qingqi (轻欺),rao(饶),xinchan(新蝉),yundui(云碓)and SO on,which may correct the explanations falsely given.Therefore,the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plays quite a significant role in dictionary compilation. 收稿日期:2010-09—29 作者简介: 乔立智(1980一),男,白族,云南大理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词汇学、校勘学研究。E.mail qiaolizhil 10@163.corn。 12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徒。”… 第12卷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 词典》)等高质量语文辞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辞书 编纂事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大词典》在收词上能 够“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编纂上则能够“着重从 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加以全面阐述,所收条目力 求义项完备,释义确切,层次清楚”④,因此,这部凝 聚着无数学者心血的大型语文辞书,其嘉惠学林之 功可谓伟矣。然而,人无完人,书无完书,这是很自 按:“荒狂”,指肆意放荡,纵情逸乐。唐元稹 《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诗:“荒狂岁云久,名利心 潜逼。” 又唐周昙《二废帝》诗:“肆意荒狂杀不 辜,方嗟废帝又苍梧。”l3 3.静尽 《早春闻提壶乌因题邻家》:“进士麓豪寻静 尽,拾遗风采近都无。”¨ 然的事,加之《大词典》工程浩大,书成众手,且囿于 当时的编写条件,疏失遗漏,在所难免。 白居易诗歌通俗性强、语料丰富可靠,在唐诗 语言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其词汇研 究对于辞书编纂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下面谨以《大 词典》为主要参照,从词目收载、义项设立、词义解 释、书证列举等方面来探讨自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对 辞书编纂的意义和作用。 一、增补未收词目 语言的发展变化往往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自居易 的一生,恰好处在安史之乱以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 激化、唐代进一步走向衰落的时期。与此相应,他 的诗歌作品中产生了“般载”、“单床”、“春殿”、“分 诀”、“静尽”、“荒狂”、“寄问”、“竟顺”、“俭沽”、 “妓席”、“健逸”、“老丑”、“懒钝”、“绵褥”、“眉 首”、“年颜”、“贫褊”、“趣跳”、“洽乐”、“侵临”、 “衰瘦”、“枯残”、“赢残”、“脱置”、“未要”、“委 置”、“销残”、“闲闷”、“脂肉”、“周毕”、“露荷”等 31个新词 ,且为相关辞书所未收。限于篇幅,下 面仅以“分诀”、“静尽”、“荒狂”、“妓席”、“寄问” 等词为例展开讨论: 1.分诀 《别行简》:“筋骸已衰惫,形影仍分诀。” 按:“分诀”指彻底分离、离别,犹“诀别”;“分” 和“诀”同义复合,但“诀”的语气重于“分”。《梁 书・扶桑传》:“其国法,有南北狱。若犯轻者人南 狱,重罪者人北狱,有赦则赦南狱,不赦北狱。在北 狱者,男女相配,生男八岁为奴,生女九岁为婢。犯 罪之身,至死不出。贵人有罪,国乃大会,坐罪人于 坑,对之宴饮,分诀若死别焉。”l2] 2.荒狂 《衰病》:“老辞游冶寻花伴,病别荒狂旧酒 按:“静”,副词,意谓“完全、全部”,犹“都”; “静尽”,指完全归于寂静,进一步亦可指完全消失 或丧失。宋李纲《梁溪集》卷一百十六《与吕相公 第十一书别幅》:“既到本路,群寇满野,未敢遽有所 请。今幸半年间,招捕盗贼渐已静尽,可以乞身,故 敢冒昧,伏望钧慈曲赐矜从。” 元郝经《湖水来》 诗:“鸥鸟静尽波不起,澄清无瑕玉镜开。”l5 明孙黄 《幽居杂咏》诗之六十九:“尘缘静尽觉神清,对月 虚堂炼鹤形。” 4.寄问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寄问同老者,舍此将 安归?”( ] 《寄卢少卿》:“寄问卢先生,此理当何如?”… 按:“寄”,意谓“委托、托付”;“寄问”,指委托 某人(或某物,用于拟人)而询问某事。此词此义自 唐代始,历代诗歌中多见,如唐李商隐《圣女祠》: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又唐陆龟 蒙《自遣诗三十首》之十一:“知有姓名聊寄问,更 无言语抱斜晖。”l3 宋欧阳修《寄圣俞》:“寄问陶彭 泽,篮舆谁见邀?” 又宋陈起《简柳浚卿》:“不须 劳寄问,姓字有人传。” 金元好问《送宋省象并寄 潞府诸人》:“因君寄问社中人,前日淡公行复 过。” 元许衡《病中杂言》之三:“凭谁寄问乡间 老,我去何人愿卜邻?”¨叫 5.妓席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宾阶纷组 佩,妓席俨花钿。”lJ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侑食乐悬 动.佐欢妓席陈。” J 《对酒吟》:“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 按:“妓席”,指有歌妓的酒筵。唐杜审言《和 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诗之四:“鹿摩冲妓 席,鹤子曳童衣。” 《太平广记》卷三百五十二《王 鲔》(出唐康耕《剧谈录》):“其夕治妆既毕,有人促 召,出门,乘马而行。约数里,见室宇华丽,开筵张 第3期 乔立智 论唐诗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以自居易诗歌为例 13 乐,四座皆朱紫少年,见歌者至,大喜,致于妓席。 欢笑方洽,忽闻有人大呼,声振庭庑,座者皆失色相 (修道人)说起”。又卷十一《首山省念禅师》:“问: ‘如何是梵音相?’师日:‘驴鸣狗吠。’乃日:‘要得 视,妓乐俱罢。” “ 二、添加未收义项 众所周知,词汇量的不断增多是汉语词汇发 展变化的重要表现,而这种发展变化同样可以通 过词义的渐趋丰富体现出来。因此,词语义项的 齐备与否也是衡量大型辞书质量高低的一个必要 标准。王镆先生指出:“大型语文辞书不同于中小 型语文辞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必须贯彻历 时性的原则和义项齐备的原则。”⑧白居易诗歌词 语所见的新义中,有些为《大词典》所未收,兹举 数例如下: 1.第一 《放旅雁》:“雁雁汝飞向何处?第一莫飞西北 去。”… 按:例中“第一”,指某事或某物最为紧要,多用 于含有嘱托、劝阻意味的语境中,常与“莫”连用作 “第一莫”,可理解为“最紧要的是别……”、“最关 键的是不要……”,犹现代汉语中的“千万、一 定” ,有强烈的祈使语气。“第一莫”盖唐宋时口 语,传世文献中习见。以唐诗为例,如卢仝《观放鱼 歌》:“第一莫近人,恶人唯口腴;第一莫出境,四境 多网罟。” 元稹《离思五首》之三:“第一莫嫌材地 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施肩吾《晚春送王秀才游 剡川》:“第一莫寻溪上路,可怜仙女爱迷人。” 3 薛 能《嘲赵磷》:“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 头。” 宋诗中亦习见,如杨万里《夜泊鸦矶》:“已 被子规酸骨死,今宵第一莫啼猿。” ̄l 以上五例之 “第一莫”,皆应理解为“最要紧的是别……”或“最 关键的是不要……”。 另如《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金坛王丞》(出 《广异记》):“出门,诣希逸别。希逸云:‘卿已得 还,甚善。传语崔翰,为官第一莫为人作枉,后自当 之。取钱必折今生寿。每至月朝十五日,宜送清水 一瓶,置寺中佛殿上,当获大福。”I ̄…例中“为官第 一莫为人作枉”意谓“做官最关键的是不要贪赃枉 法”。《五灯会元》卷二《司空本净禅师》:“师有偈 日:‘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若起修道心,此人 不会道。弃却一真性,却人闹浩浩。忽逢修道人, 第一莫向道”¨ ,例中“第一莫向道”即“千万别向 亲切,第一莫将问来问。还会么?问在答处,答在 问处。汝若将问来问,老僧在汝脚底。汝若拟议, 即没交涉。” ” 例中“第一莫将问来问”即“最关 键的是不要拿着问题来问”。 2.大采 《就花枝》:“醉翻衫袖抛小令,笑掷骰盘呼大 采。”( ] 按:例中“大采”即“赌博时所掷骰子呈现的最 佳彩头”,其中“采”指所掷出的骰子上的点的颜 色。《大词典》此条共两个义项:①古代天子祭El所 穿的礼服;②犹言运道好。均未及此义。 3.破漏 《过元家履信宅》:“风荡燕船初破漏,雨淋歌 阁欲倾欹。” 按:例中“破漏”,指某物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以 致雨水、光线等从孑L隙中渗出或透出。《旧唐书・ 文宗纪下》:“五月戊戌朔,太庙第四室、第六室破 漏,有司不时修葺,各罚俸。上命中使领工徒及以 禁中修营材葺之。”¨ 宋陆游《喜雨》诗之二:“玉川 茆屋久不葺,破漏无复施床处。”¨ 三、提供或补充书证 毫无疑问,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类 电子语料库和诸多电子文本的检索已为词语的溯 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寻流 溯源”的工作可以从略 。然而,“即使所有的文献 都已实现了电子化,汉语词汇的溯源工作也仍然是 有意义的。因为一方面电子文本并不完全可靠,另 一方面,一个词语输入计算机后,一检索便会有成 千上万条类似的‘词形’出现,这其中哪些是词,哪 些不是,哪些更早、更可靠,都还须我们‘人脑’进一 步识别。鉴于此,我们仍有必要齐心协力地发掘词 语的最早用例,以尽可能真实地还原词语运用的实 况”@。再进一步说,对搜集检索到的语料进行反 复比较、鉴别、整理、校对,本身就是一项繁复而很 有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严谨的态度 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因而词语的溯源工作不可能由 于电子语料库的日渐完善而终结。本文专列此节 以探讨《大词典》书证滞后或阙如的问题,正是出于 这种考虑。兹举例如下: 14 1。髌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天真幼稚的孩子。清郑钺《夜光木歌》:“焉臭童 刀削玉琐碎,磷火荧荧忽满地。”《黑籍冤魂》第十 四、纠正不确释义 苏宝荣先生指出:“辞书释义的准确性是辞书 回回目:“吞赃物马快放刁,中烟毒慝是童毕 命。’’㈣ 一释义原则的核心,是衡量辞书释义水平的根本标 志。”④近些年,辞书编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 尤以《大词典》的成就最为显著。然而,由于种种主 按:此词此义白居易诗中已见,如《感悟妄缘题 如上人壁》:“自从为联童,直至作衰翁。”…另如 《旧五代史・僭伪列传》:“光嗣等闻严辩对,畏而 奇之。及严使还,奏庄宗日:‘王衍,联童耳。宗弼 等总其兵柄,但益家财,不恤民事;君臣上下,唯务 穷奢。其旧勋故老,弃而不仕,蛮蛋之人,痛深疮 瘠。以臣料之,大兵一临,望风瓦解。’庄宗深然 之。’’[17] 2.道程 路途、道路。张资平《乔布之泪》:“他们一年 间的劳苦已告终了,各人都元气旺盛的继续着向他 的生活的道程前进。”¨ 按:此词此义已见于自居易诗,如《送人贬信州 判官》:“地僻山深古上饶,土风贫薄道程遥。”¨] 《大词典》引现代汉语作书证,过晚,可提前一千多 年。另如《北史・张衮传》:“帝问衮:‘杀副马足三 日食乎?’皆言足。帝乃倍道追及于广漠赤地南床 山下,大破之。既而帝问衮日:‘卿曹外人,知我前 问三日粮意乎?蠕蠕奔走数日,畜产失饮,至水必 留,计其道程,三日足及。轻骑卒至,出其不意,彼 必惊散,其势然矣。” 3.肝家 中医称肝脏。《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 逍遥散》:“(逍遥散]治肝家血虚火旺。”《红楼 梦》第十回:“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 0j 按:此词此义已见于自居易诗,如《眼病二首》 之一:“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 4.今早 今朝,今天。亦作“今蚤”。蚤,通“早”。元无 名氏《桃花女》楔子:“到今蚤日将晌午,方才着我 开铺面。”元无名氏《桃花女》楔子:“不想你今早果 然无事回来。”【。¨ 按:此词此义自居易诗中已见,如《懒放二首呈 刘梦得吴方之》之一:“今早天气寒,郎君应不 出。”…另如《太平广记》卷一百五十七《李生》(出 唐杜光庭《录异记》):“初霁,李生之妻与数辈诣先 生,云:‘李生谢世,今早葬于山下,欠一千钱,云尝 托先生助之,故来取耳。” “ 观或客观的原因,《大词典》中的某些释义仍有讹误 或不周之处。随着词汇研究的纵深发展,有必要对 这些讹误作出修正。我们希望,白居易诗歌词汇研 究能够弥补其中相关条目释义的缺憾。兹举例说 明如下: 1.故故 象声词,乌鸣声。唐白居易《人定》诗:“谁定 教鹦鹉,故故语相惊。”宋陆游《晚起》诗:“雏莺故 故啼檐角,飞絮翩翩堕枕前。” 按:此释义不确。“故”有“不时、时常”义@,重 叠作“故故”,是在原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可理 解为“屡屡、时时”,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次数比较 频繁。自居易《人定》诗及陆游《晚起》诗中的“故 故”皆此义,《大词典》谓“象声词,鸟鸣声”,明显 错误。 “故故”的此种意义和用法唐诗中多见,如杜甫 《月》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薛能《春 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 生。” 3 司空图《冯燕歌》诗:“故故推门掩不开,似 教欧轧传言语。”l3 自居易《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 桃花》:“唯留花向楼前着,故故抛愁与后人。”¨ 另 如宋赵长卿《菩萨蛮・秋雨船中》词:“不眠欹枕 听,故故添新恨。新恨有谁知?天寒雁正稀。” 宋辛弃疾《杏花天・无题》词:“杨花也笑人情浅, 故故沾衣扑面。” 《红楼梦》三十八回:“睡去依依 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呜。” 2 又五十回:“斜风仍 故故,清梦转聊聊。” 2.轻欺 蔑视和欺侮。唐元稹《赠崔元儒》诗:“最爱轻 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唐姚合《寄王度居 士》诗:“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25J 按:《大词典》释义欠圆通。“轻欺”,指对待人 或事的态度不认真,犹“不在乎”或“看不起”。自 居易《题小桥前新竹招客》诗:“管领好风烟,轻欺 凡草木。” 】 唐元稹《赠崔元儒》诗:“最爱轻欺杏园 客,也曾辜负酒家胡。”l3 第3期 乔立智 论唐诗语言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以白居易诗歌为例 15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轻欺”最早见于《史记・ 韩世家》:“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日: ‘不可……夫轻欺强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 之。”,【 其中,“轻欺”虽然是对已经叙述的“轻” (轻强秦)和“欺”(欺强秦)这两种行为的概括,不 能称之为词,不过,无论在意义还是形式方面,似都 可看作是上文讨论的“轻欺”一词的前身。 3.饶 引申为怜。唐白居易《喜小楼西新柳抽条》诗: “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 按:此释义未确,“饶伊未敢苦争春”之“饶”, 应释作“听凭、任凭”。“饶”的这种意义和用法在 白居易诗中多见,如《戏答诸少年》:“顾我长年头 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 又《送鹤与裴相临别赠 诗》:“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又 《杨六尚书新授东川节度使代妻戏贺兄嫂二绝》之 二:“金花银梳饶兄用,罨画罗衣尽嫂裁。”…又《同 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宫城烟月饶全 占,阙塞风光请中分。”… 另,“饶伊”即“任凭伊”,犹现代汉语中所谓的 “任凭你、谅你”,此语此义传世文献中不乏用例,如 《五灯会元》卷二十《灵隐了演禅师》:“临安府灵隐 谁庵了演禅师,上堂:‘面门拶破,天地悬殊。打透 牢关,白云万里,饶伊两头坐断。别有转身,三生六 十劫,也未梦见在。’喝一喝,下座。” l 4.新蝉 初夏的鸣蝉。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诗: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元本高明《琵琶记・ 伯喈弹琴诉怨》:“柳阴中忽听新蝉,更流萤飞来庭 院。’’[2。] 按:《大词典》释义失之过窄。蝉一般在夏秋间 由幼虫蜕化而出并开始呜叫,故初夏和初秋的蝉都 可以称作“新蝉”。因其能够传递时光流逝之思,所 以常被用作诗歌意象,如 辑易《翰林院中感秋怀 王质夫》诗:“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宫槐有秋 意,风夕花纷纷。”…义《立秋日曲江忆元九》诗: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又《六月三日夜闻 蝉》诗:“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 蝉第一声。”¨ 又《立秋夕有怀梦得》诗:“一与故人 别,再见新蝉鸣。”¨ 又《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 得》:“十载与君别,常感新蝉鸣。”… 5.云碓 指石碓。唐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诗:“药炉 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宋陆游《累日无酒 亦不食肉戏作此诗》:“云碓旋舂菰米滑,风炉亲候 药苗香。” ] 按:此释义不确。“云”指“云母”,矿石名,可 供药用;“碓”指舂米的工具,最早是一臼一杵,用手 执杵舂米,后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端系石,用脚 踏另一端,连续起落,脱去下面臼中谷粒的皮,后亦 有利用畜力、水力等代替人力者。因此,“云碓”即 “利用水力舂云母的碓”,如白居易《寻郭道士不 遇》诗:“药炉有火丹应伏,云碓无人水自舂。”自注 云:“庐山中云母多,故以水确捣炼,俗呼为云 确”…,可证。又唐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 二首》诗之一:“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l3 J 笔者通过对白居易诗歌词汇的系统、深入研 究,发现《大词典》漏收白居易诗歌中这类词语的情 况较多,上面所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加 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可以对《大词典》将来的修 正提供重要参考。 注释: ①见《汉语大词典・前言》。 ②本节涉及的“新词”以《汉语大词典》、《唐五代语言词典》 以及《四库全书》等大型电子语料库为标准,凡《汉语大 词典》未收而《唐五代语言词典》已收或经检索、鉴别发 现词语用例确实早于唐代的,一概不在讨论之列。 ③见王镆《古代白话词语与大型语文辞书修订》,刊于《辞 书研究》1991年第6期。 ④详见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第141,页,巴蜀书社 2002年版。 ⑤参见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冯利华2004年的博士论 文《中古道书语言研究》第73页。 ⑥见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第167页,商务印书馆 2007年版。 ⑦见苏宝荣《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第124页,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⑧如唐杜甫《春水》诗:“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又宋黄 庭坚《次韵知命永和道中》诗:“虚舟不受怒,故在蓼滩 横。”二例中,“故”皆应释作“时常、常常”。 参考文献: [1]谢思炜.自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91,1373,1278,2736,2276,996,1654,1891,921,1699, 2166,1561,1221,1224,1623,865,913,1135,1861,1622, 1121,231,1151,1264,1891,1882,1156. [2]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284. l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3]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223,1562,1175,1811,1664,1781,1661,1891,1994, 869,1886,762,1663,831. [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65册)[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5:266. [5]郝经.临川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825. [6]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9册)[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5:112. [7]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0: 691. [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72册)[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5:3l3. [9]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37. [10]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23册)[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5:361. [I1]李叻,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25,1468,1651, [12]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M].北京:巾华书局,2007: 769. [13]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 局,2008-4l,661,214. [14]刘晌,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l975:696 (15]陆游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10:126. [16]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2卷)[K].上海:汉语 大词典出版社,1993:847,577. [17]薛居正,等.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416. [18]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O卷)[K].上海:汉语 大词典出版社,1993:1079. (19]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615. [2O]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6卷)[K].上海:汉语大 词典出版社,1993:1168,1081. [21]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卷)[K].上海:汉语大 词典出版社,1993:1079. [22]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5卷)[K].上海:汉语大 词典出版社,1993:432. [23]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9:862,981. [24]曹雪芹,著.俞平伯,校.启功,注.红楼梦(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82,541. [25]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9卷)[K].上海:汉语大 词典出版社,1993:1272. [26]司马迁,著.裴驷,集解.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 京:中华书局,1959:635. [27]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第11卷)(K].上海:汉语 大词典出版社,1993:651. (责任编辑:武丽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