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 校园出版社
目 录
封面 目录 2 广州的人文气质 3 当代广州民俗的大发展 3 民居建筑 3 1、西关大屋 3 2、骑楼 4 3、竹筒楼 4 寺院建筑 4 光孝寺 4 大佛寺 5 六榕寺 5 民俗服饰 6 大襟衣 6 中山装 6 饮茶习俗 6 封底 7
2
广州地处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腹部,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广州的人文气质,也与她所处
的环境一样,温文尔雅,凡事不温不火,极显修养精神。 广州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子孙,没有地方之见,族姓之分,以邻为友,相处相安。广州由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外通商的开放城市,对外交往频繁,受西方和海外文化影响较大,人们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强的开放、开矿和应变性。在这特殊环境下养育出来的广州人,也表现得特别的精明、灵活和能干。广州人既保留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淬励奋发的崇高精神。又具有走在时代前面、不甘落后的精神。特别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促涌下,广州人民尽情的发挥出自己的 聪明才智,站在时代的潮头上,为广州创造出史无前例的辉煌。
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今天的广州,由于广州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区,广州是广东的省会,是毗邻港澳的华南重镇,因此,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央赋予她许多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广州现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座拥有600多万人口,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的大城市。在这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广州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因此,中西文化再一次在这里进行大交汇、大整合。中西方文化经过这里交融、整合之后,再传播到全省、全国各地,成为中国新文化的策源地之一。但是现阶段岭南民俗文化,就其性质而言,仍然还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期,一切都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中。广东二十年的经济腾飞,充分地调动了广东民俗文化向现代文化发展和促进新的整合;反过来,她又极大程度地推进了广东经济的繁荣和社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融和整合中迸发出来的力量,尤如原子的聚变与裂变,成为广东经济潮向高速发展的内驱动力。广东改革开放中央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和文化成果对内地起着典范的作用。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从
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阶段作用中,将受到历史的高度评价。
居民建筑
西关大屋
清代中叶以后,广州的望族、官僚、商贾在西关兴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屋。其建筑结构布局是: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麻石装嵌。平面布局多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厅堂,中轴由前而后,依次为门廊、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每厅为一进,一间大屋为二、三进。个别大屋为三进深,为深客大院式的大屋。两厅之间用小天井隔开,
3 上加小盖,靠高侧窗、天窗通风采光。正间两旁为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最后是厨房。门厅右边有小庭院,与厅堂相连,栽种花木,布置山石鱼池以供游憩。庭院后部为书房,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西关大屋面积一般约400平方米,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为通风与安全所需。门墙多用东莞水磨青砖,墙脚为花岗石,显得高雅庄重。室内装修典雅,有酸枝、坤甸等红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满洲窗装嵌有书画图案的彩色玻璃,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骑楼
骑楼式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20世纪初,广州开辟扩建马路,人们将西方古典建筑券廊式与广州传统建筑结构相结合,演变成为有广州特色的骑楼式建筑风格。因广州气候炎热多雨,要求城市建筑有避雨遮阳的功能;又因混凝土结构使这种空间格式成为可能,并使土地得到立体化利用;也由于西洋建筑格式的特点,适合广州城市的实际需要,因而形成
了中外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骑楼是在楼房前跨过人行道的建筑物,能使马路一边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长廊,既便于来往行人遮阳挡雨,商店也可敞开铺面陈列多种商品,以广招顾客。广州的骑楼式建筑以上下九路、一德路、第十甫、中山路、解放路、人
的佼佼者。
骑楼的建筑模式,是广州作为大城市的商业化的产物,也是广州城市建筑的一大特色,其后便成为国内其他城市,如上海、武汉等城市“广东街”的标志。
民南路等地段最具代表性,而后来兴建的新亚酒店、新华酒店和爱群大厦等也成为骑楼式建筑物中
竹筒屋
广州竹筒屋在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而产生。起初的竹筒屋,多是单层独户,呈纵长方形,少数有2~3房,单开间,宽度多为4~4.2米,排列在狭长的街道两旁,其进深大,短则七八米,长则12~20米,深的达30米以上。竹筒屋建筑格局于民国成立后有较大
的发展。 竹筒屋住宅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设单层神楼,供奉佛道神像和祖先牌位。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过厅设楼梯可通二、三层。后部为厨房、厕所。前、中、后三部分用天井分开,天井又分为开阔式与封闭式两种。大门设三道,里面是双扇厚木门,中间是趟栊,外面是脚门,分别起着采光、通风和防盗作用。室内地面铺设丁方一尺的大阶砖,用以防湿;天井多铺石板,屋顶采用双层隔热顶,家人洗澡多在厨房、厕所或天井解决。竹筒屋门户不互对,很少开窗,对外则是完全封闭,形成极有人情味的家庭生活空间。
☺☺☺☺☺☺☺☺☺☺☺☺☺☺☺☺☺☺☺☺☺☺
寺院建筑
4 光孝寺
广州光孝寺是领南历史最为悠久,影是西汉南越王翻被流放南多植诃子树,曰“制止”,光州光孝寺是领宏大的寺
响最为深广,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寺址本赵玄孙赵建德的住宅。三国时,吴国贵族虞海,居此讲学,时人称为“虞苑”。 因苑中又称“诃林”。虞翻逝后,家人捐宅为寺,匾孝历史,由此而始,迄今一千七百余年矣。 广南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广,规模最为
院。 光孝寺尚存有不少历史文物古迹,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达摩开之洗耳恭听钵泉,唐惠能六祖的 发塔,密乘之陀罗尼石经钟,南汉铸造的千佛铁塔,宋时修建的伽蓝殿、六祖殿,以及碑刻、佛像、菩提树等。寺院气势雄伟,殿宇优美庄严,不愧为我国建筑艺术之瑰宝。1961年,国务院公布光孝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5日,由国务院批准,将光孝寺归还佛教团体管理。光孝寺及其文物之遗存,对于研究中印文化交流,中国佛教史、文化史、建筑史、以及广东地方史,都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大佛寺
(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龙上应天上二十八 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殿宇垂危,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 (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为便于向天子“祝嫠祜国”,考访龙 藏寺故址,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重建殿宇,于第二年冬建成。殿宇 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
值。大 雄宝殿座北向南,面阔七间,深进五间,
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至今 仍为岭南之冠。歇山顶上盖素胎板,瓦简及勾头,滴水,灰塑瓦脊的竹 龙,牡丹等脊饬。虽历经三百多处风雨侵蚀,但风貌尚存。安南(今越 南)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另外还有头门、钟 楼、鼓楼、天王殿、廊庑、香积厨等大小殿堂,房舍都显得清净朴素,宏 伟庄严。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接到率正皇 向全国颁整 佛教谕旨,决定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 建韦驮殿,伽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 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
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六榕寺
六榕寺位于六榕路,历史悠久,佛教文物荟萃。始建于梁大同三年(537年),原名宝庄严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北宋初毁于火灾,宋端拱二年(989年)重建,改名为净慧寺。元符三年(1100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曾来寺游览,见寺内有
5 老榕六株,欣然题书“六榕”二字,后人遂称为六榕寺。 寺内有巍峨的千佛宝塔,原名舍利塔,是广州有名的古代高层建筑。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天王殿和韦驮殿。塔西为庄严华丽的大雄宝殿,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该佛像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 寺内的榕荫园内有六祖堂,供奉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的铜像。六祖是唐代杰出的高僧,随五祖弘忍学法,很得弘忍赏识,后衣钵而归,创南宗学派。其铜像铸造于北宋端拱二年(989年),高1.8米,重约1吨,法貌庄严,垂目坐禅,栩栩如生。六祖堂前榕荫苍翠,菩提婆娑,别致的补榕亭和苏东坡书的“证道歌”碑刻,掩映于绿荫丛
广州的民俗服饰多不胜数,现在让我们去看一看中 。
民俗服饰
大襟衣
广州人又称大襟衫。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装。其式样分有领无扣、无领无扣,在右衽穿一带子,打结代扣,或用布扣等。又有长衫、短袄之别,男女均穿,老人尤多。女式多为短大襟,长不过膝,短不露腹。前襟有瞆饰,俗称“栏子”。男式有长短两种,长者多为老年人穿,或用于喜庆佳节穿用,俗称“长袍”,长不蔽脚,短不过臀。短者常作
平时劳动的便装,属于粗陋布衣,多为靛蓝、藏青色。今日已不多见。
中山装
中山装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亲自设计倡导的。这种具有我国民俗特点兼具中西衣装
之所长的简便服装,是以广东便服为基样,把直领改为反领,使上衣具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穿起来显得硬挺,同时将便服或西装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还加上袋盖,各钉纽扣一粒,既美观又安全。原设计上衣纽扣是七个扣子,后为方便改为五个,这就成了小翻领、四袋、五扣的中山装上衣。中山装裤子是参照西装裤式样,前面开缝,一律用暗扣,左右侧各置一大暗袋,裤头右前部设一小暗袋,俗称“表袋”,穿着方便。此外,裤袋腰部打褶,裤管翻脚,也有异于其他服装。中山装可作礼服,也可作常服,迄今仍然流行。
饮茶习俗
广州饮茶分早、午、晚三市。一般以早茶为主,午晚市多是亲友聚会或洽谈商务。早晨5时始至10时左右,广州的茶楼、酒家、宾馆、饭店、茶室都开早茶,部分开午、夜茶市。人们 广州老字号的茶楼有:陶陶居、陆羽居、怡香居、南园、北园、泮溪、大同、惠如、三如、 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饮食业曾一度兴旺,竟达百多家;其中以南园、西园、北园、大三元、广州、钻石、迎宾、银龙、红棉、泮溪、六国、一景、大同、金龙、哥伦布、孔雀、太平
饮茶,多喜爱饮乌龙、水仙、龙井、普洱、红茶、花茶等。
多如、巧心、得心、正心、福来居、西华居、美珍居等。
馆等最负盛名。
6 改革开放以来的广州饮食服务业,更是一枝独秀。高档次的如中国大酒店、花园宾馆、白天鹅宾馆、中央酒店、假日酒店、东方宾馆等;中高档的有广州、泮溪、大同、大三元、五羊、小观园、起凤阁、新亚、广东迎宾馆、广东大厦、新光、湖天、新陶芳、南海渔村等数十间。 广州人饮茶,既是品茶,亦食点心。有各式包子、烧买、粥、粉、面等,品种丰富多彩,且时常变换花样。一些茶楼标榜每周变换一次,名曰“星期美点”。
至于中低档的酒家、茶楼、饭店和大排档更是不胜枚举。
2005年3月第一版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