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任务驱动作文的写作原则

2020-06-06 来源:易榕旅网
任务驱动作文之

任务驱动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在任务驱动作文的阅卷中,因为阅卷老师的口味不同,所给的分数也有很大差距,在双评中,考生因此可能会吃大亏,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得到更多的阅卷者的认可,这就是一个大问题,所谓的求取最大公约数,就是找出那些老师最喜欢的因素,然后尽可能地将这些因素在你的文章中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不管老师口味如何都能发现你文章的亮点,得到认可的目的。

由于任务驱动作文的概念现在并不明晰,老师们的认识也并不统一,这就导致在阅卷时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对于优秀作文便有不同的定义,总体来看,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看事是否论得透,一是看理是否说得足,一是看材料是否丰富。基于这一现实,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尽可能把这三个方面都照顾到,这就是所谓的最大公约数。

所以,我们的写作原则应为:就事说理,以理论事,以例证事,以事作结。

【例文】

融新入旧,兼今并古

孟子轩

米兰˙昆德拉在《笑忘录》中言:“美是编年的废除,是对时间的对抗。”诚哉,斯言!只有可以留存过往的美好,并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美,才有永恒的价值。(不是直接说事,而是从理说起,为后面说事打下理论基础,这就有了理,即“就事说理”)

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它虽培养出了一代代优秀的学子,现在却因矮小、老旧而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有人主张为了长远发展应将其拆除,有人认为为了纪念辉煌过往应将其保留。而我认为,融古入新,兼古并今,才是最妥善的解决办法。(再说事,以理为依据,表明自己的观点)

(开头用“引析”法开头,引用很引人眼球,是博取阅卷者好感的有效方法)

诚然,拆除旧楼建新楼可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可以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是,正如《娱乐至死》中所说:“人终将毁于其所偏执。”倘若草率地、不留余地地拆除,那么这偏执的做法,也必将带来“毁灭”——学校几十年来创造的辉煌将如何留存?那代代从此毕业的学子将何以缅怀自己奋斗的青春?此后源源而来的学子又如何去了解和继承前辈的精神和荣光?(辩证分析第一种观点,重点提出其问题)

的确,这座教学楼有着其特殊的价值,保留它可以留存美好的过往,可以激励后代学子。但是这毕竟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时代。戈尔丁在《蝇王》中说:“不长久的,多将以悲剧终束。”这座教学楼早已被时光剥蚀得失去了其实用价值,真的已不可长久,若只为情怀而全部留存,不仅会限制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辩证分析第二种观点,重点指出其问题)

由此观之,权衡利害取其中,融新入旧,兼今并古,方为上策。(在分析的基础上,强化观点,注意文中又有两处引用,这是理,也使材料显得丰富新鲜)

将古老、破旧的设施及硬件进行适当的修缮与更新,并在适当程度上进行改建、扩建,引入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方面扩展其空间,一方面优化其教学条件;同时,保留下那些富有时代特色的、承载着学校辉煌历史与文化传统的部分,既可以使那珍贵的历史得以保存,又可以使后代学子得到精神的滋养。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具体说明如何融旧入新,兼今并古,并指出其好处)

(以上为论事,论得透,论得针对性强,这一部分就是“以理论事”)

其实类似的融旧入新,兼今并古的探索早已有之,不论是北京经过改造的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实用而不失古韵的四合院,还是周杰伦把传统中国风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后广为流传的《青花瓷》等作品,都以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融新入旧,兼今并古,是保护传统,面向未来的最合理的选择。(拓展开来,用两个事例再进一步佐证,使文章材料显得丰富,这就是“以例证事”。选例要注意,一定要用同类事例,能与

1

所评之事形成类比,文中所举之例都有“融旧入新,兼今并古”的特点,与对旧楼改造是同类的)

融新入旧,兼今并古,让传统更具魅力,让发展更加坚实,如此,这座教学楼才会获得永恒的生命,如《诗经˙小雅˙天保》中所言:“如月之恒,如月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照应题目,回扣开头,回归于事,再用引用点化,升华,注意一定要回到事上来,这就是“以事做结”。)

(再次强调文中的四处引用,前后贯通,为文章增色极多,这也是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说理透彻的关键之一)

以德束己,以宽待人

孟子轩

《罗辑思维》中曾有这样一句话:“你有你的理想,我有我的理想,你想让我加入你的理想,你可以说服我,或收买我,但请不要用道德绑架我。”诚如斯言,以德束己,以宽待人,才是和谐社会之正道。(引用,说理,点题)

动车上老人的女儿要求他人让座,被拒绝后还大光其火,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诸多问题。其一,身为女儿,未为老人出行做出万全准备,是谓失职;其二,欲以强求他人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过错,是谓自私;其三,对他人的拒绝加以道德的高压,是谓道德绑架。试想,若人人都以强求他人满足私欲,都以“道德”为砝码任意指责他人,那么这个社会还有何求规矩秩序可言?又有何温暖与互助可谈?因此说,以德束己,以宽待人,方为正道。(论事,指出问题,强化观点)(仍然是“引析法”开头)

近年来,“道德绑架”这个词越来越火,与此相关的事件也层出不穷。从公交车上老人对不让座者的羞辱,到公众人物被逼捐不成受到“黑粉”怒“喷”„„当道德约束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时,这道德也就变得畸形。那些胡乱对他人挥舞道德大棒的人,其实早已忘却了道德的本质。(联系现实,列举同类现象,指出其实质,丰富了事例,思路拓展得好)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是道路,是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之道;“德”是德行、品格,是为遵循道的规律而自身变化之德。故,道德的本质在于约束规范自身以顺应自然与人生,而非强制他人以顺从自我。我想,正是因为老人的女儿混淆了道德之本,才会做出如此行为。(论道德的本质,分析老人女儿这么做的原因,以理论事,引用精彩)

那么,“道德绑架”现象频出的根源何在?一曰教育,二曰法制。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似乎教育也简化到只剩下一个“利”字,又哪里有暇去育德?于是“道德教育”说只留下个“多做好事”的空壳,并且这个主语也被人偷换,由律己变为束人,于是所谓“弱势群体”也渐渐将礼让当作理所当然,由感激变为不知足„„可是对如此畸形的现象,法规似乎又显得格外宽容。一位老年乘客因无礼要求遭拒而阻扰司机,导致九车连撞,最后却仅以批评教育了事;数起老人论人事件败露后,也没见对他们采取过什么法律措施。法制的软弱,必然助长这些人心中的“恶”。(分析“道德绑架”现象背后的原因,思路进一步深入,有理有事,条理清楚)

我想,若要改变现状,真正让正确的道德观深入人心,必须“对症下药”,双管齐下,让“以德束己,以宽待人”成为一种信条,一种风尚,这样才能象老人的女儿那样的少些底气与戾气,进而让“道德绑架”现象绝迹。倘能如此,天下幸甚!(指出应该怎么办,收束全文,回扣事件)

无规矩,不自由

次津伯

荀子言:“天有常道也,地有常数也,大丈夫有常体也。”我想,规矩即常体。无规矩,非君子;无规矩,不自由。(引用说理,点题)

“公关男”陈抒泽的演讲,无疑唤起了人们又一次对网络言论自由的讨论,那些网民对规矩的漠视,对自由的放纵,不知伤害了多少人。其实,自由本来就源于规矩,与规矩相生,无规矩,不自由。(论事,强化观点)(“引析法”开头)

规矩是自由之源。当我们抱怨自由太少时,可曾想过,自由源自何处呢?事实上,我们的自由恰恰是

2

规矩所赋予的,没有规矩就没有自由。试翻当代各国宪法,无不明确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基本政治权利,这就是明证。试看历史上那些没有规矩的年代,人们何尝自由?那时,只有强权,只有弱肉强食。从焚书坑儒到无数的“文字狱”,不都是在埋没自由?若无规矩,自由之根将被侵蚀,自由之树也必枯萎。(论规矩与自由的关系,有事有例)

自由与规矩相生,如果说自由如齿,规矩如唇,那么规矩与自由便是唇齿相依,没有规矩,便是唇亡齿寒。那些高张网络言论自由大旗的人,首先必晓此理。(论自由与规矩的关系,精彩的比喻)

(上两段站在规矩与自由的关系高度说理,为下文的就事论网络言论自由提供了理论依据)

网络言论自由也需要以规矩为保障。我们现在之所以在网络上敢于大胆发表言论,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背后有言论自由的保障,没有人能肆意侵害、剥夺我们的权利。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规矩的缺失,批斗会、大字报,便如封条般封住了人们的口,障住了人们的眼,谈何言论自由呢?由此可知,若无法律保障,网络自由也恐难生存。

同样,网络议论自由也需要以规矩为界限。恰如晏子所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网络言论若在规矩之内便是自由,若在规矩之外便是放纵。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我们而言,这“矩”是道德的规矩,要与人为善,不化赞同与批评,字字句句都 应闪耀道德之光;这“矩”是法律的规矩,要知法守法,一切言论都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

(上两段从两个角度论网络言论自由与规矩的关系,有理,有例,有引用) 但网络是虚拟的,这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没有规矩约束的错觉,于是他们在网上的议论也就没有底线,没有原则,这就可能变成谣言甚至诽谤。犹记得当年火遍网络的“秦火火”“立二拆四”以及一些所谓的网络“大V”们,他们无底线的议论不仅惑乱了人心,甚至毒化了一时的风气。由此观之,网络自由怎能无界?(谈网络谣言的危害,三个例子很典型)

卢梭有言:“自由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无规矩,不自由。只有在规矩之中,才有真正的网络议论自由,也只有在规矩之中,网络自由才能不损害他人利益,才能不出现陈抒泽所说的悲剧,也才能真正失去社会的进步。(回扣论点,收束全文,以事做结,引用再为文章增色添彩)

理性看艺术,善意对创作

王睿哲

德谟克里特曾说过:“混淆艺术和现实的人,是不能接受美的人。”斯言不谬。艺术本就与现实存在差别,又何必求全责备?

小品《取钱》因剧中骗子使用了某地方言,而被一律师以“地域歧视”之名起诉。看似合理的理由,却暴露了这名律师对艺术的曲解和误解。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还应理性看艺术,善意对创作。

小品作为艺术的一种,必然有艺术的虚构,让那个骗子用方言,也是出于艺术的需要,这本无可厚非。若因此而受到刺激,进而要诉诸法律,岂不是反应过敏?如果倒过来,让正面人物操方言与满口普通话的反面人物对戏,虽然可以满足那位律师的虚荣心,但作品岂不变得滑稽可笑?艺术之美又如何显现?只有理性看待艺术,才能让创作者摆脱束缚,也才能让艺术之树开出更多更美的花朵。

在我们这个地域广阔、文化悠久的国度,南腔北调、吴侬软语,各种方言并存,我们不能苛求每个运用方言的艺术角色都是正面人物。如果按那位律师的逻辑,在艺术作品中,除了能发现“地域歧视”,你还会发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各种“不公”,艺术创作将会动辄得咎,彻底失去自由。艺术一旦戴上枷锁,还何来神圣与崇高?可以说,如果我们不能理性和善意地对待艺术,那艺术只能走向灭亡。

遍观成功的文学艺术作品,口吐方言的反面人物比比皆是。无论是《极花》中拐卖妇女的黑亮,又或是《双城记》中那些品行不端的上流社会中的人物,无不用乡音来提示着他们的身份,又有谁指控贾平凹、狄更斯地域歧视了呢?《指南针》描写的中东某国的方言,不也获龚古尔奖认可了吗?阿列克谢耶维奇在《铁皮娃娃兵》中塑造的反面人物——说着白俄罗斯方言的军官,不也助他拿上了诺贝尔文学奖了吗?佛曰:“所见即所思。”正是心中有了歧视的执念才会抓住歧视不放,正因为缺乏理性,才失去了对艺术应

3

有的宽容。

尼采说:“没有什么比理性更重要的东西了。”司汤达也在《先知》中提到:“缺乏理性掌权,是自卑燃烧的火焰。”愿人们能少一份苛责,多一份理解与宽容,无论是《取钱》抑或是其他文艺作品才能真正彰显出它的美。

理性艺术,善意对创作,唯有如此,你才能有一颗欣赏美的心,获得审美的愉悦,正如《诗经》所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