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学生的“生成”,我该如何应对
作者:戴韵
来源:《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9年第05期
上学期,我精心设计了一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公开课,这一节课我按照预先准备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不料一开始,在复习引入阶段有个别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面对学生的“生成”,我不知所措,还是按照我预先的教学思路进行。结果课堂教学乱成一锅粥,而我就是热锅上的蚂蚁。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教学再现:首先让学生口算了几道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然后出示教科书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自行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行读题并解题的能力。根据学生所讲,把相应的问题和学生所列的算式通过事先准备的课件展示出来:
小华比小丽多多少张?(30-8) 小军比小丽多多少张?(34-8) 小军比小华多多少张?(34-30)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顺势问学生:哪道题我们之前是常见的?抛出问题后,学生会自然说出34-30=4。接着提问:有人知道30-8等于多少吗?一位学生立即说出答案22。该生能说出正确答案原本在掌握之中,这时自然而然地提问,让他说出他是怎样想的,提问是因为我期待学生的摇头,表示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这样就会非常顺利地度过这个转折点……就在我问该学生为什么是这样想时,学生直接说出“把30分成20和10,先算10-8=2,再算……”当时我的内心呈惊讶状,学生直接跳过小棒这一环节得到结论,那我怎么继续?情急之下,也是经验不足的体现,我强行拉回了原本设想的轨道,说:“我们的某某某学生已经事先掌握了这一方法,但老师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们已经发下去的小棒,小组合作摆一摆,从而知道为什么“30-8=22”。好,下面请同学两两合作,过会儿老师请同学到前面展示。”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我又到学生中间巡视,发现学生完全不知道要干什么,于是我适当地对一些小组进行了提醒。虽然选择了一些学生到黑板演示,但我发现还是有学生不明白这到底是在干什么。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况,我依然选择了尴尬地持续进行,当时感觉整个人处于“水深火热”中,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这导致后面的“34-8”也教得相当尴尬。不理解的学生完全不明白:为什么30分成20和10,34分成20和14。就这样理解的和不理解的学生都一起进入想想做做第一题,但学生的反应实在进行不下去,于是我重新回过头再讲解,此时的学生越来越“晕”,我也讲得越来越吃力。强行拉回变成完全不可控,就在下课铃打响那一刻,我草草结束了这节课。 反思:课一下,流下了早已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认真分析了这节课失败的原因,深深地思索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我们顺势问学生:哪道题我们之前是常见的?学生:34-30=4,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34-30=4?那学生会联系前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再提出一道47-3,让学生说出:把47分成40和7,先算7-3=4,再算 40+4=44。这样我们可以弥补有些学生对于该知识的遗忘。
当然,我们所设想的学生不会求30-8和34-8,那我们便可以引出今日这节课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在这边不提到“退位”二字,是设想在最后总结时告知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一些。当然,在这节课之前,我考虑到我班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设想到会有学生甚至有可能是绝大部分学生会直接将30-8和34-8的答案说出来,于是我决定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把“教”的权利过渡给学生,直接反问:为什么30-8=22呢?当我抛出这个问题后,我原本预想并且相信我的学生会直接想到利用小棒摆出来,然后直接继续原本安排的小组摆小棒合作讨论环节。可惜事实并非如此,从学生说出30-8=22,我问为什么后,一切变得“不可收拾”,用当前流行语来说,当时我的心碎了一地。 我发现,其实这节课面对学生的生成可以这么调整:
课堂之始,先复习已经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并说出如何分,例如:47-5,把47分成40和7,先算7-5=2,再算40+2=42;58-20,把58分成50和8,先算50-20=30,再算30+8=38等。其次,在学生已经说出30-8先把30分成20和10时,相应地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提问其他学生是否同意该同学的想法。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学生会说同意,而我可以和少部分学生结成一队表示不同意,请该学生能够用足够的理由说服我们,此时同学们便会想到借助提前准备好的小棒演示。在学生演示结束后,询问与我一队的学生是否认可,当大家都表示认可时,便可及时让学生总结出从30的十位上退出一个10给个位。在把30-8讲透彻后,34-8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自行解决,我只需要帮助学生最后进行总结即可。
通过这节课的失败,我明白了针对这样的课堂情况需要灵活转变,并不一定需要由小棒总结出最后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用小棒来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的结果。
其实这样的问题,我在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便已经遇到,只是当时课后没有进行及时反思,才导致相同的问题。当反思过后发现,不同课堂的内容是可以以相同方式的课程环节进行下去。再细致考虑,不管什么样的课堂,都需要我们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当遇到学生已经“生成”该知识时,我们一定要适当改变原本所预想的,学会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其说出所以然来。当然,课堂中并非所有学生都有已生成的知识,所以这同样需要我们在已生成和未生成之间架好衔接的“桥梁”。当然,已生成的学生中也不是所有学生掌握的方法与我们所要教授的方法是一样的,如果一开始回答的学生所生成的知识与我今天课堂的主题一致,那我们完全可以把课堂适度交给他,但如果该生利用的是自己所想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把该方法板书下来,再提问:有沒有哪位同学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有,适当放手;如果没有,重新拉回原有的课堂,让学生探索发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对学生的“生成”,这小小的想法,至少让自己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不会手足无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