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巨人传》意蕴层次分析
研究
姓名:赵玮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顾祖钊
20070501
摘要在当前的文学批评领域内,文学批评方法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从传统的道德批评、社会批评到现在的主题式批评,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顾祖钊先生在他的《文学原理新释》一书中,针对目前各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局限性——仅从一个侧面或一种视角对作品进行剖析、阐释的做法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综合性的批评方法,即意蕴层次批评,以求对文本的意蕴展开全方位的解读。这种批评方法具有其他批评方法所没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所以更适合解读意蕴丰厚的文本。《巨人传》作为法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其诙谐的外表下,隐藏着丰厚的意蕴。作为这样一部经典世界名著,在它长达四百多年的岁月里,却并未得到人类公正全面的理解和评价。所以本文试图用意蕴层次批评方法对其进行整体性全面性的探析,融合各家之长,综合为一个意蕴整体,期望能使《巨人传》的深刻意蕴获得全面的解读。本文把《巨人传》的意蕴分为三大层次,然后再将其分析为若干小层次,以求条分缕析。第一层是审美情韵层,在巴赫金对其民间文化的研究基础上,主要分析了笑的艺术和怪诞的风格;第二层是历史内容层,从对封建教会无情的批判、社会现实的映射与抗争和对时代精神和新的生产力的赞美这三方面进行阐析,揭示了书中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潮流;第三层是哲理意味层,表达了拉伯雷关于“人的解放”的理想、“乌托邦”的社会理想,并上升到“人民万岁”的精神高度去讴歌劳动人民的伟大,从中体现了拉伯雷作为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他对于人的发展的期望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关键词:意蕴层次批评狂欢化理想人民万岁AbstractInthefieldofliteraturecriticism,themethodofliteraturecriticismisemergedinendlessly,fromtraditionalmethodsofmoralityandsocietycriticismtothemethodsofsubjectcriticism,theyallhaveatheircharacteristicandsuperiority.Mytutor,Mr.ZuzhaoanalyseaGu,putforwardOnnewintegrativemethodofliteraturecriticismtOonimplicatedworkall—sideofmeaning-一Criticismofmeaningslayers,inthelightofthelimitationofalmosteverymethodofliteraturecriticism,becausetheyanalyseagreatworkOilonesideofitsmeaningonly.Thereismorerationalityaonusingthismethodt0analysecomplexwork.foritsuniquecolligationandintegrality.GargantuaandPantaquurnetisthefirstfull—lengthnovelinFrance,containingepoch・makingimportances,andaunderitshumoroussurface,includingrichandgenerousmeaning。Aswaspublishedforclassicandworldfamouswork,GargantuaandPantaquurnet400years,butitacallovernotbecomprehendedandappraisedcorrectly.So,bythemeansofnewmethodofliteraturecriticism…CritisicismanticipatedoftomeaningonlayerstounderstandGargantuaandPantaquurnet.Iachievefull-scaleofitsmeaningrelatively.ThistextdividesthemeaningofGargantuaandbePantaquurnetintothreelayers,whichdividedintosomelittlelayers,inordertolayeristastelayer,basedonanalysedminutely.Thefirstthestudyoffolkcultureofbakthin,toanalysetheartofsmileandgrotesquestyle.Thesecondlayerishistorylayer,inordertotimeanlloancethebackgroundandtrend,toexpoundthreeaspects:meecilesslycriticizefeukajismchurch,thereflectsproductiveandresistancesofsocialreality,thepraiseoftimesspiritanduewforces.Thethirdlayerisp11ilosophylayer.toexpresstheidealof“humanbeingliberated”,thesocietyidealof“utopia’’andtoeulogizethelaborerbytheviewof‘'peoplelonglive”,toembodytheexpectationofhumandevelopmentcareandultimteofhttmanbeingofRabelaiswhowasahumaniainRenaissance.Keywords:CriticismofmeaningonlayerscamivalizationidealpeoplelongliveII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留教大喾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赵讳韦签字日期:w唧年歹月加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留馓犬尊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徼太缸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磷书导师签名:铭‘弛铆签字日期:渺7年歹月,p日签字日期:∥罗年f月,6日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工作单位:电话:通讯地址:邮编:引言引言文本的有机的生命形式论决定了意蕴层次批评方法的产生。西方元素分析式文本构成论是对西方传统的、主流的文本构成思想的总结,这种文本构成论重内容而轻形式,对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作静态的解剖式元素分析,是一种机械式的思维方法。与此相对的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构成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对形式的关注取代对内容的关注,而文学艺术是一种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文本构成论以适应文学艺术的有机系统性。我国古代巫术文化阶段就发现了“言不尽意”的问题,《周易・系辞》中提出了解决办法一“圣人立象以尽意”,最早论述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首次将言、象、意表述为一个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表意结构,言和意不再是直接的表述与被表述的关系,而是“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的,它们逐层深入,环环相扣,最能体现文学作为生命形式的有机性和整体性。顾祖钊先生以王弼的“言、象、意”文本层次论为框架,融合西方文本层次构成说,把“言、象、意”视为一个游标记录的有机结构,既不偏重形式,也不偏重内容,是一个与生命形式论相呼应的理论形态,在此分为三个层次,语言、形象和意蕴。意蕴本身又可分出若干层次,创构层深,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种新的批评方法一意蕴层次批评方法。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第一章意蕴层次批评的提出和构成在当今这个“文学理论批评化”的时代,文学理论学派林立,各种文学批评方法层出不穷,形成了众多的批评流派和模式。他们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利用任何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对文本进行批评解读,都可以让读者对文本的意义产生一种理解,我们对此应当给予正当的认识和评价。但当前的各种批评方法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回避的,每一种批评方法的解读都无法让读者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文本,难免跌入管中窥豹、以偏概全的泥淖。因此,顾祖钊先生在他的《文学原理新释》中第一次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一意蕴层次批评方法,在文本的意蕴层面上用层次批评方法对文本进行全面的解读,期望以一种综合性文学批评方法达到对文本意蕴的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一节当前文学批评的方法及其局限一、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1、道德批评方法道德批评方法是传统文学批评的主要模式之一。它历史悠久,在中国和西方都曾长期普遍流行。在西方可追溯到柏拉图、贺拉斯,以后到狄德罗、歌德等人;在中国古代以儒家“教化”为核心的文学批评就属于道德批评,在封建社会中一直是文学批评的主流。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道德批评的理论基础是人文主义,关注文学作用于人的根本目的。强调用道德的知识、意志、想像,对社会对形成人的观念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道德批评主要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通过对作品的形象和主题的分析,揭示和评价作品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在强调文学对社会和人的教化作用上,道德批评是值得肯定的。但道德批评把一切问题统统归结为道德问题,用道德作唯~准则,就失之绝对、片面了,由此往往轻视了文艺的特殊性。2、社会批评方法2第一章意蕴层次批评的提出和构成学。社会批评强调文艺的社会性质,着重研究文艺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状况的关系。通过对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真实程度和深度广度的考察,探讨作家的世界观,从而确定文艺作品的价值。社会批评强调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其过于强调社会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文艺的反作用,把文艺与社会生活复杂的审美关系简单化了,否定了文艺的独立性、继承性。二、心理批评心理批评也叫心理分析批评、精神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心理分析学派批评、精神分析学派批评,是现代西方颇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模式之一。它是弗洛伊德于20世纪初开创,二三十年代盛行于欧洲,以探究文本的无意识结构及文化功能为中心的批评理论流派。心理分析批评家对付文本,亦如心理分析家对付梦境,必须超越文本的表层,进入文本的深层,揭示文本中被压抑的作家无意识心理。心理批评方法注重作家心理与作品的关系的分析研究,通过考察作家儿童时代的性压抑和精神创伤来挖掘作品中人物的深层意蕴和微妙动机,通过直接的精神分析学概念去剖析人物,研究作者、作品中人物的潜意识,例如“恋母情结”就经常用来揭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情节等等。心理批评方法把作家的心理作为批评对象,有可能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作家的创作意图,特别是对某些虚构人物和现代派的某些病态心理作品,的确可以挖掘其深层微妙意图及意蕴,打开了心理学观点研究文艺现象的新天地。但是心理批评过分夸大无意识、潜意识、性欲本能的作用,把精神分析手段直接用于文艺批评,甚至把文艺作品当作潜意识、病态心理的“临床记录”,具有庸俗化倾向。另一方面,心理批评方法严重忽略文艺作品的社会内容和艺术形式,从根本上无法说明文艺的审美本质。三、形式批评形式批评也称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是西方最重要的批评模式之一,它包括本体批评、语义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等许多小流派,是这些批评的总称。形式批评源于二十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盛行于四五十年代。形式批评强调“文本”批评,即把文学作品看成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否认作品与作品之外的一切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因素,包括作家、读者、社会生活等因素联系,完全把批评限制在作品本身即“文本”范围之内的“内部批评”。形式批评家认为,“形式是完成了的内容”,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主张对文学作品的“文本”作细致的阅读、精密的分析和诠释,体会作品每一个词的本意和言外之意,对音律、文体、形象等形式因素进行研究,采用“细读式”剖析方式,排斥一切和艺术形式无关的“外在因素”。形式批评善于分析现代派诗歌,特别是对那些难懂费解的诗歌,如波谲云诡的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诘屈聱牙、意味深长的叶芝、艾略特的诗歌,其成果确实是显著的、公认的,对于我们克服认识上的机械论和片面性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但是形式批评也有很明显的局限性,“细读式”剖析过于琐细,不利于对作品作总体观照。另外,批评被限制在作品“文本”,割断作品与社会的一切联系,难以揭示出作为社会现象的文艺创作的整体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其致命的弱点,也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四、原型批评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神话仪式批评,由瑞士文艺批评家荣格创立,盛行于五六十年代。原型批评是对心理批评方法的修正,也是对形式批评的琐细倾向的反拨。原型批评家旨在挖掘那些使某些文学作品充满活力并以近乎神奇的力量诱使人类对此做出戏剧性反应的神秘因素。他们期望发现,为什么有些文学作品,通常是那些已成为或必将成为“经典”的作品,能够招结出一种使读者百读不厌的现实——而其它一些看似结构同样巧妙的作品,甚至~些直接反映现实的形式,却不能使我们为之打动。原型批评把文艺作品的心理内容,特别是由原型体现的集体无意识方面,作为批评的主要对象;倡导“远观法”,强调从宏观上总结文艺的普遍规律,反对形式批评对作品的琐细剖析;注重文艺作品的原型,认为古老的神话原型是文学的结构因素。原型批评方法同样存在某些内在的局限。神话与原型批评侧重文艺作品的心理内容,认为文学艺术只源于原型,而忽视作品的社会内容及时代精神;其次,它忽视了具体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审美功能,只承认文学对原始文化的传承,从而使作品丧失了个性,而文学并不仅仅是原型和仪式的传播工具。换4第一章意蕴层次批评的提:i{和构成句话说,神话原型批评家是在无视作品本身的审美经验,忘记了文学应当首先是艺术。五、主题式批评“主题学”(thematics或thematology)~名源自西方,它是一种以辨识作品主题为中心的批评方法。它~般有两种做法,第一是指“比较主题学”(comparativethematics),也就是在多种作品里寻找共同的主题,或者考察某一主题的变异.因此它有时也酬作“普遍主题”研究。近来出现的“文化主题学”,则采用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旨在从一批民族(或种族)文学作品中。或者在一批同性作家群体的作品中,读出同样的文化主题。这种主题学方法对现有文学史个案集锦式结构体例,有根本上的突破,它有利于打破文体研究各自分隔的局面,有利于将文学史与接受阐释史、心态和文化研究结合互补,突出文学本体地位,便于同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接轨。但是这种批评相对忽视了作品的审美个性,是一种政治或文明解读,而并非文学性批评。第二是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之内的主题式批评。它的研究视野过于集中与偏狭往往有贴主题标签的现象,常常表现为政治模式规范一切而导致“误读”。而意蕴丰富的作品是很难由一个主题来概括的。主题式批评的结论往往是的武断的主题式结论。以《红楼梦》为例,就有爱情悲剧,人生悲剧,家庭悲剧,信仰的破灭,人生价值的失落等等主题。对意蕴丰厚的文本追求唯一的主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合理的,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极端。这种主题式批评在我国,尤其影响最广,危害也最大。以上所介绍的几种主要的批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某~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它们或者偏重文本内容,或者偏重外在形式,几乎所有的批评方法都是从一个侧面剖析、阐释作品,每一种批评方法都有其无法回避的局限性。面对现有的文学批评的局限性和文学内容的丰富性,我们需要~种新的批评方法,尝试一种新的整体性的文学批评,能让我们可以在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下对某一作品获得多侧面、多角度的整体全面的认识。美国文学批评家w・L・古尔灵说过:“任何时候,读者在对一部文学作品作出成熟的解释时,他的反应都可能是从其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的——他用的或许是传记方法、历史方法、形式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主义方法或心理学方法。然而,理想的最终反映应该是各种方法的综合。这是因为,一部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的某一潜在经验的体现,而人的经验又是多方面的,因而读者需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探讨和实现这种经验(‘使之成为现实’)”。我们希望获得一种适合各种文学作品的综合批评方法,下面便介绍一种由此产生的新的整体性的文学批评方法,即顾祖钊先生在《文学原理新释》中提出的文本意蕴层次批评方法,期望用这种批评方法对文本的意蕴做相对完整、全面的解读。第二节一种新的综合性批评方法一意蕴层次批评文学文本一般由三个递进的层次构成:第一层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语言层面;第二层是由文学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层面;第三层就是由艺术形象传达的丰厚的意蕴层面。语言和形象层是可以被直接感知的,而作品中蕴含的意蕴却需要不断地挖掘探究。一、。意蕴”范畴的提出和意蕴层面的一般构成“意蕴”一词出现于“五四”以后,最早出现在朱光潜先生翻译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中,“‘意蕴‘的原文是dasBedeutende,意思是‘有所指’或‘含有用意’的东西,近于汉语“言之有物”的“物”,因译“意蕴”。”。这个极富创造性的翻译恰当地传达了黑格尔关于“意蕴”的思想。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品首先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到它的意蕴或内容。这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是一种较外在的东西,它是为了表现另一种内在的东西即意蕴。“总之,意蕴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显然,黑格尔的思想是深刻的。他认为“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指的是语言和形象两个层面,而意蕴才是文本的最终目的。而且他比歌德更准确地把握了意蕴范畴,指出这是文本更内在的层次,是~种比形象更为深远的东西,是作家最终的创作目的。虽然黑格尔把握了意蕴范畴,指出了这是比文本更内在的层次,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意蕴本身也是一个意义层深的创构。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虽没有明确提出“意蕴”这个范畴,但对意蕴层次的存①威尔费雷德・L・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春风文艺{{;版社,1988年第334页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t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第24页.③㈣上,第23--24页。6第一章意蕴层次批评的提{}5和构成在是早已有之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早有与黑格尔类似的看法,他将文本分为内外两个部分,“情在词外日‘隐’,状溢目前日‘秀’”文本要“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深入隐蔚,余味曲包”。文本的意蕴越丰富越好。刘勰还明确指出,文本的意蕴部分,往往是多层次的: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夫臆之为体,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韫珠玉也。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o刘勰认为,意蕴作为文本中深蕴其内的东西,就是文外之“重旨”,又以“复意为工”,即认为文本的意蕴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它的美学特征往往是“义主文外”的,“秘响傍通,伏采潜发”的,就好像“川渎之韫珠玉”一样含蓄无垠。刘勰还强调了“隐”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隐”是“文外之重旨”,是文学文本的命脉。这说明文学的意蕴世界,已经带有审美空间或审美场的性质。文本的意蕴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后经唐代文学家的发展,对文本意蕴多层次的认识,已经是中国古代文论非常自觉,相当成熟的看法。在王昌龄的《诗格》里,己经有明显的文本层次论的意识。他认为诗有三境:~日物境;--D情境;三日意境。王昌龄此说诗从文本的结构层次入手的。对于抒情文本来说,诗境由三个层次构成。物境这个层次比较复杂,它一方面包括黑格尔说的“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即如在目前的“秀”、艺术形象,另一方面还包括由这些形象所联想到的形象,以及由“象内之象”加上“象外之象”所构成的整个艺术世界。透过“物境”向文本纵深发掘,它还有“情境”和“意境”。接着诗僧皎然在其《诗式》提出:“两重意己上,皆文外之旨”,说明他已经非常重视文本意蕴的创造,并且提倡对文本意蕴的多层次建构,已将文意分析至四重以上,认为“文外之旨”越丰富越好。顾祖钊先生从黑格尔“内容”的角度分析文本的意蕴层次结构,提出了意蕴层次批评,把众说纷纭、各执一端的单一批评纳入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哲理意味层这三个层次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表及罩、由浅入深的意蕴层次分①(粱)刘趄:‘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第632--633页7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析过程。一般文学文本的意蕴层面都应当由这三个层次构成。审美情韵层是由文学形象所引起的一种完整的美的世界,能引起读者的情感震撼和人格升华;历史内容层往往直接包含文本中反映的事实,如作品中的历史趋势、社会生活背景和个人遭遇等;哲理意味层指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人生体悟。哲理是人对宇宙人生普遍规律的最高级的思考和概括,它是形而上的,抽象的;而意味则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感知因素,是形而下的,具象的。哲理与意味有机结合,通过形象引发联想,就构成了哲理意味。当然,不是所有的作品的意蕴都具有着三个层次,有的作品或许只具有一个层面或两个层面,但一般情况下,一部复杂的文本所展示的丰富意蕴都会在审美倩韵层、历史内容层和哲理意味层中展开,这三个层次几乎可以包含所有对文学意蕴。二、意蕴层次批评的合理性和创新性1、意蕴层次批评的合理性首先,文学艺术是一种有机的生命形式,意蕴层次批评方法正是适应这一特殊的生命形式提出的。它将言、象、意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系统,又将它的意蕴层次看作一个有机的意义系统,尊重了文学艺术文本的有机性和完整性,所以意蕴层次批评对文学艺术文本不再作片面的宰割式的评论,而是作整体性的把握。而且,这一批评方法也破解了过去的线性思维和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因而它的结论也不再是武断的主题式结论,而是尽量为文学文本描绘一个真实的完整的可理解的图式,帮助读者较全面地占有文本,完整地把握这个艺术世界,从而把文学批评的局限性缩小到最低程度。其次,意蕴层次批评正好契合了文学作品意蕴丰厚的特点。意蕴是文本内在的深层结构,内容丰厚的文学作品其内在意蕴往往具有复杂性。文学的意蕴层面往往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作家的良苦用心是作品意蕴具有复杂性的首要因素,作家创造了艺术形象,但这能够被直接感知的艺术形象并非他的最终目的,他往往是想通过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倾向、认识和评价,传达某种超于象外的难言之意。第二个因素是读者对文本的多义解读。读者在文学接受的高潮中对作品发生共鸣时,就对表层意蕴或中层意蕴有所感悟。在经历共鸣和净化之后,达到了领悟的境界,读者在对作品价值的高度期待和有意追求中,主动追问和思索作8第一章意蕴层次批评的提出和构成品的深层意蕴;文学接受高潮中的这种境界,不仅是人格境界的升华,也是生命智慧的飞跃,在追问作品深层意蕴中读者也达到了一种鸟瞰世界、悟透人生的高度。。不同的读者由于不同的阅览、修养、心理等因素,对文本的意蕴的理解更是层出不穷。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作为表意结构的文本意义本体。文学意义本体的结构本身就可导致多层意义的存在,更何况越是优秀的作品,往往越是具有多重意蕴。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便导致了文学文本意蕴的复杂性,意蕴的复杂性呼唤着全面而完整的批评方法,意蕴层次批评正回应了复杂的文本意蕴解读的需要。再次,尊重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美学——历史”的文学批评方法。美学原则要求把批评对象真正当作审美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观点来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批评主体的审美感受为起点,以批评对象的审美特征为中心,最终对批评对象的艺术价值作出科学的判断。美学原则也是贯穿意蕴层次批评始终的一条首要原则,意蕴层次批评方法高度重视文学的审美特征,真正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同时。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尊重文学的民族性和文化的品格,对文学作品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展示的审美文化和历史价值作出全面的估价。2、意蕴层次批评的创新性意蕴层次批评方法的创新性在于它所追求综合性和整体性,这是与以往的批评方法所大不同的,如上文介绍的各种批评方法几乎都是从单一视角、~个侧面切入进行批评分析,如传统的文学批评就忽视了文艺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心理批评注重作家心理意图,但容易忽略文艺作品的社会内容和艺术形式;而形式批评又转向“内部批评”,排斥一切和艺术形式无关的“外在因素”。意蕴层次批评恰恰在意蕴层面上囊括了这些类型的批评,从而跳出对作品批评的偏颇与狭隘,从宏观视野上对作品的意蕴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意蕴的全面的把握。@这一批评方法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主要得益于意蕴层次中三个层面划分的科学性,即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和哲理意味层,这三个层次几乎可以包容所有的文学批评方法所关注的侧面。如社会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①顾}H钊:‘文学原理新释》,人民文学m版社.20002,第114页②颐}H钊:‘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一兼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第63l页9荒诞成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等文学批评方法可以归纳为历史内容层面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现象学批评等批评方法可以归入审美情韵层面批评;“文化研究”批评、人格论批评等可以纳入哲理意味层面批评。意蕴层次批评把作品的意蕴分为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从而使文学文本的意蕴得到全面完整的解读,避免了对于文本意蕴的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的局面。以下我就通过对世界名著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来验证说明意蕴层次批评方法的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10第二章《巨人传》简介及其批评史同眸第二章《巨人传》简介及其批评史回眸第一节拉伯雷的生平介绍及《巨人传》创作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倡导人文主义的文化革新运动,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呜锣开道的运动。这场气势磅礴的运动需要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教育家。而且的确产生过像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培根、维塞留斯、塞尔维托、哈维、维加、谷腾堡等~大批巨人般的人物。这些巨人的作品、学说或成就影响了西方几个世纪的历史。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仍然是我们进行学术创新和艺术创新的宝贵借鉴。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Rabelais,约1494~1553),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重要人文主义作家。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拉伯雷,称得上是恩格斯所说的“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时代的巨人”。拉伯雷当过修士、医生,对哲学、神学、医学、法律、数学、几何、天文、地理、植物、考古、音乐、绘画、民歌都有研究,他揭示了大脑、神经、肌肉之间的联系,是植物雌雄性别的第一个发现者。他一生只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巨人传》,但就是这一部作品使他成为16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不过因为这个小说对陈腐思想的批判锋芒太过犀利,因而遭到教会的嫉恨,直至他去世以后才得以出版完整。拉伯雷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笑匠”,因为在长达五部的《巨人传》里,从头到尾都充满着笑料,这种“笑”至今滋养着欧洲的伟大小说家们。拉伯雷1494生于法国中部都兰省希农城,其父为希农地方法院首席律师。希农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有‘法兰西花园’之称。他从小被父亲送进修道院当修士后,对经院繁琐哲学和清规戒律极为反感,早已把人文主义先驱作为自己尊崇和学习的榜样,开始孜孜不倦地攻读拉丁文和希腊文,并借助外语工具埋头苦读、博览群书,学到了博大精深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知荒诞成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识,对具有人本思想的哲学、文学、艺术、语言学、逻辑学、天文学、农艺学、数学、医学等著作多有涉猎,并用所学知识对神权理论提出挑战和批判。拉伯雷天性聪颖、知识渊博、接受新生事物快,经常发表些“奇谈怪论”。他因此常常被指责鼓吹“异教邪说”,受到教会的无端污蔑和迫害。不得已他转了修道院,结识了几个开明修士为知己朋友,但修道院的高墙毕竟锁不住一颗早已“离经叛道”的心,于是他偷偷地离开修道院,开始面向法国现实生活进行旅行考察。后来遭教会迫害而转入圣本笃修道院担任院长的私人秘书。1532年至1527年,他随院长巡视教区,并到布瓦蒂埃大学听法学课。1528年辞去主教秘书职务,以修道士身份游历法国中部各大名城,访问各大学和知名学者,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认识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对宗教、教育、法律制度的腐败和黑暗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此同时,他亲身体验到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威力。拉伯雷游历的最大收获就是加深了对“人”和社会的了解。1530年,拉伯雷进大学攻读医学,这时他已36岁了,但他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学士学位,当上了医师。1535年,他又到巴黎学医,不久又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537年在里昂,他还勇敢地解剖了一具被绞死的囚犯的尸体。这种追求科学的举动,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因为这会触怒天主教会。他学医以后,对人体疾病了如指掌,认为人体有病,不外乎肌体病和精神病,只要医道高超,对症下药,方法得当,治病救人并不难,但社会弊病根深蒂固,医治起来就要困难得多,特别是流行全社会的精神饥渴综合症弄得拉伯雷这个医学天才也束手无策。有一天他在里昂行医过程中,偶然发现街头热销一本小册子,书中尽是描写巨人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他看了大受启发,灵感之门豁然打开。医治社会精神痼疾,需要有巨人的胆魄和智慧,于是他一边行医,一边开始构思~部用巨人精神医治社会流弊的奇书。在拉伯雷看来,只有人文主义才是济世良方,前人的经验教训和自己的切身体验告诉拉伯雷,人文主义就是他孜孜以求的“巨人精神”,他要把“巨人精神”化为“庞大固埃主义”,让巨人走进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他认为未来的欧洲,必是巨人的天下,必是人文主义大行其道的天下。一五三二年八月,法国里昂的书摊上突然出现了一本长篇小说(即法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名日《庞大固埃传奇》,作者署名阿尔科弗里巴斯・纳西埃。小说很快被抢购一空。过了一年,纳西埃又出版了一部叫《高康大》的小说,写的是巨12第二章‘巨人传》简介及其批评史问眸人庞大固埃父亲高康大的传奇故事,再次风靡全国。据说,两部小说两个月的销量超过了《圣经》九年的总销量。纳西埃深受鼓舞,便把两部小说合并为一册出版,书名为《高康大和庞大怪》。也就是我们今天翻译的《巨人传》。这部小说的问世非同小可,在法国引起轰动。法国广大市民趋之若鹜,爱不释手,《巨人传》的故事不胫而走,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据说,当时老百姓流传一贴医治牙疼的民间偏方,说牙疼难忍时,只要把热毛巾包裹着《高康大传奇》敷在牙疼处,就可见效,足见纳西埃小说深入人心的程度。另一方面,《巨人传》的广泛流传引起法国统治集团的恐慌,法国教会对纳西埃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即与封建君主勾结查禁《巨人传》并缉拿其作者。值得庆幸的是,拉伯雷早有先见之明,小说发表时用的是他的化名。他虽然因此逃脱了宗教裁判所的魔爪,但他的出版商却被教会活活烧死。1545年在国王的特许发行证的保护下,拉伯雷以真实名姓出版了《巨人传》的第三部。但国王不久死去,小说又被列为禁书,出版商被烧死,拉伯雷被迫外逃,直至1550年才获准回到法国。回国后,拉伯雷担任了宗教职务,业余时间为穷人治病,后又去学校教书。在学校教书期间,他完成了《巨人传》的第四、第五部。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一千多年来,它用各种文字出了200多个版本,在我国就有好多个版本。其中的一些篇章早就被译介中国,书名有几种译法,如《卡冈都亚与庞大固埃》《高康大与庞大固埃》《伽刚立和潘德格罗尔》。在拉伯雷的理想社会里,人性是善良的,人民是纯朴的,他的理想的行为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拉伯雷信奉的原则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做你所愿意做的事”,人类有求生、向善的热烈愿望,如能进行适当引导,就能普遍获得幸福。《巨人传》是法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本书横扫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给当时的文坛带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的清新空气。拿拉伯雷自己的话说,《巨人传》是一部“充满巨人精神的奇书”。在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时,人人可以快意地笑,爽朗地笑,尽情地笑,这就是他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笑匠”的原因。《巨人传》的原名是《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共分为五部,叙述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父子两个巨人国王的故事。第一部写卡冈都亚奇异的出生。第二部写卡网都亚之子庞大固埃不同凡响的童年。第三部写庞大固埃与巴汝奇向全欧的各种专家请教巴奴日要不要结婚的问题。第四、五部,描写庞大固埃在巴奴日和若望荒诞戒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4的陪同下。历尽各色国度,阅尽人问罪恶,完成对社会的探索、对知识的追求。1553年4月9日,拉伯雷在巴黎去世,临终时他笑着说:“拉幕吧,戏做完了。第二节《巨人传》批评史回眸在世界文学的所有伟大作家之中,拉伯雷在我国最不著名,最缺乏研究,对他的理解和评价也最为不够。然而,在欧洲文学的伟大创建者行列之中,拉伯雷却名列前茅。别林斯基曾称拉伯雷是天才,是“十六世纪的伏尔泰”,而称其小说为既往时代最优秀的小说之一,他认为“拉伯雷的作品,代表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和意义。”在文学史上哺育过像莫里哀、拉封丹、巴尔扎克、雨果等大作家,被誉为像荷马、莎士比亚、但丁一样的“母体天才”。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新兴阶级对教育的进步要求,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起过积极的影响,特别是蒙田、卢梭等法国教育思想家受到他的启发很大。就其艺术和思想的力量及其历史意义而言,西方文艺学家和作家通常把拉伯雷直接摆在莎士比亚之后,甚至与之相提并论。法国浪漫派,特别是夏多布里昂和雨果,把他归入古今少数最伟大的“人类天才”之列。人们一直认为他不只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伟大作家,而且是一个智者和先知。历史学家米什莱对拉伯雷有过一个很说明问题的评语:“拉伯雷从古老的方言、俗语、谚语、学生开玩笑的习惯语等民间习俗中,从傻瓜和小丑的嘴里采集智慧。然而,透过这种打趣逗乐的折射,一个时代的天才及其先知般的力量,充分表现出其伟大。凡是他还无从获得的东西.他都有所预见,他都作出许诺,他都指明了方向。在这梦幻之林中,每一片叶子下面都隐藏着将由未来采摘的果子。整个这本书就是一个‘金枝’。”。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强调个人幸福的价值,为追求个人幸福而斗争的思想,在法国思想文化领域中发生了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以个人本位为核心的民族深层意识。这种民族的深层意识和文化积淀,已经深刻的反映在法国近代和现代文学之中。16世纪是诙谐史上的高峰,这一高峰的顶点则是拉伯雷的《巨人传》。在整个16世纪,拉伯雷很快得NT同时代的承认和热烈的反响。在某种程度上,拉伯雷更容易被同时代人所理解和亲近,并认同自身的价值。几乎所有16世纪的①‘法国史,.第10卷.第3,5页。第二章‘巨人传》简介及其批评史同眸小说家,即在拉伯雷之后从事写作的人,如布希・吉奥姆、塔尤罗・雅克、诺埃尔・杜法伊尔等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都是拉伯雷的追随者,其作品都受到《巨人传》的影响,十六世纪的文学好像是在拉伯雷的名义下完成的。甚至连这一时期的历史学家巴克、布兰托姆,新教的善辩者和抨击者皮埃尔・维列、亨利・艾蒂安等人都难免不受其影响。但是在一些模仿者那里,拉伯雷的风格解体过程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在德佩里埃,特别是在诺埃尔・杜法伊尔的作品里,拉伯雷笔下的形象被庸俗化、被削弱,它的包罗万象性急剧地减弱。从16世纪末开始,《巨人传》便每况愈下,向正宗文学的最边缘滑去,直至不知不觉几乎完全滑到正宗文学的门外,成为轻松读物一类引人入胜的文学。众所周知,《堂・吉诃德》的命运也是如此。蒙田在《随笔集》中就写道:“我认为一些新书中,如卜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书和约翰・谢孔德的《吻》,在那些只不过引入入胜的书中,若应当把它们归入这一类的话,是可令人开心的。”o到了17、18世纪,人们已经不能理解拉伯雷留给我们的巨大遗产了。17世纪的专制君主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新秩序,文化上表现于迪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以及古典主义的美学。正如福柯在《癫狂与文明》中所阐明的那样,理性将现代人与疯狂的人分隔开,疯狂于是渐成了一种并非生理学意义上的“精神病”,这是人类近代史上一次不幸的“事件”。卢梭甚至严辞批评拉伯雷“厚颜无耻”、“龌龊不堪”。拉・布吕耶尔在《本世纪的特征或风尚》(1690)中,肯定拉伯雷“精巧的道义”,但把拉伯雷小说的一些因素称为“恶棍的欢乐”、“肮脏的堕落”。18世纪,由于启蒙主义的资产阶级偏见以及它固有的非历史性、纯理性主义、对物质机械性的理解,他们完全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拉伯雷,拉伯雷的创作在这个世纪是最不被人理解和最得不到应有评价的,诙谐被弱化到最低程度,被弱化为赤裸裸的嘲笑。伏尔泰的看法就体现了18世纪对待拉伯雷的观点,他说:“拉伯雷在他那夸张而难以读懂的书里不断泼洒着极端欢乐与极端粗鲁,他倾盆倒着博学、污言秽语和无聊,你得读完两卷的荒唐胡闹才读到两页的好故事。只有少数特异的怪人才会因读懂他的全书而自以为傲还高度推崇,其余全国的人都嘲笑他的笑话也看不起他的书,他被封为『搞笑酋长J。我们很困惑一个①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76页.15荒诞贱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人有如此丰沛的机智却如此遣遢。他是个醉鬼哲学家,而且只有在酩酊的时刻才动笔。”。他认为只有为数不多的、具有刁钻古怪趣味的人才能全部接受拉伯雷。这个时期出现的历史一寓意法在近三个世纪的拉伯雷研究中,占据特殊的统治地位。17世纪,历史一寓意方法中开始出现了开启拉伯雷小说的“钥匙”,即具体破译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这样的解码“钥匙”第一次附加在1659年阿姆斯特丹版拉伯雷的作品里。皮埃尔・安托万・列・莫焦是历史一寓意方法真正的奠基人,他于1693年在英国出版了乌尔克瓦尔特翻译的拉伯雷小说英文版本,增补了他的传记、序言和注释。他对之前各种解码钥匙的诠释成为后来所有历史一寓意方法发展的基本源泉。天主教神甫马尔西是18世纪这一方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巨人传》进行缩减、净化,不仅将拉伯雷的语言现代化,还削弱了拉伯雷的猥亵,他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带有注释的《现代化的拉伯雷》。天主教神甫彼罗走的更远,他于1776年在著名的Cd,说书廊》中出版了经过净化,专门供女士阅读的《巨人传》。热格涅在1791年出版了《论拉伯雷对当代革命和对有关宗教界的法令的影响》,从历史——寓意方法出发,试图揭示拉伯雷的社会政治观点,但他完全不能正确理解拉伯雷作品中怪诞的夸张,把作品看作纯否定性的讽刺。最后,拉伯雷作品9卷本的出版集中了所有注释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历史一寓意诠释的体系。历史一寓意方法对文中历史典故的破译,一方面依靠来自16世纪的传统,以确凿的历史人物和确凿的政治、宫廷生活事件代换拉伯雷笔下的人物及其小说中的各种情节的传统在16世纪业已形成;另一方面依靠各种臆测和比较。这种方法过于注重整部小说的严格确定的映射体系,而忽视了其艺术逻辑,所以,历史一寓意方法现在已完全被严肃的拉伯雷研究者所摒弃。到了19世纪,人们对拉伯雷的评价有了变化。法国浪漫派从他们的观点出发来评价拉伯雷以及他的怪诞风格。夏多布里昂认为在整个世界只有荷马、莎士比亚、但丁和拉伯雷称得上伟大的作家。雨果正确地理解了拉伯雷作品中的怪诞形象,并从历史主义角度掌握了拉伯雷式诙谐对待生与死的主要态度。1903年,法国成立了以法兰西文史研究院教授阿贝尔・勒佛朗为首的“拉伯雷研究学会”,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对拉伯雷的事迹和主要著作的成书经过已基本考察清楚。同①(Lcttrcsphilosophiques),G・Lanson版,第二卷.1734.135页.16第二章‘巨人传》简介及其批评史同眸时,这个由勒佛朗(Abel・Lefranc)及其友人学生们组成的社群也创立了《拉伯雷研究评论》,这份刊物随着研究兴趣的扩展逐步更名为《十六世纪研究评论》(1913),以及《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1934)。这群学者在1912—1932年之间,编辑出版了五卷关于拉伯雷的研究。1922年,由享誉法国文学研究的勒法兰克(Abel・Lefranc)发表了一篇序文,为拉伯雷定了调:在浓烈轻浮、奔放沸腾,令人惊异不绝的语言背后,有隐藏的讯息——对于基督教信仰的彻底攻击;拉伯雷乃是先于他时代的自由思想家,一个反基督教的无神论者。这个论调震惊了一位思想史学者,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费弗尔(Lucien・Febvre),他以十年谨慎的历史研究,发表了响应勒法兰克的著作,成为一部十六世纪研究的史学经典:《十六世纪的不信仰问题:拉伯雷的宗教》。他的结论标题是《~个想要信仰的世纪》,大意是:十六世纪的心态与中世纪更为亲近,与我4f1---十世纪所知的r现代J却仍遥远。造成心态转变的现代科学尚未出现,一个自觉而有体系的理性主义也还不存在。拉伯雷的时代没有支持无神论出现的条件。他是他那个时代的自由思想者,却不是20世纪标榜他的自由思想者,也不是什么有自觉意识的无神论宣传家。希腊罗马的古代遗产为他开启了眼光抱负,文艺复兴的激倩让他敏感于当代令人窒息的沉闷,然而他在信仰的裂痕中寻求调解。他激烈攻击神启迷信,不因为他不信仰,而因为他是个不轻信的信仰者(abelieverinincredulity)。费弗尔指责勒法兰克对拉伯雷的论断犯了『时代错置J的谬误,原因是他刻意抹除或漠视拉伯雷时代与我们时代之间的差异。对拉伯雷评价的这种状态从19世纪一直延续到20世纪,在法国环绕《巨人传》的学术争议引起了一位俄国学者的注意,也就是文学研究造诣极深的巴赫金(Mikhail・Bakhtin)。巴赫金认为拉伯雷的文艺思想既不属于理性主义的无神论,也不属于天主教或新教的基督信仰。拉伯雷的宗教比这些都更为宽阔而且渊远流长,漠然超脱于所有不宽容、偏狭而严肃的教条主义。勒法兰克与费弗尔都没能让我们理解拉伯雷的哲学,也都没能让我们确切理解整个十六世纪。因为他们都忽略了从古代异教(特别是节庆的滑稽仪式)贯越中世纪,而仍灿烂活泼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俗民幽默文化。巴赫金将拉伯雷的创作置于诙谐史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真相中进行考察,认为世界文学史中还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像拉伯雷的小说那样如此全面深刻地反映民间广场生活的全貌,拉伯雷的不为人所17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理解正是由于他极为熟识当时的民间广场生活,其思想也因而带上了激进的民间性,成为“民间诙诣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伟大表达者”。巴赫金认为世界文学史中还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像拉伯雷的小说那样如此全面深刻地反映民间广场生活的全貌。在文学创作方面,拉伯雷持续地成为伟大作品构想灵感的一部份。司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斯特恩的《项狄传》、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是比较为人所熟知的。比较鲜为人知,却是在前卫圈内被公认为二十世纪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实验文学研究会(0ULIPo)等文学前卫运动先驱的剧作家、小说家、诗人雅瑞(AlfredJarry,1873—1907)。雅瑞十五岁时创作的《愚布王》(UbuRoi)在巴黎首演时,因为诡谲的气氛、猥亵的情节以及对布尔乔亚生活的讽刺,轰动一时。他以独特的破坏力和创造性,在作品中将科学、象征主义、幽默与玄奥熔于一炉。雅瑞宣称拉伯雷是他难一的大师。在视觉艺术方面,法蓝德斯画家老布勒哲尔(theelderBruegel)略晚拉伯雷约十年,他的作品参照了《巨人传》的民间生活场景。其写实的细节有着当时俗民生活非常丰富的视觉形象,包括了俗谚、狂欢节庆、宴饮、市集广场生活,例如《嘉年华与四旬斋的争战》、《孩童游戏》、《农民舞》、《婚礼酒宴》等作品。20世纪的90年代,最近十年,在视觉艺术,特别是女性主义视觉艺术中,出现了拉伯雷精神的复兴。这要归功于巴赫金《拉伯雷与他的世界》这部经典评论的媒介。从某个角度说,巴赫金是以怀旧的观点看待拉伯雷的世界。追念某种我们已失落的东西,那就是社会性遍在的异质拮抗脉络。重要的是,这份怀旧暗示了一个未来的社会性愿景,使得模後多音、异声喧哗、嘉年华身体等观念,释放了对于身体、言说与社会演作的新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女性,长期受端庄婉约的教养.受丑怪淫荡指责的恐吓,处处有丢人现跟或失态的焦虑,可以理解何以四百多年前拉伯雷爆破教会的笑声,也会是今日女性主义汲取的火药。一些书名已经清楚传达了讯息;《女性诡态》、《女性笑声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且不说“文革”以前,即使新时期以来的外国文学史仍基本上对拉伯雷保持着这样的看法:肯定他反封建的人文主义思想,但又批评他不少地方写得过于粗鄙,流于庸俗,认为这是反映了资产阶级世界观固有的庸俗和腐朽,实际上并不理解《巨人传》的真正文学价值。随着狂欢化诗学理论的提出,人们从文学第二章‘巨人传》简介及其批评史同眸人类学的新视角重新认识拉伯雷,将拉伯雷推入时下仍然热度不减的文化诗学讨论中,以民间文化、俗文化和官方文化、精英文化的冲突融合来重新审视《巨人传》,拉伯雷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综上所述,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岁月里,《巨人传》并未得到人类公正全面的理解和评价。巴赫金称写出《巨人传》的弗朗索瓦・拉伯雷是堪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相提并论的文学大师,但是“拉伯雷在其后几百年间,一直处于一种特殊的孤立的地位:四个世纪内,欧洲资产阶级的艺术创作和意识形态思想沿着几条大路和老路发展,但其中哪一条都不可能使我们贴近于他,时代将他和我们分割开来。如果说在这几百年间,我们还可以看到拉伯雷有过许多热烈的赏识者,那么,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还没有发现对他有稍许完整的和见诸文字的理解。浪漫派发现了拉伯雷,但就像他们发现了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一样,并没能真正揭示他,仅仅只是叹为观止而已。拉伯雷一向使很多人敬而远之。绝大多数人只不过不理解他。实际上,拉伯雷的众多形象至今在很多方面仍然是个谜。”@其实《巨人传》作为法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塑造了高康大、庞大固埃等巨人形象,它还映射了当时法国广阔的历史内容,深刻的哲理内涵,有着论不尽的文学意蕴,分明具有一种“包罗万象”性。下面就试图用意蕴层次批评方法,对《巨人传》进行全面的解读,希望对它的丰富意蕴获得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①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杜,1998,第3页19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第一节《巨人传》的审美情韵层面四百多年来,当人们翻开《巨人传》的扉页,一股强烈的喜剧美便扑面而来。请看这样的开场白:“我亲爱的读者们,当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恼怒,也切莫带任何成见来看它,除了欢笑,书中并无传播什么邪恶思想与毒素,想到忧愁痛苦在你脑中盘踞,除了愉快的笑料外我找不出其他的。与其哭,不如开怀大笑吧,因为,只有人类才会笑呢。”o读者们似乎都感到那指着自己鼻尖的召唤,那么亲切,于是您一定会像拉伯雷同代的酒友一样,准备好随着他笔下的滑稽戏谑,不时鼓动着欢笑的肚皮。一、笑的艺术文艺复兴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在中世纪的黑暗岁月里,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和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摧残,人失去了自由思想和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都被教会视为触犯上帝的天条。达・芬奇以他的《梦娜・丽莎》向人展示: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人作为人开始受到尊重,那丧失己久的笑容又回到人间,笑容里充满了新时代人物的乐观自信,洋溢着对未来、对真善美的渴望。。《巨人传》中充满了狂欢精神的文化,将人民大众的意识从官方世界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体现了强烈的滨神意识和自由精神,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广大民众走出严酷阴暗的中世纪之后,明朗欢欣、放纵恣肆、喜迎新生活的心态。于是,笑的艺术便成了《巨人传》的第一特征。在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笑同样是针对崇高的事物,它获得了特权的地位,许多不能见之于严肃形式的东西,可以通过笑的形式出现。但到了中世纪,随意的笑是不合法的,于是在笑的掩护下,便有了出于讽刺目的摹仿《圣经》的文字①拉伯雷:‘巨人传孔上海译文出版杜,1981,第3页.②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杜,2000,第186页。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和仪式。拉伯雷在自己的小说娶对中世纪信仰和圣礼的所有方面都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讽刺模拟性改编。小海鬼、焦渴的庞大固埃的形象是从广场上的自由话语、亲昵的宴席的交谈中浮现出来的,他是直接对世界、自然“愉悦的诅咒”的人,成为了天意和世界劫难之类为题的、自由的滑稽的戏拟的主人公;爱比斯蒙复活的情节改编着最主要的福音书奇迹。在《巨人传》第2部的作者Ii{『言中,拉伯雷写道:“最有名、最英勇的优胜者,高贵的人们以及其他人等,你们对于一切可爱的、善良的食物都很关注,你们一定看见过、读到过、听说过《巨人高康大不可思议的伟大传记》,并且像真正的信徒那样坚决地相信它。而且还不止一次当你们和那些可敬的夫人和小姐在一起感到无话可说的时候,就拿这有趣的长篇故事来述说一番,使得你们得到许多人的赞扬和历久不忘的怀念!”正如我们所见,对《高康大大事记》的赞美与醉心于这类“大事记”的人们的颂扬是交织在一起的,这而写些赞美和颂扬词的人却保持着戏谑的商人和集市上卖民间图书的小贩的吹嘘习性。《传记》的崇拜者被比做真正的信徒,他们相信这些《大事记》就像相信《圣经》或《福音书》上的经文一样;这些崇拜者应该受到尊敬和赞扬,而且值得永世的怀念。在充满自由、欢快的游戏的广场气氛中,崇高与卑贱、神圣与亵渎拥有平等的权利。在这几段话中,拉伯雷不仅把《传记》颂扬为医治牙疼的妙方。接下来,《传记》还被颂扬为能减轻花柳病患者和风湿病患者的痛苦的良方,这是一种戏仿式的药方。再接着,是拉伯雷喜剧式的打赌和发誓:谁能指出一本比《大事记》更好的书,作者情愿付出“半品脱肠子”,甚至哪怕被烧死,这类戏仿反讽式的打赌和发誓具有广场文化吹嘘的特征。如此一来,过分颂扬《大事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书,将一切持不同观点的人都指责为异端,所有这一切从头到尾都是对作为唯一的保护人——上帝之言的嘲笑者,和难一的救世主——教会的戏仿。它影射了唯我独尊的教会真理,影射了教会的偏执、恐吓,将我们引入一个全然不同的,充满无所畏惧、自由自在和欢快的气氛之中。这种冒天下大不韪的戏仿采取的确是诙谐的广场欢快的吆喝形式!擦屁股是一个传统的、诙谐性的狎昵主题,在拉伯雷的笔下,这是一场欢快而自由的戏弄物品和概念的游戏,驱散了周围世界一切现象的阴沉、虚伪的严肃氛围。小说第一部十三章里,小高康大给父亲讲了自己经过长期试验才找到的,新鲜又最好的擦屁股的方法,他把试验过的方法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有宫女的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219页.21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1丝绒护面、帽子、围脖、丹参,甚至三月猫。这样一个戏剧性的情节中,小高康大认为最高贵、最完善、最方便的是绒毛丰满的小鹅,他描述了自己的心满意足,怡然自得,“别以为极乐世界的那些英雄和神仙的享受,就像这里老太太们所说的那样,只是百合花、仙丹或是花蜜,他们的享受(照我的看法),就是用小鹅擦屁股,苏格兰的约翰大师就是这个想法”。。高康大讲神仙和英雄们在极乐世界享阴福,讲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阴曹地府。实际上这里提供的显然是对基督教义所说的关于圣徒和遵守教规的人在天堂永享清福的讽刺模拟改编。对中世纪精神倾向的这个讽刺性改编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清楚,灵魂的享受深深沉浸入肉体,沉浸于肉体的最下部。书中这些戏仿形式更加贴近人的肉体,更加物质性,更轻松;它摆脱了中世纪的严肃、恭顺、谦卑,以一种欢乐的、大无畏的精神面对新的清醒而勇敢的人类。在第三部的前言中,拉伯雷描写了戴奥吉尼兹在科林斯城被围困时的所作所为,虽然戴奥吉尼兹没有加入到同胞们的战争激情中去,但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为了表现自己的作用,他滚着他的大瓮,把它推上土堤,转着它做出千奇百怪却毫无实际意义和目的的动作。在这里,为了描述折腾大瓮的动作,拉伯雷借用各行各业的术语,举出了六十四个动作。这种忙忙碌碌的怪诞行为实际上在戏仿很严肃的公民的战争激情,这里拉伯雷并没有对公民活动加以赤裸裸的和片面的否定,而是用纯粹狂欢化的精神强调戴奥吉尼兹所做的改编是滑稽的、欢快的,有意义的、必要的,强调戴奥吉尼兹是在按自己的方式为保卫科林斯城服务。“笑的权利和欢快地戏仿任何严肃活动的权利在这里全然不是与英勇的科林斯城的居民相对应,而是与阴森的诽谤者和伪君子,自由、欢快的真理的敌人相对应”。。正如巴赫金所说,“诙诣战胜这种恐惧,使人的意识清醒,并为他揭示了一个新的世界……但透过人的这些节庆意识的~线光明形成了另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非官方的真理,它酝酿着新的文艺复兴的自我意识”。二、《巨人传》怪诞的风格《巨人传》的开篇说:“除开一些笑料,这里没有什么完善美好。”这就说明了他的作品不是以当时流行的审美标准即以和谐、完美、优美等为审美标准的。他在《作者前言》中声称:“对于我,只要有人说我、称道我是笑谈能手,好伙伴,我就感到荣耀和光彩。”巴赫金认为:《巨人传》独特的美学特点就是“怪诞”。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62页。②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03页.③同上.第105贞.22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可见,怪诞同笑是联系在一起的。1、形象的怪诞拉伯雷通过他创造的形象传达出了他对“怪诞”观念的理解。“夸张、夸张主义、过分性和过度性,一般公认是怪诞风格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既然拉伯雷刻画的对象是巨人,因此,他们的吃喝、排泄在数量上也都是超常的,高康大的午餐的开胃菜就要吃掉好几打的火腿、腌牛舌、香肠,身边伺候他的四个仆人,不断的用铲子往他嘴里送芥末。庞大固埃生下来后每顿饭要吃掉4600头奶牛的奶,有一次差一点吃完了喂他吃奶的那一头奶牛。为了替他做一个煮饭的锅,几乎调动了三个省分的锅匠来打造。又如高康大乘骑的大牝马身材有6只大象那样大,这匹马在路过森林时为了扫开马蜂的攻击,用马尾左拍右打,便把整个森林都打倒了,而这片森林长约三十五法里(一法里约等于四公里),宽约十七法里,如此的辽阔,充分表现了形象的巨大,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慑力。这种夸张变形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超常的体积和数量上的崇高印象而产生的怪诞感。但是《巨人传》不仅仅是通过强烈的夸张变形来产生怪诞美的。如果仅只对不应有的现象进行量的夸张,在质的方面,却可能极端贫乏、枯燥、缺乏色彩,并且毫无愉悦可言。拉伯雷独特的审美视角则集中于对人物精神新奇性的揭示,他大量采用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尤其是狂欢节的多种狂欢化要素建立了怪诞的形象体系,以此来表达他的人文主义精神,来对抗宗教禁欲主义,来肯定人的自然天性。书中的主人公高康大自从出生就与众不同,他在母腹内呆了11个月,并且是从母亲的左耳生出来的。“嘉佳美丽这一紧缩的结果,胎盘的包皮被撑破了,孩子从那里一下子跳了起来,钻进大脉管里,通过胸部横膈,一直爬到肩膀上(大静脉在那里一分为二),孩子往左面走去,接着便从左边的耳朵里钻了出来”。在这样一个以吃喝为中心的民间的,而非官方的节日庆典中,孩子从左边耳朵里出乎意料的、充分狂欢化的降生了。孩子不是来自下部,而是来自上部:这是典型的狂欢化逆转。透过嘉佳美丽吞食的和生育的肚子,我们可以看到吞食和诞生万物的大地之腹,而民间勇士高康大便从这里降生,这是永恒再生的人民身躯。在这种怪诞的形象中,我们看到的是“欢愉的、丰裕的、战无不胜的肉体性”固,不同于中世纪恐①巴赫金:‘拉伯雷研究》t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51—352页-②拉们雷:‘巨人传》,上簿译文出版社,1981,第34—35页。③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260页.23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惧与压抑的严肃性。在第一部十八章里,高康大在巴黎,偷取圣母院的历史大钟,是为了用它们做自己那匹庞大母马的铃铛,他打算让它给父亲驮些奶酪和鱼回去。将圣母院的大钟做为母马铃铛,这是典型的狂欢化降格动作。降格,也就是贬低化和世俗化。巴赫金指出;“怪诞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降格,即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接下来第四部十三章里又再次出现了大钟的降格形象,魔鬼出巡的参加者“腰里束着宽皮带,皮带上挂着奶牛系的大铃铛和骡子的项铃,晃晃荡荡,声音吓坏人”。。以及在以下的情节中,教堂的大钟和小钟挂在欢快饕餮的人们的下巴上。象征神圣权威最高层面上的大钟死亡了,新的大钟怪诞形象出乎意料的在饮宴吃喝的层面上,并以响起大肆咀嚼的口腔运动中再一次诞生,大钟在其意外的新用途中更新了自己的钟声。这样,大钟从钟塔的高处转移到了低处,转移到了咀嚼的牙床骨下面。在情节的进展中,大钟和铃铛始终都是和狂欢化各形象联系在一起,而狂欢化的笑是一种节日的笑,全体人的笑,而不是某一个人对某一单独的喜剧事件的反应。贬低代表神圣庄严的大钟,全民的笑是对神圣和权威的胜利,这是民间巨人和他的伙伴以历史的炉灶烧掉封建骑士文化的旧世界来“普天同庆”。正是这种离奇的颠倒和正常秩序的破坏,产生新奇感和可笑性,并且在笑声中融入了讽刺和嘲弄。拉伯雷的怪诞形象尽管具有强烈的夸张和变形,但它们不恐怖,反而使人感到牛皮吹破之后的欢乐,“即只有已被诙谐战胜的恐怖。在这里,恐怖总是转变为诙谐和快乐的东西。恐怖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一切都转化为快乐”。。2、行为的怪诞《巨人传》中处处都体现了人体和动物行为的夸张变形的荒诞美。庞大固埃“放了一个响屁,周围9法里的土地全部都震动起来,臭气一熏,从地上长出来五万三千个小男人,又丑又矮:接着他又放了一个无声屁,长出来同样数目蹲着的小女人。”这使得巴奴日惊叫到:“你的屁竟有这样大的生殖力?”在战争中,高康大的牝马“撒了一泡尿:这泡尿一下子变成了一股七法里长的洪水,整个地流进了旺代口,河水立时猛涨,除了少数几个人从左边逃上山坡外,那里大批的敌人统统①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m版社.1998,第24页。②拉们雷:《臣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724页。③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46页。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都在惊慌中淹死了。”同样,庞大固埃的一泡尿淹没了安那其国王的兵营,不仅士兵被庞大固埃的尿水淹死大半,还造成了附近的洪水爆发。敌人都惊叫,以为是海神发威要惩罚他们。可以说,在《巨人传》中凡是语言上可以描述的东西都加以了极度的夸张。由于夸张过度而超越了人们日常理性所能接受的程度,违背了事物正常的质与量的规定性,这种夸张就成为怪诞,具有独特的喜剧意识。拉伯雷的怪诞观念是奇异的,夸张的,明朗的、欢笑的,但绝对不是恐怖的、阴冷的和丑恶的。第二部三十章的爱比斯德蒙复活是小说里最大胆的情节,在巨人作战中,庞大固埃的朋友爱比斯德蒙头被敌人砍掉了,巴奴日把爱比斯德蒙德头放在自己的裤裆里焐暖,这是直接意义上的部位降格,接着把他的尸体抬到吃酒的地方治活,巴奴日通过外科手术把他的头和身躯连接在一起,因此救活了爱比斯德蒙。巴奴日这种狎呢一广场式的狂欢化姿态为新的勇敢而清醒的人类的严肃性清除地面和准备土壤。让我们用狂欢化的笑摆脱中世纪官方文化的阴暗、严肃,破坏消除了一切由恐惧和敬仰形成的距离和禁忌,使世界更贴近人,更贴近人的肉体。爱比斯德蒙活过来以后,就向大家讲述他在地狱和极乐世界的见闻: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在地狱里从事那些十分低贱的行当,例如,亚历山大大帝靠补破鞋来过苦日子;汉尼拔在卖鸡蛋;阿伽门农馋得舔盘子舔碗:西塞罗在为别人生火炉;屋大维替人抄写:历代教皂或捕捉老鼠,或治疗花柳病,或依靠卖手纸等度日。阴曹地府给爱比斯德蒙提供了--N罪人们阴间生活德最有趣的画面,组织得像一次最纯粹的民间狂欢节,而且是一次盛宴和欢乐的狂欢节,所有高贵的东西被脱冕,所有低贱的东西则被加冕。我们并没有像在《神曲》的地狱中所感到的恐怖,相反却因拉伯雷的怪诞描述而轻松大笑。复活和阴间幻境都保持了狂欢节和滑稽诙谐剧的精神。巴赫金说:“与官方节日相对立,狂欢节仿佛暂时摆脱占统治地位的真理和现有的制度,庆贺暂时取消一切等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这是真正的时间节日,不断生成、交替和更新的节日。它与一切永存、完成和终结相敌对。它面向未完成的将来。”…这就是怪诞来消解庄严,以变形来亵渎神圣,令人忍俊不禁。雨果曾非常深刻地指出: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以来,“怪诞风格无处不在:一方面,它创造无定形的和恐怖的东西,另一方面,它创造滑稽的和逗趣的东西”。。①已赫金:t拉伯雷研究》t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l卜一12页。②同上,第5l页.25荒诞成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拉伯雷在审美情韵层中向我们展示了民问喜剧的力量,它可以对抗中世纪神学统治和封建制度,可以为人民迎来新的世界。我们在笑声中的背后,也感受着作者内心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愤怒和自己的希望寄托。第二节《巨人传》的历史内容层面《巨人传》植根于民间诙谐文化,其狂欢式的笑震彻天际,我们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拉伯雷也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五色斑斓、极尽光怪陆离的画面,可以说,全部小说从头到尾都是从当时生活的最深处发展起来的,而拉伯雷自己就是这一生活的积极参加者或者最热心的见证人。众所周知,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英国“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因反对封建专制被砍头示众,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与伽利略因科学研究结局悲惨,所以,这是一个需要斗争智慧的时代,法国人文主义的巨人拉伯雷堪称这样的一位智者。他在似乎最富幻想的形象的背后,展示了真实的时间,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反映了中世纪法国社会的形形色色。一、对封建教会无情的批判拉伯雷20岁时进入修道院当了修士,修士的生活,刻板乏味,又受清规戒律的束缚,这样的成长环境识拉伯雷直面过多僧侣的虚伪与狡诈,自此埋下了仇恨教会的种子。在创作《庞大固埃》的那一年,法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持续了六个月之久,拉伯雷夸大了它的范围和期限,复活了庞大固埃这个口渴的唤醒者形象。他在书中描述庞大固埃生不逢时,当时天下大旱,赤地千里,河流干涸,草木枯萎,百花凋零,飞禽飞不上天,走兽走不了路,动物都渴的张开大嘴,慢慢地死在田野上。“至于人呢,那就更可怜了。你们会看见他们一个个伸着舌头,象跑过六小时的猎犬一模一样。不少人跳到井里,有的趴到牛肚子底下那块荫凉里,荷马曾把他们称作‘干枯的人’。整个大地跟抛了锚似的静止不动。”。甚至祈祷来的露水都是成的,比海水还要咸,还要难喝;被庞大固埃钟声震动的酒都变酸了,人们喝了后都感到喉咙异常干渴。所以高康大为他取名庞大固埃,“庞大”按照希腊文,是“一切”,“固埃”按阿噶莱纳文,是“干渴”。意为庞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233页。26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大固埃出世的时候,整个世界处于饥渴之中,这正是中世纪神权统治造成全社会精神荒漠的写照。他们以“神权”压制人权,以“神圣”禁锢个性,以愚昧无知扼杀科学创造,以经院哲学封杀学术自由,以禁欲主义压抑男女情爱,以来世的“天堂”麻痹现世的痛苦。干旱和口渴绝妙地象征了中世纪神权统治下精神凋敝、万马齐暗的景象。在中世纪,教皇是欧洲社会的最高精神主宰,拥有跨越国界的生杀大权,教皇通过遍布各国各地的教会对全社会进行精神统治,用教规和念经祈祷来规范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企图以一部《圣经》定天下,不许各抒己见,不许越雷池一步,中世纪神权统治成了欧洲自由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最大精神枷锁。恩格斯在他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道:“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o拉伯雷作为一个游历广泛的修道士,对于教会、神学家、各级神职人员的生活、思想感情,了如指掌,他洞悉基督教作为封建制的支柱的反动性,所以拉伯雷对中世纪充满愚昧、落后、腐败、蛮横、霸道的封建教会统治天主教会深恶痛绝,他批判天主教关于世界起源于“诺亚方舟”等“神圣传说”;反对禁欲主义、宗教独身、节食斋戒,认为这是“违反自然”的。所以拉伯雷特别痛斥了天主教用以毒害人民的经院教育、经院哲学。批判经院哲学家让学生讨论“山羊的毛是否羊毛”这种空洞无物的诡辩议论是毫无价值的;批判“五元素王国”的女王不吃不喝,“抽象”对她来说就是~切。拉伯雷~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无用的科学”,让我们在笑声中了解经院哲学唯心主义的本质。在《巨人传》的第l卷中,拉伯雷用夸张荒诞的手法,通过描述巨人高康大受教育的过程,对经院主义教育进行了生动的批判。高郎古杰让大肚量老大爷请了经院主义学者来教他的儿子高康大。第一位是神学大博士士巴・赫鲁费先生。教育过程极其繁琐漫长:高康大读了5年零3个月的方块字母,“一直读得他可以倒背出来”国:然后花了13年6个月又两个星期读了多本当时的启蒙书,如《多纳》、《法柴》、《泰奥多莱》和阿拉奴斯寓言;尤其要说明的是,高康大需用花体字,而且还要把读的课本全部抄下来。接着高康大又花了18年11个多月的时间读《词义大全》等,“读得烂熟”,甚至倒背如流。有趣的是他对母亲介绍《词义大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杜,1975,第23I页。②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64页.②矧上.第65页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全》时说:“《词义大全》就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最后,又用了16年2个月读了《历书》,这样的学习一直持续到这位大博士去世。大肚量老大爷接着又请了第二位经院主义学者,老痨病鬼若卜兰(意思是愚蠢)・布立德(象只鹅)大师,他教高康大攻读《希腊词解》、《文选》等等,“高康大读了以后,变成了一个老实得不能再老实、以后再也焙制不出来的老实人。”与此同时,高康大还养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每天只是吃饭、睡觉、无限制地喝酒、上教堂听弥撒曲、念祷文,还有读半小时没有什么价值的书。然而却越读越蠢,变得“疯疯傻傻、呆头呆脑、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在未满十二岁的爱德蒙面前,“用帽子遮住脸,象一头母牛似的哭起来,谁也没法使他说出一句话来,就像没法叫~头死去的驴放出屁来完全一样。”。后来多亏接受了人文主义教育,才变得智勇双全,无敌天下。儿童具有良好的天性,拉伯雷主张应通过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想品德,反对摧残儿童身心的禁欲主义的强迫教育、死记硬背和教条灌输,而要求尊重儿童人格。所以拉伯雷用生动的、看似荒诞的笔墨批判了蒙昧主义的经院教育思想,在文中直面批评其危害性,认为这样读书,读这样的书,不如什么都不学的好,“他们的知识就是愚蠢,他们的学问就是笨拙,只能毁坏卓越高贵的天资,浪费青年的大好时光。”。在拉伯雷的时代,医学是唯一一个等同哲学的时代。精通医学的拉伯雷更能深刻感觉到宗教迷信的荒唐和封建教会的反人性。希波克拉底的医生观对于拉伯雷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把睿智引入医学,而把医学引入睿智。要知道医生一哲学家与上帝是同等的”。“否定对神祗的迷信恐惧,如神祗一般卓越。”。人们为睿智寻求的一切:鄙视金钱,有良心,谦逊,尊重别人,了解一切于生命有益和必要的只是,鄙视罪恶。文中第三部五十一章在对庞大固埃即人的全部技术文化的象征的颂扬中,奥林匹斯山上的老神仙们有一段很出色的话语,“庞大固埃运用他这种草的功效,给我们又增添了新的拘束和烦恼,这比过去的巨人还要厉害,他不久即将结婚,他妻子将会为他生子。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命运,是经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66页。②③拉们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66-67页.④⑤《希波克拉底选集》,第1II页。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过命运之神、管。宿命’的三姊妹之手和线锤纺出来的。他的孩子(很可能)也会发现一种具有同样功能的草,使人类运用它可以窥探冰雹的泉源,雨水的源头,霹雳的制造场所;可以占领月球地区,进入天体境界,在那里落脚定居,有的占据‘金鹰’,有的占据‘天羊’,有的占据‘皇冠’,有的占据‘天琴’,还有的占据‘银狮’;他们将坐下来和我们同桌用饭,甚至娶我们的女神作老婆,这是唯一登仙成神的办法。”。它描写了人的神化和光荣结局,地面空间己被征服,新的发明让人类开始控制天气,登上星星,并让她们服从统治,整个人类的最终胜利和光荣结局是建立在纯粹文艺复兴时代时空水平线上的,而中世纪的等级制的垂直线却什么也没有留下。新的一代人类的诞生正是神祗所害怕的:“庞大固埃要结婚生孩子了”,在新一代人身上重现自己。在肉体的人身上,中世纪神学的等级制被推翻、被取代,人在等级制以外确证了自己的意义。教皇和教会猖狂迫害倡导革新、自由和科学的斗士,宗教裁判所在欧洲独断专行,作恶多端。所以《巨人传》中对中世纪封建神权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口诛笔伐的锋芒直指教皇及其教会组织。“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o,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见缝插针,借解毒的诗,巨人的口,醉汉的话,抓住机会就对教皇的礼教进行辛辣的嘲笑。他讥讽教廷大使觐见教皇必先吻教皇拖鞋的丑态,他说教皇的“三重冕”虽然冠冕堂皇,但里面隐藏着。一个大污点”,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教皇伪造文件的罪恶。他甚至呼吁“大家动手甩开绳索死拉硬拽”,把滥施淫威的教皇殿堂“死死绑牢”。他把那些神气活现的“神学家”比作是贪婪自私、死皮赖脸的“蠢驴”。我们可以在文中多处看到羞辱教皇,教士的情节。拉伯雷借巨人高康大之口,把教会和修道院比作“公共厕所”‘把教士比作游手好闲、只会拉屎惹祸的“猴子”,高康大在回答爱比斯蒙为什么叫修士讨厌鬼这个问题上说道:“如果你懂{:导一只猴子为什么老是受人家玩弄和欺负,你就明白为什么不分老少全都嫌弃教士了。猴子不象狗一样会守家;不象牛一样会拉犁;不象羊一样会生产羊毛和羊奶;不象马一样会驮东西。它光会拉屎惹祸,这就是大家都要欺负它,都要打他的缘故。教士也是如此(我说的是那些游手好闲的教士),既不象农人一样耕地,也不象战士一样保卫国土,既不象医生那样为人治病,也不象博学的宣教士和教育家来教导和训诫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646页.②‘马克斯思格斯全集》第七卷,人民出版杜,1959.第401页.29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世人,连为国家输送必要的商品和货物的商人也不如。这就是人人斥责和厌恶教士的缘故。”①直面批判了教士的无用性和卑鄙性。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德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僧侣完全丧失了生产劳动的能力,他们所谓的祈祷就是只会口念不理解的经文,只会撞钟,闹的四邻不安。他们性情凶残,为非作歹,是欺压人的“可怕的猛禽”。人快死时,教会募捐人去讨钱,被称为“鬼怪恶魔”。当外敌入侵、兵临修道院门口时,平时盛气凌人的修道院院长却采取不抵抗主义,僧侣们噤若寒蝉,他们开会决定好好做~次巡行祈祷,用讲经和祷文来对抗敌人的破坏,还要用美丽的词句祈祷和平,变成只会祈祷的胆小鬼,甚至无力保护自己。就连这一点人固有的、基本的人性也被教会神学扭曲掉了,结果被侵略者吓得屁滚尿流。在拉伯雷写作第四部时,法国反对教皇野心的斗争已经十分尖锐了。香肠大战隐射了日内瓦加尔文宗教信徒们的斗争,许多教士参加的开西会议对抗新异端的教义条款暗示了多伦多宗教会议。作者写到了“反教皇”岛,写到了这里的人民生活富裕而自足,只是因为有人侮辱了教皇的画像,“教皇派”便大肆报复,把整个岛屿烧杀抢掠成一片平地,所有成年男子都被宝剑杀死,而屈辱生存下来的都被变为奴隶。从此,这里每年不是冰雹,就是暴风,不是病疫,便是饥荒。这里拉伯雷描写了--N受教皇迫害的水深火热的人民生活图,是教皂让人民失去了美好的生活,可贵的自由,深切地批判了教皇统治的残酷和极端手段,同情受教会迫害的人民大众和新教徒。二、对社会现实的映射和抗争16世纪前半期,正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开始。在这深刻变革的历史转型时期,社会现实中的不合理使世界显示出荒诞性。拉伯雷所处的时代,欧洲仍然是封建割据,战乱不休。封建统治者发动的各种战争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也妨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初的法国,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王权统一的国家,但在16世纪下半叶,又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弗朗索瓦一世同查理五世争夺“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同时对意大利进行多次的掠夺战争,造成法国国库空虚,债务如山,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①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54页。30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面对法国统治者连年战争,将人民置身于水火之中,拉伯雷在书中对统治者进行了劝诫和痛斥。他描写“巨人”们率领人民群众反击侵略的战争,表现了人们痛恨和反对穷兵黩武、掠夺战争的情绪,在战争狂人、野心家毕克罗寿的形象中,既有查理五世也有弗朗索瓦一世的影子。在毕克罗寿军事参谋会议惊人的一场戏中含有对征服者查理五世的政治直接进行讽刺的因素。拉伯雷不仅把对世界君主制和侵略性的强烈要求都写在了法兰西斯一世名下,还把这些责难都加到查理五世身上,谴责了毕克罗寿的侵略行径,捍卫了高朗古杰的和平政策。小说第一部描写了一场因烧饼引起的战争。高康大国家里的牧羊人与毕克罗寿统治下的烧饼贩子发生争吵,毕克罗寿以邻国牧羊人抢了烧饼贩子的烧饼为借口,领兵侵略,发动了一场战争。“你拥我挤地践踏田地,所到之处,全部抢劫一空,不分贫富,无论僧俗,牵走了公牛、母牛、水牛、小牛犊、小奶牛、雌绵羊、公绵羊、牝山羊、公山羊、母鸡、阉鸡、小鸡、小鹅、公鹅、母鹅、公猪、母猪、小猪:砍倒胡桃树,收走葡萄,携走葡萄秧,树上长的果实全部摇光。”。面对侵略者的暴行,酷爱和平的高朗古杰,希望赔偿对方几十倍的烧饼、希腊金币和农庄来解决问题,以免生灵涂炭。但是毕克肖受那些企图借战争发财致富的贵族们唆使,背信弃义,连续侵略,并妄图征服全世界。结果如何呢?那些好战的阴谋家被约翰的十字架,高康大的一株大树、一泡马尿就弄得粉身碎骨——战士尸骨遍野,逃脱幸免的毕克肖被迫到里昂做小工,仍然整日梦想着复位为王。拉伯雷在这里尖锐地讽刺了当时好战的法兰西斯一世进攻意大利而遭到全军覆没的严峻现实;也劝告了欧洲的那些好战的君主们,妄图称霸全球,听信贵族谗言,领兵侵略他国,最后都要以失败告终。在这里,拉伯雷从人民的角度展示了对战争与和平、对侵略、对政权的观点和看法,远远超出了拉伯雷所处的整个时代的界线。在查理五世和法兰西斯一世之间的斗争中产生了各种各样大量的历史预言和政治预言,其中不少是跟时代的宗教运动和战争相联系的,这些多数严肃性语言都带有阴郁的世晃末日论的性质。拉伯雷在文中以欢乐、戏谑的口气写下了《庞大固埃的预测术》,反对的不仅仅是政治对这些五花/kf3预测术的轻信及幼稚依赖,而且更反对它们看待和解释生活、历史、时间的那种方式。而以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父子为代表的“乌托邦”开明国君是拉伯雷人文主义政治理想的化身,在他们的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106页.3I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统治下,举国上下政通人和、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派繁荣富庶景。这个也反映了资产阶级初期反封建的不彻底性,拉伯雷对弗朗索瓦一世一直怀有幻想,因而他在作品中赋予笔下的巨人国王人文主义思想,塑造成开明君主的形象,实际上也是当时的阶级力量对比所决定的。中世纪的封建专制的暴力结构,法庭、司法制度以及法律本身都是压迫人民的,当时法王的专制政策十分残酷,封建司法机关极其腐败——诉讼程序繁杂难懂,官僚费用浩大,法官徇私舞弊。为此国王被迫在1536年、1539年和1540年三次下令缩短审案期限和减少审判费用。拉伯露十分厌恶这腐败制度,小说里有一段描写庞大固埃巧断疑案的故事,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十分精彩。庞大固埃断案如此高明,其实是为了反衬出封建司法制度的无能。两个贵族老爷打官司。据说案情很复杂,难度很大,连最高法院都莫名其妙,竟然惊动了国王,国王即下令在全国各大法院挑选四位最博学、最具实力的法官,会同最高法庭,各大学主要法学教授,还聘请了外国的法学权威以及一大堆法学界元老,他们~起讨论了四十六个星期,结果谁也没理出一个头绪,个个急出一屁股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请才华横溢的庞大固埃帮忙。法院派人把堆积如山的案卷交庞大怪审阅,数量之大需要四头大个驴才驮得动,庞大固埃吩咐来人将这些废纸付之一炬,说那些所谓的法学权威狗屁不通,连掏烟筒的、烧火做饭的、沿街叫卖的还不如。庞大固埃接过案子,只经过一次庭审,认真听取原告和被告的陈述,就把案情弄个水落石出,当场作出公正判决,当事人心悦诚服,感恩不尽。个中的奥妙读者可能也很难闹明白,恐怕只有拉伯雷心知肚明,而这恰恰是《巨人传》讽刺艺术的高妙所在。作品借庞大固埃和巴奴日等出海寻访神瓶,对封建法律制度的黑暗、腐败和司法的不公的讽刺挖苦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他用“穿皮袍的猫”影射当时法国所谓的穿着貂皮镶边法衣的“大法官”,他们残忍凶恶,吞吃小孩;猫身上挂着~个大口袋,象征“靠贿赂而生”。他们一听见钱袋的声音,个个就像乱弹提琴的人那样,舞动爪子,齐声高呼:“香料来了!这个案子问得好,有味道。真香。”他们的法律就像是蜘蛛网,专捕捉小苍蝇和小蝴蝶,对大牛蝇却避而远之。“它们攫取一切,吞噬一切,它们不分好坏地分尸、砍头、杀戮、关禁、毁灭和破坏一切。因为对他们来说,邪恶被叫做德行,恶毒称之为善良,叛逆取名忠诚,窃盗说成是馈赠,抢夺是它们的箴言。”这些老朽对法典名著一窍不通,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审理案件稀星糊涂,牧受贿赂倒是一个比一个精明能于。在黑暗的社会现实压力下,人民不堪压迫起来反抗。第四部的开场白写到天神在上界聚会,而下界却闹的很凶,“加斯孔人要求重建他们的大钟”。加斯孔人指的是吉叶纳的农民,他们于1548年爆发了反对盐税的起义,镇压者把他们发出起义信号的大钟拆下来砸碎了。一年以后,当局与起义者议和时,起义者要求重建这些钟。起义者取得了胜利.反映了拉伯雷对农民起义的重视。农民生活贫困化一直也是拉伯雷注意的问题。文中写到大批农民丧失了自己的土地,只得到葡萄园去工作,有的则成了流浪者,到处乞食。而“胖子国”大腹便便的富人却吃得胀破肚皮。“无粮岛”上所呈现的是农民身受封建地主的盘剥和资本主义吞并的景象。更有天灾人祸的威胁。拉伯雷把人民所受的深重苦难和潜伏的社会危机都一一的表露了出来。三、对时代精神和新兴生产力的赞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气势磅礴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巨人均是具有渊博知识的人,他们精通多方面学术,会多种语言,拉伯雷也正是这样的巨人。拉伯雷重视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意志,强调人本性中的意志和感情力量。拉伯雷笔下的巨人形象是新一代的文化英雄,高康大和庞大固埃两位一体,象征新文化朝阳初升、气吞山河的磅礴。巨人主人公将旧日至高无上的神学权威踏于脚下,充满时代进步精神的自信与追求,伟岸的巨人形象对比着封建文化的可笑可鄙、萎靡渺小。庞大同埃和高康大是作者所要赞扬的兰领热主——吉约姆・杜倍雷的化身,他是当时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是极其清醒和要求严格的人,是拉伯雷出于某种敬意,不能无情拒绝的唯一的同时代人。拉伯雷作为秘书和最亲近的人在杜倍雷身边工作,自然他就成为自己长官的直接的见证人。第三部讨论高康大在所占领的安那其国王的土地上实行明智、人道的政治,几乎是直接颂扬了吉约姆・杜倍雷在法国占领皮埃蒙特时的政策的。杜倍雷首先把占领区的居民吸引到自己方面来;竭力振兴皮埃蒙特的经济:禁止军队压迫居民,军队严守纪律。而且杜倍雷给皮埃蒙特市运去了大量的粮食,把它们分配给居民,为此他花费了自己的全部财产。这种军事占领的方法在当时是鲜为人知的。所以在《巨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人传》中第三部第一章中拉伯雷就描写了这种人道主义的政策。他从庞大固埃提供的乌托邦人的繁殖力讲起,然后转入占领政策:“治理和维持一个新战败的国家决不是(像若干爱肆虐的人错误的主张,施行侵略和侮辱)对人家进行掠夺、强迫、压制、破坏、虐待,拿铁棍子驱赶,简言之,来吃人,来吞人,做得像荷马称呼残忍的暴君demovoro‘食人者’那样。”。高康大所表达的现实的政治治理方法深深浸透了新生的、人民的观点。不仅如此,兰领热主还确定了第三部和第四部主人公的形象,即庞大固埃形象的深刻内涵。小说最后两部里的庞大固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贤哲、恩主的理想形象。第三部第二章中对他进行了这样的刻画:他是天下最善良的小大人,腰里从来不带武器,对任何事都从好的一面看,把所有的行动都解释为善意的,从来不烦恼,从来不发火。我们可以看到,在庞大固埃身上传奇的,狂欢的性格特点减弱了,“他成为更加富有人性和英雄气质的人,但是,他同时又带有~些抽象的、华而不实的、褒扬的特征。。庞大固埃形象的变化是在对兰领主人格印象的影响下完成的,拉伯雷想使兰领热主形象在庞大固埃身上永垂不朽。拉伯雷在对宗教意识形态、封建统治秩序的嘲讽、揭露中,全面表达了以“人”为主的时代精神。创立德廉关修道院德约翰修士也是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约翰修士仪表堂堂,性格豪爽乐观,心胸开朗豁达,语言幽默智慧,武艺所向无敌。他疾恶如仇,敢做敢为,深受巨人的器重。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着姑娘们;他不节食,吃喝抵的上四个人;他保护受压迫者;他反对教会专制,主张宗教改革,特别是在大敌入侵的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英勇杀敌,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在国难危急的时刻,在修道院面临毁灭的情况下,约翰修士孤身抗敌,他脱下长袍,用高举十字架的木棍,神勇超人,以一当十,将入侵修道院的敌军全部消灭掉,共计一万三千六百二十二人。我们不难从约翰修士身上找到马丁・路德和瓦拉的无畏气概和刚直秉性。显然,拉伯雷在约翰修士身上寄托了他的宗教改革理念。他同中世纪得精神贵族——僧侣阶级迥然不同,是拉伯雷理想的僧侣形象,即符合人文主义者的“人情”标准的形象。这种时代精神也反映在《巨人传》的教育思想中。拉伯雷为适应当时时代要求,认为让儿童学习枯燥的字母、繁冗的文法修辞和空洞的祈祷文,会使儿章知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H{版牲.1981,第432页。②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524页。34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识贫乏,头脑痴呆,因而主张让儿童学习广博的知识。在《巨人传》第二部第八章,高康大给庞大固埃的信中列出了一份包罗万象的课程表,这也是拉伯雷的理想课程表。在这个课表内,首先是学习多种语言,特别重视希腊文的学习,因为正是希腊文的重新研读,才使欧洲人看到了一片清新的世界,才使所有学科重告光复。“~个人不通希腊文,而自称学者,岂不令人愧死。”再就是保持中世纪传统的“七艺”的学习,“七艺”之中,尤重视几何、算术、音乐。同时,拉伯雷为适应当时社会对自然科学的需要,主张学习、探索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自然科学在当时是受人轻视和怀疑的。而拉伯雷却竭力提高这些新知识的地位。他写道:“至于自然界的事物,我亦希望你抱着好奇心去探索,务使没有一处江河湖海你不认得它的鱼产;举凡空中的飞鸟,森林里的大小树木和荆棘,地上的青草。山腹和海底的矿藏,东方和南国的宝石,没有一种你不闻其名而知其实。”。。在他的课表内,还重视医学、解剖学、法学的学习,注重阅读医学名著及法学著作,并重视人体解剖,劝人多多动手解剖,以完全熟悉人体这个小世界。他还是实科教育的热情拥护者,提出让学生学习各种技艺,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参观学习工场的各种技术和创造发明。拉伯雷主张培养“全知全能的人”。这要求有效利用时间,课程丰富多样,各方面全面发展。他认为“只有有了全面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才有可能达到改革社会的目的。”拉伯雷在对宗教意识形态、封建统治秩序的嘲讽、揭露中,全面表达了以“人”为主的时代精神。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内部酝酿成熟,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巨人传》中的巴奴日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形象,他是法国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所产生的一种人物类型a拉伯雷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巴奴目的为人:足智多谋近于狡猾,博学多才近于卖弄,伶牙俐齿近于油滑,见多识广近于自吹,见钱眼开近于自私,追求享乐近于放荡・有时胆大包天,有时胆小如鼠……。拉伯雷在肯定其崇尚冒险进取精神和足智多谋的同时,也写出了他反常态下的人性堕落。巴奴日爱恶作剧,哄骗人,拉伯雷在描述他的相貌时说他像铅做的剑容易镀金一样,而铅不能镀金,法语的“镀金”一词又有欺骗的意思,暗示了他骗人的本性。巴奴日的心理核心是“金钱”,他天生爱害~种“没有钱是无比痛苦”的病,而对金钱的贪欲造成了他人性的变异。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t第272页.35荒诞戒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他有63种找钱的手法,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就是偷”,可是他又有“两百一十四种花钱的门路”。在第二部十七章里,巴奴日通过购买免罪符,偷来了十几个口袋的钱,巴奴日绕行的那些教堂,圣母院、圣约翰、圣安东尼,在那一年,因为法国举行了非常的教皇纪念日,所以确实有出卖免罪符的权利,这里,拉伯雷也遵守了细节的绝对准确。巴奴日身上体现了也深刻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他峰持资本主义的社会法则,认定债务是维护人类相互联系的唯一方式,人人都是债务人,又都是债权人,宇宙间运转的规律才会和谐:没有债务,人类就会灭亡。巴奴日在渴人国做总督时,不到两个星期就把总督三年内固定和不固定的收入一齐用光了,而且是花在饮宴、夜夜笙歌上,终于借债度日、寅吃卯粮了。他在与庞大固埃的狡辩中,巴奴日说自己是在履行红衣主教的四大品德:谨慎稳重一把钱先拿到手:正义公平一贵买贱卖;刚毅有力一砍倒大树;节制有定一不等麦熟吃麦青,最后得出了“笨人在较短时间内是不会花许多钱的”。的结论。我们可看出实质上是金钱泯灭了巴奴日的天性,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巴奴日注重现实的享受,反对封建特权,反对神学统治,主张人人平等。巴奴日有一段关于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有名的议论,他在那里描写了~个理想的乌托邦世界,那里的人都乐于付出,而自己也从别人那里得到借款。“人与人之间,是和平、友爱、和睦、忠实、休养、宴会、欢宴、愉快、喜乐、黄金、白银、钱币、指环,各种货物川流不息。没有争执,没有战斗,没有纠纷:没有人再重利盘剥,偷窃贪婪,吝啬贪小,自私自利。”圆拉伯雷对这个资产阶级典型人物是同情的,对他依然褒多贬少,赞赏有加,称他为“世界上最好的孩子”,把他写成狡猾中有幽默,非常乐观的新兴生产力的代表。他借巴奴日的嘴说:“自然使我们生来平等,只是命运使某些人幸福、某些人受罪罢了。”因此.《巨人传》是中世纪的法国以及整个欧洲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画卷,揭示了新兴市民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群众在内的反封建的势力同罗马教会和各国教俗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人们把拉伯雷的《巨人传》这部长篇小说誉为当时社会的百像图。在其展开的丰富历史内容、广阔的社会图景中,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走入了更深层的哲理意味中。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981.第438页。②同上.第446页.36第三章‘巨人传》的怨蕴层次分析第三节《巨人传》的哲学意味层面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拉伯雷以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对人的关注,在作品中充分表现了他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深入探索,用文艺的形式热情宣传人文主义,讴歌人们争取自由、民主、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充分肯定人的欲望以及人争取幸福和平的正义斗争,呼唤具有完美人性的巨人和新的社会形式的诞生。J下如恩格斯所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m一、“人的解放”的理想美国研究文艺复兴的著名学者哈伊认为,占据文艺复兴位置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传奇式的英雄”。拉伯雷认为只有出类拔萃的自我实现的人、杰出的人才是人性的真正代表。《巨人传》从人本主义的“人性”、“人权”等基本观点出发,砸碎了上帝造人的精神枷锁,第一次把人与神相提并论,第一次肯定人而否定神,热情赞颂了人的体魄、人的力量和人的智慧,全面肯定了人存在的价值。人代替了神,以充满自豪和幸福的巨大活力出现在小说之中。“人的解放”是指人摆脱物的奴役和心的枷锁而达到精神和实际生活的自主自由及创造、发展。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社会发展归根结蒂是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最终使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职的主人——自由的人”。o当时封建教会宣传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认为神权高于一切,而人是渺小的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拉伯雷则在书中大肆颂扬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要重视人的价值,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就是作者心中出类拔萃的自我实现的人,他们所具有的超越常人的智慧、勇气和英雄行为作为-种精神永远是人类追求的理想。这两位“乌托邦”开明君主宽厚仁慈,平等待人,仗义疏财,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爱护人才,爱好和平,对外睦邻友好,主张文明,反对穷兵黩武,敢于用正义战争消灭侵略战争。拉伯雷的理想新人正是这样一种从神权和君权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德行高尚、智力超群、仁①(-5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第445页.②同上,第443页37荒诞戏谑下商扬的“巨人精神”爱、勇敢的资产阶级新人;受过完全人文主义教育的,很少狭隘性和偏见的新兴阶级的反封建斗士。作者通篇以巨人的观念来赞美人类,强调入的巨大力量和无穷智慧,巨人形象实质上就是作者所赞颂的“人”的代表。当巨人的祖国遭到异国侵略、人民遭受苦难时,他们抗击敌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第一部高康大驰援故国之战中,敌军的炮弹对于高康大来说,感觉就像被一颗李子核砸了一下,九千零二十五发子弹,每发都对准了高康大的脑袋,高康大也认为不过是众多的苍蝇。在这场战役中,高康大运用神树做武器,几下便把城堡打成一片废墟,在他的英勇神力的带领下,一行人取得了胜利,高兴的踏上了回家之路。儿子庞大固埃生下来时比父亲还大几倍,像大力士参孙一样,能把大熊如小鸡般撕开并吐下。肚子饿时能把厚达一公尺半的木制摇篮底给踢破,一掌将摇篮拍得粉碎,庞大固埃从小就展示出异于常人的体质。他力大无穷,在奥尔良的圣爱尼昂教堂下的一口巨大的钟,当地人用尽各种办法与工具都挖不出来,可是庞大固埃用小指头一勾,就把钟拖了出来,并且用小指吊着钟走遍了全城的大街小巷。他在与“狼人”作战中,一人能抵挡三百个巨人,所向无敌。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本国人民的苦难和不幸。在作者的笔下,高康大和庞大固埃不仅是形体巨大,力量无比的巨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超强的智慧,丰富的知识,表现了其巨大的智慧力量。庞大固埃在巴黎的学习成绩优异,他的理解力超出常人数倍,记忆力也超强,什么都能装的下,比十二只橄榄油桶还能装。他在学院曾经把文艺学院的全体教授、学生的观点轻易驳倒,使得他们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又与巴黎的所有神学家展开辩论,一连六个星期,每天自早晨四点到晚上的六点,庞大固埃一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将那些神学家一一驳倒;最后连宫中的官员、国务大臣、部长等都被他一个个击败,庞大固埃使他们明白了自己只是一群穿着裙子的笨牛。从此知识的力量使庞大固埃声名大噪,人人都在颂扬他的知识渊博。作品中的主人公是人而再也不是神,但又不是一般的人,是些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人,与其说是新人,不如说是没有道德感的新神。人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既不求神灵的庇护,也不必担心上天的惩罚。尽管就社会本质而言,作者所赞美的不过是人格化的神,或者说是人的理想,但毫无疑问,这种对人和人性的赞美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普遍性,超出了狭隘的资产阶级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拉伯雷的“人的解放”的理想贯穿在整部作品中,三个巨人食量过人,饕餮好酒,纵情享乐,表面上荒诞不经,甚至不可思议,但实际上作者是把他们作为人的力量的象征来肯定他们的享乐人生观,把享受生存之乐的人看作绝对的、几乎是具有神圣而完美人性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以《巨人传》中,拉伯雷把追求个人幸福生活的欲望看作人性的具体表现,肯定人性与情感的丰富性是一致的。他无视教会的禁欲主义——要人们为着天堂幸福而放弃人间的物质享受;鄙视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理想”的人。拉伯雷把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看作人类生存的目的,把能够尽情享受爱情、艺术、自然、友情、荣誉等等看成是人性全面发展的理想: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天堂虚无缥缈的神话,追求物质及肉欲上的满足:崇尚“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无所不有”。在书中,他大量描写了不少人们盛宴、狂欢的情节和场面,我们不断看到的是“咱们好好地大吃一顿”这句话,这不是为了生存的低层次需要,更表达了人类在匮乏时代最强烈、最朴素的普遍愿望;父亲高康大是在丰盛食物的宴席中出生的;儿子庞大固埃在摇篮中时便每顿饭喝下四千六百头奶牛的奶,作为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婴儿,“人们给他喝了许多酒”,而且,酒对于这个孩子有着特殊的作用,在“他烦闷、急燥、生气、难过或者跺脚、啼哭、叫喊的时候”,如果给他酒喝的话,“一喝之后,便立刻恢复常态、心平气和、笑逐颜开。”:书中随处可见大吃大喝的场面,如整部书最为精彩的、壮烈的,由巨人所统率的国家与列尔内人的战争,导火线就是因为买烧饼面起的争执:而战斗前的每次进食、喂马,会师后的庆功宴,作家总是不厌其烦地罗列出庞大而又详细的食单。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是作为禀赋和能力、作为欲望在他身上存在的。诚如夏志清先生所言:“拉伯雷摒弃了他自己所受过的和尚殷的禁欲生活,把他的人物塑造成吃喝无度又纵欲无度的人,来绝对明确地暗示:人应该从否定生活的教会戒律中解放出来。”。所以拉伯雷展示给我们的是,巨人们尽情享受尘世的生活,享受饕餮盛宴,享受肉体的情欲,以挣脱教会的陈规律令,谋求人性的解放,个性的张扬;他反神道而行之,把人从神道对其社会本质和自然基质的全面压抑中解放出来。这种享受。与其说是一种人性的复苏,不如说是人对自身本质①t马克思恩格斯令集》第42卷,北京人民}}j版社,1979.第96页②夏志清:《中国古典4、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54页。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的再认识。爱情和婚姻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最能表现人的完善全面发展的主题。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认定“婚姻是不道德的,肉体是污浊的,谁在肉体上播种,谁就必然造下罪孽。在人世的上帝王国中,正如在天堂里一样,没有娶亲,也没有婚嫁。”。而在《巨人传》中,作者则在第三卷充分探索了婚姻问题。那个足智多谋但过于精明,以致于在爱情问题上患得患失的巴奴日,对婚姻疑虑重重,对该不该恋爱结婚拿不定主意,为了决定巴奴日的婚姻问题,拉伯雷让主人公遍访了女巫、诗人、哲学家、神学家、法学家、医生,他们针对自身专长所提出的意见并未解决巴奴日的难题:为了探讨巴奴日结婚的利弊,让主人公远涉重洋,寻访神瓶上的答案。虽然种种预示表明结婚不利,会戴绿帽子,但主人公依然将修道院的钟声昕作“结婚,结婚,结婚带来福分!”拉伯雷在这里告诉我们追求幸福的婚姻是人性自然的要求,是任何力量也无法压制的,不管是巨人,还是普通人,都有成就婚姻,追求爱情的权利。我们应该诚实地对待自己,听从心灵激情的呼唤:勇敢地去爱,也勇敢地去承受爱情中的欢乐和痛苦、希望与失望、灾难与优戚;去体验奉献与获得、忠贞与牺牲;去经历情感的大起大落,去表露积在胸中的一切情愫。只要还保留了爱的渴望和能力,心灵就不会衰老,生命之源就不会枯竭,对世界就永远保持着新鲜和兴趣。在这里,拉伯雷充分表达了人对生理方面的需求和重要性,表现了人要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成为自己的主人。人可以在精神上打败自己的本质异化的上帝,成为中心,走向舞台,扮演主角。人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价值,追求人的自由自主,并试图将其化为应有的社会地位。应该说,在人的解放的层面上,这是值得肯定的,是人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自然是“被动”的,所以人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身,要从这种“制约、限制”中不断解放出来,冲破自然的束缚,实现人的自我解放。《巨人传》中肯定知识的价值与力量,对知识的渴求与歌颂。是这部小说贯穿始终的主题,也是体现“人的解放”的思想价值所在。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专制统治者和教会推行蒙昧主义,用神学和神的“启示”代替了人类历史创造的全部知识。达芬奇认为,对知识的渴望“在本质①斯图尔特・A・奎囡和罗伯特・w・哈本斯坦:‘世界婚姻家庭生活》,宝文堂书店.1991,第227页。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上是自然本性所固有的”①。人类正是有了这种渴望,才能得到进步。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知识的戒律仍然高于意志的戒律:因为它是对人类理性、信念和理解力的戒律:而这些都是心灵的最高部分,并且赋予意志本身以法令。除了知识和学问外,没有任何东西在人的灵魂和精神中,在他们的认知、想象、观念和信仰中,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王位统治。”。拉伯雷认为,科学知识是理性的基础,知识是形成良心和道德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因此,在《巨人传》的开头,作者以高康大离开母体时“喝呀、喝呀、喝呀”的喊声来象征新兴阶级渴望知识的迫切心情。为了让高康大受到良好的教育,国王接受了他人的意见,决定请一位人文主义的教师、名叫巴诺克拉忒,以对儿子施以全新的教育。从此,高康大受到了现实主义的教育,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包诺克拉特是一位熟悉教学艺术的教师,他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高康大进行教育。在这种新的精神熏陶下,高康大取得了惊人的进步,逐渐成为真正的身心发达的巨人。拉伯雷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向我们描述了高康大接受新教育的过程。首先、让高康大服一种药以驱除旧教育在他身上形成的一切毛病和恶习,以使他忘掉从那些老师们学来的一切。又使他接触当地的人文主义学者,以唤起他学习的热情,启发心智,然后让他专心读书,把全部时间都用在文词和J下经知识的学习上。从此,高康大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每天按时起床,复习功课,参加聚会,加强锻炼。为了减轻精神上的高度紧张,包诺克拉特还每月安排一次郊游,以增加生活的情趣,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在这种新教育的指导下,高康大终于成为身心发达,品德高尚的巨人。在精神领域内,只有通过社会教育和个人努力,才可以成为通晓各种知识的全才,正如马克思说:“这里,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有很大的发展。个人可能表现为伟大的人物。”。这些伟大的人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成为“全知全能”式的人物。高康大在这里达到了躯体与精神情感的高度平衡,庞大固埃则有更进一步的表现,他“灵魂充满真理、只是和学问”成了“十全十美、毫无缺陷的人,不管在品行、道德、才智方面,还是在丰富的实践知识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平衡不是人的自然欲望与基督教思想原则的平衡,而是人自身的情感欲望和理性精神的平衡。这里隐含着对人的新的看法:①夏军:‘非理性的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3,第133页.‘西方思想宝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②[美]莫蒂默・艾德勒:@‘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北京人民出版杜,1979,第485页。4I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巨人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可以达到自身的欲望和精神的平衡。两种不同的教育得到不同的结果,不仅深刻地批判了经院主义教育的腐朽,而且形象地颂扬了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智力的人文主义教育。小说最后,庞大固埃找到的神瓶的启示又是一个字“喝”。法国著名作家法郎士对这个情节的理解是,请人们“畅饮真理,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纵观近五百年来的人类发展史,这“畅饮”的价值,不仅在当时代具有开创新纪元的重大意义,即便是在今天,其艺术形象意义和思想价值也正绽放着特殊的光彩。这样,整篇小说首尾呼应,开篇点题,结尾揭示与深化主题,强烈地表达出冲破中世纪的精神奴役,追求新思想、新知识的思想内涵。他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犹如一道闪电划亮16世纪的天空,对后来的卢梭等名人的教育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对现代青少年教育也同样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拉伯雷希望通过人文主义教育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状,要求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生存条件等,使人能在一个合理的生存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每个人只有实现自身的解放,由自我解放而达到自由人联合体组成的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理想的社会。由此可见,人自身的解放是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一个必然阶段,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回。二、“乌托邦”的社会理想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代表着尽善尽美的理想世界,或完美的最终解决。当人文主义者拉伯雷面对现存制度和既定秩序的不完满、黑暗堕落、邪恶时,为了追求人的自我实现,为了颂扬人性的美好时,乌托邦就是作为现存制度和既定秩序的“他者”,~个批判性、否定性的“他者”而出场的。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时的人们往往把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战争看作是一项英雄壮举。可是,拉伯雷反对侵略战争和穷兵黩武,希望年年对外战争的法国能出现~个贤明君主,他所塑造的高朗古杰就是这样的一个国王。他虽然拥有强大的实力,但并不侵略他国,依然以和平为本。大敌当前,高朗古杰毫不犹豫地出兵反击,保卫臣民,他认为这种暴行①‘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73页。42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是自由的人所不能容忍的,他说道:“我老了,今后只想平安地度过老年,我这一辈子没有比为和平出的力量更大的了;可是,我看的出来,现在又要用我衰老的双肩重披甲胄,用颤抖的双手重握枪锤,来救护和保卫我不幸的臣民了。说起来,这也是很合情理的,因为是他们的劳动维持着我,是他们的血汗养活了我,我、我的孩子和全家。”o,相反地却派人去劝说毕克罗寿,问他为什么攻占没有任何权利攻占的土地。在高朗古杰对毕克罗寿的口述书信中,他发出了愤怒的质问:“现在是什么狂热推动着你破坏同盟,践踏友谊,侵犯别人的权利,蛮横地攻占我们的国土呢,信义何在?理性何在?人道何在?……即使你的幸福和安宁注定已到了结束的时刻,难道就应该影响到你赖以立国的我们的国王么?即使你的房子该塌下来,难道就应该塌在修房人的灶上么?这太不合情理了.太不近人情了,是人所不能理解的。”固特定的时代里,一部分人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所谓的幸福的获取,只能以剥夺另一部分人“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幸福条件:一部分人的所谓的“自由”必须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自由乃至正常的人性为代价。这里拉伯雷借高朗古杰之口宣扬了自己的反战观,“对于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人说来,个人的利益和世俗的需要是次要的东西,天性和人性才是最主要的东西”。,拉伯雷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考虑人与战争的关系,认定战争本质上是反人性、反人类、反文明的;战争破坏了人民的安宁与幸福生活。在第三部善良的庞大固埃英勇言行录第一章中,庞大固埃战胜入侵者,战争结束后,他向战败国移民,对待战败国就像对待新生的婴儿,保育和养护;就像对待新栽的树苗。扶持和巩固;就像对待久病新愈的病人,调理和侍候。他的目的不是强夺和勒索,而是使入富足,恢复别人的全部自由。反侵略战争胜利后,与其在攻克的土地上建筑纪念碑,不如把善良的品德树立在战败者的心里,“没有比用正义来代替武力更能成功的了”@。人们渴望自由,但是制造枷锁的幽灵还在现实中到处游荡;人们追求兄弟般的团结和彼此信任的人道关系,但是某些强大的现实力量,却常常使人投入彼此残杀或处处设防的可悲境地;人们追求平等,但又常常在现实中被纳入森严的等级结构中;人们希望由正义来统治世界,现实社会却常常把恶行合法化,并对热情的正直者滥施惩罚。现实中自由的缺乏、战争的残酷合乎了拉伯雷①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114页.②同上,第120页。③《别林斯摹选集》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451页.④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433页。43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爱好和平、尊崇人的自由与平等、要求人类自身进步的理想。而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就是保护人民利益,主张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国王,在他们身上,拉伯雷赋予了自己的平等自由观。每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人人生而平等,不分种族贵贱。伏尔泰说:“成为自由的人,在自己周围只有平等的人——这就是人的真正生活。”①在严酷的神学桎梏和封建等级制度下,这种平等观是如此的难能可贵,反映了拉伯雷的政治理想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这是~种内在于人的生存结构中的追求理想、完满、自由境界的精神冲动,而这种精神冲动正是人的存在的重要维度。这样来看,乌托邦就主要不是指一种实体性的存在,而毋宁是一种价值指向的目标。王尔德曾经说过:“世界地图如果没有包含一块乌托邦,它甚至不值一瞥:因为它缺少承载人性的地方。但如果人性在那里降临,它就会展望,并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人类的进步就是乌托邦的实现。”9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愿望,也是人性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向,人生来就有渴望不受压抑、没有限制、自自在在、痛痛快快活着这么一种的内在的生命冲动。“乌托邦”社会理想的核心与精神实质之一,就是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和追求。拉伯雷在《巨人传》中有多次盛宴的描写,盛宴是对生命战胜死亡的欢庆,盛宴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体现了人的平等,这是一种“暂时的通向乌托邦的道路”,@它超越了人类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体现了人类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这不同于一些早期资本主义文学中的暴食和酗酒等个人享受的体现,“它们脱离劳动和斗争,它们同人民广场没有联系,它们孤单单地住在房子里和房间里。这不是所有的人都参加的‘普天同庆’”。,而《巨人传》中的饮宴却是带有全民性的喜庆。书中在庞大固埃与安那其王斗争的整个情节中便体现了“乌托邦”式的酱天同庆。当战胜者走进亚马乌罗提城的时,“全城到处点起了篝火,大街小巷都摆满了圆桌,上面堆满了吃的东西。当晚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可说是农神萨图恩的黄金时代又重见于今日。”@在中世纪封建制度等级森严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阶层、行会隔阂的背景下,人们之间这种①‘人学大辞典・伏尔泰,,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t第186页・②OscarWilde,‘TheSoulo删RnunderSocialism’,SelectedEssaysandPoems,Penguin:Londoll,1954,p34・③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20页.运)‘巴赫舍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50爵⑤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398页・44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不拘形迹的自由接触,给人以格外强烈的感觉。在这里,人民步入了一个平等和自由的王国,程序失效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失了;在这里,人民表演着未来,表演着对过去的胜利:这是物质幸福、自由、平等、博爱的全民丰裕的胜利。正如巴赫金所说,“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而再生,暂时不再相互疏远。人回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人类关系这种真正的人性,不只是想象或抽象思考的对象,而是为现实所实现,并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的接触中体验到的。乌托邦理想的东西与现实的东西,在这个狂欢的世界中暂时融为一体。”。这才是真正的民间,是带有社会正义性的劳动人民大众的民间,这里丰富的物质生活源泉更多地是以劳动为媒介同大自然相联系的,也就是在与自然与世界斗争的过程中,人民大众自然地结合成了一个整体,以推翻旧世界为共同利益的整体。拉伯雷听到了胜利、和平战胜战争、恐惧的声音,听到了全民欢聚于“世界盛宴”的乌托邦的音调,听见这些乌托邦的音调深深潜入了生活的最深处。德廉美修道院是拉伯雷“乌托邦”社会理想最具体的表现。德廉美修道院物质生活十分奢华,有如人间天国。修道院除有各种生活方面的建筑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运动娱乐设簏,如运动场、足球场、骑马场、游泳池、打靶场、舞台、游乐场等。同时,还拥有丰富的藏书、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法文、西班牙文的书籍应有尽有,体现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修道院的男女修士是拉伯雷塑造的完人,是品貌端正、体格健壮、知识渊博、文武双全的全面发展的人。在他们身上真正体现了时代的智慧、力量与美。院规规定,凡入修道院的人,均是容貌端丽、身材适度、秉性温良的女子和气宇轩昂、体格魁梧、智慧超群的男人,因而具有良好的天性。这些人同时受过良好的教育,“不论男女,没有一个不能读、能写、能歌唱、能吹弹各式乐器、能讲五、六种语言,而且、能用这些语言做诗、写文章,除了这里,谁见过如此勇武,知礼、马上步下一般矫捷、雄健、活跃、又善于使用各式武器的骑士?除了这里,谁见过如此皎洁、窈窕、容貌娟丽,手腕灵巧,针黹和一切女红又做得如此精妙的体面而自由的妇女?”。这是《巨人传》中的一个闪光点,在这里,拉伯雷提倡男女平等,妇女也应与男子平等地接受教育,自由地生活在修道院中的妇女,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这开启了曾经在①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12页。②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I,第2饱颤.45荒诞成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中世纪对妇女的压制、歧视截然不同的新的教育思想。这与柏拉图的观点相一致,“女子和男子享有共同的教育、有共同的子女和共同保护其它公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外出打仗,女子与男子都应该象猎犬似的,一起守卫一起追逐:并且,尽可能以一切方式共有一切事物。”①正是设置了这样一个知识阶层的理想王国,拉伯雷才得以全面地描述什么才是幸福生活,什么才是理想的资产阶级新人,颂扬了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在拉伯雷的笔下,德廉美修道院没有任何约束、干涉入的自由的条文。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入或离开修道院,可以自由地,各随其便地安排吃、喝、睡,工作、游戏、运动,实行男女平等,打破男女人为界限,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历来修道院须立下三愿:一愿贞洁不淫,二愿贫穷自安,三愿遵守教规;而德廉美修道院却规定:男女修士可以光明正大地结婚,人人都可富有钱财,自由自在地生活。这里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反对对人的自由的任何束缚和压抑,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在德廉美修道院中,规则只有一条:随心所欲,各行其是。德廉美修道院以对现存制度和既定秩序的拒绝、批判、否定为前提,对人类追求理想、美满、自由的精神冲动作审美形式的表述,有着明显的未来色彩。这种批评性是建立于人们追求理想前途,追求完美无缺、自由自在的环境和人本身的自由这样的心理基础之上,因而对现实的人具有激励、提升的积极功能。拉伯雷这种改革社会的方案,他的社会理想,带有了浓厚的空想和改良性质,他强调“知识万能”,认为改革了教育就能改革社会,虽然在实践上不一定行得通,但拉伯雷以一种救人类于危亡的热情,站在时代的最前线,可能甚至远远超出了其所属的时代。他以强烈的人格魅力和宗教式的献身精神、殉道者的勇气和决心揭示了社会各方面的弊端与腐朽,向人们展示美好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且充满信心的宣示这样的社会一定会到来。这种精神往往成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它指引人们超越现实世界的限制,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的理想力量,这也正是乌托邦精神的价值意义。三、“人民万岁”的精神中世纪,封建制度与教会狼狈为奸,破坏自由,腐蚀精神;经院思想与圣餐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固》.商务印书馆,2002,第203页。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体制将精神束缚于外在事物而剥夺了其宗教精神。但当精神腐败到极点时,就出现了反作用。拉伯雷等一些人文主义者将目光从基督教的天堂转向了人间,从虚无飘渺的圣贤转向了形体实在的凡夫俗子,从苦心等待来世的幸福转向享受眼前可见可感的现世幸福。与此同时,人们也抛弃了那个业已丧失精神内容的“超感知世界”,将目光转向现世,转向“人的内在生命和外部自然”。黑格尔把这个过程解释为精神向自由意识亦即自身的回归。在这一阶段,人们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不断认识到这种自由,并拥有为其目的与利益而采取行动的权利。由此,精神再次回到自身。黑格尔表明:“人通向‘自由王国’的历史乃是人通过自我创造的历史。”。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也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他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巨人传》中,拉伯雷处处体现了自己的人民性。他在《庞大固埃式占h》中,写道:“如果以为天上的星辰主要是为王国、罗马教皇和大人先生们而存在,而不是为贫苦的、被侮辱的人民而存在。如果这样想,那是最大的愚蠢。”“星辰根本不关心说明国王、流氓、富人、浪人:因此我不预备效仿那些预言家来讲国王和富翁。我们来谈一谈下层的人吧!”拉伯雷借高康大之口说出了自己的遗嘱,只有一句话:“我没有什麽财产,我欠的很多,我所有的东西都留给穷苦的人们。”由此可见,拉伯雷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来看待历史的,只有人民,才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力量。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必须在人们这个群体中,拥有自己一个独立的地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与他人的平等、自由(即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接触、交往和对话,从而进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实际上面对着两个世界,过着两种生活。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副斯基诗学问题》中谈到,“一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这两种生活都得到认可,但相互间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圆在等级制中人是不受尊重的,是无自由可言的,过的是充满痛苦、无奈和辛酸、担忧的生活,而在狂欢节中,人是被尊重的,是平等自由的,过的是充满笑声、欢乐和轻松、自然的生活。小说的第4部中,庞大固埃和他的伙伴来到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第126页。②巴赫金:‘陀思妥耶副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第184页.47荒诞成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了“诉讼国”。这个国家的居民即执达吏们,是以甘心挨打来赚钱谋生的。首先约翰修士选中一个“酒糟鼻子”执达吏,花了二十金币把他痛打了一顿。“约翰修士抡起棍子对准红鼻子的脊梁、肚子、胳膊、腿、头,浑身上下打了一个不亦乐乎,我以为一定打死了。”。但是接下来拉伯雷又向我们继续描写道:“可是他把二十块金币给了他,我看见他马上站起来,乐得跟一个国王或者双倍国王那样。”。国王及双倍国王的形象的出现是为了表现得到报偿的执达吏的最大快乐,他假死然后出乎意料的复活。所以在这里,国王是挨打后的小丑,是全民选出来,然后嘲弄、辱骂和殴打的小丑。接下来,尊贵的领主巴舍公爵对来自己城堡送法庭传票的执达吏的殴打置身于假婚礼当中,实现了殴打的高潮。在婚宴中大家按照习俗开始互相赠拳,“走到执达吏跟前,大家一齐拳足交加~顿饱打,直打得他七荤八素人事不知,一只眼睛打得像黑奶油,肋骨打断了八根,胸骨打塌了进去,肩胛骨打成了四瓣,小牙床骨打成三段,而且全是在嘻嘻哈哈当中打的。”@很显然,在这里人的本性才能得到真正的流露,并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的接触中体验到。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地位,每个个体生命的价值都有了实现的途径,并且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些执达吏是旧权利、旧真理、旧世界的代表;是与这个即将逝去的、垂死的旧世界不可分割的。所以这是全民欢快地为垂死的时代、旧权势和旧真理送终的表现,“倾注了人民对最美好的未来、对更为公正的社会经济制度、新的真理的渴望””。而在这个鞭打执达吏的万民同乐的活动中,上下颠倒,尊卑易位,人人平等,不拘形迹,自由接触,人的被压抑的情感和心理能量得到释放,人的自然天性得到了恢复,随心所欲、无所畏惧了,他才可能笑得起来。所谓狂欢化的世界感受,实质上是一种暂时摆脱了一切压力和束缚,人性得以释放的自由感,是人与人平等相处,亲昵接触,个体融入群体之中而获得力量和信心的现实感:是脱冕神圣,战胜阴暗的严肃性和恐惧之后的欢快感,这无疑洋溢着一种人民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所以拉伯雷的巨人精神就是“Pantagruelisme”,直译是“庞大固埃主义”。有人将这个词翻译成乐观主义或乐天主义,认为他提出的庞大固埃主义其实就是快乐主义的别名,它教会人轻松地看待死亡、恐惧和其他一切令人感到不自在的东西。乐极而死是欢乐死亡的变种,拉伯雷不只一次①拉们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敝社,1981.第735页.②同t.第735页。@拉们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第722页.(D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杜.1998,第94页。第三章《巨人传≥的意蕴层次分析提到欢乐死亡的形象。在序言和第一部作品中拉伯雷列举了种种因幸福、高兴而希奇古怪的死法,不只一次提到一个因为看到驴吃掉盘子里的无花果而笑死的哲学家。高康大看到因分娩而死的妻子哭得像一头奶牛,回头看看刚降生的儿子又笑得像一头小牛,高兴地欢呼,最后还是轻松地把妻子安葬了。死亡是降生的反面,在拉伯雷看来,这是革新的快乐取得了胜利。“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所以拉伯雷所说的“巨人精神”就是乐观主义精神,它是人民群众中蕴含的那种“巨大”的历史乐观主义精神,不仅为新兴资产阶级所拥有,更是人民力量和历史推动力量的象征,是—种“追求自由平等反叛官府和—切社会道德规范,颂扬亵渎神灵和离经叛道的行为,讴歌充满生命力的创造精神”。。人的存在是~个不断交替、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就是一个向他人开放的生命体,既向他人释放自己的生命能,也吸纳他人的生命能,从而又再生出新的生命能。由此,人不断完善和壮大自己,并一步步向生存的理想境界迈进。而“狂欢节将意识从官方世界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使得有可能按新的方式去看世界;没有恐惧,没有虔诚,彻底批判地,同时也没有虚无主义,而是积极的,因为它揭示了世界的丰富的物质开端、形成和交替,新事物的不可战胜及其永远的胜利,人民的不朽。”。。这种人民不朽,人民万岁的精神在文中处处皆有体现。在高康大给庞大固埃的那封家书中,“全能的造物主在开始有人类时赋予人类的恩惠、宠爱和权益里面,有~样我认为特别神奇和美好;有了它,人类便能够在可能死亡的情形下得到永生,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使自己的姓氏和种族永垂不朽,那就是由于我们的合法婚姻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后代……因此,我感谢天主救世主使我看见了我衰老的残年能在你的青春年华里再一次活跃起来,这是非常合理、非常应当的;因为依照他掌管一切、调度一切的旨意,我的灵魂脱离肉身的时候,不再会认为我是完全死去,而只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这里,拉伯雷不主张移出残年肉体达到彼岸世界,让衰老灵魂静止永生,他宁愿在自己后代子孙的青春年华中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老年和衰朽的再度活跃。他期待的不是无忧无虑的灵魂的静止状态的永垂不朽,而是生命的交替和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事物:美丽形体、青春年华、交友之欢的永久存留。儿子不是简单的重①杨适:‘人的解放一蓐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t第179页。②巴赫金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H版社.1998.第64l页.③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第3ls页。④拉伯雷:‘巨人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第319页.49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复父亲的青春,而是成长中历史的青春。新一代的青年都使全新的更高的青年,他们代表了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继续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我的灵魂脱离肉身的时候。不再会认为我是完全死去,而只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高康大所考虑的更换的地方在尘世里,在地面空间上,他感兴趣的是人间生活和儿子的命运,以及世世代代子孙的命运,未来的胜利是由人民的不朽所保证的。就像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人类完全不能比之于个别的人:人死不能复生,再也不存在在这世上,可是人类,作为理想个性来看,是由千千万万现实个性所构成的,这些现实个性却是有减也有增的——人类颓废、老朽而在地面上死去.为的是变年轻、坚强而又在地面上复活。人类己经不止一次地由婴孩变为青年,由青年变为成人,由成人变为老人,死去而又复生,象凤凰在自己的灰烬中自焚而又再生一样。”o所以《巨人传》中的死亡没有任何悲观和恐惧的色彩,死亡即代表了革新,新生,战胜死亡的新生的胜利。在拉伯雷的“巨人精神”下,拉伯雷充分而鲜明地意识到,时代己发生剧变,历史已发生转折,新世纪已经到来;人类的完善不是靠个人向上攀登达到等级最高层来实现,而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实现的,所以人类对自己的未来应该充满信心。①《别林斯摹选集》第三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第389---390页e50结语结语《巨人传》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令平民百姓拍手称快,叫封建教会胆战心惊呢?究其原因,就在于《巨人传》通篇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巨人精神”和“叫你开口笑”的艺术表现手法。这是~部充满战斗性的力作,是掷向旧堡垒的重磅炸弹,是一部对封建制度的宣判书。文中嬉笑怒骂,深刻地揭露了中世纪社会中的一切黑暗,腐朽、落后、愚昧的东西,凝聚了这个伟大时代的批判精神。在揭露社会黑暗的同时,拉伯雷以一个人文主义作家对人的关注,在作品中充分表现了他对人性和人的价值的深入探索,用文艺的形式热情宣传人文主义,讴歌人们争取自由、民主、平等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充分肯定人的欲望以及人争取幸福和平的正义斗争,拉伯雷用他饱满的创作热情,丰富的想象力,诙谐辛辣的文笔创造出一个美妙的巨人世界同时,他从这个前提出发向人们描绘一幅人性大解放的美妙图景,将未来社会的设想中心放在一个他们想象中的那个不变的、自然的人的天性的恢复上,托马斯・莫尔认为,上帝规定人们按照自然法则来生活。因此,人必须遵循自己本性的要求,用理性去判断:应当追求什么,应该避免什么,才不至于因为最小的快乐妨碍最大的快乐。拉伯雷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未来的社会——乌托邦,在这里,人的本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人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他认为笑可以使人超凡入圣;他求真、求善、求营养,而以笑为结项,这就是拉伯雷的现实的乐观主义人性观。拉伯雷的某些思想可以说是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极具现代性,在1953年4月第2、3期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的《保卫和平杂志》的法文版上,刊登了《巨人传》中反侵略的一章,谁读了敢说是四百多年前的一个作家写的,而不是出于一个现代的和平战士之手呢?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个信息的时代与文艺复兴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本文用意蕴层次批评方法解读《巨人传》,在审美情韵层、历史内容层、哲理意味层这三个层次中囊括各种方法,对《巨人传》的丰厚意蕴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渐进式的理解,使这部巨著在这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剖析下,尽可能地展露出其所有的意蕴内涵。但毫无疑问,作为这样一部具有矛盾性和多重性的立体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层构的作品,《巨人传》有着深沉的意蕴,一肘无法穷尽,意蕴层次批评方法的解读并不是一个结束,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对《巨人传》的解读将会不断深入下去,不断出现新的发现,挖掘更深层次的意蕴。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的巨人并将产生更多的巨人,中国古代哲人说温故而知新,读者朋友何不重温一下拉伯雷的《巨人传》,从中汲取一点教益,以便书写无愧于自己时代的巨人传或巨人自传呢?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参考专著:[1]顾祖钊.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哪,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3]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4]拉伯雷,巨人传[M].成钰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5]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夏忠宪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巴赫金.陀思妥耶副斯基诗学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1988.[7]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第六卷)[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口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十二卷)(四十六卷)(上)[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威尔费雷德・L・古尔元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15]刘勰.文心雕龙[M].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7]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18]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9]人学大辞典・伏尔泰[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0]夏志清胡益民译.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1]夏军.非理性的世界[M].上海:三联书店.1993.[22][美]莫蒂默・艾德勒.西方思想宝库[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23]斯图尔特・A・奎因和罗伯特・w・哈本斯垣.世界婚姻家庭生活[砌.北京:宝文堂书店.1991.荒诞戏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24]杨适.人的解放一重读马克思[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25]柳鸣九郑克鲁张英伦.法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6]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7](英)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一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周忠厚.文艺批评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9]李国华.文学批评学[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30]陈小川郭振铎吕殿楼吴泽义.文艺复兴史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31]刘建军.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2]肖雪慧韩东屏.自我实现一主体论人生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参考论文[1]陈玲芬.疯癫中的生命真意一《堂吉诃德》意蕴层次分析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中文系.2006.4.[2]修倜.“狂欢化”理论与喜剧意识一一巴赫会的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3]王培青.《巨人传》:人性的探索与表现[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4]代文青.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一一拉伯雷《巨人传》人文主义阐释[J].继续教育研究.2001.3.[5]臧杨柳.处在边缘的狂欢诗学一一从巴赫金《拉伯雷》研究说起[J].广西社会科学.2004.6.[6]吴岳添.从拉伯雷到雨果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谈起[J].外国文学评论.2005.2.[7]曾耀农文浩.狂欢化雅努斯一一兼论巴赫金对诙谐史上拉伯雷的解读[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9.[8]程正民.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小说和民间诙谐文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主要参考文献[9]夏忠宪.拉伯雷与民间笑文化、狂欢化一一巴赫金论拉信雷[J].外国文学评论.1995.1.[10]邱紫华.论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11]刘春荣.重看拉伯雷与民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2.4,[12]袁建军.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中的人本观[J].新余高专学报.2006.2.[13]黄佩君.食无国界,智分东西一重读《巨人传》、《水浒传》、《西游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1.[14]苏晖.巴赫金对西方喜剧美学的理论贡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5]宋丽亚.浅析文艺复兴的意义[J].桂海论丛2004.11[16]任红红从比较角度看《埃涅≯彤观》《与巨人传》叨.河西学院学报.2005.1.[17】肖四新.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一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精神内涵[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18]邓阿宁.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J].重庆师范学报(哲社版).2000.4.[19]覃志航.浅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审美理想[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2.[20]丁秋玲.人的本质、本质的异化及人的解放[J].孝感学院学报.2006.7.[21]姚建斌.乌托邦小说:作为研究存在的艺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2]郭冬梅.拉伯雷《巨人传》中的青少年教育思想[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船3j盂茹.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与人的发展[J].务实.2007,2.[24]王小菲.意识形态与社会想象:乌托邦文学一理想社会的整体构想[J].安殿工学院学报。2006.12,[25]李亚白.论文艺复兴小说的亵神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6]程志敏.论文艺复兴的现时代意义[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荒诞成谑下高扬的。巨人精神’致谢三年的硕士求学之路,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回首这三年所走过的路,百感交集,但在此时,我最想表达并清晰地感到将永远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我无尽的谢意。衷心感谢我的导师顾祖钊先生,顾老师温文亲切,治学严谨,是值得信赖和敬重的良师益友。在我的论文写作上,他始终一丝不苟、诲人不倦,从选题到资料的收集,从初稿的修改到最后的定稿,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给了我细心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大至论文的结构、提纲,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顾老师都一丝不苟,严谨要求。无奈我天资愚钝,学识浅薄,在学术功力上永远无法望其项背,但其立身、治学的思想和态度却是我一生的信标,对顾老师的感激我将铭记终生。我要感谢三年来教导我的陈建设老师、赵凯老师、王峰老师、张典老师、他们高尚的人格和丰富的学识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受益匪浅。在此,我要对他们的悉心教导和帮助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在心存感激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时我会铭记这一切。也要感谢我的同学,感谢他们三年来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帮助。在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友情的可贵,生活的温暖,我将与他们一起携手并进,走向明天。本文引用了许多前辈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他们的思想观点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理论色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心存感恩。珍藏记忆,铭记所有的美好,我将上下面求索。赵玮玮2007年5月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赵玮玮,《论老子美学的特征》,安徽大学学报(增刊),2005.12[2]赵玮玮,《论元明清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学术前研,2007第l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