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旅游的发展
2020-10-29
来源:易榕旅网
_ 、 垒 ! ! 垒 室鱼堕 论农村旅游的发展 ◎高旗 (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07级旅游管理专业2班辽宁兴城125105) 摘要:本文对农村旅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旅游;政策;农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5.0040.O1 由于农民游客的消费水平不及都市游客,所以农民旅游得不到 充分的认识,本文就农民收入、社会对农村认识、旅行社对农民的服 务等方面分析农民旅游的发展要求 国家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使旅行社进入农村旅游市场成 为可能。如对以农村旅游市场为主的旅行社可以进行适当的税费减 免;另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传,让旅行社明白开发农村旅游市场对 旅行社将来的重要性。就目前来看,开发农村旅游也并不是无钱可 赚。这是因为农民旅游一般多发生在旅游市场的淡季,刚好和城市市 民旅游互补。无论旅游线路的安排,还是饭店、宾馆的接待能力,都会 有所保障。这不但能满足农民出游的愿望,还能增加旅游收入。使旅 游市场“淡季不淡”。另外,还要鼓励乡村成立旅行社。对现在已经存 在的“草根旅行社”应以规范和强化管理为主。从目前的情况看,以农 民旅游为主的低端旅游市场问题在近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现在国家政策好了,这样使的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收入增加了, 但是有些地方的农民增长还是很慢的。而农业生产资料却连连攀升, 农民进城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农民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第二,农民的 负担重。农民是个弱质群体,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经济负担都落到农民 的头上。此外农民的预期支出如子女的教育费用、建房费、自身的养 老费等压力也使农民的储蓄倾向提高,影响了消费市场的扩大:第 三,农民消费观念落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农民 个性实际上正处于一个从封闭保守到开放交流、从小心谨慎到大胆 开创的转折状态。传统的节俭习惯使本来收入不高的农民积累意识 远远超出消费意识。农民一方面平日非常节俭,舍不得花钱;另一方 面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婚丧嫁娶,却不惜花费大量钱财。在农村消费 中占比很大的是建房。农民往往倾其毕生的积蓄,甚至举债建房。有 不少是为争面子相互“攀比”,盲目求高求大,拆了盖,盖了拆。这造成 极大浪费,限制了农村购买力向其它消费品转移;农民休闲的意识、 形式和内容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传统。休闲观念庸俗化.以为 休闲只是看电视、串亲访友、吃喝玩乐、购物等,很多人甚至把“睡 觉+搓麻将+看电视”当作了休闲的主体方式。那些出去旅游的农民 多数还停留在“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初级旅游阶段。对现代旅游注 重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服务并不看重。消费观念的落后也是 限制农民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第四,农村旅游信息相对闭塞。旅游 价格与农民消费水平不相对应。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而言,旅游价 格偏高,尤其是近年来,各大旅游景点门票一路看涨,农民虽然实现 增收,但总体经济水平仍低于城市居民,他们对价格比较敏感,这昂 贵的旅游费用也使得许多想旅游的农村消费者望而却步;再次,一些 景点和旅行社的做法伤害了农民的旅游积极性。部分旅游景点的宰 客坑人现象,旅行社不能提供专业导游,或是根本不带进好的景点, 只带他们到街上、广场、商场和景点的周围转转就完事的做法。大大 降低了农民出门旅游的愉悦感;最后,销售网络的“城乡断链”现象影 响着农民的出行。由于农民居住分散,而消费能力较弱,旅行社大都 未在县乡两级广泛布设销售网络。农民想在家门口买张票就能登车 出游实在没指望,而拖家带口到城里去找旅行社又实在太麻烦。可如 果不跟旅行社走,景点门票又贵得吓人。 开发农民旅游产品要尽量做到减少产品附加值,不要太豪华的 住宿、不要太奢侈的饭莱,门票的价格要降低.以保障农民旅游的可 持续性。在农民旅游项目的设计上,要照顾到农民的经济状况和实际 需求,结合农民爱热闹等特点开发适合农民消费的旅游产品。 夫喜怒哀乐之发,与清暖寒暑,其实一贯也。喜气为暖而当春,怒 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人生于 天,而取化于天。喜气者诸春,乐气者诸夏,怒气者诸秋,哀气者诸冬。 四气之心也。(《阴阳尊卑》) 说春夏秋冬的变化表现了天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在距董仲舒的 时代有两千年的今天,我们认为已不必多花笔墨去嘲笑它的错误和 荒谬。值得注意的反倒是董仲舒认为人的情感的变化同自然现象的 变化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存在着某种“以类合之”的思想。他把这种 关系又叫作“同类相动”。 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其去所与异, 而从典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瞰 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宫应之,鼓其商而他商应之。 五官相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 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同类相动》) 董仲舒反复申述的这种天人感应的说法并非他首次提出,但他 对这种说法作了前所未见的全面扩展,并且明确提出了天与人“以类 合之”、“同类相动”、“类之相应而起”的原则观点。这种观点似乎也可 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体情感同外界事物的同形同构关 系的某些素朴的观察和猜测,它同审美和艺术创造密切关系,并且影 响到了后世的诗论、画论。 就诗论来看,如《文心雕龙・物色》中说: 春秋代序,阴阳舒惨,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 阴律凝而丹乌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硅璋挺其惠 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 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 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这里虽然没有董仲舒的那些神秘的说法。但仍然明白地肯定了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变化同人的情感的变化有一种对应关系。再 就画论来看,历代画论也有类似的看法: 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 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郭熙:《山水训》) 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沈灏《画尘》1 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晖格。瓯香馆画跋》1 天人感应是审美和艺术创造中普遍存在的事实。虽然董仲舒并 非针对审美和艺术而提出他的观点,其中还包含大量神秘唯心的东 西,但它的合理的地方也不应当抹煞。几千年来,“天人合一”,“天”人 感应”、“天人相通”,实际上是中国历代艺术家所遵循的一个根本原 则,尽管他们不一定象董仲舒那样唯心地理解这一原则。从我们今天 看来,这一原则实际是“自然的人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 中的一种粗陋原始的和扭曲的素朴表现。历史上某些唯物论的思想 家强调“天人之分”,否定自然有意志、情感,从一般的自然观来说这 无疑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一类思想家当中,有不少人认识不到人的精 神、情感同自然的密切关系,看不到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因而他们 对审美与艺术的特征反而缺少了解,或者只有一种肤浅的、简单化的 认识。 参考文献: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 刘纲纪,《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