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作者:黄顺康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12期
摘 要: 应用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应用价值观、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创设问题情境、改变观念重视学习过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 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106-0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数学课程标准》中不难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的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第二,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第三,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便是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应达到的目的。因此对学生进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使他们逐渐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是学生将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和我讨论她孩子的学习情况时,说;“我的儿子单独计算没有问题,但是做起应用题就有些不明白了。”她还对我的教学提出了质疑:“是不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上处理不好呀,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有专门的一些单元来学习应用题。但是现在却根本就看不出哪是专门学应用题的单元。请你帮孩子补一补的应用题好吗?”她的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其他几位家长的附和。其他几位老师也谈到了这个问题:“以前的应用题的教学是整章节进行的,但是新教材应用题是安排在各册教材之中,不再分类进行教学,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吗?” 通过调查、观察、研究,发现存在以下原因:
(1)不少教师和家长把解题的速度和技巧就看做是应用能力,把解决实际问题同等为解答一个个的应用题。
(2)应用题教学的方法没有改革,一成不变地沿用原来的教学方式,不能进行适当的创新,影响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把计算和应用题分裂开来,忽视了计算源于实际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质。 (4)简单地重复练习、脱离实际的应用题,让孩子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根据人们的不同认识,那么究竟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理解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培养学生数学应用价值观。
数学应用意识,是在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及具体的数学活动方式的体验中形成的。因此,要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就必须寓数学应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数学概念和问题的引入,数学方法的渗透和处理,数学知识的整理与复习,数学理论的建构等都存在一个角度的切入点的问题。角度不同,切入点不同,显然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效果会不相同。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来处理数学、呈现数学,为学生在应用中提取和运用理论知识提供范式、创造条件,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理解数学应用意识的内涵,培养学生数学应用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达到学以致用。
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比的意义”教学完之后,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体重比血液之比大约为1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等。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要知道自己血液的重量,只要称一称自身的体重,马上就可以算出来。再比如,学完了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节省的钱存入银行,并且预算一定时间后得到的利息。
三、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示范。小学阶段中大量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和一些抽象的内容,都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消除恐惧感,增强学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的信心。
四、教学中应把计算与应用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用题不分类型,让学生从运算意义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从类型出发进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应用题要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
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教学紧密结合是课程标准提倡的应用题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应用题在教材中不以单独章节的形式呈现,而是和计算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做,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极大地加强应用题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中的重要作用,不是降低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而是为了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学生死扣解题类型,学生就不会思考其中的数学意义。这样,学生的思考空间缩小了,学生虽然发展了解题技能,但没有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考能力。这两种思路存在明显的区别,前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后者是操练式的,并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是应该特别避免的。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应用题教学中不应强化类型。只有把生活情景和运算意义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数学慨念和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丹著.2010年8月第一版
[3]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小学数学.天津教育出版社.易虹辉著 2009年7月第一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