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 施工规划概论
一、施工规划的主要任务
施工规划是全面安排和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之一。正确编制和全面贯彻施工规划,是保证顺利施工的首要条件,也是基本建设施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组织措施。
施工规划是以施工项目为对象,以承包合同要求内容为依据,在保证规定工期、质量、成本等项技术经济指标要求下,进行战略部署,拟定重大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以最优的经济效果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规划也是编制施工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劳动优化组合,以及降低成本的主要依据。由于工程规模、结构特点、生产工艺要求、施工技术条件的不同,施工规划的编制深度和广度也不尽一样。但其主要任务、编制原则及依据有许多共同之处。施工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确定最合理的施工部署和程序,根据合同的工期要求将工程建成投产; 2.选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措施; 3.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施工机具和劳动组织; 4.周密地计算和考虑人力、物力,保证均衡施工; 5.制订正确的工程进度计划并通过关键线路加以控制,
6.对施工现场平面,在空间上及时间上进行合理布置,做到现场文明施工。 二、编制施工规划的基本原则
编制施工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1.严格遵守国家或承包合同所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和交付使用的期限。总工期较长的大型建设项目,应根据生产需要,分期分批地安排配套投产进度,以发挥最佳投资效果;
2.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要做到先地下后地上,先三通一平,后施工。要进行工程排队,突出重点、攻克难关;对工期长、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关键工程应早做安排,并注意工程配套,相互衔接,形成投产能力,以便交付使用; 3.采用工业化施工方法,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装配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 4.组织快速、平行流水立体交叉施工作业,应采用科学的网络计划方法,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以便工种之间相互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工作面,加快施工进
度;
5.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尽量减少冬季、雨季的施工费用; 6.尽量利用正式工程及附近已有的水、电、道路等设施和房屋,节约施工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以减少大型临时工程投资;
7.全面平衡人力、物力,尽量压缩施工高峰,并做到均衡地组织施工; 8.周密地进行施工总平面规划,减少现场二次搬运,保证水、电、交通道路的畅通,方便生产和生活,做到现场文明施工。 三、编制施工规划的依据
编制施工规划所依据的文件资料,有技术经济资料和自然条件资料两大类。技术经济资料有:
1.经上级批准的各设计阶段的全部图纸及文件,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技术要求、工程变更等;
2.承发包合同中的承包范围;开、竣工日期及分期交付使用的工程开、竣工日期;质量要求、工程造价;双方签约各自承担责任,如材料和设备供应及进场日期,施工准备阶段的房屋拆迁及三通一平等;
3.各种施工规程、规范、定额及概算、预算、价格等资料;
4.外部协作单位的协议条件,如临时供水、供电、机械设备租赁、三废利用、交通运输等;
5.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条例和规定以及国内外技术进步的信息及情报。 自然条件资料有:
1.地形资料。包括建设场地及临近区域地形图,以便考虑利用外部水、电、动力、通讯、交通运输等线路设施的可能性,并布置砂、石等堆场、预制构件场、大宗材料仓库以及其他生产基地、生活基地的位置;
2.地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有地质钻孔布置图、地质构造剖面图、岩石、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资料和地下水位、水量和水质的资料等。 3.气象资料。包括最高、最低气温,降雨量及风向、风速等,以便考虑冬季、雨季施工或露天施工降温措施,及确立临时建筑物的位置。 四、施工规划的分类
根据工程规模、结构及生产工业复杂程度和所处的设计阶段,以及所起的作用,施工规划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施工总体规划或称施工组织总设计; 2.年度施工规划或称年度施工组织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称单位工程施工规划; 4.分项或分部工程作业设计;
5.季节性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规划的内容取决于工程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工期长短及所在地区自然经济及协作条件而定。不论哪种施工规划,都由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人力和物资资源四部分组成。各类施工组织设计如表12—1所示。
第二节 施工项目总体规划的 内容及编制程序
一、施工项目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施工总体规划(施工组织总设计)一般在扩大初步设计阶段由施工单位编制(或会同建设、设计单位参加),主要用于指导施工准备,控制各单位工程开,竣工时间及总工期,部署并规划施工总平面及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需求量以及拟定重大施工方案等,其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工程概况。说明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点、工程结构特征;建设区域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供水、供电、通讯、交通、地区材料,机具及生产、生活设施等情况。
2.确定施工总体战略部署及分期建设意见,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项目的生产工艺需要及其重要性、复杂程度和工期长短,安排各建筑物的开、竣工顺序和相互搭接时间,以满足分期建设、分期安装、调试、生产的要求。 3.拟定重大施工方案及技术组织措施。对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或部位要作出施工方案,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方案。根据最佳施工方案,拟定出满足施工技术、成本、工期要求的各项组织措施。
4.对劳动力、材料、半成品、机械设备需求量进行平衡。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必须经过反复调整,消除不合理的高峰,尽量使人力、物资、机械设备达到均衡,以免造成仓库、堆场及运输工具及施工机械费用的增加。
5.布置施工总平面。对施工用的仓库、道路、水电供应线路及预制构件加工厂等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除了在空间对场地作出合理的分配和布置外,在时间上要作出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总平面图,以充分利用场地,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在下一单位工程开工前,应把在其场地上的材料、设备用完,以免造成二次搬运。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只有充分体现时间性,才能做到现场文明施工。 6。编制物资、成品、半成品、施工机具需要计划,确定其主要来源及运输方式,并汇总成实物工程量及工作量。
7.编制劳动力需求量和劳动力的来源计划,以及特种技术工人培训计划。 8.生产和生活设施规划。生产设施包括施工附属企业规模、生产工艺、设备及
场地位置,如砂石场、混凝土搅拌厂、水泥制品厂、木材加工厂、金属制品厂、机械修配厂等。生活设施包括工人宿舍、食堂、购物及文化娱乐场所等,以及上述相应的供、排水、能源、动力供应等。
9.施工准备工作进度计划。对下列各项准备工作,确定开始及完成的日期。土地征用、民房拆迁、消除阻碍物;现场施工测量、土地平整、临时生产及生活设施的建设;施工用水、电等管线及道路的铺设;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加工订货;外资项目中引进材料、设备的订货运输、检验;重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等。 10.工程质量及安全措施。对重要及关键的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应以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作为统一尺度,详细提出保证质量或精度的措施,并认真进行技术检验及质量评定。对施工现场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伤亡事故的地方,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期、质量、成本、安全、劳动生产率、施工均衡性、单位造价、机械化程度及利用率、装配化程度 施工用地等 12.有待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施工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施工项目总体规划(或称施工组织总设计),是确定民用建筑群、大型建设项目及单项工程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指导施工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
施工总体规划,是根据设计文件、承包合同、施工现场环境及施工特点等条件制定的。主要是确定战略部署、合理安排施工总程序和施工进度。选择经济合理的重大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有效的生产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合理确定并综合平衡劳动力、施工机具、建筑材料、预制构件和设备的需要量,以及大型临时设施的需要量;全面、分阶段、合理地布署施工总平面图,以达到优质、高速和安全地完成施工项目建设。
施工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如图12—1所示。
总体战略布署和施工程序安排
由于工业建设项目工期长、施工复杂,在确定战略布署和施工程序时,必须从投产需要出发,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统筹规划,进行战略布署,合理地安排施工总程序,保证按期试车投产,否则,将会导致施工紊乱、延误工期,造成投资效益的损失。
进行建设项目的战略布署,必须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一般工业建设项目(工
程总系统)可分为生产装置工程及配套工程两个系统。生产装置工程系统又分为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个生产装置子系统。配套工程系统,都是围绕生产装置工程系统的投产需要而设置的,它可分为重要、次要、一般三种配套工程子系统。生产工艺系统如下:
图12-2 生产工艺逻辑分析四步骤
第一步:生产工艺分析。
图12—3生产线路有三条A—B—D;A—C—D;及A—C。前两条生产最终产品,第三条生产半成品。一个工业建设项目有许多生产车间,每个生产车间总会在生产工艺流程A、B、C、D中占有相应的一席位置,在三条生产路线中,总有一条在施工工艺上时间最长。施工期最长的生产线路称为施工关键线路。施工工期由关键线路控制,如想缩短工期必须在关键线路上找潜力,而拖延工期也往往发生在关键线路上。
第二步:安排配套工程的工艺程序。
这里有两点要求,一是配套满足上述主要生产装置系统的工艺流程投产试车的需要,许多配套工程需要在生产装置系统试车之前完成。二是要满足配套工程内部工艺流程的需要,例如供水、供气都需要动力,所以供电工程需要在它们之前先完成,而供蒸气前需要先完成供水工程。所以配套工程内部工艺程序应作如下安排:
1.首先安排通讯、供电、供水、供气、排污、仪表等; 2.其次安排次要配套工程,如三废污水等;
3.最后安排一般配套工程,如修理车间,服务及生活设施等。
总之,生产工艺安排顺序要以生产为主,配套工程及生活设施为辅。但从施工程序来看,往往又把永久性宿舍、食堂、仓库、供水、供电、道路、修理车间先建成,作为施工时生活、生产之用,以便减少大型临时设施的费用和投资。 配套工程的主要投产次序是:通讯一供电一供水一空压站一软水一锅炉一生产装置试车等。其他配套工程可平行完成,作为施工平衡调剂之用。 第三步:分析施工工艺程序。
施工也必须按工艺程序进行,违背施工程序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甚至造成返工或拖延工期,一般施工程序有以下几方面: 1.全厂性工程的施工程序:
(1)先平整场地,再进行三通(施工用通讯,供电、供水、道路),然后进行地基
处理(如换土、压实、挤密,固结等)。
(2)先进行全厂性地下管网干线,然后支线,最后施工单项工程的基础及地下管网。 .
(3)先施工“先建”工程(即为施工服务的正式工程),后施工其他工程。 (4)先完成主要配套工程,后完成装置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
(5)先进行主要配套工程的试车投产,后进行装置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的单机试车。
(6)先进行配套工程联动试车,再进行生产装置的投料试车。 (7)先投料试车,后考核竣工验收。
2.单位工程按其种类的不同,其施工程序可划分为: 土建工程的施工程序: (1)先地下,后地上;
(2)先地下管网干线及道路干线,再地下基础工程及管网支线,最后道路支线; (3)先土建主体工程,后装修及零星土建工程;
(4)先室外设备基础,再室外框架工程,最后大型构筑物、建筑物主体工程及零星土建工程。土建施工要与各专业安装工程密切配合,并为安装工程创造施工面,进行室内外交叉流水施工,如图12—4所示。
图12—5 通讯工程施工程序图
安装工程的施工程序:
(1)先静止设备打压、检验,后安装;
(2)先露天大型静止设备安装,后附属及小型设备安装;先管廊上部管道安装,后管廊下设备安装;
(3)先室外设备安装,后室内设备安装。 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的施工程序:
(1)先检验,后安装;先设备及结构安装,后工艺管道安装; (2)先主管,再支管,最后附设管道安装; (3)先试压,清洗,后保温油漆。
图12—7 供水工程系统施工程序图 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程序:
地下土建施工,先室外接地和避雷工程,其次控制室、变电所安装,最后室外电气设备、线缆铺设、扫尾调校。 仪表安装工程的施工程序:
先单体仪表调校及控制室仪表安装,再室外仪表、配管和线缆安装,最后进行联合调校。
土建、通讯、供电、供水等工程的施工程序如图12-4、12-5、12-6、12-7所示。
第四节 施工总进度计划
一、计算拟建工程总实物量
在施工部署中已确定了总的施工程序、各工程的搭接和配合关系,但对每个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具体开、竣工时间及工期长短尚未确定。确定工期前,首先要根据图纸,计算全厂性工程的实物量,如平整场地、道路、临时建筑物以及每个永久性工程的实物量,并按主要工种如土方、砌砖、混凝土工程(包括现浇及预制构件)、钢结构、吊装工程、设备安装等分别列出工种工程实物量汇总表,如表12-2所示。
由于依据的图纸一般为扩大初步设计,所以工程实物量的计算都是比较概括的。工种工程实物量的计算可根据以下三种概算定额,结合设计图纸中的结构类型及概算投资,算出劳动力和主要材料、半成品构件消耗量,如表12--3所示。 三种概算定额是:
1.10万元投资工程量、劳动力及材料消耗扩大指标(或称万元定额)。 2.概算指标或扩大结构定额。概算指标以每100立方米的体积为单位,扩大结构定额,以每100平方米面积为单位。结合结构类型、跨度、高度即可算出所需要的工程量。
3.对照标准设计或已建成类似建筑物的资料,加以类推或按比例估算出工程量。 二、拟定施工方案和每个单位工程的工期及与其他工程相互衔接关系影响每个单位工程工期的主要因素有:工程结构特征及工程量的大小;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管理及技术水平;机械化及构件装配化程度;季节性施工的影响;材料及设备供应及运输条件。
确定每个单位工程工期之前,首先应根据单位工程的特征,对施工复杂、工种协作配合多、工期紧、技术难度大、费用高的主要部位或分项工程,作出若干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条件下,对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等方
面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佳方案,然后,根据各工种工程量大小及投入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数量,参考影响工期的因素及作业班数,可以初步估算出各土建工程及各专业安装工程的工期。也可参照工期定额或类似工程施工期限确定。 三、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安排施工总进度时,要充分考虑全厂性的主要工种人力、材料、大型关键施工机械设备的流水拍节和施工的均衡性,施工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工期及其具体开、竣工时间,具有控制作用。在接到施工图后作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遵守此控制的开、竣工时间及工期,确保施工战略布署和按时试车投产。所以,施工总进度计划是控制性进度性计划,是编制和指导单位施工进度计划的重要依据。由于施工条件的多变性,它不宜编得过于细致。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可参考表12—4内容编制。表中用单横线条表示土建、用X表示设备安装、用双横线表示试运转的进度,可用工程量或工作量表示其所完成的实物量及产值。图12—8表示由辅助工程、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所组成的全厂性施工总进度计划。它表达了关键线路(粗线)和关键点。关键线路工期最长,由它决定总工期;关键点是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点,一切施工活动都要保证它正点到达。它们是控制工期的关键,是保证试运转及竣工投产的核心,也是施工项目目标管理的出发点和考核节点。
第五节 劳动力、材料、机械需要量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经过反复平衡以后,就可按季、月计算各工种劳动力、材料、半成品、机械及主要施工设备的需要量,以便调遣劳动力,组织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订货及供应,签订机械租赁合同等。同时,应考虑各种大型临时设施的面积及布署施工等问题,其中包括工人食、宿生涪用房,材料仓库,预制加工厂的设计与施工,建筑机械停放、维修场地等。 一、主要工种及综合劳动力计划的编制
根据工种工程量汇总表中分别列出的各建筑物主要工种的工程量,查预算定额,就可得出每个建筑物的主要工种的工日数,再根据总进度计划表中各建筑物开、竣工日期,按照施工程序及施工经验,将由定额所查得的某工种工日数合理地分摊在这段时间内,就可得到某个建筑物在某殴时间内某工种的平均人数;可用坐标图形式表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人数,沿纵座标,将各个建筑物的同工种人数叠加就形成一条某工种劳动力曲线图,将同期内所有工种叠加就形成了包括各工种的综合劳动力分布图,如图12—9所示。它是计算施工用生活服务
设施的建筑面积、安排各工种劳动力进场及退场的依据,是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的基础。
二、材料、构件、半成品需要量计划的编制
根据工种工程量汇总表中所列建筑物的工程量和结构特征,查万元定额、概算指标等有关资料,便可得出各个建筑物所需的建材、构件、半成品及成品的需要量。然后再根据总进度计划和施工经验,估算出某季(或月)内某建筑物的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需求量。将每个建筑物的需求量,累加起来就可绘制成整个项目的构件、半成品及主要材料需求曲线,如图12—10所示。此图可作为材料供应、预制品加工厂的设计及施工依据,并为施工总平面图在布署仓库、堆场、加工场的地点和面积方面提供资料。
三、主要机具需求量计划的编制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战略部署的要求,结合每个建筑物、构筑物或全厂性工程的土方工程量、吊装结构构件及设备安装工程量,以及主要建筑物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确定必需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的类别、性能、规格、数量及供应日期和来源,确保施工使用。 主要机具需要量如表12—5所示。
第六节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
一、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如下: 1.尽量不占、少用地面面积。
2.机械设备、相关材料堆、生产加工场区、生活区域、道路等分别在平面图上表示出来。
2011年5月4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