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宗林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6期
四川绵阳市高新区磨家学校(621000) 唐宗林
我认为,当学生喜欢完成你布置的数学作业时,你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老师了。而实际上,学生的作业书写情况差、质量不高,甚至还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屡屡出现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还抱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别提作业设计做到因人而异了。传统的作业由教师布置,学生只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没有选择的权利。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大多是反复强化训练的题目,既单调乏味,又繁、难、偏、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完全服从教师的指挥,毫无主体性和创造性可言。这样的作业怎能不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无奈?又怎能真正起到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培养的作用呢?更不符合“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当学生把作业看成一种负担时,难道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吗?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个性鲜明的学生,既然课堂教学不可能做到人人兼顾,那作业为什么仍然是“一刀切”呢?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是学生不喜欢做作业或是天生懒散,更多的是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灵活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和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作业。
基于以上认识,我对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作业设计方面的尝试。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是我们教育的归宿。如学习“圆柱和圆锥”一课后,我让学生用橡皮泥捏成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等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让学生从玩中明白“虽然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的道理,为后面学习体积的相关知
识做好准备。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既体会到了活动的趣味性,又明白了其中的数学内涵。
又如,复习“常见的量”这个单元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趣味性作业:“下面是××同学的一则日记,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帮他改正不对之处,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今天早晨18∶40分,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用了5秒钟的时间穿衣,洗脸,然后吃了一个100千克的面包,喝了100升的牛奶,匆匆地向800千米的学校跑去。
学生边读边笑,笑过之后明白了原来计量单位有这么重要。试想,有了这样的作业经历,还需要我们老师一味地反复说教吗?
二、设计游戏性作业
英国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说过:“玩耍和娱乐是开发孩子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但是传统的作业把玩与学彻底分开了,认为学时只能学,玩时只能玩,学好了才能玩,学不好就不能玩。新课程倡导有效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必须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乐趣,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而游戏则是活动的主要方式。
如教学“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后,我设计一个玩扑克牌做口算加减法的游戏——“看谁说得又准又快”,结果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这样的作业难道不受学生的喜爱吗?
三、实践性作业
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会用数学的基本原理解决问题”,强调让学生亲历求知的全过程,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设计“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预习作业时,我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作业: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并把自己的收获写下来。结果有一个平时成绩很一般的学生很兴奋地告诉我,刚开始他不知道长方体用几根小棍(棒)做成,后来他仔细观察一个包装盒,再找来教材阅读几次,最终找到制作框架的重要方法:有4根一样长的长、4根一样长的宽、4根一样长的高才能做好。果然,看了他制作的长方体框架的模型,我满意地笑了,让学生预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设计分层性作业
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决定数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设计了一些分层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完成。
例如,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后,我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练习:(1)已知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4分米、3分米,做一个这样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板?(2)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20米,宽15米,深2米,要给它的底面和周围贴上地砖,贴地砖的面积是多少?(3)一个长方体的烟囱,两底面面积是2平方米的正方形,烟囱高5米,求这个烟囱的表面积?这一组层次分明的题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总之,作业设计的趣味性、游戏性、实践性、分层性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了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一种负担,也为了让我们的工作更“轻松”,尽管不能做到每次的作业都如此设计,但我们可以从点滴开始,不断思考着、努力着、追求着……
(特约编辑 熊叠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