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不偷东西
导语:一些家长发现孩子偷东西之后,会当着很多人的面,甚至在他的朋友和同学中提及,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抬不起头来,对心理造成无法的伤害。
孩子往往都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突出,身边的东西只要是他所喜欢的,就对别人喊:“这是我的,你别动!”而当他看到别人有他喜欢的东西时,也希望能据为已有,而且,他们往往分不清“所有权”的概念,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有的而自己喜欢的东西,都理所当然地视为已有,有时候孩子可能还有这样的想法,就算是别人的东西,“我只是想拿来玩玩”,像章自己的一样,不需要告诉别人,结果就成了“偷”。
有的孩子知道随意拿别人东西不对,但见到别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总希望自己也能有,但父母又不给买,于是就只好来个既满足愿望又不被人发现的“偷窃”行为。
有时孩子明知道偷窃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还想起人不注意时占点廉价。会认为只是偷偷拿一个,不会被发现。比方东东就是,在去朋友家玩的时候发现很多积木,特别喜欢,觉得那么多自己“拿”一两个也不会被朋友发现,于是就理所当然地“拿”了一些回家。
一些孩子总是愿意在同龄的孩子中表现出自己的勇敢,于是便尝试这种偷窃的冒险行为,以此来证明白己的胆子很大,很勇敢。只是,他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这种“勇敢”行为是错误的。
可能身边的孩子偷窃,让孩子开始模仿,所以才会产生偷窃行为。这些需要和孩子沟通,或者多多观察孩子和孩子的朋友们,因为年幼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会一贯的模仿别人。
虽说“自我中心期”是成长轨迹,但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对孩子的“贪得无厌”视而不见,要开动脑筋尽早帮孩子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即让孩子知道尊重别人的所有权。父母可以“以身作那么”,在收好自己的物品同时,嘱咐孩子及时归置好自己的物品,父母可以向孩子借用玩具或是纸笔,并告诉孩子要使用多长时间,征得孩子的同意,方可把物品带走,在归还时要向孩子说“谢谢”。例如:在家里,和宝宝一起认一认,哪些是他的东西,比方,衣服是宝宝的、芭比是宝宝的;手机是妈妈的、笔记本是爸爸的。告诉宝宝,家里每个人都有私人物品,这些东西,如果没经过本人允许,是不能动的。当然,宝宝的东西也一样,没经过宝宝允许,妈妈和爸爸也是不能把玩具随便给别人的。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控制冲动的能力。例如,买回孩子想要的东西,父母可以不马上给孩子,而是告诉孩子,当他有好的表现时才能得到。如果孩子没有乱碰商场里的东西,家长一定要表扬孩子的自制力。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成为孩子的好典范,不要为占到一些小廉价而沾沾自喜,自己有过失时要及时弥补或抱歉,这对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很重要。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手偶游戏、编等方式,例如:给孩子讲“拾金不昧”的等,让宝宝区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要他体会丢了东西会是多么着急,并鼓励他及时归还物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孩子与他人分享玩具或是食品,我们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强化他的分享行为,这样很快就能建立起所有权的观念,并学会尊重他人所有权的行为习惯。
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要让他还回去,并且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要成认自己的错误,向别人抱歉,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担当,并且会有效的杜绝孩子以后犯类似的错误。
发现孩子将别人的东西带回家了,不要用偷这样的字眼,这些会给孩子心灵造成阴影的,要问清楚孩子为什么将别人的或者公共的东西带回家,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需要什么,应该告诉爸爸妈妈,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都会满足他的,这样孩子以后肯定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有些父母,平时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了,孩子想要的东西总是不买给他们,其实很多玩具都具有益智性能,可以锻炼孩子的智力,也是孩子快乐成长必须的,父母不必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好拿别人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