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作文

2022-04-19 来源:易榕旅网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是部由七个小故事组成的大电影。这是一部为祖国献礼的主旋律命题下完成的影片,该影片精挑细选,从小人物的视角入手避开大人物,而着墨于影片中“我"这样一个个鲜活实在的个体,故事的主角是工程师,是科研者,是孩童,是军人,是司机,是叛逆少年,是飞行员。通过平凡人物见证历史并折射时代进步,见微知著人情味更浓郁,你会感受到祖国深邃的发展长卷中,这些桩桩值得铭记的瞬间,都凝聚了我们的参与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该影片中的七个小故事运用的场面调度都是比较大的,给人纵深的观影感,但却又能将观众吸入其中,年龄段的不同,让我们既是参与其中的当事人,又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其次,这七个小影片中多运用长焦特写镜头,大特写的人物景别运用,实则很考究演员的演技。影片大方向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手法,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主线脉络清晰明确。并且,影片中多次出现的46秒国歌更是提升深化了主题,在音乐,音响方面有了一个令人动容和由此引发其中自亲身感受的切入点。

  每一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支笔的特写,一笔一划地记录下了当年的时代发展和变迁,用笔来记载,不仅是变迁,更是传承。特写镜头会让观众更加深刻,也让接下来的叙事清晰地放映出来承接自然。

  管虎导演的《前夜》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篇的,也是这个小故事当中年份最靠前的一个,在细节处理方面要很用心,并且还得有浓厚年代感的体现。《前夜》的影调偏暖黄,在色调面的处理更显年代感,暖黄又偏暗的色调一帧帧表明影片设计更接近于真实。如在影片中由欧豪饰演的那个少年因为征集不到矽、硌、镍时,使得原本因反电动故障的院落更加灰暗,画面似乎笼罩上一层灰蒙蒙的雾气。而当乡亲们从四面八方,在深夜赶过来送集各种觉得可以派得上用场的东西时,整个画面猛然亮起,院子来了电,乡亲们举着的灯笼,锦上添花的色调处理,是拍摄技术的运用,同时在此刻预示着”前夜“黑暗时期光亮和黎明的来临,一下子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深深地令人动容。

  《前夜》的剪辑风格较为凌厉、倒计时叙事让全片充满紧张感,影片之初镜头略过典礼的彩灯云锦,验收前夜最后的紧张准备各种突发情况的出现,带有无法实现的任务让所有人屏息凝气,紧揪的心始终息在嗓子眼。管虎导演成功地营造出了紧张高节奏的氛围,黄勃更是将科技工作者的耿直和严谨敬业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突出了建国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意义,冉冉上升的不仅是灿烂五星,更是一个大国经历压迫和欺凌猛然觉醒由此反抗大步向前的扬眉吐气。

  影片的第二小节是张一白导演的《相遇》。在家国情怀前,爱情排不上号。由张译饰演的高远为了国之进步、国之重器而牺牲自我放弃儿女情长。有人说相遇的场景和情节很单一,不足撑起整部电影的框架:可生活往往就是如此,你的伟大奉献与选择,最终还是要归于平淡的日子,像世上多数普通人一样,生活于世,却没有人知道你的身份,也恰是因为这种隐蔽和特殊,方能更突显无数个像高远这样的科研人员的牺牲奉献。

  《相遇》的故事背景,是一个轰动全世界的历史事件。张一白导演的切入点却是在公交车上,这也是个人命运与时代河流最为紧密的交汇。放弃的是心中隐忍的爱,坚守的是祖国的大业伟梦。相遇是对过往的印证和怀念,究竟可否释怀,因为那也是再也无法相遇的告别和遗憾。《相遇》大部分是被任素汐的大段独白支撑起来的,通过她的娓娓道来,我们知晓了每一位以高远为原型的人物身后的取舍与付出,懂得了这些隐秘而伟大的无名英雄也有难以言喻的心酸和遗憾。

  影片中两个特写镜头的来回切换让我记忆犹新。一个是特写任素汐举着报纸指着新闻看向张译的那一幕,两个人一句台词都没有,但在张译的微微点头后,我们在任素汐脸上看到了笑容,在她的眼里看到了释然。这打动人心的一幕,足以让人铭记和落泪。而另一幕是张译摘下口罩承认自己的身份的时候,这时整个屏幕都是他的面部特写,我们从中看到了他的喜悦、释然,那些个日夜的坚守和隐忍终于有了回报,那些心头的遗憾和亏欠终于有了解释,观众的心弦被剧情紧紧揪住,与主角同悲欢。

  在《我和我的祖国》中,有一部分我比较喜欢,那如是宁浩导演的《北京你好》。这部分个人的参与感比较强,是这众多片段中烟火气的一段。葛优在片中是一个离异、整天嘻嘻哈哈看似不着调,照顾不了自己和他人的一个小市民形象,但他本身却具有一种纯良温暖的性格,这是塑造人物性格的矛盾之一,但却将这种小物演绎得特别立体。

  影片中的冲突矛盾点有许多,其中一个是葛大爷幸运抽中奥运开幕成门票拿着门票到处炫耀,并想将此作为礼物在儿子生日当天送出,挽回一个父亲的尊严和弥补以往的亏欠。这时一个矛盾冲突点出现了,一个从汶川过来也要看奥运开幕式的小男孩用八百块钱换走了票,让葛优在儿子的生日会上落了空也让儿子加重了对自己的失望和反感。后来葛优追回了自己的门票,却在此时得知这位汶川小男孩是地震幸存的孤儿,这时一个新的矛盾点产生了,而这矛盾点正是整个影片中的点睛之笔:面对失而复得的门票,葛优是拿回去送给儿子挽回面子,还是将其送给小男孩,让他实现进入鸟巢抚摸由父亲打造的建筑的愿望。

  最后葛优还是将门票送给了小男孩,这让影片的主题得到了明确。奥运会和汶川大地震的故事线相互糅合,聚焦普通人和个体,整部影片笑中有泪,无刻意的煽情,简单的台词发挥同样具有杀伤力,前面的欢乐与后面的心酸形成反差,给喜剧表现和悲情表达都留了足多的空间叙事,最终有了一个较为圆满温情的结局。

  徐峰导演的《夺冠》是这些影片中时代感的,整个电影的基调轻松愉快,生活气息浓厚。小巷道里的街坊们聚集在一起欢呼鼎沸只为了女排加油,一同感受来自世界的敬仰和骄傲,拍出了极具人情的市井气息。黑白电视,屋顶天线,乒乓球文化,门帘上的珠串:冬冬披挂床单,手举天线,堪比拥有盖世武功的英雄,光芒万丈又温暖动人。在这场巷道赛赛争直播中,徐峥导演对细节的表现也较为翔实,年轻的一代是新的希望也是新生民族的传递。

  影片在笔尖的记录下来到1997年香港回归。薛晓路导演的《回归》以“一秒都不能少”为切入点,今昔对比,其中采用了一些真实事件发生的录像更为真实可靠;有些人觉得任达华的人设过于多余和苍白,但我却觉得他和妻子却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两个都是香港时代变迁更叠交替的见证者,是千万民众中重要表达的缩影,他们串起了沧海之变和小我命运。

  再来是陈凯歌导演的《白昼流星》。该影片将两三个看似无关联的事物连接到一起,但如果将其抽丝剥茧地分析,就会发现这件事件间背后隐蔽的关联和必然性。该影片导演大多采取全景的拍摄手法,整体框架大气磅薄,以祖国河山衬情衬物衬人,表现了导演想要向观众诉说的主题寓意,新希望的萌芽和崛起,必将如白昼流星之势,划破长空。

  电影的最后一个故事是文牧野导演的《护航》。”巾帼不让须眉“和“柔情洒脱并担当“无外乎是导演所要表达的。影片的整个主线脉络清晰,拍摄风格偏于喜剧,整体基调是比较明亮的,在人物性格方面的塑造更为灵动鲜活。宋佳饰演的飞行员既有勇于逐梦的气魄和坚持,也有为了朋友甘于做陪衬的洒脱与担当,又飒又柔,这电影的这个时刻体现得更为明显。

  《我和我的祖国》是部阐述较为全面的电影,它从北京上海、香港边陲这四个地方用七个不同的故事向大家展示了祖国的组成部分,聚焦了大时代里历史潮流中每位平凡人的朴实情感,展现了祖国的崛起和变迁。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是一名军队院校的学员,对于祖国来说我是千千万个祖国建设者中平凡的一个,对于普通的人民群众来说,我又是尤为特殊的一个。但不管自己是怎样的身份,我不仅是众多爱国者的其中之一,表达的不仅再只是单纯的个人诉求,更要承担起祖国给予的无上荣光。

  在世界大潮流中,中国无异于是那颗最璀璨的明星,或许我们本身只是沧海一粟,在前进的道路上会轻如尘埃遇到风暴,但祖国就是我们身后最为坚固的避风港。先是祖国再是我,巍巍万里山河赐予我们安稳和欢乐,何惧前进路上众多坎坷?我们应该摒弃些许青年人口中所谓的“人间不值得”,不辜负不浪费,根植于大地黄河。千千万万个我凝聚在此刻,正如歌词所说,祖国就像大海,我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我转瞬即逝,泯于历史洪流,但只要紧紧依偎在大海怀中,便永不干涸。

  万里山河,人间值得,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