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开始运作,医院的功能转向于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因此,将礼仪规范地引入到医院的护理活动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融洽护患关系,护理活动中应注意的礼仪。并进一步促进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1.1 门诊患者的接待 门诊是医院对外的窗口,门诊护士特别是导医护士更是医院的形象使者,肩负着沟通医患关系、展现医院形象的重任,因此,除有得体的外在形象外,还要具有良好的交际礼仪修养。如当患者进入门诊大厅时,导医护士应主动热情,面带微笑地迎接患者,接待中使用敬语诚恳地自我介绍或询问患者,在使用文明用语的同时,还应注意形体语言。例如,在问候患者时,除面带微笑外,双眼还应关切地注视患者,另外,在给患者指示方向的时候,应将手心向上,四指并拢,指向患者询问的方向,如果线路复杂,应尽可能引领患者到达目的地。
1.2 急诊患者的接待 当急、危、重症患者进入门诊或急诊室时,护士不仅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地进行处理,表现出护士应有的应急能力,还要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抢救。在向家属询问有关患者的情况时,还应做好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并安排家属在候诊室休息。
1.3 迎送入院患者 在患者需要入院时,导医护士应及时通知病区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是否需要轮椅或平车,热情地引导患者进入相应的病区并帮助办理入院的相关手续后方可离去。患者进入病区时,病区护士应立即起立迎接,并自我介绍,热情地引导患者到病床旁,并将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介绍给患者,如果主管医生未到,应请患者稍等,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尽早为患者检查。
1.4 迎送出院患者 无论门诊或住院患者,在看完病或痊愈出院时,都应予以真诚的祝福或祝贺,如“希望您早日康复”、“祝贺您康复出院了”。并应热情地送出一段距离。如到大门口、电梯口,在跟患者道别的时候,应注意语言禁忌,不应说“再见”、“下次再来”等禁忌语,应说“请慢走”、“请走好”、“请保重”等。
2 护理不同年龄患者的礼仪
2.1 护理患儿的礼仪 患儿由于病痛,一般对医院都会产生恐惧感,无论在门诊还是在住院期间,护士的任何言谈举止都会对患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护士特别是儿科护士要为患儿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如服装得体、言谈亲切、和蔼、精神饱满、语言柔和,在检查及治疗时,多使用表扬性的语言,如“小朋友真乖”、“真勇敢”等,少使用命令式的语句,如“不许”、“不行”、“不要”等。这样可以增加轻松的气氛,减少患儿对医院的恐惧。
2.2 护理老年患者的礼仪 对老年患者要表现出特别的尊重。首先,要使用尊称如老师傅、大伯、大娘、阿姨或可根据患者的身份分别给予适当的称呼。其次,多用敬语和谦语,并以商量的口吻交谈,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听力及反应能力的下降,在交谈时应注意声调和语速,并不厌其烦地交待,多询问,在生活方面给予细致周到的照顾。再次,要充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因为老人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听力下降、行动不便的患者,交往中的身体语言极为重要,护士在为老年患者护理与交谈时,应以聆听为主,在适当时表明自己的意见,并辅以热情、耐心的表情以及轻柔的动作,如握手。
2.3 护理年轻异性患者时的礼仪 从事在一线护理工作的人员中,多为女性,她们与年轻的异性患者容易沟通,并愿意与他们多交往,但如果在护理活动中不注意掌握交往分寸时,就会招致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在给年轻异性患者护理时,应做到不卑不亢,避免过度热情,同时应以礼相待,做好该做的事情,并且要始终把握好2者之间的关系,即患者与护士。
3 护理操作时的礼仪
每1项护理操作的完成,都需要护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因此,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时,特别是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操作,在操作时应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造成的痛苦,在解释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应通俗易懂,而且声调不宜太高,语速不能过快,以示礼貌,做完每1项操作都应感谢患者的合作。在操作中护士不仅要技术熟练、动作轻柔、稳当,而且站、立、行、蹲等姿势均要符合护士的行为举止规范,显得有礼有节、规范自如。
礼仪看起来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为普通的细小事情,但它却代表着一种深刻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医务人员和患者。医院良好的精神文明,需要每一位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共同努力来维护,而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无疑能对整个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